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4819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简介: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 是一份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关于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规范性文件。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木制家具制造业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尘肺病、化学物质中毒、噪声与振动等,提供了一套详细的预评价方法和标准。

它旨在帮助木制家具制造企业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估,以便在项目初期就识别和控制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风险,从而保护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免受职业病的侵害,同时也符合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要求。

这份预评价细则详细规定了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报告的编写要求等,为企业提供了实用的指导,是木制家具制造业企业在项目实施阶段必须要参考的重要文件。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4.1.1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从源头控制、消除或减少术制家具制造业用人单位取 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4.1.2识别、分析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 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1.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4.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2.2 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4.2.3 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4.2.4 遵循“三同时”原则和引进主体设备的同时引进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原则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以及相关规范、标准等,相关依 大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文件等。 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与预评价有关

以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项目内容为准《邮轮码头设计规范 JTS 170-20115》,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可能存在 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评价范围还 应包括所有设备设施的利旧内容

根据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特点,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类比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必 要时可采用预测法、综合风险分析法。 职业病危害的常用评价方法参见GBZ/T196

要工作包括: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确定评价范围,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选定 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

依据预评价方案,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开展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产生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预测职业病危害暴露水平,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 可行性和有效性,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具体补充对策措施建议

9.1收集评价所需材料

9.1.1拟建项目的立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9.1.2建设项目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9.1.1拟建项目的立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

建设项目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a) 建设项目概况; b 木制家具制造过程拟使用的材料、化学软化剂、油漆、稀释剂、固化剂、胶黏剂等原辅材料情 况、用量及其物质安全数据说明书(中文); C 拟采用的生产工艺情况; d) 拟使用的生产设备情况; e) 各种设备、化学品的健康危害说明书(中文); f 建设项目的有关设计图纸(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工艺布置图、设 备布置图等); g 劳动组织与工种、岗位设置及其作业内容、作业方法等; h 拟采取的工程、管理、个体防护等方面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 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类比工程); j) 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类比工程); k) 其他有关评价所需的技术材料。

依据自然环境状况、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与产品、职业病危害防护措 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选择与拟评价建设项目具有良好可比性的类比企业(对于改建、扩建项 目,应该优先选择原工程作为类比工程),并进行类比企业和评价项目的可比性分析。对选定的类比企 业进行初步调查,尽可能地收集类比企业相关资料和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等相关资料。

9.3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

9.3.1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在充分查 阅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 9.3.2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的内容应符合GBZ/T19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导则的要求

AQ/T4265—2015

10.1.1项目工程概况分析

工程概况分析内容应符合GBZ/T196的要求,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 既况、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10. 1. 2总平面布置分析

10. 1.3原辅料分析

调查分析木制家具制造过程中拟使用的木材、化学软化剂、油漆、颜料、稀释剂、胶黏剂等原辅材料 的名称、种类、主要成分、使用工序及其用量等情况

10.1.4物料储运情况分析

括原辅料及产品的形态,储存、运输方式及流程,仓库、储罐、堆场等储存、运输

10. 1. 5 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分析木制家具制造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生产过程中物 料平衡图,初步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绘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布图。木制家具制造生产工艺分析应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配料工艺。包括木料开料、锯料、粗刨料、干燥等工序。 b)零部件制造工艺。包括拼接、压边、封边、修边、砂光、钻孔、铣形、打磨、精整等工序。 ) 弯曲件制造工艺。包括软化处理、加压弯曲、十燥定型等工序。 d) 雕刻工艺。包括镂铣、雕刻等工序。 e 表面装饰工艺。包括打磨、调漆、擦色、胶合、涂漆、喷漆、晾漆、覆膜等工序。 f装配工艺。包括组装等工序

10.1.6生产设备及设备布局分析

根据划分的评价单元分析各工序使用的切、锯、刨、压、开、指接、打磨、钻孔、镂铣、砂光、雕刻、涂 校、封边、喷漆等生产装置和主要辅助装置的名称、型号、先进性程度(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 程度等)、数量、生产过程及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布局情况

7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及劳动定员分

根据划分的评价单元,列表分析各单元的岗位设置、生产制度、班次、人数及工作时段。分析内容应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配料工艺中干燥、开料、锯料、胶合等岗位的设置情况,各岗位的劳动定员情况及轮班制度; b)零部件制造工艺中拼接、压边、封边、修边、砂光、钻孔、铣形、打磨、精整等岗位的设置情况,各 岗位的劳动定员情况及轮班制度; C 弯曲件制造工艺中软化处理、加压弯曲、干燥定型等岗位的设置情况,各岗位的劳动定员情况 及轮班制度;

d 雕刻工艺中镂铣、雕刻等岗位的设置情况,各岗位的劳动定员情况及轮班制度; e) 表面装饰工艺中涂漆、镶嵌、覆膜、烙画等岗位的设置情况,各岗位的劳动定员情况及轮班 制度; 装配工艺的岗位设置情况,各岗位的劳动定员情况及轮班制度; 辅助岗位的设置及劳动定员; h)其他工艺的岗位设置及劳动定员

0.1.8建筑卫生学情况分析

10.2.1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

10.2.2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收集类比企业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明确所存在职业病危 强度等。没有可收集的检测资料时,按照确定的检测方案对类比企业存在的 行现场检测EN 817-1997 Sanitary tapware – Mechanical mixers (PN 10) –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

10.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10.3.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0.3.1.1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在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的基础上,识别拟建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生产 环境、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理化性质,分析拟建项目存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种、岗位(地点)及作业方式、接触时间与频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引发的 职业病。 10.3.1.2木制家具制造企业主要工艺和工序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见附 录B。

2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接触水

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在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职业病危害 因素浓度或强度预测分析: a)当具有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及布局、防护措施与评价项目均相似的类比项目时,优先选择类比 法,直接根据类比检测结果,对评价项目的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浓度或强度水平进 行预测分析。 b)当类比项目和评价项目的工艺过程或设备相似,但防护措施不同时,可以以类比检测数据为 基础,结合防护措施的相关防护参数,应用经验对照法、预测法等定性定量预测方法对职 业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布情况和接触水平进行修正、预测。 c)当无法找到合适的类比企业,可选用经验对照法、预测法等方法对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接触浓度或强度水平进行预测。应用预测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进行预 测时198.72平米二层独栋别墅,可将类比检测数据或实验室模拟源排放数据作为源排放数据,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模 型对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分布和接触水平进行模拟预测计算

10.3.3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照GBZ2.1或GBZ2.2标准,评价各个接触职业病危 售害的作业工种和岗位(地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水平是否符合标准限值要求,并结合建设项 目拟采用的岗位设置、生产制度、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对劳动者职业病危 害因素接触水平和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当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测浓度或强度超过GBZ2.1或GBZ2.2标准限值时,应分析超标 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建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