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216-2019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导则.pdf

DB21/T 3216-2019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1/T 3216-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58575
免费资源

DB21/T 3216-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T 3216-2019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导则.pdf简介:

DB21/T 3216-2019《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导则》是一份由中国辽宁、内蒙古、吉林三地共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大体积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渗漏探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规定。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如大坝、水库、水电站等设施,由于其结构庞大,渗漏问题对工程安全和运行维护具有重要影响。这份导则旨在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渗漏检测方法,包括渗漏检测的时机选择、检测设备选用、检测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渗漏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等。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渗漏的识别方法,如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声学检测等,渗漏源定位策略,以及在不同环境和工况下的渗漏应对措施。通过遵循该导则,可以提高大体积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渗漏管理水平,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DB21/T 3216-2019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1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1基本规定, 5现状调查. 6方案制定 6.1 一般规定 6.2探测项目 6.3探测方法 了现场探测 7.1容积法和量水堰法探测渗漏量 7.2拟流场法探测渗漏源 7.3水质分析法探测渗漏源和渗漏通道 7.4离子示踪法探测渗漏通道 7.5渗漏探测其他方法 3结论及建议 8.1探测结论 8.2处理建议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主要成因分析 本标准用词说明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导则

1.1本标准规定了大体积水工混凝主渗漏探测的现状调查、方案制定、现场探测、结论及建议 1.2本标准适用于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及结果评价, 1.3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应遵循“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探径寻源”的原则。 1.4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其 隹;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GB∕T 3985-1995 石棉橡胶板,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5152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 DL/T5178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T5251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 DL/T5315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 NB/T35052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 SL230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 SL326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SL396水利水电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SL436堤防隐患探测规程 SL55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601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713水工混凝士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

大体积混涤士masscc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 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3.2渗漏leakage

透过结构或防水层的水量大于该部位的蒸发量,并在背水面形成湿渍或渗流的一种现象。

3.3探测detection

4.1大体积水工混凝土主要渗漏部位为裂缝或施工缝、伸缩缝或变形缝、空洞等处,具体表现形式为 点渗漏(或集中渗漏)、线渗漏和面渗漏(或散渗)。 4.2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应按本标准要求对渗漏量、渗漏源、渗漏通道等进行探测。 4.3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工作宜按图4.3.1所示的流程框图进行,

5.1现状调查时间应选在夏、秋季,上、下游水位差较大的工况。 5.2接受委托任务后,应先进行现状调查。现状调查可分为普查和详查两部分。

5.2.1普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图4.3.1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工作流程框图

a)渗漏状况:渗漏类型、部位和范围,渗漏水来源、途径、是否与上游水相通、渗流量、压力 浊度,渗漏发现时间、是否经过处理等,并将调查结果绘成图表。 b)溶蚀状况:部位、渗析物的颜色、形状、数量。 C)安全监测资料:变形、渗流、温度、应力及水位等。

d)设计资料:设计依据的规范、设计图、设计说明书、设计选用的材料及其性能指标、地质资料 等。 e)施工情况:材料、配合比、试验数据、浇筑及养护、温控防裂措施、质量控制记录、工程进度、 施工环境、竣工资料、验收报告等。 f)运行管理状况:作用(荷载)、水位、温度、地下水的变化,混凝土养护修理情况等。

5.2.2详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a)渗漏状况详查,分析渗流量与库水位、温度、湿度、时间的关系。 b)工程水文地质状况和水质分析。 c)按实际作用(荷载)进行设计复核

6.1.1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对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产生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制定渗漏探测方案提 供依据。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主要成因分析见附录A或DL/T5251。 5.1.2基于主要探测与辅助探测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要探测的项目内容和方法措施,制定大体积水工 混凝土渗漏探测方案。

6.2.1主要探测项目宜包括渗漏量、渗漏特征、渗漏状态、渗漏源及渗漏通道等。 6.2.2辅助探测项目宜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密度、抗渗等级、弹性模量,混凝土内部缺陷、钢筋锈 蚀情况、有无埋设管路、监测设备、线缆等。

6.3.1主要探测项目宜采用的方法如下:

a)渗漏量可采用容积法、量水堰法等进行测量。 b)渗漏特征和渗漏状态可采用拍照、计时、目测等手段进行描述。 c)渗漏通道及渗漏源可采用拟流场法、水质分析法、离子示踪法、钻孔直接观测法/观测扬压力法, 自然流场法、孔内电视法等方法探测。

功探测项且宜采用的方汽

a)混凝土抗压强度、密度、抗渗等级、弹性模量等宜采用钻芯法检测。 b)混凝土内部缺陷、管路及线缆、钢筋锈蚀等宜采用雷达法、超声法、冲击回波法、弹性波CT法、 半电池电位法、钻孔法等探测。

7.1容积法和量水堰法探测渗漏量

量水堰法探测渗漏量,可参照DL/T5178或SL551

7.2拟流场法探测渗漏源

7.2.2拟流场法探测采用的仪器应符

a)应具有特殊编码波形电流场信号发送机和接收机。 b)发送机供电电流一般取400mA~500mA,且连续工作时间应大于7h。 c)接收机灵敏度应优于1.0x10*A/m²,输入阻抗应大于150kQ,工频抗干扰应大于50dB,连续工件 时间应大于7h

7.2.3现场探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被探测区内不应有电导率小于水的介质存在。 b)探测时宜点测扫描,点间距可根据地质条件、测量精度而异。 c)测线间距宜为1m~5m

7.3水质分析法探测渗漏源和渗漏通道

7.4离子示踪法探测渗漏通道

7.4.1主要利用对水体无污染的无机盐离子标记天然流场或人工流场中的渗漏水流,用示踪 理探测渗漏通道,可参照SL436执行

a)当垂向流速V,>0.1m/d时,垂向流速测试相对误差应小于3%;当水平流速V>0.01m/d时,水平 流速测试相对误差应小于5%。 b)水平流速测试范围为0.05m/d~100m/d。 c)垂向流速测试范围为0.1m/d~100m/d。

7.4.4现场探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探测前,应对可能渗漏源附近水体和渗漏出口水体进行水质分析,以便确定不同位置处水体中 的指定离子的浓度。 b)在可能的渗漏源附近投放的指定离子浓度应远大于附近水体中相同离子的浓度,浓度倍数应不 低于100倍, c)在不同渗漏源选择不同离子投放后,应每隔5h~6h定期取渗漏出口水进行水质分析,直至出口渗 漏水中离子浓度值回到投放前水平。 d)现场测量时,均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本底测量和置零,以及现场测量方向的校正。

7.5渗漏探测其他方法

7.5.1钻孔观测扬压力法可探测大体积混凝土基底排水设施运行状况,间接判断渗漏水源头。采用该 方法探测时,应沿顺水流方向至少布置3个观测孔,且应布置在防渗体系下游侧,可参照SL601执行。 7.5.2自然电场法可用于探测集中渗流,确定渗漏进口位置及流向。采用该方法探测时,要求渗漏产 生的流场有较大的压力差,在渗透过滤、扩散吸附等作用下能够形成较强的自然电场,而且要求测区内 没有较强的工业游散电流、大地电流或电磁干扰,可参照SL326执行。 7.5.3孔内电视法可直接观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基岩裂隙发展情况,间接推断渗漏水源头。该 方法可配合钻孔观测扬压力法同步进行。 7.5.4对水面以下的裂缝渗漏或变形缝渗漏探测可采用潜水员、水下机器人视频检查与示踪探测等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 7.5.5对于因渗漏造成混凝土浅层吸水饱和但表面尚未发现渗漏的情况,可采用红外线成像法进行探 测:对干在建或拟建 长期蓝测

3.1.1常规数据处理步骤应包括导入数据、分析资料、参数选择、绘制图像、图像解析、确定性质、 验证结果《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1179-2008》,组织验证。

.2拟流场法和离子示踪法数据处理,可参照S

8.1.3将渗漏探测结果与附录A表A.1进行对照分析,查找渗漏原因。根据渗漏原因,确定渗漏源、 渗漏通道,得出探测结论。

8.1.3将渗漏探测结果与附录A表A.1进行对照分析,查找渗漏原因。根据渗漏原因,确定渗漏源、 渗漏通道,得出探测结论。 8.1.4当根据上述方法仍无法推断渗漏来源、渗漏途径时,在充分调查分析工程防渗体系(如惟幕、 防渗墙、止水、基础排水管网、基岩裂隙处理、地基不透水层位置等)设计、施工及运行监测资料的基 一家

3.1.4当根据上述方法仍无法推断渗漏来源、渗漏途径时,在充分调查分析工程防渗体系(如惟幕、 防渗墙、止水、基础排水管网、基岩裂隙处理、地基不透水层位置等)设计、施工及运行监测资料的基 础上,进行专题研究。

8.1.4当根据上述方法仍无法推断渗漏来源、渗漏途径时,在充分调查分析工程防渗体系 防渗墙、止水、基础排水管网、基岩裂隙处理、地基不透水层位置等)设计、施工及运行监 础上,进行专题研究。

2.1混凝土渗漏处理宜选择渗漏早期在渗漏迎水面处理,应遵循“上堵下排、堵排结合”的原 不具备迎水面处理条件时,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可在背水面封堵,背水面封堵时应遵循 堵、排堵结合”的原则,并做好渗漏水冬季冻胀预防工作。 2.2防水堵漏宜靠近渗漏源头,加强排水宜靠近渗漏出口处。对于建筑物本身渗漏的处理,凡 的JC∕T 2513-2019 磷酸钛氧钾单晶元件抗灰迹性能测试方法,宜在迎水面堵截、出口处排水。

当不具备迎水面处理条件时,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可在背水面封堵,背水面封堵时应遵循“先排 后堵、排堵结合”的原则,并做好渗漏水冬季冻胀预防工作。 8.2.2防水堵漏宜靠近渗漏源头,加强排水宜靠近渗漏出口处。对于建筑物本身渗漏的处理,凡有条 件的,宜在迎水面堵截、出口处排水。 8.2.3渗漏处理方案应根据渗漏调查、成因分析及渗漏处理判断的结果,结合具体工程结构特点、环 境条件(温度、湿度、水质等)、时间要求、施工作业空间限制,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修补材料、工 艺和施工时机,达到预期的修复目标。

2.3渗漏处理方案应根据渗漏调查、成因分析及渗漏处理判断的结果,结合具体工程结构特点 条件(温度、湿度、水质等)、时间要求、施工作业空间限制,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修补材料 和施工时机,达到预期的修复且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