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3776-2015 在用曳引式电梯风险评价规则.pdf

DB65/T 3776-2015 在用曳引式电梯风险评价规则.pdf
标准编号:DB65/T 3776-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57186
免费资源

DB65/T 3776-201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65/T 3776-2015 在用曳引式电梯风险评价规则.pdf简介:

"DB65/T 3776-2015" 是中国浙江省地方标准,其全称为"在用曳引式电梯风险评价规则"。这份标准主要针对在役的曳引式电梯(即通过钢丝绳牵引的电梯)的安全管理,规定了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监控的方法和准则。

该标准旨在帮助电梯使用单位、维护单位和监管机构评估曳引式电梯的安全状况,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它涵盖了电梯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电梯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检验、改造和报废等环节,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对电梯的运行风险进行量化,以便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遵循DB65/T 3776-2015,相关单位可以确保曳引式电梯的持续安全运行,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乘客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DB65/T 3776-2015 在用曳引式电梯风险评价规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DB65/T 37762015

委托单位应当在风险评价前与风险评价机构 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又务,

DB34∕T 3751-2020 钢结构制造数字化信息交换标准5.2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5.3.2现场风险评价

DB65/T37762015

评价小组根据风险评价方案制定相应的记录表格,了解被评价电梯设备状况,对附录A所列的内容 进行风险评价工作

5.3.3综合分析评定

评价小组应根据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对查找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评定,确定风险等级和 风险类别。

5.3.4提出措施和意见

根据每个项目风险等级评定结果,总结电梯设备本体、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 惠,提出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形成综合的风险评价意见,

5.3.5出具风险评价报

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应被评价为下列之一: 程度“1”:高; 程度“2”:中; 程度“3”:低; 程度“4”·可忽略

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 程度“1”:高; 程度“2”:中; 程度“3”:低; 程度“4”:可忽略。

通过考虑情节发生的概率、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以及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所 现定的因素,可以评价伤害发生的概率。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被评价为下列之一: 等级“A”:频繁; 等级“B”:很可能; 一等级“C”:偶尔; 等级“D”:极少; 等级“E”:不大可能; 等级“F”几平不可能

通过综合衡量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来确定风险等级。 示例:如果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分别评价为“1”等和“A”等,则风险等级为“1A”

DB65/T37762015

一旦风险等级被评价,就可进行风险评定,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基于所评价 的风险等级,通过确定对应的“风险类别”来评定风险。风险等级所对应的风险类别,见表1。风险类 别应被评定为下列之一: 类别“I”: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降低风险; 一 一类别“I”:需要复查,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采 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一类别“II”:不需要任何行动。

7.1电梯使用年限达到15年的,风险评价 电梯使用管理情况、电梯维护保养情况、使用环境情况。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或者委托单位对电梯能效 指标情况有要求风险评价的,还应对电梯能效指标进行风险评价。 7.2电梯使用未达到15年的,风险评价机构可根据委托单位的委托项目,适当调整相应的风险评价内 容。 7.3风险评价项目、内容详见附录A。

8.1风险评价报告是风险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括性总结,文字应简洁、准确。应根据客 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做出评价意见。 8.2风险评价机构应根据各项目的评价结果,结合零部件更换的情况、技术条件和成本,提出修理、 改造或者更换的建议。如果电梯存在风险类别为I、II的风险,可以通过修理改造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 建议只对其进行修理或者改造;如果电梯存在风险类别为I、II的风险,且无修理改造价值的,建议更 换。 8.3风险评价机构按8.4.3所列的相应内容给出评价结论。 8.4风险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电梯设备概况、风险评价依据、仪器设备、电梯运行情况分析、电梯 本体状况分析、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情况分析、维保单位维保情况分析、能效指标情况分析(如需要) 综合分析与降低风险的措施、风险评价综合结论等。 8.5电梯使用年限未达到15年的,风险评价报告可根据委托单位的委托项目作相应调整。 8.6风险评价报告的结论页须有风险评价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字和风险评价机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 风险评价报告中的电梯设备概况、综合分析内容与风险评价综合结论应当按照下述规定的内容描述

8.6.1电梯设备概况

电梯设备概况内容应当包括: a)设备代码; b)电梯基本参数;

c)电梯使用单位、制造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名称; d)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与电梯故障、事故情况

8.6.2风险评价综合分析内容

电梯风险评价综合分析内容应当包括: a)结合电梯使用安全管理情况、维护保养情况分析,提出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的建议; b) 电梯状况分析和电梯故障分析; c 分析存在风险类别为I和I项目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 d)电梯能效状况分析,提出节能措施(如需要)

电梯风险评价综合分析内容应当包括: a) 结合电梯使用安全管理情况、维护保养情况分析,提出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的建 b) 电梯状况分析和电梯故障分析; c 分析存在风险类别为I和I项目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 d)电梯能效状况分析,提出节能措施(如需要)

8.6.3风险评价综合结论

风险评价报告中使用下列综合结论: a)经风险评价,该电梯存在xxx问题,建议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 b)经风险评价,该电梯×××部件存在×x×问题,建议进行修理或者改造。 c)经风险评价,该电梯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费用较高,无修理改造价值,建议更换电

风险评价报告中使用下列综合结论: a)经风险评价,该电梯存在xxx问题,建议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 经风险评价,该电梯×××部件存在×××问题,建议进行修理或者改造。 c)经风险评价,该电梯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费用较高,无修理改造价值,建议更换电梯。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风险评价项目、内容

电梯风险评价项目及内容详见表A.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风险评价项目、内容

DB65/T37762015

注:打☆项为委托单位如需要时测试。

A.2电梯使用单位管理

A.2.1电梯使用登记证一致性; A.2.2电梯保养合同的有效性; A.2.3 电梯制造、安装、维保、修理、改造单位资格符合性; A.2.4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情况: A.2.5 建立各项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情况: A.2.6 各项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落实情况; A.2.7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履行和记录情况: A.2.8 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情况; A.2.9日常维护保养及维修改造资金落实情况。

A.3电梯维护保养质量

A.3.1维护保养单位资质的有效性; A.3.2 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A.3.3 维护保养单位履行职责义务情况; A.3.4 维护保养工作执行情况; A.3.5 维护保养单位自检情况; A.3.6 维护保养单位对维保质量的考核情况; A.3.7 使用单位对维保服务质量评价情况; A.3.8维护保养人员资格。

DB65/T 37762015

B.1电梯风险评价基本信息 B.1.1设备概况 B.1.2评价依据 B.1.3主要检验仪器 B.1.4风险评价人员组成 B.2电梯设备本体状况评价报告 B.2.1风险评价各项目的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以及是否需要采取降 低风险的措施; B.2.2风险评定汇总及主要风险和对策措施分析。 B.2.3风险评价分析 B.3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保养评价报告 B.3.1电梯使用单位评价分析 B.3.2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评价分析 B.4能效指标评价报告(如需要)

B.6见证资料(如需要)

DB65/T37762015

表C.1严重程度(续)

C.2.2当评价伤害程度时,应考虑下列所有因素

通过考虑C.3.2~C.3.4所规定的因素DB43/T 1486-2018标准下载,可以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

C.3.2情节发生的概率

C.3.3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DB65/T 37762015

.3.4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

当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时,宜考虑下列要素: a) 谁是电梯的使用者? 一公众,包括各年龄段的人员和身体残障人员;或 知道特定风险的经过训练的货物搬运人员或消防人员。 b) 谁在电梯上进行工作? 熟练的技工; 检查人员; 具有有限电梯知识的被授权人员; 不熟练的人员。 c)是否向a)和b)中的人员提供所有必要的对策以协助他们避免或限制伤害?如: 一必要的培训、操作程序和经验; 控制轿厢运行; 提示风险的方法,如:报警信号、指示装置; 适当的工作空间; 逃离危险状态的程序和方法。 d)是否充分地考虑了所有人为因素?如: 一人和电梯设备的相互作用; 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当进行复杂的维护作业时; 一心理方面,如:任务的复杂性和幽闭恐怖; 一人类工效学的影响,如:工作空间;

在特定的情形下,人员意识到风险的能力,这取决于他们的培训、经验和技能: 不遵守指定的和必需的安全工作规程的诱惑; 人员不按预定程序操作的可能性; 所提供的降低某个危险的保护措施是否可能引起另外的危险。 示例:如果轿厢运行进入顶层空间GB 50135-2019标准下载,护栏扶手接近井道顶板时,防止技工从轿顶跌落的护栏扶手可能将他们挤伤。 e)培训、经验和技能能够影响风险,但是,当由设计或安全防护来消除危险或降低风险的措施可 实现时,培训、经验和技能不宜被用作代替这些安全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