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88-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688-201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及条文说明.pdf简介:
"GB50688-201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全称《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停车场、公交站台、交通信号系统、交通安全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旨在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合理布局、安全高效运行和良好的使用体验。
2011年版是该规范的初次发布,而2019年版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订和更新,可能包含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的采纳,以及对城市交通发展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条文说明是对规范中各项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的详细解读,帮助设计者理解和执行规范,确保交通设施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该规范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GB50688-201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及条文说明.pdf部分内容预览:
5.3.2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的版面尺寸应符合表5.3.2 的规定:指路标志的版面尺寸应根据数字、文字高度及其间隔等要 素计算确定
5.3.2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的版面尺寸应符
表5.3.2标志版面尺寸
(核心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5.3.3标志版面颜色应符合表5.3.3的规定
5.3.3标志版面颜色应符合表5.3.3的规定。
表5.3.3标志版面颜色
5.3.4指路标志的版面文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简洁、清晰地反映道路名称、地点、路线、方向和距离等 内容; 2应使用规范汉字或并用其他文学对照形式,若并用汉字和 其他文字,汉字应排在其他文字上方; 3标志版面文字尺寸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表5.3.4标志版面文字尺寸
标志底板及支撑结构宜选用轻型材料与结构制作,并应满 刚度、耐久性和抗腐蚀要求。 可变信息标志板应根据标志的类型、显示内容、控制方式、 能、经济性等要求,选择显示方式及材料
5.4.3标志底板及支撑结构宜选用轻型材料与结构
4.3标志底板及支撑结构宜选用轻型材料与结构制作,并应
足强度、刚度、耐久性和抗腐蚀要求。
足强度、刚度、耐久性和抗腐蚀要求
5.5支撑方式与结构设计
5.5.1根据标志传递的信息重要程度、版面尺寸、交通 数、设计风速、路侧条件及悬挂位置等要求,标志板可采用 臂式、门架式或附着式等支撑方式。
5.5.2标志支撑结构设计凡
并,对其上部结构、立柱、横梁及其连接等进行设计,并分别验算其 强度和变形。对其下部结构进行强度、抗倾覆和抗滑动等设计验 算,并进行基底应力验算
1应采用标志所在地区距离平坦空地面10m高,50年一 遇10min的计算平均最大风速; 2缺之风速观测资料时,设计风速可按《全国基本风速值和 基本风速分布图》,经实地调查核实后采用,但不得小于22m/s。 5.5.4标志板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安装方便、板面平 整、维护简便
6.1.1标线应符合道路使用的功能要求,向道路使用者传递有关 道路交通的规则、警告、指引等信息。 6.1.2标线可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6.1.3标线应能清晰地识别与辨认,并符合白天、雨天、夜间视认 性规定的要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设置反光交通标线
6.1.1标线应符合道路使用的功能要求,向道路使用者传递有关
1城市道路双向行驶机动车时,对向行驶的车道间应划黄色 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同向行驶的车道间应划自色车行道分界线; 2城市快速路应在机动车道的外侧边缘(路缘带内侧)划车 行道边缘线,其他等级道路在机动车道的外侧边缘(路缘带内侧) 宜划车行道边缘线; 3机非分离行驶的路段当无实物隔离时,机动车道与非机动 车道的分界应划车行道边缘线(机非分界线): 4人行横道线的设置应根据道路等级、行人横穿需求、交通 安全等因素确定: 5标线宽度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速度和路面宽度确定,并 应符合表6.2.1的规定
表 6.2.1标线宽度
2.2特殊路段的交通标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特殊路段的交通标线应符合下
1视距受竖曲线或平曲线、桥梁、隧道等限制的路段,应设禁 正跨越车行道分界线,线宽应为15cm; 2在车道数缩减或增加的路段应设置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 线。在靠车道变化一侧的渐变段起点前,可配合设置窄路标志或 车道变化标志; 3在需要指示车辆行驶限制要求的车道内,可设置路面文字 标记。文字标记尺寸和纵向间距应按表6.2.2选取,文字书写顺 序应按行车方向由近至远
表6.2.2文字标记尺寸和纵向间距
6.2.3平面及立体交叉交通标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交义口标线(包括车行道中心线、人行横道线、停止 线、导向箭头、禁正跨越车行道分界线等)应根据交叉口形状、交通 量、车行道宽度、转弯车辆的比率及交通组织等情况合理设置; 2左弯待转区线应在设有左转弯专用信号及辟有左转专用 车道时使用,左弯待转区不得妨碍对向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 3在平面交叉口过大、不规则以及交通组织复杂等情况下。
车辆寻找出口车道困难时,应设置路口导向线,辅助车辆行驶和 转向; 4过宽、不规则或行驶条件比较复杂的交文路口,立体交叉 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点,应设置导流线,导流线应根据交叉路口 的地形和交通流量、流向情况进行设计; 5立体交叉的分、合流段应设置出入口标线及导向箭头。出 人口导向箭头的设置尺寸和重复设置次数应按表6.2.3选取。进 口车道转向排序不规的路口,宜增加导向箭头的重复设置次数
6.3.1材料应耐久、耐磨耗,耐腐蚀,与路面黏结力强,并具有良 好的辨别性和防滑性。
于0.27,初始逆反射系数应天于或等于100mcd:1x:m* 6.3.3标线应采用环保材料,不应对周围环境及施工人员产生污 染与危害。
1轮廓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1在城市快速路主路,以及立交出人口匝道等车行道两侧, 应连续设置轮廓标; 2在小半径弯道、连续转弯、视距不良等事故易发地段,应设 置轮廓标;
3设中央物理隔离的道路,按行车方向,配置白色反射体的 轮廓标应安装在道路右侧,配置黄色反射体的轮廓标应安装在道 路左侧;无中央物理隔离的道路,按行车方向左右两侧的轮廓标均 为白色; 4轮廓标不得侵人道路建筑限界。 6.4.2轮廓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轮标在直线段的设置间隔应为50m; 2曲线段轮标的设置间隔可按表6.4.2的规定选取。道 路宽度发生变化的路段及其他危险路段,可适当加密轮廓标的 间距。
1轮标在直线段的设置间隔应为50m; 2曲线段轮标的设置间隔可按表6.4.2的规定选取。道 路宽度发生变化的路段及其他危险路段,可适当加密轮廓标的 间距
表6.4.2曲线段轮廓标的设置间隔
注:“*”一般指互通立交匝道曲线半径。
7.1.4防护设施宜简洁大方,与道路、桥梁和周围建筑的设计风 格统一协调
7.1.4防护设施宜简洁大方,与道路、桥梁和周围建筑的设计风
防撞护栏防护等级分为六级,各等级的碰撞条件与设计防 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护能量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7.2.1防撞护栏的碰撞条件与设计
注:设计交通量中,大型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5t)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2 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当防撞护栏的设计防护能量低于70k 时,护栏可确定特殊的碰撞条件;当防撞护栏的设计防护能量高于 640kJ时,护栏应确定特殊的碰撞条件
因素,采用不同防护等级的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金属梁柱式 护栏或组合式护栏,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用混 凝土护栏; 2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选用金属梁柱式 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3钢结构桥梁及需减小桥梁恒载时,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4当道路弯道、交叉口、出入口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 视距时,宜采用通透性较好的金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 梁护栏; 5冬季风雪较大地区,可选用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7.2.4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
7.2.5中央分隔带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快速路中央分隔带护栏的防撞等级应符合表7.2.5 视定:
7.2.6活动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应设置活动护栏; 2 活动护栏的防撞等级宜与其所在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的 防撞等级一致; 3 活动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护栏衔接,并在衔接处做安全性 处理。 7.2.7 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快速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 梁车行道外侧应采用防撞护栏或高路缘石进行防护,高路缘石的 设置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的相 关规定。 2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设计速度为 60km/h的城市主十路上的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或 25cm以上高路缘石,设置高路缘石时,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得小于 2.0m,路缘石高度宜为25cm~35cm。 3设置防撞护栏时,桥梁防撞护栏防护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 7.2.7的规定。
JGJ/T 454-2019标准下载表7.2.7桥梁防撞护栏防护等级
跨越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 SS,SSm SA,SAm SB,SBm A 或饮用水源保护区等路段的桥梁 4因桥梁线形、桥梁高度、桥下水深、车辆构成、交通量或其 也不利现场条件等因素易造成更严重碰撞后果的路段应设置桥梁 防撞护栏,且经综合论证,可在表7.2.7的基础上提高1个及以上 等级,其中跨越大型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桥梁、特大悬索桥、斜 拉桥等缆索承重桥梁,防护等级宜采用HB级别,跨越铁路的桥梁 应按照相关铁路行业标准要求设置防撞护栏 5快速路的小桥、涵洞、通道应设置与路基段形式相同的防 撞护栏。
7.2.8防撞护栏的起、迄点端部应做安全性处理。
1当桥梁防撞护栏与路基防撞护栏的结构形式不同时,应进行过渡段设计。相邻路基未设护栏时,桥梁防撞护栏应进行端部处理。2与隧道洞口位置衔接的路基段或桥梁段防撞护栏应进行过渡段设计。7.3防撞垫7.3.1防撞垫防撞等级应分为三级,各级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3.1的规定。表7.3.1防撞垫防撞等级碰撞条件防撞垫防撞等级类型碰撞质量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碰撞类型碰撞车型(t)(km/h)()正碰0B50小客车1. 550斜碰15非导向正碰0B65小客车1. 565防撞垫斜碰15正碰0B80小客车1. 580斜碰15正碰0A50斜碰小客车1. 55015侧碰20正碰0可导向A65斜碰小客车1.56515防撞垫侧碰20正碰0A80斜碰小客车1. 58015侧碰207.3.2快速路主线分流端、匝道出口的护栏端部应设置防撞垫主干路主线分流端、中央分隔带护栏端部、匝道出口的护栏端部宜设置防撞垫。7.3.3快速路与主干路的路侧构造物前端、收费岛前端宜设置防撞垫。.24.
方撞垫的防撞等级应符合表7.
表7.3.4 防撞垫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