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6T 13-2020 热力站建设技术标准.pdf

DB1506T 13-2020 热力站建设技术标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5617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1506T 13-2020 热力站建设技术标准.pdf简介:

DB1506T 13-2020 热力站建设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8.1.1热力站控制系统应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仪表系统、电动截断阀、电动调节阀、现场 总线组成,实现数据采集、就地显示、自动控制、参数存储、实时通信、故障报警等功能。 8.1.2控制系统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工业级设备,满足I/0(输入/输出信号)采集处理、控制逻辑编程、 智能设备通信、数据存储等基本要求,提供远传标准通信接口,并支持标准的工业通信协议。 8.1.3采集对象包含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热量、电源状态等。 8.1.4控制对象包含水泵、电动阀、调节阀等。 8.1.5热力站应与调度中心实现远程数据传送并实现远程控制,包含水泵的切换及启停、截断阀的开关 控制、调节阀的调节、设定运行模式、控制指标等操作。

自控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自控设备应满足相应的工业级要求,保障热力站能够自动可靠运行 热力站宜选用穴余配置的自控系统; 自控设备的整体满足电三型仪表(DDZIII)标准: 自控设备应满足相应的防护等级要求和电磁防护要求,

《 电工术语 绝缘子 GB/T2900.8-2009》B. 2. 2 PLC/RTU

PLC/RTU通用技术应符合

8.2.2.2PLC/RTU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PLC/RTU系统应采用32位及以上微处理器、主频不低于66MHz、1M以上内存且可扩展,带实时 时钟; PLC/RTU系统各通道间应有隔离防护,不能相互干扰: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低于10万h; PLC/RTU系统保存数据时长不少于2个采暖季 PLC/RTU系统应具有远程维护能力,可实现远程程序下载和故障修复。 8.2.2.3PLC/RTU系统扩展应符合下列要求: PLC/RTU系统需预留I/0通道不低于20%的余量,不足一个的留一个;

时钟; PLC/RTU系统各通道间应有隔离防护,不能相互干扰;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低于10万h; PLC/RTU系统保存数据时长不少于2个采暖季; PLC/RTU系统应具有远程维护能力,可实现远程程序下载和故障修复。 8.2.2.3PLC/RTU系统扩展应符合下列要求: PLC/RTU系统需预留I/0通道不低于20%的余量,不足一个的留一个; 具备足够的扩展能力,扩展接入不需要重新编程配置; 控制器的处理能力应有40%余量,操作员站处理器处理能力应有60%余量; 控制器内部存贮器应有50%余量,外部存器应有60%余量。 8.2.2.4PLC/RTU通信协议符合下列要求: PLC/RTU系统应支持TCP/IP协议,能保障与SCADA系统的通信: 能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与上位机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应支持ModbusRTU协议,能与第三方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并支持自定义协议开发

8.2.2.4PLC/RTU通信协议符合下列要求:

PLC/RTU系统应支持TCP/IP协议,能保障与SCADA系统的通信; 能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与上位机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应支持ModbusRTU协议,能与第三方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并支持自定义协议开发; 通信接口具有自动恢复通信的功能。 8.2.2.5控制柜防护等级高于IP54,安装在电气控制室,

8.2.3控制柜触摸屏

8.2.3.1具备工艺流程展示、实时数据展示、报警管理功能、设备控制面板、历史数据查询、趋势曲线 查询等功能。

.2.3.3与远程调度中心间应具有权限切换功能。

8.3.1热力站自控系统应监测以下参数

级管网供、回水温度℃; 二级管网供、回水温度℃; 级管网供、回水压力MPa; 二级管网供、回水压力MPa; 级管网除污器前后压力MPa; 二级管网除污器前后压力MPa; 一级管网瞬时流量m²/h; 二级管网瞬时流量m²/h:

DB1506/T13—2020

电动阀阀位; 水箱水位m; 补水量m; 巡检记录; 循环泵变频器频率HZ; 补水泵变频器频率Hz; 循环泵运行状态; 补水泵运行状态; 电磁阀状态; 热力站设备报警状态。 3.3.2热力站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发出以下报警信息: 积水坑液位超高限; 泵的故障; 停电; 补水箱液位超低、超高限; 变频器故障; 泵的电机电流超限,

8.3.2热力站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发出以下报

积水坑液位超高限; 泵的故障; 停电; 补水箱液位超低、超高限; 变频器故障; 泵的电机电流超限CJJ∕T 126-2022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与质量评价标准

8.4.1自动控制逻辑参见附录C; 8.4.2热力站设备信号传输数据流程参见附录D。

8.4.1自动控制逻辑参见附录C;

8.4.3主要设备控制

8.4.3.1循环泵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8.4.3.1循环泵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循环泵的控制分为就地控制、远程控制,设置就地、远程切换开关; 控制参数可设置为循环泵入口压力、循环泵变频器频率参数。 8.4.3.2补水泵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补水泵的控制分为就地控制、远程控制,设置就地、远程切换开关; 控制参数可设置为系统的定压上限和下限。 8.4.3.3电动调节阀控制符合下列要求: 级管网电动阀调节方式应具备手动开度、气候补偿、全网平衡等三种模式 具备设置电动调节阀PID参数,调控运行稳定性。 8.4.3.4软水箱液位控制电动阀符合下列要求: 软水箱电动阀为自动控制; 水箱液位下限开启电动阀,水箱液位上限关闭电动阀,

DL/T 953-2018 水处理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耐热性能及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DB1506/T13—2020附录 C(资料性附录)自动控制逻辑示意图自动控制逻辑示意图参见图C.1。远传通信触摸屏PLC图C.1自动控制逻辑示意图20

DB1506/T13—2020附录 D(资料性附录)传输数据流程示意图PLC向服务器传输数据流程示意图参见图D.1。流量压力电动阀通信服务器现场PLC循环泵网络水箱液位补水泵温度图D.1PLC向服务器传输数据流程示意图服务器向现场PLC传输数据流程示意图参见图D.2。电动阀通信服务器网络现场PLC循环泵补水泵图D.2服务器向现场PLC传输数据流程示意图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