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AEPI 28-2020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pdf简介:
"T/CAEPI 28-2020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pdf"是一份技术标准文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这份文件详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过程中,二噁英(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设备——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它可能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检测方法、数据处理、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这类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测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排放,以满足环保法规和标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这份标准可能适用于垃圾焚烧设施的设计、运行和监管。
T/CAEPI 28-2020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 P 一基准氧含量的二嗯英毒性当量浓度,ngTEQ/m3: p' 一实测氧含量的二嗯英毒性当量浓度,ngTEQ/m3; %(02)——助燃空气初始氧含量,%,采用空气助燃时为21; 0(O.) 实测的烟气氧含量,%。
T/CAEPI28—2020c)数据采集处理与系统控制单元应具备采集和处理指示物浓度信号,对样品采集预处理单元和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单元进行系统控制,以及在计算机终端存储、显示及传输相关数据等功能。样品采集预处理单元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单元样品引入样品采集烟气富集装置激光电离源烟气采样装置废气加热除尘装置除水装置样品分离飞行时间质谱废气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元数据处理、存储、显示、传输图1在线检测系统组成示意5.2在线检测系统一般要求5.2.1环境适应能力要求5.2.1.1在线检测系统(除烟气采样装置、加热除尘及样品引入管路外)所处室内环境温度应在20~26℃、环境湿度应不大于70%RH。5.2.1.2在线检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GB/T18268.1中规定的工业场所静电放电、浪涌(冲击)、射频电磁场辐射等要求。5.2.1.3在线检测系统的介电强度(耐压)应符合GB4793.1一2007中6.8的规定,在试验电压条件下,不应出现击穿或重复飞弧。5.2.1.4在线检测系统所需供电电源参数:AC(220土10)V,(50土1)Hz。4
5.2.2.1在线检测系统载气应使用氩气,纯度应不小于99.999%,出口压力应不小于0.5MPa。 5.2.2.2在线检测系统用于阀体切换的驱动气宜使用氮气,纯度应不小于99.99%,出口压力应不小于0.5 MPa 5.2.2.3在线检测系统用于管路反吹的压缩气源可采用压缩空气,露点温度应不高于15℃,出口压力应 不小于0.2MPa 5.2.2.4在线检测系统应具备气源中断保护及报警功能,
5.2.3安全性能要求
5.2.3.1在线检测系统的保护接地要求应符合GB4793.1一2007中6.5.1的规定。正常工作条件下JGJ 57-2016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保护 导体端子和有保护连接的每个可触及零部件间的阻抗均不得超过0.12。 5.2.3.2在线检测系统应具备断电保护及报警功能
2.3.1在线检测系统的保护接地要求应符合GB4793.1一2007中6.5.1的规定。正常工作条件下, 体端子和有保护连接的每个可触及零部件间的阻抗均不得超过0.12。 2.3.2在线检测系统应具备断电保护及报警功能
5.3样品采集预处理单元要求
5.3.1.1采样点位置应符合HJ/T397的相关知
5.3.1.1采样点位置应符合HJ/T397的相关规定, 5.3.1.2样品引入应设置具备加热除尘功能的烟气采样装置,烟气采样装置应符合GB/T16157一1996中 9.3的规定,并满足对直径大于1μm的颗粒物去除率不小于99%的要求。 5.3.1.3烟气采样装置后应设置引入管路及加热除尘装置,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a)对直径大于0.3μum的颗粒物去除率应不小于99%; b)引入管路温度应不低于150℃; c)应采用恒流模式,引入流量应不小于3L/min; d)引入时间应不大于30s; e)运行时引入管路的泄漏率应不大于2%,
5.3.2.1样品采集应设置除水、富集装置,并应具备除水、捕集和脱附的功能 5.3.2.2除水、富集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5.3.2.1样品采集应设置除水、富集装置,并应具备除水、捕集和脱附的功能
a)采集流量不小于5mL/min,采集流量最大允许误差:±2%F.S.; b)除水后的烟气露点温度不高于30℃; c)单次样品采集时间不大于60min:
d)捕集温度不高于50℃; e)脱附样品传送管路温度不低于180℃; f)运行时的样品泄漏率不大于2%。
5.4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单元要求
5.4.1.1激光器波长应覆盖240~300nm,线宽应不大于0.1nm。 5.4.1.2激光器峰值功率应不小于0.2MW
5.4.2飞行时间质谱
5.5数据采集处理与系统控制单元要求
5.5.1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
5.5.1.1在线检测系统应对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端的模拟电信号和飞行时间信号进行采集,并对样品采集 预处理单元、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单元进行系统控制, 5.5.1.2数据采集的频率应不小于1.25GS/s,带宽应不小于300MHz。
按照HJ77.2检测烟气申的二英毒性当量,同步检测烟气申二嗯英指示物浓度并保留相关检 建立二嗯英指示物浓度与二嗯英毒性当量的关联,关联建立所用的数据量应不小于 关联决定系数R2应不小于0.8。通过对所采集信号和关联的数据处理,获得被测烟
的二嗯英毒性当量值。
5.5.3.1在线检测系统的数据存储容量应不小于12个月的连续采样数据量, 5.5.3.2存储装置应具有断电保护及报警功能,断电后所存数据应不丢失。 5.5.3.3显示装置应具有显示被测样品的质谱图、二嗯英毒性当量浓度以及查看历史排放数据等功能。 5.5.3.4传输装置应具有联网传输所测二英毒性当量浓度数据等功能,数据传输要求应符合HJ212中 的相关规定。
5.5.3.1在线检测系统的数据存储容量应不小于12个月的连续采样数据量, 5.5.3.2存储装置应具有断电保护及报警功能,断电后所存数据应不丢失。 5.5.3.3显示装置应具有显示被测样品的质谱图、二嗯英毒性当量浓度以及查看历史排放数据等功能。 5.5.3.4传输装置应具有联网传输所测二英毒性当量浓度数据等功能,数据传输要求应符合HJ212中 的相关规定
5.6在线检测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在线检测系统的检测信号与指示物浓度的线性误差应不大于10%的满量程
5.6.3线性相关系数
测系统的检测信号与指示物浓度的线性相关系
在线检测系统对量程范围内的同一浓度标准气体,应至少进行6次重复检测,其相对标准偏差值应 不大于20%
在线检测系统的检出限应不大于0.01ngTEQ/m
6在线检测系统检测方法
检测系统组成及功能检测
检查在线检测系统是否具备样品采集预处理单元、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单元、数据采集处理 与系统控制单元等
6.2在线检测系统一般要求检测方法
6.2.1环境适应能力检测
5.2.1.1在线检测系统(样品采集预处理单元中的样品引入模块除外)的适应温度环境能力和适应湿度 环境能力应按照GB/T11606的规定进行检测 5.2.1.2抗电磁干扰能力应分别按照GB/T18268.1中规定的工业场所静电放电、浪涌(冲击)、射频电 磁场辐射的检测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测。 5.2.1.3介电强度(耐压)应按照GB4793.1中相关检测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测。 5.2.1.4采用万用表对在线检测系统各组成单元的运行电压进行测量。
5.2.2.1.核查厂家所提供气源的参数。 利用水分测量装 置检测气源所供气体的露点温度。 6.2.2.2.正常运行后断开气源,观察在线检测 并启动对应的保护程序
6.2.3安全性能检测
5.2.3.1在线检测系统的保护接地应按照GB4793.1一2007中6.5.1的检测要求和方法进行 5.2.3.2在线检测系统的不间断电源应按照GB/T12519中的检测要求和方法进行。正常运行后断开电源, 现察不间断电源(UPS)是否会示警并仍正常供电,装置是否运行正常。至少2h后观察不间断电源(UPS) 是否仍能正常供电,装置是否仍然正常运行
6.3样品采集预处理单元检测方法
6.3.1样品引入检测
6.3.1.1采样点位置应按照HJ/T397中的检测要求和方法进行
5.3.1.3检查烟气采样装置后是否设置引入管路及加热除尘装置,并对以下性能进行检测: a)按照HJ836中的检测方法对加热除尘装置前后的烟气颗粒物浓度进行测量。
b)采用温度测量权器对引人管路各段温度进行检验。 c)采用流量计对引入管路流量进行检验, d)引入时间可按公式(2)进行计算:
式中: t—引入时间, min; Q一引入管路的流量,m/min; d一一引入管路的管道内径,m; L一一引入管路的长度,m。 e)气密性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检测:系统在150℃、密封状态时,利用5kPa的抽气压力对采集 管路进行抽气,30min内的气体流量应不大于0.05L/min。
6.3.2样品采集检测
3.2.2对除水、富集装置的相关性能进行如下检测: a)检查采集流量控制器和计时器中的示值; b)采用水分测量装置对经除水装置后的烟气进行直接测量; c)检查捕集温控器和脱附样品传送管路温控器的示值; d)气密性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检测:在线检测系统在150℃、密封状态时,利用5kPa的抽气压力 对采集管路进行抽气,10min内的气体流量应不大于0.05mL/min
6.3.3样品分离检测
5.3.3.1观察样品分离是否具备气相色谱装置,能否实现目标物分离的功能。 6.3.3.2核查色谱柱类别及规格。
.3.2核查色谱柱类别及
6.4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单元检测方法
6.4.1激光电离源检测
采用光谱仪和功率计,分别对激光电离源的波长及功率进行检测
6.4.2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飞行时间质谱的相关参数,包括质量范围、质量分辨率和质量稳定性等应按照GB/T33864中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306部分:服务质量 GB/T 29265.306-2012》关检测要求和方法进行。
采集处理与系统控制单元
6.5.1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检测
核查数据采集板卡型号、规格,核查是否具备对样品采集预处理单元、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元进行系统控制的功能
6.5.2数据处理检测
5.5.2.1应根据所选择的指示物建立表示二嗯英指示物浓度与二英毒性当量之间关系的关联。单 指示物,宜选择一元多次回归;多种指示物DB61/T 478-2009标准下载,宜选择多元线性回归。关联建立的方法参 见公式(3)和公式(4): 一元多次回归:
SSR SSE SST
6.5.3数据存储、显示和传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