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132-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4131-2020 黄土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简介:
DB62/T 4131-2020《黄土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是一份由中国甘肃省地方标准规范发布的专业文件。这份技术规范主要针对黄土地区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为黄土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提供详细的工程技术指南和要求。
该规范涵盖了隧道的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包括隧道的位置选择、结构形式、防水防渗、稳定性评估、通风与照明、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它还涵盖了施工阶段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内容,旨在保证黄土隧道建设的科学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由于黄土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工程特性,如高含水量、易塌方等,这份规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针对黄土特性进行隧道建设的针对性措施,以确保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体来说,DB62/T 4131-2020《黄土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黄土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B62/T 4131-2020 黄土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7.7.1二次衬砌耐久性混凝土材料的选用
7.7.1.1水泥应满足以下要求:
般应采用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为42.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C3A含量一般不宜超过8%,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 350m²/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 为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水泥的含碱量(按Na2O当量计)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6%,或混凝 土内的总含碱量(包括所有原材料)应不超过3.5kg/m3。
JC∕T 2131-2012 吸油烟机用钢化玻璃7.7. 1.2 骨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DB62/T41312020
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粗骨料的松散堆积密度一般应大于 1500kg/m3,空隙率应小于40%;对不同细度模数的砂子,控制4.75mm、0.6mm和0.15mm筛 的累计筛余量分别为0%~5%、40%~70%和≥90%);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不大于7%,吸水率不大于2%,针片状颗粒不宜超过5%。用于高抗冻混凝 土的粗骨料吸水率不宜大于1%; 处于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宜进行骨料的坚固性试验,坚固性试验的失重率应小于5%(细骨 料)和8%(粗骨料); 对于可能处于干湿交替、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粗、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应分别低于0.7%和1%; 粗、细骨料中的水溶性氯化物折合氯离子含量均不应超过骨料质量的0.02%; 氯盐环境作用下的混凝土,不宣采用抗渗透性较差的岩质(如花岗岩、砂岩)作为粗、细骨料;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25mm,且不应超过保护层厚的2/3; 使用骨料前应了解当地供应的骨料有无潜在活性,对于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工程,使用的骨料应 通过专门的验证,
7.7.1.3化学外加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7.7.1.5矿物掺和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合格、来料均匀、来源固定,掺和料的掺量应根据设计对混凝土各龄期强 度、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以及施工条件和工作特点(如环境气温、混凝土拌和物温度、构 件尺寸等)而定; 矿物掺和料中不应含有放射性物质、可溶性(包括可升华而释放的)有毒物质或对混凝土性质 有害的物质,并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矿物掺和料宜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掺和料复合而成的磨细矿物掺和料。各类矿物掺和料的 掺量及技术要求见表9。
DB62/T41312020
表9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及技术要求
7.7.3耐久性混凝土的施工条件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应各自委派专人负责记录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的时间 和出机落度、浇筑时间和浇筑时的落度、浇筑时洞内温度与混凝土浇筑温度、浇筑段长度、 浇筑高度的控制以及养护方式、养护过程,包括养护开始时间、养护中的衬砌表面温度与降温 速率、拆模时间与拆模时洞内温度等: 耐久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在不掺缓凝剂的情况下,要求12小时抗压强度不大于6MPa或24 小时不大于10MPa;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要记录裂缝出现的时间、部位、尺寸和处理等情况; 拆模后应对渗漏水部位进行衬砌内注浆,并对渗水部位混凝土裂纹进行处理,对0.2mm以下 的细小裂纹,采取密封剂封闭裂纹;对于裂纹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采用压注注缝胶修补。 必要时对裂缝部位混凝土表面实行涂膜封闭: 钢筋保护层及钢筋的定位宜采用工程塑料制作的保护层定位夹或定型生产的纤维砂浆块。
DB62/T41312020
使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定位保护层厚度时,垫块的尺寸和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垫块的强度应 高于衬砌结构本体强度,水胶比不大于0.4;衬砌结构两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4个/m,绑 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耐久性混凝土的搅拌宜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搅拌机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洞内温度而调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施工过程中 要估计混凝土温度与拉应力的变化,提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值,并在施工养护过程中实际测定 关键截面的中部点温度和离表面约5cm深处的表层温度(包括仰拱和底板),实行严格的温 度控制。衬砌结构任一截面在任一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层温度之差一般不大于20℃, 新浇筑混凝土与上一区段衬砌混凝土或围岩之间的温差不大于20℃,酒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 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大于1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最大不宜超过3℃/d; 混凝土泵送的落度不宜过大以避免离析或泌水。如发现落度不足,不得擅自加水,应当在 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追加减水剂的方法解决; 插入式振动棒需变换其在混凝土中的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拨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 泵送下料口应及时移动,不得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和物将其推向远处
7.7.4耐久性混凝土养护
耐久性混凝土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整个养护期内不得间断。当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 应符合《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T901)规定。
7.8.1隧道工程防排水,应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宣,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 可靠的施工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经济合理的目的。隧址区对水资源保护有严格要求的,防 非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应做要善处理,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 的防排水系统。 7.8.2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 支术,根据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耐久性要求、施工技术水平、防水等级,选用适宣的材料。 7.8.3隧道正洞和设备洞衬砌防水等级应达到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 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衬砌结构表面无湿渍。 7.8.4隧道工程防水应提高混凝土自防水性能,模筑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 7.8.5隧道工程防水应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防水应同时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与中埋式止水带 的防水措施。 7.8.6隧道工程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水,并辅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满足结构设计和使 用要求。 7.8.7隧道工程排水应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并应符合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规 定。对排、渗水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7.8.8隧道工程施工前应对地表沟道及隧道附近的井泉、池沼、水库、溪流进行调查,并应进行观测 与试验,找出渗漏根源,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处理。 7.8.9排水纵、横、环向盲管、中心排水管(沟)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一排水盲管的管材、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透水孔的规格、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环向排水盲管沿纵向设置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根据洞内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在地下 水较大的地段应加密设置排水盲管:
DB62/T41312020
中心水沟管应与环向、纵向、横向排水管用变径三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排水盲管应紧贴渗水岩壁安设,减小地下水由围岩进入排水盲管的阻力;排水盲管布置应圆顺 不得起伏不平; 一排水盲管应固定牢固,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水泥浆窜入、堵塞排水盲管; 排水管路系统的连接应牢固、畅通,纵向排水盲管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向水沟的泄水管 应有足够的泄水坡; 横向排水盲管接头应牢固、水路通畅; 中心排水管(沟)管径符合设计要求,管身不得变形、不得有裂缝,管身上部透水孔畅通。中 心排水管(沟)基础的总体坡度、段落坡度、单管坡度应协调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高 低起伏。管路理设好后,应进行通水试验,发现漏水、积水,立即处理;一一隧道地下水盐类 结晶较多的,排水管沟尺寸适当富余,养护应加强管沟疏通,定期采用可排结晶的措施清理管 道。
台车前端应设有初期支护表面及衬砌内轮廓检查钢架,并有整体移动(上下、左右)的微调机 构; 台车上应配备能达到隧道周边任一部位的作业平台; 台车上应配备辐射状的防水板支撑系统; 台车上应配备提升(成卷)防水板的卷扬机和铺放防水板的设施; 专用台车上应设有激光(点)接收靶。
DB62/T41312020
7.8.14防水板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1暗钉圈固定缓冲层
DB62/T41312020
.9.3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防 水混凝土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表10规定
《电子工业纯水系统设计规范 GB 50685-2011》表10防水混凝土施工材料技术要求
7.9.5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防水混凝土拌和物必须采用微机控制计量的拌合机械搅拌,计量充许偏差:水泥、水、外加剂、 掺合料为土1%;砂、石为土2%。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 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使用粉状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二次衬砌所用模板,要求接缝严密、不漏浆液,内外模板之间不得用螺栓拉杆或铁丝穿透固定 以免留下透水通道;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高频机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s~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 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当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 捣,振捣棒不得直接接触防水板。
DB62/T 41312020
7.9.6施工缝、变形缝、理设件的防水施工应符合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 定
缝。施工缝设置与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宜留设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壁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顶面 不小于30cm的墙体上 一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cm; 一纵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可 铺上一层厚25mm~30mm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设止水条的环向施工缝施工时,在端面应预留浅槽,槽应平直,槽宽比止水条宽1mm~2mm, 槽深为止水条厚度的1/2; 施工缝内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证待贴止水条或预设止水带的混凝土界面洁净,
7.9.8变形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全标准化培训(343页)变形缝的位置、宽度、构造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 缝底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无粘结力的背衬材料或遇水膨胀止水条; 嵌缝应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