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简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是由中国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7月发布的官方文件。这份技术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我国在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活动时的科学评估工作。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地区在满足人类社会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前提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资源开发强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极限。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则是对某一区域的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以确定该区域适宜何种类型的开发活动,以及开发的强度和方式。
技术指南详细规定了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数据来源、评价流程等,强调了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旨在促进我国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这份指南的出台,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具有积极作用。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部分内容预览:
评价技术流程见图1。
收集数据时,应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时效性。所需 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灾害、气 候气象等(参见附录A)。 若缺乏优于省级精度数据的,可不进行相应要素的单项评 价;可立足本地实际增加评价要素和指标;海洋开发利用、文化 保护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突出的地区可补充相关指标
除已明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原则上按照本指南推荐的 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当评价结果未充分体现区域内部差异时《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T50006-2010》,可 结合实际细分分级区间,但不得改变给定的划分标准
6.2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集成 得到生态保护重要性,划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三个等级(参 见附录B)。 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 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越重要,或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沙化 每岸侵蚀等生态敏感性越高,且生态系统完整性越好、生态廊道 的连通性越好,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越高。 省级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要衔接相应的全国结果。市县层 面,直接使用省级结果,并根据更高精度数据和地方实际进行边 界校核和局部修正。
6.3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灾 害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农业生产适宜性,划分为适宜、一般适 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参见附录C)。 地势越平坦,水资源丰度越高,光热越充足,土壤环境容量 越高,气象灾害风险越低,且地块规模和连片程度越高,农业生 产适宜性等级越高。
6.4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开展城镇建设功能指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
灭害、区位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城镇建设适宜性,划分为适宜、 般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参见附录D)。 地势越低平,水资源越丰富,水气环境容量越高,人居环境 条件越好,自然灾害风险越低,且地块规模和集中程度越高,地 理及交通区位条件越好,城镇建设适宜性等级越高。
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土地资源、水资 源为约束,缺水地区重点考虑水平衡,分别评价各评价单元可承 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参见附录E)。有条件地区 可结合环境质量目标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等因素,补充 评价环境容量约束下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按 照短板原理,取各约束条件下的最小值作为可承载的最大规模。 对照国内外先进水平,在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情况下 评价相应的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
6.6.1资源环境票赋分析
分析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自然 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气候、 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特点,选取国家、省域平均情况或其他 对标地区作为参考,总结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
6.6.2问题和风险识别
将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 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识别以下空间冲突:生态保护极重要区
中现状耕地、园地、人工商业林、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和规模; 现状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在农业生产不适宜区、生态保护极重要 地区中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现状城镇用地在城镇建设不适宜区、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的空间分布和规模;农村居民点在地质灾害高 凤险区的空间分布和规模。 依据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升发利用现状的规模、结 构、布局、质量、效率、效益及动态变化趋势,识别因生产生活 利用方式不合理、资源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引起的水平衡破坏、 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退化、自然岸线萎缩、地下水 超采、地面沉降、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 预判未来变化趋势和存在风险
根据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农业生产适宜区、一般适 宜区内且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形 成农业生产空间潜力分析图。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济可 行的原则,结合可承载农业生产的最大规模,分析可开发为耕地 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耕地质量的提升潜力。 根据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城镇建设适宜区、一般适 宜区内且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形 成城镇建设空间潜力分析图。综合城镇发展阶段、定位、性质、 发展目标和相关管理要求,结合可承载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分 析可用于城镇建设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城镇空间优 化利用方向。
有条件地区,尤其是沿海、青藏高原及周边等重点地区,针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同情景,分析气候变化对土地资源、水资源、 生态系统、自然灾害、陆海环境、能源资源、滨海城镇等的影响 研判变化趋势和重大风险,提出国土空间升发保护应对策略。 分析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 不同影响,提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升的路 径及具体措施。 模拟重大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变化等不同情景,分别给 出并比对相应的评价结果,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多方案决策
评价成果包括报告、图件、数据表等(参见附录F)。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数据库标准, 形成评价成果数据集
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应先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形成专题成果,随同级国土空间规划 并论证报批入库。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在市级评价成果基础 上,形成评价报告;有条件或有必要的,可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充 评价。评价成果可从以下方面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支撑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通过识别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和限制 因素,分析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功能的适宜程度: 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确定主体功能定位的重要依
据。 支撑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生 态保护极重要区域,作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基础。农业生 产适宜区,作为永久基本农由的优选区域;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等应优先选择农业生产不适宜区内的耕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 优先选择城镇建设适宜区,并尽量避让城镇建设不适宜区,无法 避让的需进行专门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 支撑规划自标指标确定和分解。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 升发强度等目标指标不应突破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 规模。 支撑重大决策和重大工程安排。国土空间整治修复重点区域 和重大工程的确定与时序安排,应与评价识别的生态极敏感、灾 害危险性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区域相匹配。 支撑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产业结构和布局、用水总量和强 度控制、资源利用效率、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城乡公共服务 配置等的确定,应与评价提出的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突出问题和 重大风险的应对措施相衔接。 支撑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文物保护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
1.数据时间与同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基年保持一致,若缺乏应采用最接近年份的数据。 2.表中数据精度要求主要适用于省级评价,市县级评价时应采用优于省级精度的数据。 3.市县层面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内容、指标、方法,补充收集相应数据。
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
1.为基础指标,其他为修正指标。 2.针对区域特征与问题确定相应指标,如平原地区不涉及地形起伏度等, 3.各地可立足本地实际增加评价要素和指标,海洋开发利用、文化保护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特点突出的可补充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附录B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
省级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要衔接相应的全国结果。币县层 面,直接使用省级结果,并根据更高精度数据和地方实际进行边 界校核和局部修正。同时,在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可根据 市县对高品质生态空间的需求GBT 30065-2013标准下载,开展适当的补充评价,
B.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评价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海 岸防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分别划分为极重要、重要 和一般重要3个等级,取各项结果的最高等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重要性等级。 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功能的具体评价方法参见《生 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环办生态【2017】48号)附录 中的评估法,生物多样性与海岸防护的评价方法如下
B.1.1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在物种、生态系统两个层次进行 评价。 在物种层次,陆生生物推荐采用物种分布进行评价。以 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和其他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保护目 标,全面收集区域动植物多样性和环境资源数据。根据关键物种 分布点的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应用物种分布量化物种对环 境的依赖关系《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2008》,从而预测任何一点某物种分布的概率,结合关键
物种的实际分布范围确定重点区域。常用的物种分布包括回 归、分类树和混合大量简单的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 在单个物种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 图,根据物种的保护价值和集中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 重要性。 水生生物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珍稀濒危物种及其他具 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保护目标,全面收集区域物种分布范 围、种群数量等数据,确定单个物种集中分布区域。在单个物种 分布范围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物种保 护价值和集中分布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重要性。 在生态系统层次,可以按照如下评价准则明确优先保护生态 系统类型,进而补充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区域。将原真性、 完整性高的森林、草地、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优先 保护生态系统划入极重要等级,其他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划入重要 等级。 (1)优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区的优势生态系统往往是该地 区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综合反映,体现了植被与动植物物种 地带性分布特点。优势生态系统的保护能有效保护生态过程与构 成生态系统的物种。 (2)反映了特殊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类 型:一定地区生态系统类型是在该地区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等多 种自然条件的长期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相应地,特殊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