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标准编号:JTG-T-D81-200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4129
免费资源

JTG-T-D81-200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简介:

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是中国交通行业对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标准规范。该细则于2006年发布,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以保障公路使用者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该细则详细规定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种类、功能、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施工要求以及维护管理等内容,包括护栏、防眩设施、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紧急停车带、服务区安全设施等的设计标准和设置要求。它涵盖了从公路设计的初期阶段到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是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标准,对于提高公路安全性能和保障公众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部分内容预览:

表5.1.2桥深护栏微潼荷

注:Z是桥果护栏的容许变形量。

Mo = (FP: L)/n

式中:Po一立柱的设计荷载(kN); P桥梁护栏承受的碰撞力(kN)。 (2)钢筋混凝土墙式桥梁护栏的碰撞荷载分布可采用本细则表4.6.1的规定。 (3)金属桥梁护栏应进行构件强度和变形验算,钢筋混凝土墙式桥染护栏和组合式桥 梁护栏应进行配筋验算。桥梁护栏与桥面板间的连接应进行强度验算。 (4)对桥面板进行强度验算时,应将护栏立柱或墙体最下端断面所受的弯矩作为验算 弯矩作用在桥面板上。

DB13/T 2935-2019标准下载5.1.3桥梁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人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规定的公路 建筑限界以内。

5.1.3桥梁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 了公 定的公路 建筑限界以内。 5.1.4分离式桥梁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标准段时,护栏应按路侧桥梁护栏的防撞等 级进行设计

5.2.1高速公路桥梁的外侧和中央分隔带必须设置桥梁护栏。 5.2.2作为干线公路的一级、二级公路的桥梁必须设置路侧护栏,作为十线公路的 级公路的桥梁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 5.2.3作为集散公路的一级、二级公路的桥梁应设置路侧护栏,作为集散公路的一级 公路的桥梁宜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 5.2.4跨越深谷、深沟、江河湖泊的三、四级公路桥梁应设置路侧护栏,位于其他路段 经综合论证可不设置护栏的桥梁应设置视线诱导设施或人行栏杆。

5.2.5根据车辆驶出桥外或进人对向车行道有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级,按表

等因素易造成更 栏的防撞等级,

表5.2.5桥案护栏防撞等级适用条件

注: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小桥、通道、明涵的护栏防撞等级宜与相邻的路基护栏相同。

5.3.1桥梁护栏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墙式、梁柱式刚性护栏、金属梁柱式半刚性护栏和 组合式护栏。 5.3.2选择桥梁护栏型式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桥梁护栏的防撞性能 ①未设置专用人行道或人行道未与车行道隔离设置的桥梁,应在综合分析车辆越出 侨外是否发生二次事故的基础上,按表5.2.5中的规定选取。桥染护栏应根据需要设置 用于防止行人摔出桥外且受撞击后不飞散的辅助构件。 ②人行道与车行道隔离设置的桥梁,在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界处应按车辆驶出桥外可 能造成重大、特大事故的等级按表5.2.5中的规定选取;在人行道的外侧边缘,应设置高 度为110~120cm的人行栏杆。 (2)受碰撞后的护栏变形程度 受碰撞后护栏的最大动态变形量不应超过可容许的变形距离。 (3)环境和景观要求 ①钢桥应采用金属染柱式桥梁护栏。 ②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宜选用梁柱式桥梁护栏或组合式桥梁护栏。 ③积雪严重的地区,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或组合式桥梁护栏。 ④为减小桥梁自重、减轻车辆碰撞荷载对桥面板的影响,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5跨越大片水域的特大桥或桥下净空大于或等于10m时,宜采用组合式或钢筋混凝 土墙式桥梁护栏。 ③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小桥、通道、明涵宜采用与相邻的路基护栏同样的型式。 (4)护栏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5.3.1桥梁护栏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墙式、梁柱式刚性护栏、金属梁柱式半刚性护栏和 组合式护栏。

除考虑护栏的初期建设成本外,还应考虑投入使用后的养护成本。

SA、SS级桥染护栏(G10cm

SB、SA级析果护栏(G≥5cm)

图5.4.13横采的拼接

④护栏面应顺适、光滑、无锋利的边角。在横梁的拼接处可 有凸出或凹人,其凸出或凹入量不得超过横梁的截面厚度或 Icme

5.4.2钢筋混凝土梁柱式护栏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规定: (1)B、A、Am防撞等级的桥梁护栏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 式护栏。 (2)梁柱式护栏的构造要求如图5.4.2,护栏参数如表 5.4.2

图5.4.2钢防混凝上梁柱式护栏

表5.4.2钢筋混凝土梁柱式护栏参数

注:立柱纵向长度2m.立性们净距2m

(2)未经试验验证,不得随意改变护栏迎撞面的截面形状,但其背面可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合适的形状。 (3)护栏迎撞面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cm

5.4.4组合式护栏的构造如图5.4. 表5.4.4,开应满足以下规定: (1)不得随意改变组合式护栏中混凝土护栏迎撞面的截面形状,但其背面可根据实 示情况采用合适的形状。 (2)混凝土护栏迎撞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cm

(3)金属横梁及其与混凝土墙体的连接应进行受力验算。

图5.4.4组合式桥梁护栏的构造要求 (尺寸单位:cm)

表5.4.4组合式护栏的构造要求(单位:cm)

5.4.5桥梁护栏应按下列规定随主体结构设置伸

②当伸缩缝处的纵向设计位移大于5cm时,伸缩缝应能传递横梁的全部设计最大弯

缩缝两端设置端部立柱,其中心间距不应大于2.0m,两横梁端头的间隙不得大于伸缩缝 设计位移量加2.5cm。横梁端头不得对失控车辆构成危险。 (2)钢筋混凝土墙式、梁柱式护栏在桥面伸缩缝处应断开,其间隙不应大于桥面伸缩 逢的设计位移量,钢筋混凝土梁柱式护栏在伸缩缝两端应设置端部立柱。 (3)组合式护栏中钢筋混凝土部分应符合墙式护栏中有关伸缩缝设置的规定,金属结 构部分应符合金属护栏中有关伸缩缝设置的规定

.4.6护栏根据需要可设置承受碰撞受力构件以外的

(1)辅助构件设计的一般要求:

(1)辅助构件设计的一一般要求: ①所有辅助构件应牢固地与桥梁护栏受力构件连接。 ②辅助构件不得侵人公路建筑限界以内,其平面投影不应超出主要受力构件的投影 范围,如图5.4.6。

图5.4.6辅助构件的设置

①竖向杆件应在纵向有效构件之间等距设置,并与纵向有效构件牢固连接。纵向有 效构件与竖向杆件的连接处,不应由于竖向辅助杆件受力而引起纵向有效构件产生局部

(2)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与桥面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现浇法施工时,应通过护栏钢筋与桥梁结构物中的预埋钢筋连接在一起的方 式形成整体。 ②采用预制件施工时,通过锚固螺栓等连接件将桥染结构物与护栏连接在一起形成 整体,纵向连接应符合本细则4.6.9的规定。 (3)钢筋混凝土梁柱式护栏和组合式护栏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与桥面的连接 方法。

5.4.9金属构件的密封和排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1)空心断面构件应设置排水孔或在所有的拼缝处完全密封。 (2)镀锌孔、排水孔的直径不应大于空心截面周长的1/12。不镀锌构件排水孔的孔

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应大于70cm。镀锌孔、排水孔的位置应布设恰当设备、管道防腐施工工艺标准,防止对构件强 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6.1.1设计指导思想 (1)交通标志应体现公路及周边路网的特点,使驾驶员准确确定自已所处的位置、找 到正确的目的地,并对路网中的交通量进行合理分配: (2)交通标志应能加强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 (3)交通标志应容易识别、易于理解; (4)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系统、连续、均衡、避免信息过载: (5)动态交通标志的设置不应妨碍静态交通标志的使用。

(1)收集公路的道路、交通、气象、环境及周边路网等基础资料; (2)确定公路交通标志的实施标准、规模; (3)从安全、环保、技术、经济、美观等方面进行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6.2.1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应 计对家美 合考虑周边路网与公路条件、交通条件、气象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设置标准,根 居各种交通标志的功能和驾驶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合理设置。 6.2.2对二级及以上等级的公路和其他等级的国、省道公路应优先设置指路标志,其 也公路或未设置相关指路标志的公路,经论证可设置必要的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应设置 在交通法律、法规发生作用的地点附近醒目的位置,并应避免与其他交通标志的互相影 响。限速标志应根据不同路段的通行能力、车型构成比例、车辆的运行速度等分段进行设 置

6.2.3在选择路网中指路标志标示的自的地信息时,应根据路网密度、公路等级、公路 功能、目的地知名度等进行统一考虑。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信息应互相呼应,不得出现信 息中断。

6.2.4交通标志沿公路纵、横向设置的位置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的规定。位于高速、一级公路路侧安全净区内的交通标志应根据标志结构规格采用 解体消能结构或设置护栏加以防护,位于其他公路路侧安全净区内的交通标志宜进行必 要的诱导。 6.2.5公路交通标志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以内,路侧柱式交通标志的安 装高度应考虑其板面规格、所在位置的线形特点和地形特征、是否有行人通行等因素,悬 臂、门架式等悬空标志净空高度应较公路净空预留20~50cm的余量。 6.2.6交通标志安装时,标志板面的法线应与公路中心线平行或成一定角度。路侧安 装的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为0°~45°,指路标志和警告标志为0°~10°。悬臂、门架或附着 式悬空标志安装时,标志的安装角度应与道路中心线垂直或前倾0°~10°

6.2.4交通标志沿公路纵、横向设置的位置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的规定。位于高速、一级公路路侧安全净区内的交通标志应根据标志结构规格采用 解体消能结构或设置护栏加以防护,位于其他公路路侧安全净区内的交通标志宜进行必 要的诱导。

(1)应正确处理颜色、文字、箭头、编号、图形及边框的关系,使标志版面清晰、美观; 2)同类交通标志应采用同一类型的标志版面; (3)门架式交通标志的各交通标志板宜统一高度、统一边框规格

GB∕T 17101-2008 桥梁缆索用热镀锌钢丝6.3.2交通标志采用的颜色、形状、图形符号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