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147.3-2020 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

JT/T 1147.3-2020 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2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4123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T/T 1147.3-2020 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简介:

JT/T 1147.3-2020 是中国公路学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的行业标准,主要针对公路服务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提出详细的技术规范。

曝气生物滤池(Aerated Biological Filter,ABF)是一种利用生物膜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它将污水通过含有微生物的填料层,同时通过曝气系统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有机物的降解。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包括:

1. 生物降解效率高:通过活性污泥和滤料上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去除效率一般可达70%以上。

2. 污泥产率低:由于大部分有机物被转化为微生物自身,因此污泥产量相对较少,有利于节省沼气处理设施的运行成本。

3. 净化效果稳定:微生物的活性和处理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小,出水水质相对稳定。

4. 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对水质、水量、曝气量等参数的自动监测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

在JT/T 1147.3-2020标准中,对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详细规定了其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各个环节,包括系统的规模选择、填料的种类和尺寸、曝气系统的配置、微生物的培养和维护等方面,旨在确保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稳定和环保。

JT/T 1147.3-2020 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部分内容预览:

重复列出了JT/T645.1、HJ2014和CECS26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公路服务区highwayservicearea 公路上设置的为驾乘人员提供临时休息、车辆修理、加油以及餐饮服务的设施。 [JT/T 645.1—2016,定义3.1] 3.2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 由接触氧化和过滤相结合,以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和悬浮物为主要目的,采用人工曝气、间 冲洗等措施的生物滤池 注:改写HJ2014—2012定义3.5。 3.3 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carbonoxidizingbiologicalaeratedfilter 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为目的的曝气生物滤池。 注:改写CECS265—2009定义2.1.16。 3.4 硝化曝气生物滤池 nitrification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以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为目的的曝气生物滤池。 [CECS265—2009,定义2.1.17] 3.5 反硝化生物滤池denitrificationbiologicalfilter [CECS265—2009,定义2.1.18] 3.6 kqg 滤料filtermedia 曝气生物滤池中微生物固着栖息、生长繁殖,并对污水中的悬浮物具有物理截留过滤作用的载 注:改写HJ2014—2012定义3.6。 3.7 滤料层 filterbed 在过滤过程中对水中污染物起到有效净化、过滤作用的载体层。 注:改写HJ2014—2012定义3.7。 3.8 Y 承托层filter supporting bed 为防止滤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在配水系统与滤料层之间设置的材料层。 注:改写HJ2014—2012定义3.8。 3.9 反冲洗时间backwashtime 滤料层反冲洗所经历的时间。 [HJ2014—2012,定义3.10] 3.10 反冲洗强度 backwashrate 反冲洗水或反冲洗空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滤料层的流量,单位为m/(m²·h)。

反冲洗水或反冲洗空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滤料层的流量,单位为m"/(m²·h)。 注改写HI2014—2012定义3.12

【莆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JT/T 1147.32020

4.1.1新建公路服务区处理水量宜采用类比估算法或定额计算法确定: a 类比估算法是通过调查同路段、相邻区域公路服务区污水产生量,并结合公路服务区规模、车 流量及驶人率等进行估算。 b 定额计算法是依据GB50015或当地用水定额计算用水量,结合服务区给排水设施建设水平, 处理水量按用水量的80%~90%采用。 4.1.2改扩建公路的服务区处理水量宜调查污水产生量现状,并结合改扩建公路工程规模和交通量

表1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水质要求

2.3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出水经消毒后可作为再生水回用于公路服务区绿化、道路清扫、冲 两冲洗、消防等用途,其水质应符合JT/T645.1的规定。

5.1.2主体工程包括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后处理等单元。 5.1.3辅助工程包括电气自控、给排水、消防、暖通与空调、建筑与结构等工程。 5.2平面布置 5.2.1系统选址、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公路服务区污水管网铺设、功能区布置等确定。 5.2.2系统宜布设于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楼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综合服务楼最小间距应大于 15m,与服务区生活供水设施(给水水泵清水池、供水水箱等)最小间距应大于10m,与公路服务区 相邻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间距应考虑便于工程施工、设备安装、滤料填装、污泥清运及其他日常维 护管理。 5.2.3当曝气生物滤池设置在地上设备间内时,设备间宜与公路服务区功能分区隔开,并与服务区建 筑风格相协调。 5.2.4系统布置应根据公路服务区总体规划适当预留余地。 5.2.5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自然坡度,合理布置系统流程。

6.1.1根据处理污染物不同,曝气生物滤池分为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宜分别在多级曝气生物滤 池内完成。 6.1.2曝气生物滤池宜设在设备间内,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等条件采取保温增温、除臭、防腐蚀和 控制蝇虫等措施。

时具有去除有机物和氨氨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主

6.2.2具有去除总氮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主体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6.2.2具有去除总氮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主体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6.2.3预处理包括隔油池、化粪池、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等工艺单元。

2.3预处理包括隔油池、化粪池、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等工艺单元。 2.4后处理包括沉淀池、人工湿地、土壤渗滤、化学除磷和消毒等工艺单元

1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和氨氮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主

图2具有去除总氨功能的曝气生物滤池主体工艺流程

6.3.1食堂和餐厅的含油污水应经隔油池处理后方可进入处理系统。 6.3.2冲厕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进入处理系统。 6.3.3隔油池和化粪池应定期清理并外运处置。 6.3.4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前应设人工或自动清除格栅拦截,宜采用网状格栅。 6.3.5预处理应满足均衡水量水质、去除悬浮物的要求,其处理程度和方式应综合考虑污水水质、曝 气生物滤池类型及其进水要求等因素,宜选择调节池、沉淀池等。 6.3.6调节池容积宜大于最高日用水量的50%

表2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工艺参数

6.4.1.2曝气生物滤池滤料体积应按容积负荷计算,并按水力负荷复核;设计水温较低、出水水质要 求较高时.容积负荷应取低值。

6.4.1.2曝气生物滤池滤料体积应按容积负荷计算,并按水力负荷复核;设计水温较低、出水水质要 求较高时,容积负荷应取低值

6.4.2.1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形式,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碳钢、玻璃钢或不锈钢等材质 的成套设备,并与所选用的滤料类型相适应。

成套设备,并与所选用的滤料类型相适应。 4.2.2曝气生物滤池应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合理分格,分格数不应少于两格。 4.2.3曝气生物滤池宜由池体、承托层、滤料、布水布气系统、出水系统、反冲洗系统、排泥系统等 组成。

JT/T 1147.32020

6.4.2.4池体高度宜为2.0m~3.5m。 6.4.2.5曦气生物滤池上部距池顶200mm处宜设置溢流口,溢流的污水回流至调节池中 6.4.2.6曝气生物滤池应设置排泥管,用于定期排放污泥。 6.4.2.7宜采用多介质生物滤池等新型结构.使用多孔轻质滤料.投加功能性微生物.提高处理效

4.3.1曝气生物滤池应采用比表面积大、生物附着性强、稳定性好、不易堵塞的滤料。 4.3.2滤料粒径宜为2mm~10mm,堆积密度宜为750kg/m²~900kg/m²,比表面积宜大于1m²/g 技术性能应符合CJ/T43、CJ/T299的相关规定。

6.4.4.1曝气生物滤池宜采用上向流进水。 6.4.4.2出水系统宜采用周边出水或单侧堰出水,应设置出水堰板、防滤料流失网板等装置,反冲洗 排水和出水槽(渠)宜分开布置。 6.4.4.3宜分别设置曝气充氧系统和反冲洗供气系统,曝气类型宜为鼓风曝气。 6.4.4.4曝气装置宜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或穿孔管曝气器,采用支架固定或压件固定。

6.5.1当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悬浮物满足后续处理或排放标准要求时,可不设沉淀或过滤设施。 6.5.2当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水质指标不能满足相关排放或回用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湿地、土壤渗滤 化学除磷等处理单元,各工艺单元应符合CB50014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6.5.3当排放标准对病菌指标有要求时,应设置消毒设施,消毒设施的设置应符合GB50014的规定 6.5.4系统出水用作再生水时,管网输配中余氯含量应符合JT/T645.1的有关规定

6.6.1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应定期排泥,排泥周期宜为2~6个月。 6.6.2污泥处理与处置应符合GB50014的规定

6.6.1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应定期排泥,排泥周期宜为2~6个月。

6.6.1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应定期排泥,排泥周期宜为2~6个月。 6.6.2污泥处理与处置应符合GB50014的规定

7.1.1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的进、出水口应按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设置相关检测仪表。 7.1.2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各单元宜设置生产控制、运行管理所需的检测仪表。 7.1.3室外安装的仪表应加装防护罩/箱

7.2.2控制系统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并能自由切换;控制面板上应设各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指示灯。 7.2.3控制系统应具有故障报警功能,并能实现机电设备事故状态下的安全控制。 7.2.4控制系统宜装设在设备间或临近的建筑物室内。 7.2.5曝气生物滤池宜配备反冲洗及相关控制程序。 7.2.6当需要化学除磷时,应设置自动投药装置

7.2.2控制系统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并能自由切换;控制面板上应设各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8.1.1应定期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进出水进行监测,要求如下:

应定期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进出水进行监测,要求如下: 监测项目包括水温、流量、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 总氮等; b) 监测方法见附录B; 日常运行监测项目及频率见表3; d 如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处理

表3日常运行监测项目及频率

8.1.2运行管理人员应接受明 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 8.1.3运行管理人员应每天巡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保养、检查、 清扫和排泥,预防处理系统发生功能故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CECS 405:2015》,保证系统出水水质达标

8.2.1应加强预处理工序管理,严格控制曝气生物滤池进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 8.2.2曝气生物滤池正常运行时,应避免放空作业,注意各池内水位,保持同步升高或降低。 8.2.3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若出现故障,应及时停电检修。故障排除后,首先进行反冲洗,而后进入 正常工作状态

JT/T 1147.32020

曝气生物滤池的有效面积按式(A.2)计算:

DB∕T 29-138-2018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式中:A——滤池有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按式(A.3)计算!

式中:L。—水力负荷,单位为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小时[m/(m²·h)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