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50-2019 企业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评级规范

DB34/T 3450-2019 企业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评级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4055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450-2019 企业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评级规范简介:

DB34/T 3450-2019 《企业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评级规范》是一部由江苏省地方标准局发布的关于企业防雷安全生产的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企业防雷安全管理,明确了企业防雷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管理流程、操作规范、风险控制以及评级方法等内容。

1. 基本要求:该规范提出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雷设施的安装、维护、检查和测试等,确保所有设施的运行正常,防雷效果良好。

2. 管理流程:规定了从防雷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到日常维护的全过程管理流程,要求企业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3. 操作规范:对防雷设备的操作、使用、检查、维护等具体操作给出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风险控制:强调了企业应对雷电灾害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5. 评级规范:根据企业的防雷安全管理情况,设置了相应的评级标准,帮助企业了解自身防雷安全生产的水平,并推动企业持续改进。

总的来说,DB34/T 3450-2019 是为了提升企业防雷安全生产水平,降低雷电灾害风险,保障企业员工和设施的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DB34/T 3450-2019 企业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评级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DB34/T34502019

企业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动态、 系统、超前、精细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以防雷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科普宣传与技术培训 内基础,以防雷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防雷安全生产从业人 员的全员参与,全面提高防雷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防雷本质安全

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动态循环模式,按照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建立并保持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构建防雷安全 效机制,持续提升防雷安全生产绩效。

企业应根据自身雷电灾害风险的实际,制定防雷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并纳入企业安 总体目标中。明确防雷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并按照所属 担的职能,分解落实到人。

《三相干式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32825-2016》5. 1. 2 机构和职责

5.1.2.1机构设置

DB34/T34502019

5. 1. 2. 2 人员职责

5.1.2.2.1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防雷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5.1.2.2.2分管负责人和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应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

5. 1. 2. 3 全员参与

5.1.2.3.1企业应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的防雷安全生产职责,并 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5.1.2.3.2企业应为涉及防雷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 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员重视防雷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和提升防 雷安全管理水平

5.1.2.4防雷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防雷安全生产投人保障制度,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安装、检测、维护保养、隐惠抖 雷电预警信息接收的装置、防雷安全宣传教育等费用应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并建立使

5.1.2.5防雷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新建、改建、扩建雷 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雷电灾害应急管理、雷电灾害调查等 信息系统的建设。

5.2.1法规标准识别

2.1.1企业应建立防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防雷安全主管部门,确 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防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清单和文本数据 2.1.2企业应将适用的防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 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5. 2. 2 规章制度

5.2.2.1企业应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征求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意 规范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5.2.2.2企业应确保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目标管理; 防雷安全生产责任制:

目标管理; 防雷安全生产责任制:

DB34/T34502019

防雷安全风险管控;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 雷电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设备管理; 雷电预警接收信息响应、传播和叫应;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 隐患排查治理; 雷电灾害报告; 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和验收。

一防雷安全风险管控;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 雷电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设备管理; 雷电预警接收信息响应、传播和叫应;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 隐患排查治理; 雷电灾害报告: 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和验收。

5. 2. 3 文档管理

5. 2. 3. 1 记录管理

5.2.3.1.1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防雷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编制、评审、发 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 5.2.3.1.2企业应建立和保存有关防雷记录的电子档案,支持查询和检索,便于自身管理使 主管部门调取检查。

5. 2. 3. 2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防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

5. 2. 3. 3修订

5.3.1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防雷法律法规、本企业适用的防雷技术规范和防雷 产规章制度等,并建立防雷安全培训档案。

5. 3. 2人员教育培训

5.3.2.1主要负责人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熟悉本企业防雷安全风险管控和雷电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5.3.2.2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正确履行防雷安全生产岗位职责的知识和能力。从业人员应掌握 避险和自救的知识,具备应急处置的能力。

5.3. 2.3外来人员

5.4新建、改建、扩建雷电防护装置

5.4.1雷电防护装置建设

DB34/T34502019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其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4.2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

5.4.3雷电防护装置施工

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施工 量监督记录,工序交接、质量控制应满足防 标准的要求。跨工前,应编制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和竣工图。

5.4.4雷电防护装置验收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其雷电防护装置应当取得气象主管机构核发 意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

5.4.5防雷安全标志

下列位置或区域应设置防雷安全标志,防雷安全标志的设置参见附录A。 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架空接闪网的支柱: 引下线3m范围内无隔离护栏; 距地面2.7m以下外露引下线; 专用接地装置; 受直击雷威胁的生产、旅游景点等区域

5.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5.5.1安全风险管控

企业宜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并有报告,针对防雷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防雷安全 风险管控措施

5.5.1.2安全风险管控

DB34/T34502019

一一风险责任机制,将防雷安全风险责任逐一分解落实

5.5.2隐患排查治理

5. 5. 2. 1日常检查

5.5.2. 2 检测

企业应委托符合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等级要求的单位开展定期检测。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物 产、储存、输送、销售等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周期为每半年一次,其他为每年一次。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应符合GB/T21431的要求。

5. 5. 2. 3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日常检查出来的隐患和检测的结论,制定治理方案及时治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治 涉及改、扩建雷电防护装置的应向主管机构申请办理防雷装置验收意见书,

5.5.2.4 信息记录通报

已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5.6雷电灾害应急管理

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企业应编制《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害应急处置预案》应符合GB/T34312的要求。

5. 6. 2应急演练

GB∕T 50960-2014 小水电电网安全运行技术规范5. 6.4 应急评估

发生雷电灾害后,企业应对应急准备、应急处置进行评估,根据应急处置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 预案,完善应急准备。

DB34/T34502019

企业应建立雷电灾害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责任人,及时将真实客观的灾情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气象主管机构等有关部门

灾害发生后,企业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灾 害进行调查与鉴定。对灾害性质判定结论是雷电灾害的,应请防雷专业机构重新评估类别(等级)与防 护措施,按照技术要求整改。

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验证客项制度措施 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检香防雷 完成情价

建筑工程塔吊司机安全教育培训PPT5. 8.2 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防雷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 客观分析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 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 全面提高防雷安全生产绩效和管理水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