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668-20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1/T 1668-2018 铁矿、锰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简介:
DB41/T 1668-2018 "Iron Ore and Manganese Ore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 是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铁矿和锰矿的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指导和规范。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这个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设计:绿色矿山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考虑到矿山的长期可持续性。
2. 矿产开采:规范开采过程中的技术、设备选择,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环境保护:规定如何控制和减少采矿活动对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以及如何有效处理废弃物和尾矿。
4. 恢复治理:对开采后的土地进行恢复治理,包括植被恢复、地貌重塑等,以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
5. 社区参与:强调矿山企业应与周边社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确保社区利益得到保障,实现企业、社区和环境的和谐共生。
6. 监管与评估:规定了绿色矿山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规范的执行。
请注意,具体的详细内容可能需要查阅标准原文以获取准确信息。
DB41/T 1668-2018 铁矿、锰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绿色矿山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 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废石场、矿区工业场地、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 比。
科技创新投入 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改造和推 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4.1矿山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苏矿。 4.2矿山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遵循因矿制宜 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企业文化和企地和谐 等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4.3新建、改扩建矿山在技术经济评价时,应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土地复垦等费用纳入矿山建设 投资和生产成本。 4.4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根据本标准建设,生产矿山应根据本标准进行升级改造。绿色矿山建设应贯 穿设计、建设、运营、闭坑全过程
5.1.1矿区范围应符合相关规划JG∕T 454-2014 建筑门窗、幕墙中空玻璃性能现场检测方法,不应涉及禁止、限制开采区,资源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资源保护相协调。周边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 5.1.2矿山工业场地、废石场、表土堆场、选矿厂、尾矿库、矿区生产道路、办公区、生活区等矿山 主要功能区选址、布局应符合GB50187的规定。 5.1.3生产区应整洁卫生、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应摆放有序,场地保持清洁。 5.1.4办公区、生活区设施应齐全,布置有序,干净卫生,符合相关要求。 5.1.5矿山标牌、安全、环保等警示标志应齐全、规范,标牌设置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安全警 示标志设置应符合GB14161的规定
DB41/T 16682018
5.2.2废水收集系统应健全完善,废水处理后应优先回用,未能回用的应100%达标排放,矿井水、选 矿废水等排放应符合GB28661的规定,生活污水排放应符合GB8978的规定。 5.2.3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应符合GBZ2.2 的规定,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GB 12523的规定。
5.2.4矿山粉尘和废气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3.1矿山应因地制宜绿化、美化矿区环境,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 3.2绿化树种及植物应搭配合理,长势良好。
5.3.1矿山应因地制宜绿化、美化矿区环境,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
6. 1开采方式与方法
6.1.1新建、改扩建矿山设计应符合GB50830的规定。 6.1.2矿山建设和开采应按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兼 颐矿山闭坑时生态环境恢复和主地复垦利用,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 6.1.3采矿方法应先进合理,铁矿开采回采率应不低于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指标和附录A表A.1限定指 标,锰矿开采回采率应不低于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指标和附录C.1限定指标。 6.1.4回采工艺应先进,不应使用国家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技术、材料、装备。 6.1.5应采用资源利用率高、废物产生量小、对生态破坏小的采矿技术、工艺与装备,符合清洁生产 要求。 6.1.6露天矿山宜采用内排废石,地下矿山宜采用充填开采或废石不出井等技术。 6.1.7矿山应建立采空区(群)基本信息数据库和相关记录台帐。
6.2.1选矿工艺设计应符合GB50612、GB50863的规定,不应使用国家规定的限制和淘汰类技术、材 科、装备。 6.2.2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主矿种应得到充分利用,铁矿主矿种选矿回收率应符合选矿设计和附录 A表A.1限定指标,锰矿主矿种选矿回收率应符合选矿设计和附录C表C.2限定指标。 6.2.3应建立金属平衡管理系统,完善生产管理、改进技术工艺,减少金属流失。 6.2.4对复杂难处理矿石宜采用创新的工艺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或者采用选治联合工 艺。
DB41/I16682018
6.3.1矿山建设、生产活动应统筹部署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使矿山地质环境能恢复、易恢复, 土地复垦效果好。 6.3.2企业应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相关义务,建立责任机制,落实经费和各项措施,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完成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土地复垦、监测、管护等目标任务。 6.3.3应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复垦的要求,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复垦损毁土地;暂时难 以治理的,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对环境的负效应。 6.3.4应落实表土(土壤)剥离与保护措施,表土堆放场应布置合理、堆存有序,耕作层土壤剥离利 用应符合TD/T1048的规定。 6.3.5露天采场各级平台应留设规范、边坡稳定,有利于复垦,终了平台应复垦或绿化。 6.3.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地应达到:安全稳定,对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与周边自然 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 6.3.7土地复垦应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复垦质量应符合TD/T1036 的规定。复垦为农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复垦为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 应符合GB36600的规定。
a 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环境、地面变形及地质灾害实行动态监测。 b) 对复垦区土地损毁情况、稳定状态、复垦质量等实行动态监测。 C 对有风险的矿山边坡、地压等实行动态监测。 d 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区(点)应设有警示标志,并制定防治应急预案,符合治理条件的应及时治 理。
7.1.1应对共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 7.1.2多种资源共伴生的铁矿、锰矿,应坚持主矿产开采的同时有效回收共伴生矿产资源。 7.1.3对共伴生资源应回收利用,铁矿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应符合设计和附录B表B.1要求,锰矿 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应符合设计和附录C表C.3要求,对暂不能回收利用的共伴生矿产应采取保护性 措施。
7.2.1铁矿尾矿综合利用率应符合设计和附录B.2要求,锰矿尾矿综合利用率应符合设计要 7.2.2宜采用井下充填、铺路、制砖、制备混凝土骨料等途径实现废石、尾矿资源化、无害 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利用率。
7.3.1应建立废水处理和利用系统,处理达标后宜资源化利用。 7.3.2选矿废水应循环使用,铁矿选矿废水综合利用率应符合设计和附录B.3要求,锰矿选矿废水综 合利用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7.3.3矿并(坑)水宜充分利用,选矿宜优先使用矿井水,矿并水利用率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
DB41/T 16682018
8.1.1生产全过程应建立有能耗、水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采矿单位 产品能耗指标应符合GB31335、GB31336的规定,选矿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应符合GB31337的规定。 8.1.2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 和设备,宜使用变频设备和节能照明灯具,
8.2.1宜使用清洁动力设备,降低废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8.2.2宜采取井下充填、露天内排等措施,减少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排放。
9.2.1应建设数字化矿山,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
9.2.1应建设数字化矿山,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 9.2.2应建设矿山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的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 9.2.3推进矿山开采机械化、选矿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 9.2.4宜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 9.2.5宜建立数字化资源储量与经济,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行矿产资 源储量利用的精准化管理。
9.2.1应建设数字化矿山,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 9.2.2应建设矿山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的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 9.2.3推进矿山开采机械化、选矿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 9.2.4宜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 9.2.5宜建立数字化资源储量与经济,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行矿产资 源储量利用的精准化管理。
10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10.1.1应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形成科学高效、集中统一的管理架 购体系。 10.1.2应建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重视产品质量、环境保 护、职业卫生防治、安全等工作的过程管理控制。应建有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制度,运行有效。 0.1.3安全生产标准化,应通过三级或以上达标验收。 0.1.4各类报表、台帐、档案资料等应齐全、完整、规范。 10.1.5应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
0.2.1企业文化应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和矿山特色。 .2.2企业发展愿景应符合全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应和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紧
DB41/T 16682018
0.2.3应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并切实发挥作用,丰富职工物质、文化、体育生活,加强对企业职工及 其家庭的人文关怀和矛盾调解,建立企业职工满意度调查机制,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应进 行职业健康检查。 10.2.4宜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业绩同步增长机制。
DB41/T 16682018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指标要求
B.1共伴生矿产综合利
当兴物的品达到表B 对此元素的综合利用方式 作出说明并确定指标要求。当共伴生的有 有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回收,或技术经济评价结论 不宜综合利用的,应提出处置措施,为以后实施综合利用创造条件。
表B.1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规定值
尾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20%。尾矿综合利用包括回收利用尾矿库中的有价元素、利用尾矿 料或矿山回填等,
GB∕T 36261-2018 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B.3选矿废水综合利用率
选矿厂废水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
DB41/T 166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