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669-2018 金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DB41/T 1669-2018 金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1/T 1669-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9.1K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36762
免费资源

DB41/T 1669-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1/T 1669-2018 金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简介:

DB41/T 1669-2018《金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是一部由河南省地方标准发布,针对金矿绿色矿山建设制定的规范标准。绿色矿山建设是近年来我国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部规范详细规定了金矿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绿色要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规划设计:强调绿色设计,要求在矿山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2. 矿山开采:规范开采方法,提倡高效、低耗、低排放的开采技术,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3. 资源利用:强调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鼓励回收利用尾矿、废石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4. 环境保护:规定了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对矿山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5. 地貌恢复:强调在矿山开采结束后进行地貌恢复,尽可能恢复原貌,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6. 社区参与:鼓励矿山企业与周边社区进行有效沟通,参与到社区的发展中,实现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共生。

7. 监管与评估:规定了绿色矿山的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以确保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效果。

这部规范的实施,对于推动金矿行业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41/T 1669-2018 金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 16692018

09BD12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与定义 总则 矿区环境 5.1矿容矿貌 5. 2 环境保护 5.3 矿区绿化 资源开发利用 6.1开采方式与方法 6. 2 选矿工艺 6.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资源综合利用 7. 1 共伴生资源利用 7. 2 固体废弃物利用 7. 3 废水利用 节能减排 8. 1 节能降耗 8. 2 减排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 9. 1 科技创新 9. 2 数字化矿山 10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10. 1 企业管理 10. 2 企业文化 10.3企业诚信 10. 4 企地和谐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 参考文献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与定义 总则 矿区环境 5.1矿容矿貌 5.2环境保护 5.3矿区绿化 资源开发利用 6.1开采方式与方法 6. 2 选矿工艺 6.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资源综合利用 7. 1 共伴生资源利用 7. 2 固体废弃物利用 7. 3 废水利用 节能减排 8. 1 节能降耗 8. 2 减排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 9. 1 科技创新 9. 2 数字化矿山 0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10. 1 企业管理 10. 2 企业文化 10.3企业诚信 10. 4 企地和谐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 参考文献

DB41/T 1669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矿业协会、河南天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 南省地质学会、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春彦、秦正、刘大全、***、张军营、刘晓丽、姚书长、陶波、周凯、郭 新华、常海亮、李学宏、苑帅、潘元庆、彭建谋、祝朝辉、常秋玲、段超、陆伟。

DB41/T 16692018

本标准规定了金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总则、矿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 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矿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认定、核查等。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3306 标牌 GB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32032 金矿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2033 金矿选治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HJ943 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TD/T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1048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矿山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 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DB41/T16692018

矿区绿化覆盖率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废石场、矿区工业场地、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积的百分 比。 3.3 科技创新投入 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改造和推 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矿区绿化覆盖率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废石场、矿区工业场地、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 比。

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 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

4.1矿山企业应遵*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矿。 4.2矿山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遵循因矿制宜 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企业文化和企地和谐 等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4.3新建、改扩建矿山在技术经济评价时,应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土地复垦等费用纳入矿山建设投 资和生产成本。 4.4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根据本标准建设,生产矿山应根据本标准进行升级改造,绿色矿山建设应贯 穿设计、建设、运营、闭坑全过程

5.1.1矿区范围应符合相关规划,不应涉及禁正、限制开采区,资源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资源保护相协调。周边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 5.1.2工业场地、废石场、表土堆场、选矿厂、尾矿库、矿区生产道路、办公区、生活区等矿山主要 功能区选址、布局应符合GB50187的规定。 5.1.3生产区应整洁卫生、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应摆放有序,场地保持清洁。 5.1.4办公区、生活区设施应齐全,布置有序,干净卫生,符合相关要求。 5.1.5矿山标牌、安全、环保等警示标志应齐全、规范,标牌设置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安全警 示标志设置应符合GB14161的规定。

DB41/T 16692018

b)含氰废发水应回收利用氰化物,排放前应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c)矿山堆浸场地周边应采取必要的截排水和防洪措施。堆浸场及水池应采取符合要求的防渗措 施,防止堆浸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堆浸场地应设置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池并配套污水处理 系统,防止含鼠化物废水事故排放。 d)矿山尾矿及氰渣堆存场所、污水处理站前应设置截(排)水沟。 5.2.3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对高噪音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应符合GBZ2.2 的规定,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GB 12523的规定。

5.2.4矿山粉尘和废气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5.3.1矿山应因地制宜绿化、美化矿区环境,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

3.1矿山应因地制宜绿化、美化矿区环境,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 3.2绿化树种及植物应搭配合理JGJ∕T 463-2019 古建筑工职业技能标准,长势良好。

6.1.1应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开采、集中选冶”的资源开发方式。 6.1.2矿山建设和开采应按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兼 颐矿山闭坑时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利用,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 3.1.3采矿方法应先进合理,开采回采率应不低于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指标和附录AA.1、表A.1限定 指标。 6.1.4回采工艺应先进,不应使用国家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技术、材料、装备。 6.1.5应采用资源利用率高、废物产生量小、对生态破坏小的采矿技术、工艺与装备,符合清洁生产 的要求。 6.1.6露天矿山宜采用内排废石,地下矿山宜采用充填开采或废石不出井等技术。 (群)基本信息数据库和相关记录台帐

6.2.1选矿工艺应先进、环保、安全,不应使用国家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技术、材料、装备。宜采 用环保型浮选药剂、提金药剂进行选矿。新建、改扩建矿山禁止采用国家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技术。 6.2.2应根据矿石性质选择合理的选冶工艺,提高选矿回收率。主矿种选矿回收率指标应符合设计指 标和附录A表A.2指标要求,伴生元素选矿回收率指标应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6.2.3宜对低品位金矿石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

DB41/T16692018

6.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6.3.1矿山建设、生产活动应统筹部署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使矿山地质环境能恢复、易恢复, 土地复垦效果好。 6.3.2企业应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相关义务,建立责任机制,落实经费和各项措施,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完成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土地复垦、监测、管护等目标任务。 6.3.3应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复垦的要求,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复垦损毁土地;暂时难 以治理的,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对环境的负效应。 3.3.4应落实表土(土壤)剥离与保护措施,表土堆放场应布置合理、堆存有序,耕作层土壤剥离应 符合TD/T1048的规定。 6.3.5露天采场各级平台应留设规范、边坡稳定,有利于复垦,终了平台应复垦或绿化。 6.3.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地应达到:安全稳定,对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与周边自然 不境和景观相协调,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 6.3.7土地复垦应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复垦质量应符合TD/T1036 的规定,土地复垦方向为农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复垦方向为建设用地的,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36600的规定

a)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环境、地面变形及地质灾害实行动态监测。 b) 对复垦区土地损毁情况、稳定状态、复垦质量等实行动态监测。 C 对有风险的矿山边坡、地压等实行动态监测。 d 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区(点)应设有警示标志,并制定防治应急预案,符合治理条件的应及时治 理。

7.1.1应对共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 7.1.2应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综合回收利用共伴生资源,最大限度提高银、铜、铅 锌、硫等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指标应符合设计指标和附录AA.4指标要求 暂不能回收利用的共伴生矿产应采取保护性措施。 7.1.3对低品位伴生矿、有益元素宜综合利用

7.2.1宜采用井下充填、铺路、制砖、制备混凝土骨料等途径实现废石、尾矿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利用率。 7.2.2露天开采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率不低于3%2015年一级建造师水利实物精讲讲义(共237页),地下开采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率不低于50%;矿山尾矿 利用率不低于20%;矿山(采用堆浸工艺除外)氰渣利用率不低于1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