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3023-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简介:
SH/T 3023-2017《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是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厂内道路设计制定的一套行业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由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炼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旨在规范石化厂内道路的设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护环境,适应石油化工行业的特殊需求。
该规范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则:规定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
2. 道路系统:对厂内道路的布局、等级划分、道路走向、交叉口设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3. 道路平面设计: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转弯半径、坡度、竖曲线等设计要求。
4. 道路横断面设计:规定了道路的宽度、路肩、路面、边沟等设计要求。
5. 道路构造设计:包括路面结构、基层、垫层等的设计要求。
6. 附属设施设计:对交通标志、标线、照明、信号、防护设施等进行了规定。
7. 环境保护和安全设计:强调了道路设计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考量,如防滑、防尘、噪声控制等。
8. 施工与验收:对道路的施工过程和质量验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SH/T 3023-2017是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厂内交通畅通,减少交通事故,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有在石油化工厂内进行道路设计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该规范。
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SH/T30232017
5.1厂内道路路基设计,应根据道路使用要求、 物地自众茶 结合当地筑路材料和筑路经验,采取 必要的病害防治措施,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地下水和地面水,应采取 相应的排水措施或对路基进行综合处理。 5.2路基高度应与竖向布置、铁路设计和管线敷设相协调。 5.3路基应具有一定强度。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应低于25MPa。否则,应采取提高土基强度
GB∕T 19775-2005 玻璃 金属封接式热管真空太阳集热管 下载5.4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
工方法与路基处理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6.1.2路面设计应考虑施工期间的临时道路与永久路面的结合和路面分期建设的可能。 6.1.3厂内路面等级及类型应根据道路分类、使用要求、气候、土基、当地材料施工经验等条件按下 列规定合理选择: a)路面等级宜采用高级或次高级路面: b)选用的路面类型不宜过多,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见表6.1.3;
a)路面等级宜采用高级或次高级路面; b)选用的路面类型不宜过多,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见表6.1.3; c)因检修需开挖的路段,不宜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
SH/T3023—2017
1)经常有油品 采用沥青路面:
经常有油品滴落的路段,不宜采用沥青路面!
艺装置内的道路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表6.1.3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
6.1.4路拱及拱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道路宜采用直线形或直线加圆弧形路拱: b) 路拱坡度应满足路面排水和行车平稳的要求,路拱坡度可根据路面类型和自然条件等按表 6.1.4采用; c) 非加固路肩横坡可比路面拱坡大1.0%,加固路肩横坡可与路面拱坡一致; d) 单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采用单坡路拱; e) 穿越铺装露天场地的道路,拱坡及坡面宜与场地地面坡度相适应; f) 铺装人行道的横坡宜采用1.0%~2.0%
表6.1. 4 路拱坡度
6.1.5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宜设置路缘石,并根据需要加固路肩。 6.1.6运输量大于50×10*t/a原料或成品运输的道路,其结构层与组合设计应符合JTGI 的有关规定,结构层厚度应按GBJ22进行验算
的有关规定,结构层厚度应按GBJ22进行验算。 6.2沥青混凝土路面 6.2.1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层与层之间应紧密稳 定。 6.2.2沥青层之间应设黏层,面层与基层之间宜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黏层沥青或采 用沥青下封层,各层洒布方式及数量应符合JTGD50的有关规定。 6.2.3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层组合设计,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模量比宜在1.5~3之间;基 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模量比不宜大于3.0;底基层与土基之间模量比宜在2.5~12.5之间。 6.2.4面层应坚实、平整、耐磨。沥青面层尚应具有良好的防渗、抗滑,耐高、低温稳定等性能。其 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SH/T30232017
表6.2.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
2.5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材料强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必 应与面层一致,基层宽度应比面层每侧宽出25cm。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 的规定。
6.2.5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材料强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必须平整,拱度 应与面层一致,基层宽度应比面层每侧宽出25cm。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应符合表6.2.5 的规定
表6.2.5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
6.2.6垫层及防冻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下列状况路段的路基应设置垫层: 1)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路基: 2)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基: 3)季节性冰冻地区可能产生冻胀的中湿、潮湿路段: b)垫层材料应就地取材,可选用粗砂、碎石、砂砾及煤渣等; 垫层尺寸: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5cm,宽度应比基层每侧宽出25cm,或与路基同宽; D 防冻层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区有冻胀可能的中湿、潮湿路段结构层总厚度不应小于表6.2.6的 规定,如按强度计算的结构层总厚度小于防冻最小厚度时,应加厚垫层补足。
SH/T30232017
表6.2.6最小防冻厚度
6.3.5原有柔性路面作基层时,应符合下
a)原有路面平整度不足或路拱与路面设计不符时,应设置平整层;
a)原有路面平整度不足或路拱与路面设计不符时,应设置平整层; b)原有路面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低于80MPa时,应设置补强层; c)平整层或补强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表6.3.5的规定。
表6.3.5补强层、平整层最小厚度
6.3.6当水泥混凝土路面
.3.13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层的当量回弹模量不应小于80MPa; b) 混凝土计算弯拉强度宜采用4.5MPa,且不应低于4.0MPa;板块宜采用49.5cm× 为10cm~15cm的正方形板。 4人行道宜采用当地通用的结构设计
SH/T30232017
SH/T3023—2017
7.1厂内桥涵选型及构造应符合下列原则
8.1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二大类。主标志按功能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 路标志四种,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面,不能单独使用。 8.2厂内道路在道口、陡坡、急弯、高路堤及视线不良路段,应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交通安全 设施及标志应符合GBJ22的规定。 8.3装置区、罐区等危险场所道路路口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或拦截设施,其他特殊道路路口可根据 需要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 8.4交通标志形状、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SH/T30232017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SH/T30232017
SH/T3023—2017
1.1本条阐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SH/T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我国公路通用的设计规范, 规定了各种等级、各种路面类型公路设计的一般要求,但这些通用规范并未对石油化工行业厂内道路的 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系为了满足石油化工企业厂内道路的设计要求,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补充制订的。 1.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应范围。 本规范与《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5098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1.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应范围。
本规范与《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5098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同时适用于新建、改建。 1.3本规范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选择性引入了一些重要、常用的规范,在厂内 道路设计中如遇到本规范未予明确规定的内容GB/T 38272-2019标准下载,尚需要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规范。 本规范中未列入防火、卫生、抗震、“三废”排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在设计石油化工厂内 时,还必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4.2石油化工企业建厂施工工程量大、 周期长、施工期间道路货运量大,且有重型车辆通行。路面 能分期施工,便于施工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则具有较大的经济实效。建厂期间如有超重、超限大件 运输,对线路、路面、桥涵等的设计都要采取相应措施
4.3道路交通的基本三要素
a)人: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 b)车:客车、货车、非机动车。 c)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 和管理,是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理论方法,也是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应充分重视。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提出厂内道路按性质、使用要求及混合交通量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 支道、车间引道和人行道五类。经调查,考虑到石化企业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取消“支道”,而增设“装 置(单元)内道路”,将“车间引道”改为“引道”。具体含义为:
GB 50211-200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免费下载SH/T302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