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056-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1056-2016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简介:
DB61/T 1056-2016《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是北京市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北京市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和规范。这个标准的出台,是为了提高北京市高速公路的绿化水平,提升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能美化路容,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该规范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原则: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生态性、景观性、实用性等。
2. 绿化设计:对绿化带的布局、植物的选择、种植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证绿化效果和植物的生长健康。
3. 绿化植物:列出了适合在北京地区种植的绿化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生长习性、种植要求等。
4. 绿化施工:对绿化施工的各个环节,如土壤处理、植物种植、后期养护等,给出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要求。
5. 绿化效果评估:规定了如何对绿化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绿化覆盖率、景观效果等指标。
6. 环保与节能:强调在绿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的因素,例如选择节水、低维护的植物,优化灌溉系统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方的标准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生态条件等有所不同,因此DB61/T 1056-2016主要适用于北京市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DB61/T 1056-2016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DB61/T10562016
表1表征植物材料规格的符号
4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原则
4.1应结合路基防护、安全设施设计,着重考虑行车安全。 4.2应以利于沿线区域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为重点。 4.3应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相协调GBJ 144-1990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统筹考虑与城镇绿地系统、风景区 防护林带、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规划之间的对接。 4.4应符合高速移动情形下的视觉特点,充分考虑动态视觉与心理效果。 4.5,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管理养护的特点,遵循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营造的理念。 4.6应遵循适地适树、乡土植物优先的原则。特定路段的植物配置应避免对人、畜、作物造成危害。
5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流程
5.1.1设计前期应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外业调查和资料收集。 5.1.2通过外业调查,应掌握地质、地貌、气候、植被、水文、主壤等自然条件状况,充分调查市场 苗木信息,了解沿线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点,分析总结同类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5.1.3应收集项目前期相关的技术文件及涉及区域的相关规划文件,掌握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 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相关内容及结论意见,了解项目前期策划书或建议书的指导性内容。 5.1.4应编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设计建议和注意事项,提出备选植物种类的范围
5.2.1应充分进行路域及周边范围的现状调查,绘制现状图。 5.2.2应提出总体的设计主题和方案意向,确定主要的区域段落和节点,拟定与之相应的绿化种植形 式和植物配置。适用的植物种类参考附录A。 5.2.3应绘制典型路段的绿化设计效果示意图,绘制重要节点如互通式立交区、服务区、隧道洞口等 区域的绿化设计效果示意图。
5.2.4应编制绿化工程投资估算
DB61/T10562016
5.3.1应在全面外业调查和绿化方案审定的基础上,完成绿化初步设计。 5.3.2应绘制绿化总体布置图,标示出沿线绿化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5.3.3应绘制主要路段的典型路侧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及路基边坡绿化设计图,绘制互通式立交、 沿线设施(场站)的绿化设计图,绘制隧道洞口、取土场、弃土场的绿化设计图和施工临时占地的植 被恢复示意图。重要的路段和互通式立交区、服务区、隧道洞口等区域应绘制绿化设计效果示意图。 5.3.4应编写绿化设计说明,列出植物配置表和绿化工程数量表。 5.3.5应编制绿化工程概算
5.4.1应在绿化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批复意见以及相关部门和业主的意见,对施工图做进一步完 善和深化,完成绿化施工图设计。 5.4.2应绘制主要路段的路侧及中央分隔带绿化平面图及相应的立面图,绘制路基边坡绿化设计图及 细部大样图 5.4.3应绘制互通立交绿地的绿化设计平面图及详细的种植放线图。互通立交绿地进行坡面修饰的应 绘制竖向设计图。 5.4.4应绘制沿线设施场(站)区的绿化设计总平面图及乔木、灌木、地被种植设计图和场地竖向设 计图。 5.4.5 应绘制隧道洞口的绿化设计断面图和平面图。 5.4.6月 应绘制取土场、弃土场、路侧空地的绿化设计图,绘制施工临时占地植被恢复设计图。 5.4.7 应编写绿化设计说明,列出植物配置表及绿化工程数量表。 5.4.8 应编制绿化工程预算。
5.5设计后续服务阶段
包技不交底、现场服务、设计回访和设计总维 5.2主体工程施工基本完成后,绿化设计人员应根据绿化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因现场 生变化导致无法按照设计文件实施时,应配合建设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设计变更。
6.1.1中央分隔带绿化设计应起到遮挡眩光、诱导视线、减轻视觉疲劳、提升路域景观的作用。 6.1.2中央分隔带绿化应选择枝叶浓密、低矮缓生、抗逆性强、耐旱、耐修剪的植物,以常绿乔木、 灌木树种为主,地面应种植草坪或地被植物,起到保湿、固土和降噪的作用, 6.1.3防眩植物的栽植间距在满足有效防眩的条件下,宜具有一定的横向通视性。 6.1.4防眩植物可间隔变换栽植品种或栽植形式,丰富视觉景观,栽植单元的长度可根据设计速度以 及桥梁、隧道、立交等节点的位置合理确定。 6.1.5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大于3.0m时,绿化植物宜采用规则式栽植形式: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3.0m 时(包括分离式路基中间的分隔带),宜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栽植形式。 6.1.6绿化裁植应考虚与地下通讯管线等设施的布置相协调。
DB61/T10562016
6.2.1防眩植物的栽植密度应根据防眩角度、路线平纵线形的特点合理确定。单排列植时,苗木株距 宜为1.5m~2.5m,修剪后树冠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隙。多排栽植时,苗木株距应适当增大。 5.2.2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大于3.0m时,直线及平曲线路段防眩植物修剪后高出路面的高度宜为 .6m1.8m,横向不得超出中央分隔带宽度:凹形竖曲线路段的防眩植物的高度应适当增加;凸形竖 曲线路段的防眩植物的高度与平直路段的设计高度相同,考虑到底部的防眩效果,可增加栽植地被植 物进行遮光,增加的地被植物高度宜为0.4m~0.6m。防眩植物的冠径(蓬径)宜不小于0.6m。 6.2.3绿化区域一般应回填厚度60cm以上的种植土,栽植大乔木的区域应回填厚度不小于100cm的 种植土。 6.2.4宜在特定位置进行标志性栽植,有利于提高沿线景观的可识别性。 6.2.5分离式路基中间的分隔带或隧道洞口联络线的可绿化区域,应根据所处地形及环境特点,结合 可绿化区域的宽度和面积,灵活确定绿化种植形式。分离式路基中间的分隔带宽度较小时,不宜栽植 我根性的高大落叶乔木,以免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5.2.6在隧道进出口的中央分隔带应栽植高大常绿乔木,以缓解隧道内外光线的急剧变化
7.2.1.1路堑边坡坡脚处坡面宜修饰为圆弧形,碎落台绿化可结合路侧边沟的设计。有条件的 可采用生态型植草浅碟形边沟,扩大路侧净区
.2.1.1路堑边坡坡脚处坡面宣修饰为圆弧形,碎落台绿化可结合路侧边沟的设计。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采用生态型植草浅碟形边沟,扩大路侧净区 .2.1.2在碎落台宜栽植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可适当选用彩叶植物,宜采用列 直行道树、密植绿篱或两者相结合的裁植形式 王坡脚栽植攀缘植物。
DB61/T10562016
2.1.3碎落台栽植小乔木或灌木的绿化区域应回填厚度60cm以上的种植土,仅种植地被植物 区域应回填厚度30cm以上的种植土。 2.1.4风沙地区的碎落台或积沙平台的绿化应以密植沙生灌木为主
7.2.2路肩外侧绿化
2.2.1结合沿线环境特点,可在填方路段的路肩外侧种植观赏性小乔未或灌木,丰富路域景观 2.2.2不同路段宜采用不同的植物品种,苗木宜栽植于路肩外侧距路边缘水平距离1.0m~1.5m 木株距宜大于3.0m
7.2.3隔离栅内侧绿化
8.1.1边坡绿化包括路堤边坡、路堑边坡绿化。边坡绿化应起到保护路基、稳定边坡、恢复生态、保 持水土和提升路域景观的作用。 8.1.2边坡绿化应结合工程防护、植物立地条件及坡面环境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植被恢复方法和施工 工艺,做到经济合理 8.1.3边坡绿化应选用抗逆性和固土能力强的水土保持先锋植物,兼顾绿化植物的多样性。 8.1.4边坡种植主要包括草本型种植、草灌型种植和草灌结合乔木点植的群落型种植等形式,具体应 根据路基坡面的情况和路段的景观要求确定。
8.2.1路堤边坡绿化
8.2.1.1一般路堤边坡宜采用播种(包括人工撒播和喷播)为主、栽植为辅的方式进行坡面绿化。 8.2.1.2植物配置宜草木、灌木、小乔木结合。前期应以草本植物覆盖为主,后期应以乔灌木覆盖为 主。
8.2.2路暂边坡绿化
8.2.2.1一般土质路堑边坡可采用普通喷播、铺设植生毯、打穴栽植的方式进行绿化。其设计要点如
a)气候较湿润地区的缓边坡,可普通喷播绿化,设计中应对喷播的施工方法提出明确要求:也 可铺设植生毯绿化,设植生毯的坡面应作疏松处理,坡面表土或回填土的厚度应不小于10cm; b)打穴栽植的植物配置应以乔木、灌木为主,结合适生草种,乔木应避免选用根系浅、易倒伏 的树种: c)打穴栽植的密度应根据环境条件确定,关中和陕南地区宜为12穴/平方米~16穴/平方米 陕北地区宜为16穴/平方米~20穴/平方米
JGJ∕T 324-2014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DB61/T10562016
录化。其设计要点如下: a)坡面为强风化岩面的岩质边坡,宜采用客土喷播工艺; b)坡面为弱风化岩面的岩质边坡,宜采用厚层基质喷播工艺: c)对于采用锚杆框架梁加固的岩质边坡,框架内宜用客土喷播绿化或植生袋绿化。同时可在坡 脚及坡顶设置种植槽,种植槽内培土栽植常绿小乔木或攀缘植物进行辅助绿化; d)设计中应对喷播的施工方法提出明确要求; e)坡度过陡的岩质边坡,不宜进行喷播绿化,应根据坡面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 .2.2.3对于挡土墙、桩板墙、浆砌片石护面墙等混凝土工防护的边坡,可在坡脚及坡顶设置种植 槽,种植槽内培主栽植常绿小乔木或攀缘植物,结合碎落台种植,形成“止挡、上爬、下垂”的绿化 形式。
8.2.3边坡平台绿化
挖方路段的各级边坡平台有种植条件时宜种植适生乔木、灌木及攀缘植物。苗木宜选用苗期生长 耐旱、耐寒、耐贫、根系发达及固土能力强的水土保持先锋植物。
9.1.1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应包含立交设计范围内的边坡绿化、互通立交绿地绿化、主线及团 侧绿化
侧绿化。 9.1.2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应达到诱导视线、提升景观、恢复植被、弱化人工构筑物痕迹的要求。 2.1.3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宜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特点,选择绿化栽植形式。位于城镇及 地设计 位于山区和远郊区的互通式立交区宜
9.1.3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宜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特点,选择绿化栽植形式。位于城镇及 其周边的互通式立交区可采取供人户外活动的公园式绿地设计:位于山区和远郊区的互通式立交区宜 采取生态修复为主的设计GB∕T 23486-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不宜做模纹图案式绿化;位于风沙地区的互通式立交区应视植物的立地条 件进行绿化,应同时考虑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不宜过度追求绿化景观效果。 9.1.4应考虑景观分区与视觉感知的标识性,通过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的结合以及季相变 化,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9.1.5可根据要求设置雕塑、景观石或其他类型的标志性景观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