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876-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5/T 1876-2018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DB45/T 1876-2018《危险废物处置行业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是一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危险废物处置行业污水处理工程的技术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这部规范的出台,旨在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保障环境安全,防止危险废物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规范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明确了该规范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的污水处理工程。
2. 术语和定义:对规范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确保在执行过程中对标准的理解一致。
3. 设计要求:规定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工艺选择等技术要求。
4. 建设要求:包括施工材料、设备选择、施工方法、验收标准等。
5. 运行与管理:规定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操作、维护管理、污染物排放监控等要求。
6.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保要求,如防止泄漏、减少噪音、废气处理等。
7. 应急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事故,提供了应急处理方案和措施。
由于我是一个,无法直接获取最新的标准全文,以上信息基于一般此类标准的通常内容。如需了解具体详细内容,建议查阅标准原文或咨询相关专业机构。
DB45/T 1876-2018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污水wastewaterofhazardouswastedisposalindustry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在危险废物处置和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处置工艺污水、堆存物料排 水、场地冲洗水、车辆容器冲洗水、化验室排水、外来废液、初期雨水、填埋场渗滤液、淋浴洗涤污水 等。
危险废物处置污泥sludgeofwastewatertreatmentofhazardouswastedisposa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4.1污水来源与主要污染物
4. 1. 1 处置工艺污水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对危险废物处置过程形成的污水,主要包括了焚烧工艺排水、物化工艺排水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石油类及有机物等。
4. 1.2堆存物料排水
险废物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排水,水质变化大、
4. 1.3 场地冲洗水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生产过程中冲洗污染物抛洒、泄漏和烟气污染物的地面沉降产生的污水,主要 内悬浮物、重金属、石油类及有机物等
4.1.4车辆容器冲洗水
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和容器卸料后冲洗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重金属、悬浮物及有机物 等。
4. 1.5 化验室排水
废物处置企业化验室排出的污水,水质复杂多变
4. 1. 6 外来废液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所接收的废酸碱、含重金属废液、含氰废液、含油污水或其它中低浓度的有
4. 1. 7 初期雨水
4.1.8填埋场渗滤液
4.1.9淋浴洗涤污水
一填埋场渗滤液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一淋浴洗涤污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有企业的改、扩建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水量应根据实测数据确定。如不具备现场实测条 型、同规模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数据。 产性污水应与一般生活污水分别收集和处理。
4.2.2对于现有企业的改、扩建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水量应根据实测数据确定。如不具备现场实测条 件,宜类比同类型、同规模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数据。 4.2.3厂区生产性污水应与一般生活污水分别收集和处理。
DB45/T 18762018
DB45/T 18762018
5.1.1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应符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遵循“三同时 制度,并以企业生产情况为依据,实行污水分类收集和分质处理。 5.1.2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应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应设置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地面冲 洗水和设备渗漏水收集系统。 5.1.3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污水处理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应采取消防、防噪、抗震等措施,构筑物应 符合GB50141的要求。 5.1.4处理设施、构(建)筑物、耗材试剂存放场所以及污泥临时存放场所等应根据其接触介质的性 质,采取防腐、防渗、防漏等措施,并符合GB18597的规定。 5.1.5应设置规范化的排污口,排污口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并符合HJ/T353、HJ/T355和HJ/T212 的要求。 5.1.6应配套建立污泥处置和臭气控制等二次污染处理单元和预防措施,建设应急事故池。 5.1.7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应实行清洁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水产生量,提高水资源重复利 用率。
5.2.1污水处理工程选址应符合规划要求,考虑远景发展,并符合GB50014的规定。 5.2.2应考虑交通运输、水电供应、水文地质等条件,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处理后的污 的排放条件。
5.3.1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污水处理工程服务范围的水量、水 变化情况综合确定。
5.3.2污水处理工程各处理单元的建设起
a) 格栅等调节池前构筑物的容积按最大日流量计算: b) 调节池及其后构筑物按最大日平均流量计算; c) 回用水处理系统根据回用水的水质,水量和回用环节,经水量平衡和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d) 污泥处理与处置系统按最大日平均污泥量计算; 吸 ex 应急事故池容积应按GB50483相关要求确定。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污水处理工程应 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等。
5.5.2污水处理构筑物应优先按流程布置,以重力流方式联通的构筑物宜相邻布置,应减少或避免污 水的迁回或远距离输送,以及罐车容器运送。 5.5.3构筑物的分布及设备的选型应使系统间的联络管道数量最少和长度最短。 5.5.4污水处理站内构筑物的布置,应考虑到处理站外部各种管道及电缆接口的方位,对分期建设或 有改、扩建计划的污水处理站,应预留建设用地及联络接口。 5.5.5构筑物的间距应紧、合理,应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埋设各种管道以及养护维修 管理的要求。
DB45/T 18762018
6.3.3不同性质的污水,应分别经过预处理达到GB8978的一类污染物限值后方能经过车间排口进入 污水处理站调节池。 6.3.4应根据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标准、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处理污水的水量和水质、处理要求、处 理去向确定污水的处理深度和处理工艺,并宜选择有成功运行经验的处理工艺。
6. 4 工艺设计要求
预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特征污染物的性质和含量进行选择,其主要要求如下: 废酸碱应经过中和处理; b) 含重金属污水应根据污染物浓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要求,选用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或膜 法进行处理; c) 含油污水和有机溶剂污水宜采用气浮、萃取、芬顿等方法处理; d) 车间冲洗水、化验室排水、车辆容器冲洗水和淋浴洗涤污水应根据水质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方 法; e) 初期雨水和厂区地面冲洗水应先进入沉淀池,经水质检测后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 f) 填埋场渗滤液应根据其水质特点,采用去除重金属或盐分的处理方法; A g) 事故应急池水应经过检测,根据水质情况确定处理方法,
6. 4. 2 ±一级处理
及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粗(细)格栅、调节池、 (细)格栅应符合下列要求:
6. 4. 4 二级处理
6.4.4.1二级处理工艺根据污水水质情况,可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处理组合工艺,亦可单纯采用好 氧处理工艺。
6.4.4.2厌氧生化处理可采用水解酸化工艺,水解酸化工艺设计应符合HJ2047的规定。 6.4.4.3好氧生化处理单元可采用接触氧化工艺、A/0工艺、AAO工艺或SBR工艺,工艺设计应符合 HJ2009、HJ576、HJ577等标准的相关要求。 6.4.4.4根据污水水质特点,生化处理设施应设置沉淀池,池型的选择应根据污水处理站的规模、工 艺特点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DB45/T 18762018
三级处理可采用过滤、离子交换、膜处理等工艺,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 采用过滤工艺时,过滤池工艺设计参照GB/T50335的相关规定,过滤器的选用和设计应根据 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也可根据同类企业运行数据确定; b 采用离子交换工艺时,相关技术要求可参照HJ2015的相关规定; CX 采用膜处理工艺时,根据水质回用或排放要求,选用超滤、纳滤、反渗透或联用工艺; Q 根据排放和回用对水质的要求 H米用一级理 种或几种组合对出水进行处理
6.4.6二次污染控制措施
应根据污泥类型分别设置污泥收集池,物化处理产生的污泥量可根据污水浓度、悬浮物浓度、 药品投加量等计算。生化处理产生的污泥量可根据有机物浓度、污泥产率系数等工艺条件进行 计算,也可参照同类企业参数确定,当缺乏资料时,可参照HJ2038公布的污泥量核定方法计 算; 污泥脱水机类型应根据污泥性质、污泥产量进行选择,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脱水污泥含 水率宜小于80%; c)污泥参照GB18598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填埋或委托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4.6.2臭气控制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污水处理、污泥处置、药剂贮存、药剂配置,化验分析等过程产生的臭气排放应符合GB16297 中无组织排放的规定; b) 产生臭气的装置应密闭,如有必要可采用物理吸附、湿式喷淋、燃烧法、生物法等方法进行处 理。 4.6.3危险废物包装、污水输送管道、处理设施应采用防渗漏结构,防正“跑、冒、滴、漏”的发 二。
7.1主要设备和材料,属于已颁布产品标准的,其性能要求应符合其产品标准要求。对于非标设备利 材料,其加工质量要求和使用寿命不得低于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指标与使用期限,且应具有良好的防 需性。 V 7.2常用设备包括泵、曝气设备、格栅除污机、刮吸泥机、水器、脱水机、加药设备等。 7.3格栅除污机、水器等宜按双系列或多系列分别配置。 息服务平 7.4加药设备应按加入药液的种类和处理系列分别配置。 7.5水泵、污泥泵、加药泵、鼓风机等应设置备用设备。 7.6泵类、曝气装置、加药装置等宜储备核心部件和易损部件。 7.7污水处理设备和材料选型应满足相应的产品标准
CJ∕T 352-2010 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水设备DB45/T 18762018
8.1.2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点分别设在受控单元内或进、出水口处,采样频次和监测项目应根据工艺 控制要求确定, 3.1.3监测项目及位置应符合GB8978和HI819的相关要求,
8.2.1控制系统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运行可靠、经济、节能、安全,便于日常维
空制系统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运行可靠、经济、节能、安全,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 过程控制参数、技术要求和自动化控制水平应根据工艺流程、水质处理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
a) 主要处理工艺单元宜采算机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监控 b) 采用成套设备时, 设备控制应预留必要的通讯接口; C) 投药系统宜根据工艺设定 发数自动控制加药量。 8.2.3过程控制应符合CB50014的规定。
9.3 采暖通风与空调
9.4.1污水处理程应根据生产、检修、运输、安全需要,设置人行道和车行道。 9.4.2道路设计应留有相关的各种地下管网、管廊、电力和电讯线路等通行位置。 9.4.3道路设计应考虑雨水排水和防洪、防涝、防地下设施被水淹等安全问题。 9.4.4污水处理工程及全厂绿化应统一规划。
DB45/T 18762018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3部分:施工及验收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