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725-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63/T 1725-2018 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简介:
DB63/T 1725-2018 是《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地方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实施。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风景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旨在提升风景道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根据这个标准,风景道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风景道、二级风景道、三级风景道和四级风景道。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评定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条件、景观质量、服务设施、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评定过程中,会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评估,综合评定风景道的等级。
标准中还规定了各等级风景道应该达到的具体要求,例如道路的宽度、平整度、沿途的景色、休息区的设置、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度、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等。同时,标准也强调了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这个标准,可以对北京地区的风景道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评价,有助于提高风景道的整体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也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DB63/T 1725-2018 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部分内容预览:
DB63/T17252018
包括内在品质、基础设施、服务管理、旅游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风景道必须具有观赏、审 美价值,且基础设施、服务管理、旅游环境等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在为游客提供良好旅游氛 围的同时,充分保障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5.2.1风景道应具有一定的风景、自然、文化、历史、游憩和科学价值。 5.2.2沿线视域范围内景观完整,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形态,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5.2.3道路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拥有高等级旅游资源。 5.2.4景观空间配置优美合理JBJ 8-1997 机械工厂结构设计规范,有利于行车安全。
5.2.1风景道应具有一定的风景、自然、文化、历史、游憩和科学价值。 5.2.2沿线视域范围内景观完整,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形态,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5.2.3道路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拥有高等级旅游资源。 5.2.4景观空间配置优美合理,有利于行车安全。
5.3.1交通网络完善,进入性良好。 5.3.2路面平整,缺口间隙较少。 5.3.3通讯设施完善,线路稳定畅通。 5.3.4 消防、医疗、救护等救助设备齐全、完好、有效, 5.3.5设置警示标识和坚固的防护设施,风险较高的区域设置隔离设施。
5.5.1空气质量应达GB3095的规定。
5.5.1空气质量应达GB3095的规定。 5.5.2地表水环境质量应达到GB3838的规定。 5.5.3污水排放应达到GB8978的规定。 5.5.4沿线环境氛围良好,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
DB63/T17252018
6. 1 三星级风景道
6.1.1.1沿线资源丰富,资源品位高、结构合理、疏密度优良。 6.1.1.2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沿线两侧5km范围内拥有至少一个世界级或者两个国家级旅游资源 6.1.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景观独特。 6. 1. 1.4 视域范围内景观完整,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形态,具有极高的游憩价值。 6.1. 1.5 景观人工干扰度低,可视性强。 6.1.1.6资源组合度高,景观空间配置优美合理且有利于行车安全。 6.1.1.7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融合度高,视觉感受极佳。
6.1.2.1交通环境优越,主要依托国省交通干线或部分等级较高的县道 6.1.2.2道路宽度适当,能保证自驾车和旅游巴士的安全通行。 6.1.2.3路面平整连贯,豁口较少。在合适的地方提供自行车行驶和行人步行的地带,选线与风景道 主题相呼应,体现地域特色。自行车道和游步道与机动车道以标线区隔,设置防护设施。 6.1.2.4应标明准确清晰的交通指示标识。 6.1.2.5应具有较强的交通管理能力,确保旅游旺季时人、车能够安全有序通行。 6.1.2.6应建设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布局合理、标识规范的生态停车场,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 要求。
6.1.3.1沿线旅游服务设施完善,能满足白驾车游客吃、住、娱、购等方面的消费需求。 6.1.3.2间隔50km宜设立服务点,提供通讯、公共厕所、旅游咨询、购物、休憩等服务设施。 6.1.3.3沿线应设立综合性的加油站,以100km左右间隔为宜,提供加油、维修、物资提供等汽车保 障服务和购物、休憩等服务。 6.1.3.4沿线应设立综合服务区,以200km左右间隔为宜,提供通讯、医疗、公共厕所、旅游咨询、 汽车租赁、汽车维修、餐饮住宿等全方位的服务。 6.1.3.5应提供老弱病残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6.1.3.6观景平台宜选址在具有较突出视觉审美或科学价值的路侧、制高点、观景点等处。设置供游 客休憩的凳、桌、椅等休息设施,与周边环境协调。具备停车、通讯、网络条件。距观景平台2km提前 设置交通引导牌,提醒过往游客注意观景平台处车辆的出入。 3.1.3.7引导标识详细(包括导览图、可能发生的灾害、危机的方向标示位置、社区位置、旅游设施 的位置等),造型个性有特色,与景观相协调
DB63/T17252018
6.1.3.8提供包括中文、英文在内的多语种、多形式的解说系统,对风景道沿途资源性质、形态、结 构、演化历史等进行深度解说。 6.1.3.9设立游客咨询中心,解答游客的咨询、提供旅游解说并帮助解决游客在自驾车旅游过程中所 出现的问题。
6.1.4旅游安全和信息化管理
6. 1.5 环境管理
6.1.5.1空气质量达GB3095的规定。
6. 2 二星级风景道
6.2.1.1沿线资源丰富,资源品位较高、结构和谐、疏密度良好。 6.2.1.2主题较鲜明,特色突出,风景道两侧5km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国家级或者两个省级旅游资源。 3.2.1.3 有较多的珍稀物种,景观独特。 3.2.1.4 视域内景观完整,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形态,具有很高的游憩价值。 6.2.1.5景观配置和谐优美且有利于行车安全。 6.2.1.6 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融合度高,视觉感受很好。
2.1.1沿线资源丰富,资源品位较高、结构和谐、疏密度良好。 2.1.2主题较鲜明,特色突出,风景道两侧5km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国家级或者两个省级旅游 2.1.3有较多的珍稀物种,景观独特。 2.1.4视域内景观完整,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形态,具有很高的游憩价值。 2.1.5景观配置和谐优美且有利于行车安全。 2.1.6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融合度高,视觉感受很好。
DB63/T17252018
6.2.2.1交通环境良好,处于干线公路网上。 6.2.2.2道路宽度适当,能保证自驾车和旅游巴士的安全通行。 6.2.2.3路面平整连贯,豁口较少。 6.2.2.4在合适的地方提供自行车行驶和行人步行的地带,选线与风景道主题相呼应,体现地域特色 自行车道和游步道与机动车道以标线区隔,设置防护设施。 6.2.2.5交通指示标识鲜明,信息准确清晰。 6.2.2.6交通管理能力较强,旅游旺季时人、车能够安全有序通行。 6.2.2.7设置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停车区域,布局合理,标识规范,容量能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
6.2.3.1沿线服务设施完善,能满足自驾车游客吃、住、娱、购等方面的消费需求。 6.2.3.2间隔50km宜设立服务点,提供通讯、公共厕所、旅游咨询、购物、休憩等服务设施 6.2.3.3沿线应设立综合性的加油站,以100km左右间隔为宜,提供加油、维修、物资提供等汽车保 障服务和购物、休憩等服务。 6.2.3.4沿线设立综合服务区,以200km左右间隔为宜,提供通讯、医疗、公共厕所、旅游咨询、餐 饮、购物等服务。 6.2.3.5观景平台宜选址在具有较好视觉审美或较高科学价值的路侧、制高点、观景点等处。提供基 本的休憩设施,与周边环境协调。具备停车、通讯、网络条件。距观景平台2km提前设置交通引导牌, 提醒过往游客注意观景平台车辆的出入。 6.2.3.6引导标识详细(包括导览图、可能发生的灾害、危机的方向标示位置、社区位置、游客设施 的位置等),造型个性有特色,与景观相协调。 6.2.3.7提供多形式解说系统,对风景道沿途资源性质、形态、结构、演化历史等进行解说
6.2.4旅游安全与信息化管理
6.2.5.1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规定。 ? 6.2.5.2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的规定, 6.2.5.3污水排放达到GB8978的规定
6.2.5.4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保护手段科学,措施先进,能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保
DB63/T17252018
6. 3. 1内在品质
6.3.1.1沿线资源较丰富、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 6.3.1.2主题鲜明,具有地方代表性,两侧5km范围内拥有至少一个省级或两个市县级旅游资源。 6.3.1.3景观较突出,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 3.3.1.4视域内景观形态结构完整,基本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形态。 6.3.1.5景观空间配置比较优美合理,有利于行车安全。 6.3.1.6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融合度较高,视觉感受良好。
6.3.1.1沿线资源较丰富、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 6.3.1.2主题鲜明,具有地方代表性,两侧5km范围内拥有至少一个省级或两个市县级旅游资源。 6.3.1.3景观较突出,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 6.3.1.4视域内景观形态结构完整,基本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形态。 6.3.1.5景观空间配置比较优美合理,有利于行车安全。 6.3.1.6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融合度较高,视觉感受良好,
6. 3. 2旅游交通
6.3.2.1交通进入性良好,依托交通干线网建立。 6.3.2.2道路宽度适当,能保证自驾车和旅游巴士的安全通行。 6.3.2.3路面比较平整,缺口间隙较少。 6.3.2.4交通指示标识鲜明,信息准确清晰。 6.3.2.5设置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停车区域,布局合理,标识规范,容量能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
6.3.3.1设置基本的旅游服务设施,满足自驾车游客观景、休憩、购物等方面的消费需求 6.3.3.2间隔50km宜设立服务点,提供通讯、公共厕所、旅游咨询、购物、休憩等服务 6.3.3.3沿线设立综合性的加油站,以100km间隔为宜,提供加油、维修、汽车物资补给 饮等汽车保障服务以及游客休憩服务。
6.3.3.2间隔50km宜设立服务点,提供通讯、公共厕所、旅游咨询、购物、休憩等服务设施, 6.3.3.3沿线设立综合性的加油站,以100km间隔为宜DG∕TJ08-2038-202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提供加油、维修、汽车物资补给、购物、餐 饮等汽车保障服务以及游客休憩服务。不 6.3.3.4观景平台宜选址在具有较突出视觉审美或科学价值的路侧、制高点、观景点等处。提供基本 的休想设施,与周边环境协调。具备停车、通讯、网络条件。距观景平台2km距离提前设置交通引导 牌,提醒过往游客注意观景平台车辆的出入。 6.3.3.5设立引导标识,提供基本的导览图,介绍沿线设施位置。造型个性有特色,与景观相协调。 6.3.3.6提供解说系统,对风景道沿途资源性质、形态、结构、演化历史等进行解说。
6.3.4旅游安全与信息化管理
6.3.4.1风景道重点地段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保障旅游者安全。 6.3.4.2安全隐患和风险较高的地方,设置警示标识和坚固的防护设施,风险较高的区域设置隔离设 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电信工程造价管理电子教案6.3.4.3消防、救护等救助设备齐全、完好、
DB63/T17252018
6. 3.5 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