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828-2019 电梯困人应急处置规范

DB35/T 1828-2019 电梯困人应急处置规范
标准编号:DB35/T 1828-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0.52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31700
免费资源

DB35/T 1828-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5/T 1828-2019 电梯困人应急处置规范简介:

DB35/T 1828-2019《电梯困人应急处置规范》是一部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主要针对电梯困人这一常见的安全问题,制定了一套详细且规范的应急处置流程。这部标准的出台,旨在提升电梯运营、管理、维护等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电梯困人事件的发生。

该标准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应急组织与职责: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以及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在电梯困人事件中的职责和角色,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响应。

2. 应急预案:规定了电梯困人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各个阶段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修订等内容。

3. 信息报告:详细描述了电梯困人事件发生后的信息报告流程,包括报告的内容、方式、时间等,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

4. 应急处置:对电梯困人的具体处置过程进行了规范,包括开启紧急疏散通道、安抚被困乘客、操作紧急装置、专业救援等步骤,确保乘客能够安全脱困。

5. 后期处理:对事件处理后的善后工作,如事件调查、原因分析、整改、预防措施等进行了规定,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培训与演练:强调了对电梯操作人员、维保人员以及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其应急处置能力。

这部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福建省电梯使用安全,保障公众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35/T 1828-2019 电梯困人应急处置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Emergency responseand rescueguidelinesfor elevator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8282019

JG∕T 120-2000 踏步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处置程序 现场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器材和装备 善后处理 参考文献

DB35/T1828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闽江学院、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福州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强、郑祥盘、黄学斌、邓剑鹏、伏喜斌、郑耿峰、钟舜聪、任洁、唐晓腾。

DB35/T18282019

本标准规定了乘客电梯突然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急处置与救援的一般要求、处置程序、现场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器材和装备、善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乘客电梯突然发生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置,私人住宅 自用电梯应急处置也可参照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SGT5002一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TSGZ6001一20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35/T18282019

4.1乘客电梯发生困人要进行应急处置时,电梯使用单位为第一责任人,电梯使用单位为第一责任人, 启动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4.2实施应急处置作业前,作业单位应进行现场的勘测和查验,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4.3电梯发生困人可由电梯使用单位应急救援机构进行处置。电梯使用单位无法处置时,应选择取得 相应资格的专业应急救援单位(队伍)进行处置。 4.4使用单位应提供现场作业必备的安全保证条件。现场作业处置时,使用单位安全部门应有专人现 场监督,并配合专业应急救援单位(队伍)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4.5使用单位应对专业应急救援单位(队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协助专业处置单位(队伍)进行 现场的勘测和查验。

4.6专业应急救援单位(队伍)应满足以下条

a)应取得相应施工资质或者消防部门; b) 应具有至少二名应急处置作业人员; 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工具和器材: d)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救援作业指导书。 4.7应急处置作业人员应当按照TSGZ6001一2013的要求,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4.8用于处置作业时的设备和器具应处于完好状态。 4.9专业应急救援单位(队伍)应服从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指挥。 4.10处置作业现场应设置禁戒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4.11使用单位与维保单位可以根据电梯的使用数量、分布和安全状况,建立电梯应急联动制度,确定 应急救援单位,建立联动机制。 4.12在打开层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应确保周围环境没有无关的人员围观。现场保卫人员应 及时设置围栏,分流人群。严格控制人员靠近层门口。 4.13发生紧急情况时,值班室人员和现场救援人员应及时通过值班对讲装置安抚轿厢乘客保持镇定, 俏除乘客恐慌情绪。严禁非专业人员用力拉扯伤者肢体,防止金属锐边切割身体,造成伤害扩大。如伤 者头部受伤,应由医护人员按照规范挪动伤者,防止抢救措施不当造成伤害。

电梯困人应急处置,应该遵循应急反应快速、人员解救优先、措施方法得当和过程确保安 原则,

急救援和处置,同时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2.2接警人员应记录紧急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电梯编号、事故的简要情况、和已采取的

DB35/T 18282019

接到电梯困人报告后,电梯使用单位、专业救援队伍或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专项 定实施救援。同时根据事故情况和被困人员数量及时通知120实施救护。地方建立的电梯事故应 联动机制也随即启动。

6.1被困乘客行为指引

6.2一般困人故障情况现场救援程序

DB35/T18282019

6.2.7无机房电梯救援回平层操作程序如下:

.Z./ a) 在紧急电动可以运行时,应优先使用紧急电动进行救援。在紧急操作柜把转换开关切换到紧急 电动运行状态,合上电源开关送电,按动紧急电动运行的上、下行按钮,操纵电梯运行。紧急 电动运行作业结束,断开电梯电源。 紧急电动无法运行时,用手动松闸扳手或电动松闸按钮,瞬时间断地控制制动器,并观察轿厢 的运行速度及方向。 c 若轿相与对重两侧质量平衡,按照相应的应急救援程序要求的方法,克服两侧的平衡状态再进 行手动松闸救援。 .2.8根据电梯轿厢移动距离,或观察控制柜或者电引钢丝绳上的平层标记,判断电梯轿厢进入平层 区后,停止盘车或紧急电动运行作业。在轿厢实际所在层楼,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相应层门、轿厢门。 .2.9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 .2.10重新将电梯厅门、轿厢门关好

(核心建筑)监理合同6.3特殊困人故障情况救援程序

6.3.1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故障,

a) 首先切断电梯主电源: b) 由专业人员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上行超速保护触发装置机械部分复位,而后将其上的电气安 全开关和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开关复位: 合上电梯主电源开关,将控制柜上的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切换至该处; d) 通过控制柜的紧急电动上下行按钮将电梯运行至平层位置。打开相应层门,轿厢门,协助被困 乘客离开轿湘。 3.2电梯下行限速器一安全钳动作故障,救援程序如下: 将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切换至紧急电动运行位置; b) 通过控制柜上的上行按钮,将电梯向上行驶至平层位置。打开相应层门、轿厢门,协助被困乘 客离开轿厢。 3.3电梯冲顶安全钳动作故障,救援程序如下: a) 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 从一层(指没有地下层)层门外,用层门开锁钥匙将层门打开,进入井道底坑拆卸缓冲器。 C) 底坑内应有足够亮的安全照明设施。在底坑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如果拆卸中,发现因对 重压的太紧无法拆下时,可使用千斤顶将对重顶起,再拆下缓冲器。如果发现在对重下端面附 装型钢块(俗称板凳),也可将其拆下一块,而不拆缓冲器。 d) 当缓冲器拆下后,为防止提升轿厢时发生撞顶,应在底坑原对重缓冲器处,垫上高度适当、质 地良好,并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方木。 e) 全体底坑工作人员返回一层层门外,在撤离底坑前,要反复检查工作有无问题,有无不安全现 象。 f) 将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切换至紧急电动运行位置,点动使轿厢慢慢向上升,直至安全钳复位。另 外,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使用手拉葫芦吊升轿厢的方法,将手拉葫芦挂在机房主机上方承重梁 的挂钩处,所选手拉葫芦的额定载重量应大于电梯轿厢侧的总重量。用钢丝绳夹板将轿厢侧钢 丝绳夹住,然后用手拉葫芦挂住钢丝绳夹板。用松闸扳手将制动器松开,用手拉葫芦将轿厢吊 起,直至安全钳复位。 g) 通过控制柜上的下行按钮,将电梯向下行驶至平层位置。打开层门、轿厢门,协助被困乘客离 开轿厢。

DB35/T18282019

h)当安全钳复位,轿厢已能自如运行时,再到并道底坑,将方未拆去,按原来位置和要求把被拆 下的对重缓冲器或型钢块装上,并把井道底坑清理干净。 i)如果使用手拉葫芦也应使电梯设备恢复原样,检查无问题后,按程序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3.4电梯冲顶、鳟底故障,救援程序如下: a) 制动器有效时,首先断开电梯主开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电梯专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顶 层或底层的层门。如果轿厢地坎和顶层或底层厅门地坎的距离在0.5米以内,救援人员可直接 打开电梯轿门,协助乘客撤离。如果轿相地坎和顶层或底层厅门地坎的距离超过0.5米,则关 闭层门,按照6.2要求实施救援。 b) 制动器失效时,机房电梯通过盘车装置将电梯轿厢向下或向上盘至顶层或底层平层处,并通过 盘车装置使电梯轿厢可靠制停。如无盘车装置则与无机房电梯操作相同,将控制柜上的紧急电 动运行开关或检修开关切换至紧急电动运行或检修处,通过控制柜上的下行或上行按钮,将电 梯向下或向上行驶至平层位置。冲顶时通过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含对重侧安全钳)使电梯轿厢 可上可靠制停;尊底时通过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含对重侧安全钳)和轿相安全钳使电梯轿相上、 下可靠制停,以保证解救过程中轿厢重量发生变化轿厢不会发生移动。打开相应层门、轿厢门, 协助被困乘客离开轿厢。 3.51 剪切事故,救援程序如下: a) 轿厢内人员或层站乘客在出入轿厢时被剪切: 1)首先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避免在救援过程中突然恢复供电而导致发生意外,同时通报当 地急救中心。 2) 有足够的救援人员且先行救援不会导致受伤人员进一步伤害的情况下,可在当地急救中心 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进行救援,否则应根据当地急救中心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前期救援 准备工作并在急救人员到来后配合救援工作。 3)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用层门钥匙打开电梯门直接救出被困乘客。 4) 当不能通过打开电梯门直接救出乘客时,一部分救援人员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另 部分救援人员进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并且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的 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在保证安全 的前提下,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相应层门,救出被困乘客。 5)救出乘客后,根据当地急救中心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b)乘客或其他人员在非出入轿厢时被剪切(发生轿底或轿顶剪切): 1)首先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避免在救援过程中突然恢复供电而导致发生意外,同时通报当 地急救中心。 2) 有足够的救援人员且先行救援不会导致受伤人员进一步伤害的情况下,可在当地急救中心 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进行救援,否则应根据当地急救中心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前期救援 准备工作并在急救人员到来后配合救援工作。 3) 发生轿底或轿顶剪切时,一部分救援人员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另一部分救援人员进 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使轿相向上或向下移动),并且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 所在楼层的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 4)救出乘客后,根据当地急救中心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3.6电梯设备发生进水情况,救援程序如下:

《地道风建筑降温技术规程 CECS340:2013》D水源进行控制及处理:

DB35/T 1828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