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043-2005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pdf

TB∕T 3043-2005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铁路标准
资源ID:14206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T 3043-2005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pdf简介:

TB/T 3043-2005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的简称,是铁道部发布的一项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铁路桥梁中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

1. 设计要求:该标准规定了T梁的几何尺寸、预应力筋的布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预应力的施加方法等设计参数,确保T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耐久性。

2. 制造要求:包括T梁的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钢筋和预应力筋的连接等环节,以保证T梁的制造质量。

3. 检验与验收:明确了T梁的出厂检验项目,如强度、刚度、几何尺寸、预应力损失等,以及T梁在施工现场的安装验收标准,如定位、张拉、锚固等环节。

总的来说,TB/T 3043-2005是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证铁路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TB∕T 3043-2005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pdf部分内容预览: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 制造技术证明书、保管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的有碴桥面分片式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以下简 称后张梁)。无碴桥面后张梁或现浇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可参照使用。

TB/T30432005

3.1.1后张梁应按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图纸及本标准制造。 3.1.2后张梁的混凝土应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并具有预防碱一骨料反应性能。根据 环境类别及侵袭作用等级,应具有抗冻性、抗渗性及耐腐蚀性等。 3.1.3后张梁应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

含量以实测值的1/6计,其余性能应符合GB/T1596一1991中I级粉煤灰的规定。磨细矿渣粉的烧失 量不大于1%,比表面积宜为400m²/kg~500m²/kg,流动度比不小于100%JGJ114-20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碱含量以实测值的1/2 计.其余性能不应低于GB/T18046一2000中S95级的规定。

3.2.8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要求。 3.2.9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引人的氯离子总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3.2.10非预应力钢筋(带肋、光圆钢筋及盘条)性能应分别符合GB1499、GB13013、GB/T701的规 定。其中,带肋钢筋还应符合碳当量不大于0.5%的规定。 3.2.11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GB/T5224的规定,并对进厂(场)钢绞线按批号进行拉伸试 验、弹性模量试验。 3.2.12横向预应力筋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应分别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 GB/T5224的规定。 ? 3.2.13制造预埋钢配件用的普通碳素钢,应符合GB/T700的规定。人行道U形螺栓、支座锚栓应 采用多元素渗透或渗锌等防腐蚀处理,渗锌层厚度应符合JB/T5067一1999表1中4级要求。 3.2.14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应采用夹片锚,其夹片和锚圈材质应符合GB/T3077和GB/T699 的规定,其技术性能应符合GB/T14370一2000的规定。采用新研制的锚具应按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 规定执行。当横向预应力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时,应采用配套的锚具及垫板;当横向预应力 筋采用钢绞线时,应使用低回缩锚具,回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锚具使用应符合JGJ85一2002的规定。 3.2.15桥面防水层应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及氯化聚乙烯卷材防水材料,其技术要求应符合TB/T 2965一1999的规定。潮湿多雨地区宜采用水溶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3.2.16防水层的保护层应采用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细石(粒径为5mm~10mm,下同)纤维网混 凝土。除粗骨料采用细石外,其余混凝土材料要求与梁体相同。 3.2.17纵、横向预应力筋预埋(留)管道应采用抽拔橡胶管或金属螺旋管。金属螺旋管性能应符合 JG/T3013一1994的要求。 3.2.18泄水管及管盖应采用铸铁或其他满足强度及耐久要求的材料制造,铸铁泄水管及管盖的性能 应符合GB/T3420一1982中HT150铸铁件的有关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3.2.19梁体封锚(端)混凝土、连接横隔板和桥面湿接缝混凝土的材料要求与梁体相同。

台座构造应满足预设反拱及预留压缩量、模板安装、浇筑、振捣、拆模、张拉等工艺和张拉时强度、刚 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梁端地基不均匀沉降。

3.3.2.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保证梁体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且接缝密贴,并可重复使用。应严格控制端模及侧模纵、横向预应力筋孔的位置,偏差不大于3mm。模 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2.2模板(底模及侧模)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张拉应力、弹性模量及上拱度数据,预设反拱及预 留压缩量。反拱轨迹按二次抛物线设置。

3.3.4钢配件制作安装

3.3.4.1与联接板焊联处的锚固筋直角的弯曲应采用热弯工艺。支座锚固螺栓与支座板不应直接焊接。 3.3.4.2钢配件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支座板应平整,每块边缘高差不应超过1mmg

3.3.5预应力筋的下料、制束

3.3.5.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按计算确定,在保持预应力筋顺直下机械切割,且不应损伤和污染其表面。

3.3.5.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按计算确定,在保持预应力筋顺直下机械切割,且不应损伤和 不应使用电焊切割。

表1模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3.3.6构造筋下料、弯曲、绑扎及预埋管道

3.3.6.1构造筋下料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切断刀口平齐,两端头不应弯曲。 3.3.6.2管道定位网片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也可采用定位网片与轨道筋结合;端模板处管道不应下 垂。当采用金属螺旋管时,应在管内穿人塑料管等,管道应平顺,定位应准确,绑扎应牢固,并确保浇筑 混凝土时管道不漏浆、上浮、旁移。 3.3.6.3螺纹筋连接应采用闪光对焊,并应符合JGJ18一2003的规定。焊接接头试验应符合JGJ/T 27一2001的规定。 纵、横向预应力筋的预埋(留)管道及钢筋绑扎检验应逐片进行.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DB11T 1976-2022 建筑施工安全体验技术规程.pdf表2预留管道及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3.3.7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

3.3.7.10浇筑桥面时应按设计坡度抹平,平整度不大于3mm/m。

3.3.8.1采用蒸汽养护时,应实施跟踪养护,使棚温与梁体内水化热相适应。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 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不少于4h,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0℃/h,恒温时棚内各部位的温度差不超 过5℃,梁体芯部(梁端中央深人300mm处)混凝土温度不应大于60℃,恒温时间由试验决定,降温速 度不应大于10℃/h,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时,方可撤除保温设施。蒸 汽养护结束后,应立即进人自然养护。 当有试验数据证明时,可采用跟踪梁体表层温度(棚内温度)监测,代替梁体芯部的温度监测。 3.3.8.2自然养护时,混凝土梁面宜采用保温、保湿材料予以覆盖,或采用桥面蓄水保湿。梁体洒水次 数应能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充分潮湿,保湿养护不应少于14d。 3.3.8.3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高温露天暴晒时,梁体表面应喷涂符合JC901一2002规定的养护剂。 低温时不应对梁体混凝土洒水,高温时应防晒。

腋部不开裂时方可拆模。 3.3.9.2如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撤除保温设施后至拆模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2h,以防止梁体混凝 土产生早期裂缝。

腋部不开裂时方可拆模。

3.3.10.1预应力筋用锚具在首次使用前应按GB/T14370一2000的要求进行组装件静力及工艺性能 抽样试验同济大学建筑玻璃幕墙结构课件-绪论.pdf,并实测回缩量。 3.3.10.2试生产时,应进行预应力的管道、锚口和喇叭口摩阻测试,以确定预应力的实际损失。必要 时由设计方对张拉控制应力进行调整。 3.3.10.3张拉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应大于1.05(采用压力环、传感器或试验机配套校正),千斤 顶校正有效期限不应超过一个月;油压表应采用防震型,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0级。最小分度 值不应大于0.5MPa,表盘量程应在工作最大油压的1.25倍~2.0倍之间。油压表检定有效期不 应超过7d。当采用0.4级精度的精密油压表并由计量管理部门按0.4级精度进行检定时,其有 效期不应超过一个月。 3.3.10.4获得油压表量值传递权的企业,应对压力校准仪(或活塞压力计)及母表进行周期检定、定期 校准、比对试验,并应在使用前校核,随时注意是否发生故障或异常。 3.3.10.5预应力筋穿束前应以试通器穿过,并清除管道内淤水,检查有无窜孔漏浆。穿束时应束号与

3.3.10.1预应力筋用锚具在首次使用前应按GB/T14370一2000的要求进行组装件静力及工艺性能 抽样试验,并实测回缩量。 3.3.10.2试生产时,应进行预应力的管道、锚口和喇叭口摩阻测试,以确定预应力的实际损失。必要 时由设计方对张拉控制应力进行调整。 3.3.10.3张拉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应大于1.05(采用压力环、传感器或试验机配套校正),千斤 顶校正有效期限不应超过一个月;油压表应采用防震型,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0级。最小分度 值不应大于0.5MPa,表盘量程应在工作最大油压的1.25倍~2.0倍之间。油压表检定有效期不 应超过7d。当采用0.4级精度的精密油压表并由计量管理部门按0.4级精度进行检定时,其有 效期不应超过一个月。 3.3.10.4获得油压表量值传递权的企业,应对压力校准仪(或活塞压力计)及母表进行周期检定、定期 校准、比对试验,并应在使用前校核,随时注意是否发生故障或异常。 3.3.10.5预应力筋穿束前应以试通器穿过,并清除管道内淤水,检查有无窜孔漏浆。穿束时应束号与 孔道对应正确,各束顺直不绞缠,两端外露长度相等。 3.3.10.6纵向预施应力宜采用三阶段进行: a)预张拉(必要时采用)一一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但未达到张拉强度而必须拆模时, 为防止早期开裂,宜采取模板脱而不移的办法立即进行预张拉,其张拉数量、位置、张拉值应符 合设计要求或通过计算确定。 b)初张拉一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方可进行初张拉。张拉数量、位置及张 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初张拉后即可将梁移出台座。 c)终张拉一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且龄期不少于14d方可进行终张 拉。张拉时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作校核,在o作用下持荷2mino 3.3.10.7纵向预应力筋终张拉时,应对初张拉的预应力束进行补拉。 3.3.10.8预应力张拉时,应使千斤顶、锚具、孔道“同心”;应两端基本同步张拉,保持千斤顶加压速度 相近,使两端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 3.3.10.9纵向预应力张拉应在三个(或两个)阶段分别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实测伸长值与计算伸长 值的差值不应超过土6%。计算伸长值应按钢绞线实测弹性模量计算;每端钢绞线回缩量应控制在 5mm以内。 3.3.10.10预加应力时,每片梁断丝及滑丝数量不应超过预应力钢绞线总丝数的0.5%,并不应位于 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应超过一丝。

3.3.10.6纵向预施应力宜采用三阶段进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