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局、信息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北京某局、信息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2.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284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北京某局、信息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简介:

北京某局、信息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部分内容预览:

D 段主要周转材料需用量计划表 表15

主材由本公司物资科按计划供应,材料由合格分供方选购。材料堆放根据现场不同施工阶段场地、供料情况确定。

4.2.5 对建设单位的要求 建设单位方根据合同要求提供8 套图纸。

5.1.4 D 段:本段地下室基础为筏板基础,地下两层,层高分别为4.25m 、3.65m JB/T 13583.2-2019 数控管螺纹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墙、柱几何尺寸、建筑物跨度及单层面积均较大。以后浇带为界划分为两个流水施工段。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底板:沿后浇带将地下室底板划分为两个段。

2)竖向:墙、柱由南至北沿逆时针方向划分四个流水A1、A2、A3、A4,形成流水施工。

3)水平:沿后浇带分为两个流水段。

1)竖向流水段划分同地下;

1)底板:沿后浇带将地下室底板划分为两个段。

2)竖向:墙、柱由南至北方向划分四个流水B1、B2、B3、B4,形成流水施工。

3)水平:沿后浇带分为两个流水段。

1)竖向流水段划分同地下;

5.3.1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5.3.2 基础及主体工程

5.3.2.1 测量放线

(1) 布设测量控制网

本工程以总平面图中的A 、B 点为基准点,引测出各栋楼的角点,建立起场区首级控制网。经复核检查,精度符合规范后,再用全站仪引测各单体建筑物轴线控制点,布设主轴线。在不受施工干扰且通视良好的位置设置控制引桩,在围墙上做好显著标记。注意桩位保护,同时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查轴线控制网,确保测量精度。

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闭合检查,布设5~6 个水准点,测设出建筑物高程控制网,闭合差控制在3mm以内。

(2) 地下室施工测量 地下室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重点为基础轴线、尺寸、土方开挖和底板标高的控制。拟采用外控法进行基础平面轴线的控制。 基础标高复杂多变,因此严格控制标高是土方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的重点。

(3) 地上部分施工测量

层数较高的A 、B 段采用内控法进行平面轴线的控制,利用激光垂准仪竖向投点。每个区各布设4 个内控点, 从二层开始, 每层各点位预留200mm×200mm洞口,以便激光通过。层数较低的区段(1层)采用正倒镜投点法向施工层投射点位,进行平面定位。

高程传递采用50m 铟钢尺沿外架向上传递,每层传递3 个水准点以便相互校核,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4) 沉降观测 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网布设成闭合线路。 沉降观测次数:主体结构施工时每层观测一次,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如遇异常天气或

不均匀沉降则加密观测。

5.3.2.2 基坑降水、支护及土方工程

(1) 基坑降水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地质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地下水情况,这次降水的目标主要是土中的第一层台地潜水,水位埋深在1.5m~3.1m,第二层地下水为层间水,埋深为16.10m~16.80 m,可不用考虑。从经济和效果综合考虑采用管井进行井点降水。 基坑内部的残留水,挖土时一并挖走,不会影响基坑的正常开挖。

(2) 土钉支护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采用土钉支护,坡度900。

2)第二类支护:信息港部分,深8.5。 从地面开始,布置排距1.5m,间距1.5m 土钉共五排。

3)第三类支护:地下车库南、东边部分,深12.45m。 从地面开始,布置排距1.5m,间距1.5m 土钉共八排。

6 )动力站基坑边坡其余部分可采取1:0.5 放坡。

(3) 基坑监测方案

1 )在基坑周边设立8 个水平位移观察点,观察基坑边顶端的水平位移。

2) 在基坑的周边建筑物楼上各设立一个沉降观察点,共2 个, 用来监测楼房受基坑降水的影响。

3) 在基坑的车库东坡设一组内力测试传感器,来测试不同土层中应力的分布和传递情况。

4 )在基坑的北坡布设一组抗拔试验土钉,长6m ,用来验证不同土层中土钉的粘结强度。

5) 不同深度土体的位移监测:采用以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为敏感元件的滑动式测斜仪, 它可以把倾角大小以电压形式输出,进而确定被测物体变形量的大小和变形方向。电子滑动式测斜仪由测头、测读仪、电缆和测斜管四部分组成。测斜点共布设2 组,车库东坡1 组、信息港西坡1 组。

以上监测工作在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束后维持一个星期, 如果各种测量数据在7d内完全收敛稳定,测量工作则可结束,否则继续观察。

5.3.2.3 土方工程

基坑开挖顺序由深及浅,A 、B 段桩基施工阶段的同时进行D 段土方开挖及土钉支护,A 段及B 段土方开挖及土钉支护的同时进行C 段的土方开挖及土钉支护。 在整个土方开挖过程中,底板垫层施工之前,要预留足够厚度的保护土,以防止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地基土层受到扰动。 土方施工坡道设在中厅东侧。

挖土至基底标高时,要严格按照钎探点图对基底土质进行分段钎探。打钎时,按穿心锤落距为50cm 使其自由下落,将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每打入30cm 记录一次锤击数。并把钎探的锤击数如实的记录在钎探记录表上,不得弄虚作假。钎探验收完毕后孔洞用砂子回灌。

基底清土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3.2.4 后压浆浇筑桩基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旋挖钻孔施工,采用泥浆护壁成孔。 检测数量:进行2 根混凝土浇筑桩单桩静载荷试验和20 %的浇筑桩低应变动力检测。 详见《后压浆桩基施工方案》

5.3.2.5 地基处理

(1) CFG 桩施工 CFG 桩复合地基技术是近年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它利用土中增强体,通过褥垫层的调整作用,使桩土共同作用承担结构荷载。 本工程CFG 桩拟采用长螺旋成孔管内泵压混凝土成桩施工工艺。

(2) 级配砂石:详见《级配砂石施工方案》

5.3.2.6 垫层、底板侧模板:垫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面层需压光,模板为竹胶板后钉钢筋头(固定竹胶板)。

5.3.2.7 防水: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和底板均为抗渗混凝土,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卷材进场后按要求取样复试。详见屋面和厕浴卫生间防水的施工方案

5.3.2.8 钢筋工程:钢筋采用首钢的钢筋。

(1) 钢筋原材要求

2) 每次进场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原材质量证明书和原材试验报告单。进场钢筋通过原材试验鉴定的抗拉强度必须≥设计强度,抗弯强度符合相关规范。

3) 进场钢筋规格、形状、加工尺寸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 进场钢筋由物资部牵头组织验收。验收时要严格按相关规范、配筋单及本方案执行,不合格的钢筋坚决组织退场,并做好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进场计划。

5) 钢筋进场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不得混淆。存放钢筋的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垫木或混凝土墩,离地面不宜少于20cm ,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2) 钢筋现场加工 钢筋加工由苏中五分、南通三建负责

1) 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加工。

2) 确定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调整值等参数,保证下料长度准确。

3) 严格控制钢筋除锈、调直(冷拉率:Ⅰ级钢≤4% 、Ⅱ级钢≤1%)、切断、成型每道工序。

4) 配筋及半成品钢筋在现场加工。钢筋半成品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入,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尺寸、直径、根数。

(3) 钢筋的连接与锚固

1) 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

2) 下列情况必须采用焊接和搭接接头:梁支坐负筋在支坐边缘L/3 范围内(L 为梁净跨);梁底钢筋在跨中L/3 范围内;d≥22 的钢筋。

4) 钢筋的绑扎要求

(a)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本工程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如下: Ⅰ级钢筋 25d或≥250mm;且末端做弯钩 Ⅱ级钢筋 35d或≥250mm

(b)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本工程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为: Ⅰ级钢筋 30d或≥300mm Ⅱ级钢筋 42d

(c) 钢筋搭接处医疗建筑固定设施07J902-2,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钢丝扎牢;

(d) 搭接接头的末端, 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10d,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e) 钢筋的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断面处的钢筋搭接率不得超过50%, 同一位置处双排钢筋的搭接位置相互错开,错开间距不小于42d。

5) 受力钢筋接头应尽量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配筋总面积的50% (焊接或挤压接头时)或25%(绑扎时)。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并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本工程墙、柱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墙体水平向钢筋(d<22 )连接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45d;梁纵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楼板纵筋连接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45d。

(4) 保护层必须符合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

1) 参加机械连接、焊接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厂家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

TCHES 35-2020 降水自记纸记录数字化规范.pdf15) 绑扎必须遵循“ 七不绑”: 即未弹线不许绑; 弹线后偏位钢筋未按1:6 调整不许绑;施工缝剔凿未露出石子不许绑;施工缝未清理干净不许绑;钢筋接头未达要求不许绑;钢筋接头未错开规范要求的间距不许绑;被水泥浆污染的钢筋未清理干净不许绑。

16) 所有绑扎竖向钢筋的扎丝一律向内,不得外露。以防时间长后扎丝生锈影响混凝土外观。

0.000 。从材料投入和施工质量上都比较合适。而在地上结构施工时, 因地上结构形式基本上比较统一,选择周转次数多、施工质量易于得到保证的大钢模较为有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