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10kV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224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110kV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110kV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110kV变电站的建设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文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对变电站的地理位置、规模、功能、结构形式、施工范围等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以及对工程的总体目标进行阐述。

2.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队伍组织、施工设备配置、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施工前的测量和定位等。

3.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变电站的主要建筑物如变压器室、开关站、控制室、电缆沟等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等。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主要施工活动的时间安排。

5.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案。

6. 施工资源配置: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7. 风险分析及应对: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设备故障、天气影响、人员安全等,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8. 成本控制:对工程的预算进行管理,包括材料采购、人工费用、设备租赁等各项成本的控制。

110kV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它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0kV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1.1.4、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

1.1.5、场平施工中应进行测量控制水平标高及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保持场平排水通畅,减少积水现象。

1.1.6、在施工前应对场地土方进行平衡调配,使挖出的土方得到合理使用。

1.1.7、施工中定时利用标高控制基准点对施工情况进行控制,以保证完工后场地的坡度、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

DB34/T 3059-2017标准下载1.2、设备基础土方工程施工

1.2.1、定位放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注:放线时应根据图纸要求的地基处理范围定出基坑开挖尺寸后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择放坡系数放出边坡位置。

1.2.2、在土方开挖工程量较大的地方,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零星的土方开挖工程采取人工开挖的方式,基坑挖好后,人工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及修理边坡。

1.2.4、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通知勘察、设计及监理单位经共同验槽后,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①本工程主变门架、避雷针、设备支架及设备基础开挖至角砾层后用素土回填至基础垫层;围墙、道路、电缆沟、事故油池、排洪沟等在混凝土垫层下设300mm厚2:8灰土,灰土垫层下设500mm厚素土垫层。

②回填土采用黄土,白灰用充分熟化的石灰。

③灰土、素土在拌合时严格控制含水率,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开花的程度,回填分层虚铺厚度为200mm~250mm,压实厚度150mm~200mm,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蛙夯不能打的边角用人力夯夯实。

④回填土密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的95%,环刀取样在每层的2/3处。

⑤回填土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见下页“回填土施工质量程序控制系统”。

回填土施工质量程序控制系统

⑥基槽验收合格后即可在其上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厚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采用平板振动器拖平振实,混凝土随浇筑随压实抹平。

⑦在砼浇筑完12小时以内必须对砼加以覆盖浇水养护,保持砼湿润。

根据构件的配筋图计算构件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根数及重量,然后编制钢筋配料单,作为钢筋备料加工的依据,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变更、洽商等文件,掌握施工中结构变化情况。

钢筋的加工包括钢筋的调直、除锈、下料切断、弯曲成型等。施工前应组织工人学习规范及标准,详细进行技术及下料原则交底。钢筋加工程序如下图所示。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复验不合 不合格

钢筋调直可采用冷拉的方法,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冷拉了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后应注意妥善保管、存放。

钢筋除锈:如钢筋经过冷拉或调直机调直,则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完成除锈工作;如为调直后保管不善而锈蚀的钢筋,可采用电动除锈机除锈,也可喷砂除锈、酸洗除锈或手工除锈。

钢筋下料切断可采用钢筋切断机(适用于直径40mm以下的钢筋)及手动液压机(适用于直径16mm 以下的钢筋)。钢筋应按计算的下料长度下料,力求准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

钢筋弯曲成型一般采用钢筋弯曲机,也可采用手摇扳手弯制。钢筋弯曲前应先划线,形状复杂的钢筋应根据钢筋加下料表上标明的尺寸将各弯点划出,根据钢筋外包尺寸,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即量度差值,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除一半),以保证弯曲成型后外包尺寸准确。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曲钢筋弯折点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为±5mm。

顶(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弹出墙柱位置边线,校核准确。

在梁、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按照放好的边线绑扎牢固附加筋,柱钢筋绑扎完毕后绑扎牢固附加筋(附加筋控制好立筋间距及保护层)。

2.7、交叉部位钢筋的绑扎

交叉部位钢筋采用十字兜扣绑扎。

调整施工缝处钢筋后,计算整柱箍筋数量,按箍筋接口循环错开方式套入主筋,按规范规定合理设置接头位置,钢筋连接好后划箍筋位置线绑扎箍筋,主筋绑扎垫块以确保保护层厚度准确。

2.9、梁、板钢筋绑扎

主次梁钢筋同时配合施工梁板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在距离支座1/3范围内,上部钢筋接头在跨中1/3范围内,梁箍筋绑扎前在主筋上划好箍筋间距线,梁内纵筋绑扎接头范围箍筋按间距100mm加密。

板筋绑扎前清理板上的杂物,弹好钢筋间距线,先绑下部钢筋,待管线安装完毕后再绑上部钢筋,板的纵向受拉筋锚固长度为45d。

2.10、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0.1、准备工作

②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绑扎进度和顺序。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着重检查钢筋的锈蚀状况,确定有无必要进行除锈。

③在安装前要核对钢筋的直径、形状、尺寸以及钢筋级别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10.2、操作要点

①钢筋的交叉点应绑扎牢固。

②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

③钢筋网片绑扎时,外围两行钢筋的交点必须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

④绑扎基础底板钢筋时,要防止弯钩平放,应预先使弯钩朝上。

⑤钢筋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2.1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见下页“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系统图”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系统图

3.1基础及围墙基础模板

3.1.1、埋入地下部分采用钢模板组合;露出地面部分采用表面平整光滑的竹胶模板,以使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达到不抹灰的效果。

3.1.2、安装时,将基础底面清理干净,根据控制线找准模板的位置,调整垂模板直度,利用钢管脚手架支撑将模板固定。

3.1.3、模板拼装前逐块修整板面、边框,清除混凝土残渣、泥浆,并涂刷隔离剂。

3.1.4、杯口模板采用预制固定模板,其表面应平整光滑,确保浇筑混凝土时能够及时脱模。杯口模板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要求确保其轴线位置的准确,并应固定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杯口发生位移。

3.2.1、采用竹胶板拼制方柱定型组合模板,背楞采用方木,方木须经压刨找平后方可使用并能满足固定模板的要求。

3.2.2、柱根施工缝处经剔凿、清理、吹洗干净后,根据柱模控制线找准模板位置调整其垂直度。

3.2.3、安装时,柱底清理干净后立柱模,根据控制线找准模板的位置,调整垂直度,利用腕扣架体系固定模板,确保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截面尺寸、垂直度、轴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3.1、梁模板采用竹胶模板,腕扣架体系固定模板,龙骨采用方木,间距为1200mm,次龙骨间距为400mm。

3.4.1、顶板模板采用竹胶模板,龙骨采用方木,腕扣架体系固定,腕扣架立杆上下层在同一位置,立杆底加设垫块。

3.4.2、顶模板按规范规定在平面图上注明达到75%设计强度标准值可拆模部位以及达到100%设计强度标准值方可拆模的部位。浇筑顶板模板时留置同条件试块作为拆模的依据。顶板模板拆模必须以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

3.5、模板施工控制措施

3.5.1、模板制作、运输、安装、拆除设专人负责。

3.5.2、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坐落在坚实的基础上,并加设垫块,保证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3.5.3、一般情况下,模板自下而上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稳定。

3.5.4、模板安装过程中要多检查,注意垂直度、平整度、中心线、标高及各部位的尺寸,保证结构部分的几何尺寸和相邻位置的准确。

3.5.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按施工规范执行。

3.5.6、梁、柱模板上扣拉通线找直,以确保整体结构棱线顺直,阴阳角方正。

3.5.7、梁、柱模板在立模至浇筑混凝土的全过程中,全长、全宽、全高三向均应拉通线校验。

3.5.8、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控制。

3.5.8.1、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2Mpa.

3.5.8.2、梁、板模板:早拆模板支撑体系按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控制,但支撑及拉杆不得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拆除支撑,但施工层下层仍保持支撑。

3.6、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系统,见下页“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系统图”。

线路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简介

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系统图

4、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4.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

4.1.1、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浇筑期间如必须间歇,要尽量缩短时间,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4.1.3、浇筑混凝土时要设专人看模、钢筋,经常观察模板、支

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移位变形时要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4.1.4、使用插入式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JB 99-104-1996 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业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要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沿。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4.2、混凝土浇筑要点

4.2.1、垫层混凝土浇筑:基槽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利用水平标高控制点对混凝土进行找平。

4.2.3、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帮及梁底部位要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

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平标高DLT1009-2016标准下载,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是柱根部。

4.2.4、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后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4.2.5、混凝土养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