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2020版).doc

石头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2020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1.8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187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石头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2020版).doc简介:

"石头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2020版)"是一种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石头片区)进行的大型城市更新项目,主要目的是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居住品质。深基坑施工方案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在地下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以创建空间来建设新的住宅、公共设施等。

2020版的深基坑施工方案可能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1. 设计原则: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法规,保证结构安全,同时考虑到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等因素。

2. 施工方法:可能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桩、沉井等技术,确保深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

3. 安全措施:包含防渗漏、防滑坡、防坍塌、防淹水等多方面的应急预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4. 环保与噪音控制:采取降噪、防尘、渣土回收等措施,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5. 作业流程与进度计划:详细规划每一步施工流程,设置合理的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6.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如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

请注意,具体的深基坑施工方案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进行调整,以上内容只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如需详细了解,可能需要参考官方发布的文档或咨询项目负责人。

石头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2020版).doc部分内容预览:

(3)钻孔中的钻进快与慢,护壁泥浆的性能、指标要根据实际地层的土质情况而变化。对于砂性土应加大泥浆比重、粘度,同时钻进速度也应加快。

(4)泥浆循环护壁是本工程桩机施工中的要点,为保证成桩质量,应根据不同地层的不同情况改变泥浆比重,在进入含砂率较高的地层时,应适当加大泥浆比重以带出孔内沙粒,泥浆应掺入优质膨润土,有时还可掺加适量的加重剂重晶石粉和防漏纸浆,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使泥浆的护壁性能更好,防止产生成孔后沉淤的现象,终孔后开始逐步调低泥浆比重准备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在成孔过程中,泥浆池循环沟应经常疏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第二版).pdf,泥浆池应定期清理废浆及时外运。

本工序的重点:钻进时密切注意桩架的稳定情况,护筒、土体是否有下陷情况,接、拆钻杆时小心谨慎,每次应仔细检查钻杆接头紧密连接。

(1)钻孔灌注桩清孔采用二次换浆清孔。

(2)第一次清孔:待成孔结束后,略提高钻杆然后利用钻杆进行第一次清孔,第一次清孔因利用钻杆进行,故在时间上(不少于30分钟)和方式上(上下提动钻杆)进行严格控制,目的是清除成孔时产生的沉渣,沉渣厚度≤200mm。

(3)第二次清孔:一次清孔后,提出钻杆,测量孔深,并抓紧时间安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通过混凝土导管压入清浆,进行第二次清孔,目的是清除在安放钢筋笼及混凝土导管时产生的沉渣。清孔后孔内泥浆密度1.15,孔底沉渣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二次清孔完毕后,均由专人测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备用各种泥浆测试工具。如孔内泥浆各项指标不符和设计和规范要求则应重新进行清孔直至合格为止。

(5)本工序重点要求:清孔关键在于一清,一清应在钻至桩基设计底部1~2米时进行,清孔时上下提动钻杆,有利于捣碎较大泥块,从而使较小的泥块随泥浆从孔口泛出,因此一清工作成功完成更加能保证底部沉淤符合设计要求。

4.1.2.5 钢筋笼制作

(1)钢筋进场后,由试验员取样送检,待钢筋检测合格后,制作钢筋笼,钢筋笼根据9米长定尺钢筋采用分节制作,并预留一定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施工现场搭设钢筋笼加工棚,并加工专用钢筋笼制作架子。

(3)钢筋笼制作标准:

(4)钢筋笼保护层厚度50mm,为控制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米设置一道定位块,沿钢筋笼周围对称布置4只。在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

(5)钢筋笼主筋连接,按设计要求进行,相邻两根主筋接头间距(中心距)≥35d,在同一截面上接头不大于50%。

(6)焊缝要求:本工程主筋采用10d单面满焊,焊缝应满足规范要求。

(7)钢筋笼采用螺旋箍筋与主筋点焊形成,主筋与螺旋筋的全部交点必须50%焊接牢固(间隔点焊,呈“梅花状” )。钢筋笼每隔2000mm设置1道加强筋,加强箍与主筋的交点必须全部焊接牢固,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

(8)本工序的重点:钢筋笼制作必须在平台上制作,必须保证钢筋笼直径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运输过程中,保证笼身不变形;钢筋笼制作时笼身必须平直;上下节钢筋笼搭接位置预留钢筋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1.2.6 钢筋笼安放

(1)钢筋笼分节形成,必须由钢筋工班长自检,安放前由质检员会同监理进行验收,并当场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字,未经验收的钢筋笼不得下放。

重点检查部位应包括以下几点是否达到技术要求:

1)导管位置处不得布梅花筋、支撑筋等,应确保导管位置的空间。

2)主吊环位置处两根主筋与分布筋交叉处应双面焊接。

3)由吊环位置起,前九道分布筋与主筋交叉位置处应双面焊接,分布筋收口处应满焊。

4)吊点位置处三根分布筋与主筋交叉位置处应双面焊接,收口筋应满焊。

5)非吊点位置处的分布筋收口处应确保焊缝长度不低于搭接长度50%。

6)在钢筋笼起吊前应确保所有焊点已焊接,严禁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因缺焊、漏焊而导致钢筋脱落。

(2)钢筋笼起吊采用四点吊方式。

主吊点采用25t汽车吊将钢筋笼水平起吊,起吊时用吊车大钩分四点固定钢筋笼顶端,副吊点采用副钩分两点吊装钢筋笼0.292L至0.104L部位。空中翻转,副吊松钩,25t汽车吊主钩竖直吊着钢筋笼吊运入孔,用槽钢支承于孔口。

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起重司索工和起重指挥人员必须做好吊装作业前的准备,包括作业前的技术准备,明确和掌握作业内容及作业安全技术要求、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掌握吊装钢筋笼的吊点位置和钢筋笼的捆绑方法;认真检查并落实作业所需工具、索具的规格、件数及完好程度。吊车停放位置地面平整坚硬,吊车支腿下面采取垫钢板和方木的方式增大支点的受力面积,确保起吊作业过程中吊车的稳定。在夜晚作业时,应准备足够的照明条件。

钢筋笼起吊时,在顶部设置2个吊点(位置为顶部加强筋位置)用于垂直吊装,在钢筋笼中部设置1个吊点(加强筋位置)用于翻身起吊。在吊点位置多设1根加强筋。钢筋笼具体吊点见下图:

①钢筋笼横向吊点设置:按钢筋笼长度L,吊点按0.104L、0.292L、0.208L位置为宜。

②钢筋笼纵向吊点设置:钢筋笼纵向吊点设置四点。

①起吊前准备好各项工作,指挥25t吊机转移到起吊位置,司索工在钢筋笼上安装钢丝绳和卡环,挂上25t汽车吊主吊钩及副吊钩。

②检查吊机钢丝绳的安装情况及受力重心后,开始同时平吊。

③钢筋笼吊至离地面0.3m~0.5m后,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平稳,后主吊慢慢起钩,根据钢筋笼尾部距地面距离,随时指挥副吊配合起钩。

④钢筋笼吊起后,主钩慢慢起钩提升,副吊配合,保持钢筋笼距地面距离,最终使钢筋笼垂直于地面。

⑤指挥司索工卸除钢筋笼上副吊点吊钩,然后远离起吊作业范围。

⑥指挥吊机吊笼入孔、定位,吊机旋转应平稳,在钢筋笼上拉牵引绳。下放时若遇到钢筋笼卡孔的情况,要吊出检查孔位情况后再吊放,不得强行入孔。

⑦当钢筋笼下到B吊点时,暂停放下,拆下B吊点的钢丝绳、卡环。

⑧当钢筋笼继续往下插入,到A吊点时,暂停放下,并且插入槽钢,把钢筋笼固定在护筒顶,然后拆下A吊点的钢丝绳、卡环。

⑨在第一节钢筋笼吊放完成后,起吊第二节笼至孔口,进行主筋焊接,全部主筋焊接完成,缠绕箍筋并梅花形点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匀速下放。依次从最下节往上吊装钢筋笼直至整个钢筋笼吊装完成。

最上节钢筋笼下到孔口位置时,用槽钢临时将钢筋笼支撑在孔口,用水准仪测此时护筒顶标高,根据钢筋笼顶标高,算出吊筋长度,焊接吊筋在钢筋笼主筋上,然后将吊钩挂在吊筋上,缓缓下至设计位置,在钢筋笼的顶吊圈内插两根平行的槽钢,槽钢横放在枕木上,将整个笼体吊挂于护筒顶端两侧的方木上,确保钢筋笼位置、高度准确。

①钢筋笼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吊点加强处须满焊,主筋与箍筋采用点焊连接。

②在钢筋笼下放到位后,由于吊点位置与测点不完全一致,吊筋会拉长等,会影响钢筋笼的标高,为确钢筋笼的标高,应立即用水准仪测量钢筋笼的笼顶标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笼顶标高调整至设计标高。

③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应匀速慢速入孔,不允许强行冲击入孔。

④当钢筋笼刚吊离地面后,应停止起吊,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若有则可立即予以点焊加固。

5)吊装过程其它注意事项

①在钢筋笼起吊前必须重新检查吊点的焊接情况,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起吊要求后方可开始起吊。

②在起吊前仔细检查吊具、钢丝绳的完好情况,必须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对于吊具的检查重点是对滑轮及钢丝绳质量的检查,如发现钢丝绳有小股钢丝断裂 或滑轮有裂纹现象,一律不得使用。

③起吊前必须清除钢筋笼内的杂物,避免在起吊钢筋笼过程中发生高空坠物的事故。

④起吊必须服从起重工的指挥,确保钢筋笼平稳、安全起吊。

⑤如钢筋笼下放困难切不可强行冲击下放,必要的时候将钢筋笼重新拎出,对孔身重新处理后再入槽。

(3)钢筋笼吊放后允许的偏差:

(4)本工序的重点:钢筋笼不得强行下笼,下笼时应缓慢旋转下放,注意垂直居中下放避免碰撞土壁;吊筋应牢固,以免钢筋笼坠落;吊筋的长度应根据实测标高计算而定,确保笼顶标高正确。

4.1.2.7灌注水下混凝土

(1)本工艺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20±2cm。

(2)本工程使用Φ250mm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导管接头无漏水,密封圈完好无损。

(3)商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石子采用5~25碎石,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6~8小时,级配单应在混凝土开浇时随车附来。严格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混凝土搅拌站须附送级配单。现场应仔细核对配合比组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阻止更正,要求重拌。混凝土搅拌站后期附送混凝土质量证明单。每根桩的混凝土灌注须做好三次坍落度试验,以及一组混凝土试块。

(4)混凝土浇筑前安放好隔水塞和漏斗,导管底口离孔底300~500mm,待灌满混凝土,再提起悬挂混凝土隔水塞的铁丝,漏斗中的混凝土开始灌下时,立刻向漏斗中继续输送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GB∕T 30259-2013 水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从而保证第一灌混凝土的浇灌量。初灌量与二次清孔验收时间间隔≤0.5小时。

(5)混凝土开浇时,初灌量满足规范要求。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必须保持在3~10m之间,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深,测量混凝土面上升高度由机长或班长负责。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桩浇筑时间≤8小时。

(6)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保持在3~10m,一般尽量控制4~6m,最小埋入深度不得小于2m。

(7)导管应勤提勤拆,一次提管宜控制在3m左右且不超过最小埋深,并应控制混凝土液面上翻高度,一般浇灌一车混凝土检测2次左右,如遇异样,应勤测深度,拆除导管前应根据实测深度控制埋管。

(8)混凝土浇筑前应使泥浆池循环沟留存足够的贮浆量,并能及时外运,以保证混凝土能连续浇灌并防止泥浆外溢。

(9)混凝土充盈系数控制在1~1.2之间。

(10)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DB13/T 2510.22-2017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2部分:日化产品制造企业,超灌高度1m。冠梁施工前凿除桩顶虚桩至冠梁设计标高,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