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路基施工方案.doc

填方路基施工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0.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166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填方路基施工方案.doc简介:

填方路基施工方案是针对道路建设中的一种常见施工过程,主要是对地表进行平整和填充,以形成适合道路交通的坚实路基。以下是填方路基施工方案的一般简介:

1. 施工准备: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填料来源、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同时,需要设立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水分控制。

2. 地基处理:对于地基不平整或承载力不足的部分,需要进行基底处理,如挖除松软土层,或者对地基进行加固。

3. 填料选择与摊铺:选择合适的填料,如砂石、泥土等,按照设计要求的厚度和宽度进行摊铺。通常采用分层填筑,每层摊铺后需进行压实。

4. 压实作业:使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压实,保证填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压实度是关键参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5. 质量检测:在每层填筑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压实度检测,不合格需进行返工。

6. 边坡处理:在填方结束后,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处理,防止雨水冲刷和滑坡。

7. 工程验收:施工结束后,进行完工验收,确保路基的稳定和安全性。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填方路基施工方案概述,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进行调整。

填方路基施工方案.doc部分内容预览:

3.1.7 填方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必须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提供的断面图不完善,应全部补测。

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路基设计表和有关规定测设并固定路基用地界桩。桩上标出桩号及路中心填高,并适当增设临时水准点。

截水沟、排水沟放样时,可每隔20m左右在沟内外缘钉木桩标明里程及挖深。

3.1.8 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GB 12952-2011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对作业层队伍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质量、环保内容的交底。

3.2.1 对路基范围内的黄土陷穴宜进行处理。挖方边坡顶以外的陷穴,若倾向路基,应作适当处理。对串珠状陷穴应彻底进行处治。应在其发源地点对陷穴进口进行封填,并截排周围地表水。现有的陷穴、暗穴,可采用灌砂、灌浆、开挖回填、导洞和竖井等措施进行填充。陷穴表面的防渗处理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并将流向陷穴的附近地面水引离。

3.2.2 对路基范围内的地表裂缝,积水洼地,分别整平夯实,同时做好排水,以避免黄土陷穴继续发育。

3.3.3因本标段大部分为挖方,填方原料充足,填方所需土方量由挖方段运入。

3.2.4 施工前整体对临时性排水系统进行规划,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协调。及时完成临时性排水系统、永久性排水系统。对地表水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将各种危及路基稳定性的水源迅速引离路基。

4.2 施工方法

4.2.2基底处理:一般地段原地面清除表土20~30cm,老路刷坡50cm。填方路段清表后地面压实度应不小于90%。为保证路基边缘部分的压实度,在路堤右侧填筑宽度增加50cm,碾压完毕后进行削坡处理。为提高表层土体的压实度和承载能力,对填前压实后的地表采用三边形25kj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压实,为提高路堤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对上、下路堤填土分层压实后,由下至上每填2.0m高,再利用25kj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压实,路堤最后一层冲击压实厚度控制在1.0m~2.0m。

4.2.3标高控制:由于路基填筑材料为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较难,所以控制每层的填筑质量对保证整个路基工程具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在施工中加强层厚的控制。我标段决定在一定施工段落内设置路基边缘的标高控制杆的检查控制填筑层数和施工标高,这是一种很好的质量控制办法。

4.2.4摊铺整平:摊铺时先用推土机或装载机粗平,再用平地机精平,粗平与精平要同时穿插进行,以节约时间,减少水分损失。在精平后检测其松铺厚度是否与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吻合,在确认一致后准备开始碾压作业。

(1)黄土含水量过小,一般宜在土场进行处理。也可在现场均匀洒水加湿,土体吸收水份后,采用人工或双轮双锋犁反复拌和,及时整平、碾压。洒水量应根据现场抽检天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并考虑蒸发量。最好在傍晚洒水,第二天再补压,这样,洒在土层表面的水经长时间渗透,使土体各部分含水量很均匀,才能达到补水的目的;否则,表层含水量过大,碾压后出现薄层“弹簧”,压实度仍然不能达标。

(2)大于10cm的块料,必须打碎。摊铺厚度应控制在25~30cm,上路的土要及时碾压,洒水后的土达到最佳含水量时也要及时进行碾压。

(3)参考压实方案:先用CA25自行式钢轮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由YZT16K拖式凸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5~6遍,由洒水车洒水一遍,平地机再次整平,再由CA25光轮振动碾压2遍,路肩处多碾压一遍,最后静压一遍。

(4)在每层施工前,需要注意在上土前在压实的原地面或填筑层上洒水湿润,这样做可防止上层接触填筑土的水份损失,也防止施工车辆对填筑层的破坏,减少粉尘污染环境。

(1)新老路搭接:新老路搭接主要采取开挖台阶的方式,第一层台阶高度1.2m,其它各层台阶高度0.8m,开挖破率与原老路基保持一致,台阶宽度依据破率确定。

(2)路基回填时,应分层进行摊铺。保证每层满足压实度及平纵坡要求,不得出现积水,确保质量要求。

(3)填挖交界处为一般土时,应对挖方区0.8m深度、10m长度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顶、底各设置一层双向塑料土工格栅,格栅锚固在挖方区的长度纵向不小于5m,锚固采用φ8钢筋钉。填挖交界处的衔接通过开挖锯齿形台阶实现,台阶宽度不小于2m

(4)对于桥头路堤的处理,采用5%石灰土填筑,通过重型压路机达到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6%,重型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要求用小型机具薄层夯实。台背路基填筑与一般路基采用台阶搭接,搭接台阶宽度为1.5m,高1.0m,自基底沿1:1.5的坡率向上搭接至路床顶面。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土,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回填土时对桥涵污工的强度等要求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

桥台背后填土宜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

4.2.7路基填料强度、压实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路基的填料强度、压实度要求

5.1 必须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根据当地天气自然情况制订旱、雨季施工计划,每层施工完成后应完善地表水处置方案,把其对路基的破坏降到最低点。

5.2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横坡合适,排水良好,压实度土壤强度和路床的整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5.3 填方地段应在填土前排除地面积水和其他杂物、草皮、淤泥、腐殖土和冰块并平整压实。路堤边坡应修整密实、直顺、平整稳定、曲线圆滑,填料及路堤的整体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4 土方路基施工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6.1 为防止路基被雨水浸泡和边坡被雨水冲刷,应在路基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边沟必须及时开挖,确保排水畅通。

6.2 已经成型的路基不应做施工道路,施工中的重型车辆应尽量通过施工便道,防止路床碾压后不平整或坑槽。

6.3 边坡桩应很好保护。水准基点妥善保护,供路面施工使用,测设高程。

7.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创优质工程光荣,出劣质工程可耻”的思想和“一切为用户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

7.2.2建立经理部经理负责制,总工程师直接分管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贯彻“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谁负责操作,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7.2.3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质量检验和监督机构,设置专职质监工程师和质量管理人员,支持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其坚持原则,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7.2.4加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监理大纲等规定的学习,认真按规范施工,对每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定,并严格处理质量事故。

7.2.5系统积累有关质量方面的各种原始记录资料,并及时研究、分析、处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不利因素。

7.2.6实施部门质量责任制,并对其负责的工程的质量情况给予考核。落实专人分段负责施工质量,其质量监控效果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以经济杠杆督促质量管理。

7.2.7加强质量预控,对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控。

7.2.8在施工过程,坚持质量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已完工序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施工。

路堑挖土方作业主要是机械化施工,确保机械、人员安全至关重要。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8.1.1 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保障体系。

各协作施工作业队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项目经理部到施工现场均应设置专职安全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健全安全预防、预警、检查、事故处理、安全报告等保障系列。

8.1.2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重在落实、贯彻、检查。

8.1.3 施工机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和看管。各种机械操作手、电工必须经培训、考核持有上岗证,同时经常加强对司机、电工及施工人员的教育。

机械施工中的安全包括机械本身的安全、施工操作规程的安全。

8.1.4 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夜间施工,路口、边坡顶必须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专人管理灯光照明。

8.1.5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机械燃料库必须设消防防火设备。对现场易燃品必须分开放置,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8.2.1 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一般宜远离居民区,而且应设于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方处。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尘及消声等措施。

8.2.2 施工中,对路基边坡可采取分段施工,清除的种植土及时异地堆放。工程弃土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防护,保证环境的美观整齐。

8.2.3 开挖中发现文物、古化石时,应暂停施工《急救中心建设标准 建标177-2016》,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建设单位和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研究处理,不准瞒报和私自处置。

8.2.4 路基开挖中应加强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不准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及通道附近设置弃土场。

(1)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提前掌握住长期天气变化趋势,根据雨季天气情况,结合工程不同特点,统筹安排,均衡考虑,科学制定并随时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

(2)完善排水防护设施。因路基施工时排水防护工程尚未真正展开,要设立临时排水设施,如挖筑临时急流槽、排水沟、挡水碾等。 (3)完善防雨覆盖措施。对于路基土方,要采取防雨材料对路基进行覆盖JGJ 39-201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保证雨后可以迅速开展施工,保证施工连续性。

(4)加快水毁处理速度。雨季发生水毁后,反应要迅速,处理要及时,修复要到位。对水毁路段要制订科学完善的处理方案,以最块的速度恢复工程原貌,修复质量要完全满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5)边坡特别是填方段及湿陷性黄土等土质较差的路段的边坡,往往受雨水冲刷后易形成较大冲沟或发生坍塌缺口。整修时应自下而上分层挖台阶,每层的高度不宜超过15cm,应用与原路面相同的填筑材料,宽度应为原宽增加30~50cm,以保证边坡的压实度和稳定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