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式初雨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地下式初雨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x
资源大小:0.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7933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地下式初雨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docx简介:

一个地下式初雨调蓄池的施工组织设计简介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会简要介绍项目的性质,如调蓄池的规模、位置、设计容量等,以及其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主要目标,如确保调蓄池的结构稳定性,满足防洪、水质控制等性能要求。

3. 施工内容:详细列出施工的各项主要工作,如地下结构的挖掘、混凝土浇筑、管道安装、防水处理、绿化恢复等。

4. 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5. 施工组织:介绍施工队伍的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人员等角色的分工,以及与相关方的协调机制。

6. 安全与质量管理: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管理策略,包括应急预案、质量检查标准和验收流程。

7. 环保与文明施工:阐述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护环境,如噪音控制、扬尘治理、废水处理等,以及文明施工的具体措施。

8. 风险管理:识别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地质条件变化、设备故障、天气影响等,并提出应对策略。

9. 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成本预算和进度控制计划,以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和成本完成。

10. 结束语:总结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其对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性。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内容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某地下式初雨调蓄池施工组织设计.docx部分内容预览:

(3)导墙施工技术要求

1)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误差为±10mm。

CJJ 54-2017-T: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无水印,带书签)2) 内外导墙间距误差为±10mm。

3) 导墙内墙面垂直度误差为3‰。

4) 导墙内墙面平整度为3mm。

5) 导墙顶面平整度为5mm。

4.6.3泥浆制备与管理

泥浆主要是在地下连续墙挖槽过程中起护壁作用,泥浆护壁技术是地下连续墙工程基础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地连墙的质量与安全。

根据地质条件,泥浆采用膨润土泥浆,针对松散层及砂砾层的透水性及稳定情况进行不同的配置。

配置储备泥浆量根据经验公式计算为不小于795m³

① 泥浆制作所用原料符合技术性能要求,制备时符合制备的配合比。

② 泥浆制作中每班进行二次质量指标检测,新拌泥浆应存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补充泥浆时须不断用泥浆泵搅拌。

连续墙施工采用跳槽法,根据槽段长度与成槽机的开口宽度,确定出首开幅和闭合幅,保证成槽机切土时两侧邻界条件的均衡性,以确保槽壁垂直。成槽后以超声波检测仪检查成槽质量。

液压抓斗的冲击力和闭合力足以抓起强风化岩以上各层,在成槽过程中,严格控制抓斗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尤其是开槽阶段。抓斗贴临基坑侧导墙入槽,机械操作要平稳。并及时补入泥浆,维持导墙中泥浆液面稳定。

成槽过程中,软土层和厚砂层易产生坍塌,针对此地质条件,制定以下措施:

①减轻地表荷载:槽壁附近堆载不超过20KN/m2,起吊设备及载重汽车的轮缘距离槽壁不小于3.5米。

②控制机械操作:成槽机械操作要平稳,不能猛起猛落,防止槽内形成负压区,产生槽坍。

③强化泥浆工艺:采用优质膨润土制备泥浆,保持好槽内泥浆水头高度,并高于地下水位1米以上。

在施工中,一旦出现塌槽后,要及时填入砂土,用抓斗在回填过程中压实,并在槽内和槽外(离槽壁1m处)进行注浆处理,待密实后再进行挖槽。

①垂直度不得大于0.5%;

③槽宽允许误差:0~+50mm。

成槽以后,先用抓斗抓起槽底余土及沉渣,再用泵吸反循环吸取孔底沉渣,并用刷壁器清除已浇墙段砼接头处的凝胶物,在灌注砼前,利用导管采取泵吸反循环进行二次清底并不断置换泥浆。

用吊车吊住刷壁器对槽段接头砼壁进行上下刷动,以清除砼壁上的杂物。

4.6.5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采用整体制作、整体吊装入槽,缩短工序时间。

①现场设置钢筋笼加工平台,平台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保持水平。

②钢筋加工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③钢筋笼制作过程中,预埋件、测量元件位置要准确,并留出导管位置(对影响导管下放的预埋筋、接驳器等适当挪动位置),钢筋保护层定位块用5毫米厚钢板,焊于水平筋上,起吊点满焊加强。

④钢筋笼制作偏差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

①钢筋笼吊筋焊接方位是否正确,因钢筋笼网片靠基坑侧配筋比另一侧偏大,不能在起吊后下放,钢筋笼容易变形且造成安全隐患。

②钢筋笼起吊用的钢丝绳是否起毛、卡环丝口是否滑丝及滑轮是否松脱打滑等。

③在吊放钢筋时,始终保持一台吊车受力,并密切注意槽内变化。

④钢筋笼在下放时,要保持垂直下放精度,避免钢筋笼下放破坏槽壁引起坍槽。

为保证槽壁的完好性,在清槽后尽快下完钢筋笼并开始灌筑混凝土。采用直升导管法,每槽配2根导管,导管直径为φ250mm,导管由由吊车提升。

设计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10。

导管采用直径250mm,壁厚4mm无缝钢管自制,管节间采用法兰盘接头,并加焊三角形加劲板避免提升导管时法兰盘挂在钢筋笼上。

标准管节长度为2m,并配备若干1.5m、1m及0.5m长的管节。

导管按所需长度拼接,底管长度为4m长的管节。

导管使用前进行试拼试压,试压压力为1.0Mpa。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措施:

导管间间距采用2.4米,并且导管应尽量靠近接头;隔水栓采用气囊隔水栓;钢筋笼和导管就位后,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及时灌注水下混凝土。

开始灌注时,隔水栓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泥浆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以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宜,约为0.3~0.5m。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初次埋深需超过1.0m。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间歇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min内,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

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设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混凝土灌筑高度超设计高度0.5m。

地连墙完工后,利用预埋灌浆管对混凝土质量进行超声波检测。

4.7 MJS止水桩施工

地连墙接缝处采用根据MJS止水桩封堵,MJS止水桩技术指标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采用全站仪在施工区域内布置控制点,通过控制点进行桩位放样。

(2)使用2m以上岩心管结合金刚石钻头进行导正引孔,保证垂直度。并对成桩垂直度进行抽查。

4.7.4 MJS成孔

(1)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主机、高压泵、空压机、泥浆搅拌系统、MJS管理装置等都能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主机就位,机架放置平稳后开始校零。

(2)钻杆下放,即在引孔内将钻杆下放至设计深度,如果在钻杆下放过程中下放困难,打开削孔水进行正常削孔钻进。

(3)对接钻杆和钻头,对接时,认真检查密封圈情况,看是否缺失或损坏,地内压力是否显示正常。

(4)重复2步骤和3步骤,直到钻头到达预定深度,钻杆到位。

(5)钻头到达预定深度后,开始校零,设定好之后,开始改良。

(1)定位置喷射,先开倒吸水流和倒吸空气,在确认排浆正常时,打开排泥阀门,开启高压水泥泵和主空气空压机。钻杆重新下放到位后开始向上喷射改良。

(2)施工时密切监测地内压力,压力不正常时,必须及时调整排浆阀大小控制地内压力在安全范围以内。

(3)当提升一根钻杆后,对钻杆进行拆卸,此时关闭水泥浆泵、主空气、倒吸空气和倒吸水流。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施工结束。施工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冲洗和保养。

4.8.1基坑降水施工方法

基坑地基经过旋喷桩处理与地连墙形成封闭式止水帷幕。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

基坑内降水井共布置6口,井深30m,另外布置2口承压水观测井,井深42m。坑外布置4口潜水水位观测井,井深12m。

4.8.2基坑降水施工流程

基坑降水主要施工流程:深井钻孔→井管安装→管外封闭→水井冲洗→降水运行→维护管理→水井拆除

4.8.3基坑降水施工工艺

钻机安装平稳,确保钻孔圆正、垂直、孔斜不得超过1.5°。

为提高钻探进尺和成孔质量,钻探采用清水冲击钻探成孔工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保证孔壁的稳定;减少对含水层渗透性和水质的影响;提高钻进效率,减少孔底沉渣厚度。

井(孔)管安装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井(孔)管的结构设计,进行配管;

2)检查井(孔)管质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井(孔)管安装并符合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填砾, 砾料粒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砾料应纯净,不含泥土和杂物。备足砾料和粘土,使之能一次填筑完成。填砾时,砾料应沿井(孔)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砾料填筑到设计深度后,再填入粘土球(填入高度5.0m左右),最后填粘土至孔口,并将孔口粘土夯实。

4.洗井与试验性抽水要求

当井(孔)管安装与填筑砾料、粘土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洗井。洗井的目的是清除井内泥浆,破坏井壁附着的泥皮,钻探渗入含水层中的泥浆和细小颗粒,使过滤器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透水人工过滤层,以增加井的出水量和透水性。

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

4.8.4降水井的拆除

基坑开挖完成后,将继续进行降水施工,降水工程结束(竣工)后,会同设计、监理单位确定封堵时间。

封堵方法为:先用碎石填实降水井孔,预埋一根塑料管抽水,塑料管周围用混凝土填实,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铁丝封死塑料管,打垫层混凝土,铺设外防水层,焊接钢筋,进行施工防水处理,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微膨混凝土将其浇注密实。

4.9.1基坑开挖总体部署

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开挖第一层土方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底,然后施工冠梁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待冠梁、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通基坑开挖条件验收后进行混凝土支撑以下土方开挖。

调蓄池土方分7层开挖。施工流程如下:。

4.9.2土方开挖原则

(1)基坑开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及节点工期为原则。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段、对称、平衡、快速开挖、快速支撑、中部拉槽、随挖随撑、严禁超挖、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快速施工”的原则,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减小变形量。

(2)基坑开挖必须在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冠梁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3)基坑开挖时,边挖边运,严禁在基坑顶边缘堆土。

(4)在竖向上按照钢支撑设计位置上下分层进行开挖,在每一层分别挖至钢支撑底部标高下50cm时及时进行钢支撑架设。

(5)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由集水井汇水,水泵抽水至地面沉淀池,经沉淀净化后排入市政管道。在雨季施工,严格执行雨季施工方案。

(6)每一工况挖土及钢支撑的安装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对各道支撑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托和连接GB/T 36549-2018标准下载,防止因围护结构变形和施工撞击而发生支撑脱落。

(8)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操作,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围护桩,钢支撑顶面严禁堆放杂物

4.9.3基坑内土方开挖、运输形式

项目施工作业区域小,调蓄池基坑深度达,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用分层开挖方案,先用PC200挖掘机开挖表层土方,再用长臂挖掘机配合2台PC60挖掘机开挖16m深度以内土方,最后剩余土方采用电动轮胎起重机垂直提升。

基坑底面以上50cm厚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小挖机开挖。基坑开挖方法如图2:

T/CMSA 0012-2019标准下载(1)第一、三层土方开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