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427-2021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pdf

DB13T 5427-2021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143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T 5427-2021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pdf简介:

"DB13T 5427-2021"是中国北方某省级标准(如河北、天津等地)中的一份技术指南,具体名称为"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这份指南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关于如何处理和恢复因底泥洗脱(可能由于工业污染、农业化肥过量使用等原因导致的水体环境问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该指南可能会包含一系列技术规范,例如底泥处理技术(如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流程、监测指标、效果评估方法等。它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工程技术方案,以帮助修复受损的水体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功能,保障水质安全,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具体的细节可能因地区、环境条件和法规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这份指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DB13T 5427-2021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

本文件提供了湖泊或河流的以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为目标的底泥洗脱工程建设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底泥污染型河流、湖泊、城市水体及人工水产养殖区底泥污染物的移出,实现水体 生态恢复,其他水域可参照执行。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体底泥 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 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 3.2 水体 是江、河、湖、海、水库、池塘等的总称。 3.3 水体内源污染 主要指进入河流、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沉降至湖泊底质表层, 随时间推移逐渐形成河湖内污染负荷。

DB13/T 5427202

通过机械或射流驱动产生的瑞流实现水体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泥砂的机械分离,将无机泥砂 原位覆盖JT∕T 770-2009 公路工程 高强页岩陶粒轻骨料,有机污染物异位处理的水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

具有一定厚度与复杂结构的区层,是底泥与上覆水相之间的边界层。在底泥一水界面之上是化学 性质相对均匀的水层,界面之下为物理结构相对稳定的底泥沉积层

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 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7

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

在某一深度处,光照的强度减弱至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全部为维持其生命代谢消耗月 没有净生产量,此深度为补偿深度

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又称“粒度”或者“直径”。当被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 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或组合)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或组合)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料 或粒度分布)。

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 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一般不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废水处理 泥。

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生命起源于水中,水又是一切 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水分交换,环境中水的质(盐度)和量是决定生物分 的组成和数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4.1设计原则与技术路线

4.1.1污染底泥的底泥洗脱应坚持局部重点区域重点洗脱的原则;以底泥污染物有效去除和水质改善 为工程直接目的,以底泥洗脱后促进生态恢复为间接目的。 4.1.2在设计底泥洗脱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与其他相关工程措施的协调与配合,综合设计,分步实施。 工程后期,应考虑进行常态化维护管理。同时,综合考虑工程效益与投资。底泥洗脱工程设计的技术 路线见图1。

DB13/T5427202

DB13/T 5427202

4. 2. 1工程阶段划分

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项目实施 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 工招投标、项目施工、交工验收、项目后评估及竣工验收九个阶段、

4.2.2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 项目名称、执行单位、编写单位; b) 项目背景: c)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 污染底泥洗脱及处置工程初步方案; e)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设想; f) 工程组织机构初步设想; g) 项目进度安排; h) 工程效益评价: i) 环境影响评价; j) 结论: 附件。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 项目名称、执行单位、编写单位; b) 项目背景: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 污染底泥洗脱及处置工程初步方案; e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设想; f 工程组织机构初步设想; 项目进度安排; h) 工程效益评价; i 环境影响评价; j) 结论: k)附件。

T行性研究阶段的具体要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a) 总论; b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C 项目所在区域污染底泥成因和分布状况; d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自然条件和项目实施条件论证: e 洗脱范围、洗脱工程量确定;污染底泥洗脱与输送方案论证;污染底泥脱水方案论证;余水 处理和排放方案论证;污染底泥处置利用方案论证; f 环境监测方案; g 项目外部协作条件;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安全和节能;工程组织机构; h 招投标; i 项目实施周期及工程进度计划: j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k) 国民经济评价; 1)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m 研究结论;问题和建议; n 附图和附件。

4.2.4初步设计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4.2.4.1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主要设备与材料” “工程概算”和“设计图纸”四篇 组成。 4.2.4.2设计说明书内容一般包括:总论;自然条件;污染底泥洗脱工程量确定;总体布置方案设计 污染底泥洗脱与输送设计:污泥脱水设计:余水处理和排放方案设计:环境监测方案设计:附属工程

DB13/T5427202

没计;环境保护;安全和节能;工程量汇总;施工条件、方法和进度;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问 题与建议。初步设计文件应附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及规划、土地等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4.2.4.3主要设备与材料包括:洗脱、输送、脱水余水处理、污泥后处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等所 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主要设备应说明其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对非标设备应专门说明。 4.2.4.4主要材料应按单项、单位工程分别列出数量。 4.2.4.5工程概算包括:“编制说明”、“工程概算表”两部分内容。 4.2.4.6设计图纸包括:设计图纸目录;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污染底泥分布图;洗脱区设计 图:污染底泥输送、余水处理及排放设计图:其他相关图纸

4.2.5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4.2.5.1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还包括说明书、主要设备材料表。 4.2.5.2图纸包含:图纸目录: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污染底泥分布图:洗脱区设计详图:污 染底泥输送工艺设计图,输送管线路图、过路管设计详图;污泥脱水设计图、余水处理及排放工艺设 计图;其他相关图纸。 4.2.5.3说明书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平面和高程基准系统;气象资料;水文、泥 少资料:项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区域污染底泥特点和分布;项目设计方案和主要参数:施工工 艺流程;各个施工工序、施工技术和工序衔接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环境保护和监测要求;施工质量 要求;项目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4.2.5.4主要设备材料表:应列出各施工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详细清单,主要设备和材料应说明 其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对非标设备凡 单位工程分别列出数量

5水体底泥泥质调查与洗脱区域划定

河流、湖泊等监测采样点的设定依据治理区域实际环境情况,具体如下: a)正常情况下在治理的河流水域下游每隔500m布设采样点,且总数不少于3个; b 在河流或湖泊的国控、省控、市控、或县控断面下游每隔500m布设采样点,且总数不少于3 个; C 在工业园区、企业废水排口处下游每隔500m布设采样点,且总数不少于3个 在居民聚集区、农业分布区、支流汇入处下游每隔500m布设采样点,且总数不少于3个; 河流入湖口、湖湾区、水源地及水污染较重水域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密布设采样断面

5.2.1污染底泥的采样方式一般为人工取样。人工方式底泥采样器主要有抓斗和柱状采样器两种。 5.2.2抓斗采样深度可为表层10cm,主要用于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区重点洗脱区域的确定。 5.2.3柱状采样器可采集不同深度的底泥样品,主要用于底泥垂直污染特征研究及确定工程区污染底 泥的状况。

5.3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DB13/T 54272021

脱生态恢复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测定项目及

参照《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根据底泥有机污染物中的有机质含量来确定 底泥洗脱区域。 a)宜将水体底泥有机污染物中的有机质含量作为底泥洗脱区划定的主要依据,将有机质含量 6.72%作为1项指标限定值; b) 水体底泥有机污染物中的有机质含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上述限定值的区域可划定为底泥洗脱区 域; c)水体底泥有机污染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小于上述限定值的区域可划定为非洗脱区

6底泥洗脱控制目标及洗脱要求

3.1底泥洗脱控制目标

6.1.1洗脱深度确定

DB13/T5427202

对底泥中有机质含量进行分层测定,分析有机质随底泥深度的垂直变化特征,以有机质含量6.72 洗脱深度的界线值。 有机质含量在底泥的垂直分层方向上超过6.72%的泥层厚度为底泥洗脱深度。 原则上底泥洗脱厚度不超过20cm,具体以作业水体实际情况而定。

6.1.2洗脱后环境和指标要求

表2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水体生态指标

5.1.3洗脱底泥量测算

6.1.3.1根据需开展洗脱水体的河床面积(S)与洗脱深度(H)的乘积计算拟洗脱的水体底泥总量 洗脱污泥总量(M)=洗脱河床面积(S)×洗脱深度(H)。 3.1.3.2根据拟洗脱的水体底泥总量与拟洗脱层有机污染物浓度平均值计算洗脱产生污泥总量:洗脱 产生污泥量(m)=洗脱污泥总量(M)×有机污染物浓度占比平均值(%),

6.1.4工程投资与成本核算

底泥洗脱工程投资与其他治理工程投资类似,具体如下: a) 底泥洗脱的投资包括洗脱工程费用、后处理费用。洗脱工程费用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 利润、税金和专项费用五个部分; D 预算定额根据工程管理要求,参照交通部、水利部相关规定及市场信息价进行核算: C 后处理费用为对洗脱污泥最终处理产生的处理费用

CECS 435:2016标准下载6.2底泥洗脱控制要求

底泥洗脱控制要求如下: a)洗脱扰头的物理作用力需连续、稳定: b)原则上洗脱扰头的物理扰动时间控制在3.Omin~5.Omin,具体以作业水体的底泥性状确定; C)混凝槽中处理剂的投加量需连续、稳定:

DB13/T 54272021

)沉淀槽中的污泥达到指定液位DL/T 1800-2018 水轮机调节系统建模及参数实测技术导则,需将其抽送并进行后续处理

6.3底泥洗脱施工要求

6.3.1施工边界确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