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A 20003-2019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pdf

TCECA 20003-2019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5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835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A 20003-2019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pdf简介:

"TCECA 20003-2019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pdf" 是一份关于智能建筑工程设计的标准或指南。TCECA是可能代表特定的建筑行业组织或机构的缩写,"20003-2019"则表示这份文件的版本更新日期,范围从2000年到2019年。这份文档详细规定了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技术要求、系统集成和管理等,涵盖了智能建筑的技术应用、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安全性、节能性等方面。

它旨在促进智能建筑的高效、舒适、安全和环保,帮助设计师、工程师和相关人员确保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是智能建筑领域的重要参考文件。由于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份标准可能会随着新的技术出现和标准更新进行修订。

TCECA 20003-2019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通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1应具有设备台账、备品备件台账,记录设备资产、维护 情况等信息; 2宜支持设备故障管理,建立故障知识库、故障原因及建 议维修措施等;

辖区域内的物资和人员进行应急指挥调度; 2应预留与上一级应急响应系统信息互联互通的通信接口。

6.1.1信息设施系统应为智能建筑提供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 6.1.2信息设施系统宜包括信息接人系统、布线系统、通信系

DB42∕T 1715-2021 桥梁多点同步顶升施工技术规范6.1.1信息设施系统应为智能建筑提供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

D.1.1后总设施系统应为智能建 巩提供后息化应用的塞础设施他。 6.1.2信息设施系统宜包括信息接人系统、布线系统、通信系 统、信息网络系统、无线对讲系统、有线电视网络及卫星电视接 收系统、广播系统及其他相关的信息系统

6.2.4在建筑的地下一层或首层(无地下室建筑)应设置

个的进线间,进线间面积不宜小于10m,并应满足多家电 业务经营者(含本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信息管线接入与 口设施安装的需要。

2.5在地下室(非最底层,除只有地下一层外)宜设置通信 施机房。机房面积和基础条件应根据当地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使 需求确定。

6.2.6信息进线管宜从建筑物外两个共用互通的人(手)

2进线管的根数及管径应按引人电缆(光缆)的规格、数 量确定,并预留今后发展的余量; 3进线管入口处应采取防渗水等措施。

6.3.3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支持各类智能化系统终端设备的接入; 2信息插座的类型宜根据线缆传输性能、装饰要求选择相 应底盒、面板和模块:电端口应采用8位RJ45模块通用插座, 光端口宜采用SC、LC等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工业环境中的 言息插座宜带有保护壳体: 3信息插座模块宜采用标准86系列面板,采用光纤模块的 底盒深度不应小于60mm; 4建筑内局部区域功能尚未确定时,配线子系统宜设置集 合点。 6.3.4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内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 至弱电间配线设备的水平线缆,以及弱电间内的配线设备、设备 线缆和跳线等组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息插座应根据支持的业务终端设备数量进行配置; 2每一个信息座配置一根水平线缆: 3水平线缆根据传输带宽和传输距离的要求,宜采用6类 或6A类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缆、单模光缆;当系统 检士保宠画 地西产

至弱电间配线设备的水平线缆,以及弱电间内的配线设备、设 线缆和跳线等组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息插座应根据支持的业务终端设备数量进行配置; 2每一个信息座配置一根水平线缆: 3水平线缆根据传输带宽和传输距离的要求,宜采用6 或6A类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缆、单模光缆;当系 传输有保密要求或工业建筑设备制造等环境有防扰要求时

采用6A类及以上等级的屏蔽4对对绞电缆或光缆; 4楼层配线设备水平侧(语音、数据)配线架应采用快接 式配线架,配线架模块数量配置除应满足终端信息插座模块数量 外,还应预留不小于10%的余量; 5楼层配线设备主十侧(语音)配线架宜采用110配线架 配线架端口数量应不小于终端语音插座模块和大对数主干电缆的 数量; 6楼层配线设备主于侧(数据)光缆配线架应根据实际接 入交换机的上联端口和线缆数量进行配置。

外,还应预留不小于10%的余量; 5楼层配线设备主十侧(语音)配线架宜采用110配线架 配线架端口数量应不小于终端语音插座模块和大对数主干电缆的 数量; 6楼层配线设备主十侧(数据)光缆配线架应根据实际接 入交换机的上联端口和线缆数量进行配置。 6.3.5十线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语音主干大对数电缆容量按语音4对水平电缆的实际使 用容量(1对或2对)进行配置,并应预留不少于10%的线对 容量; 2数据主于线缆应根据交换机主干端口数量(预留不小于 50%的余量)进行配置,每一电端口应配置一根4对对绞电缆, 每一光端口应配置2芯或4芯光纤: 3主干配线模块根据主干线缆容量进行配置。 6.3.6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群配线设备内线侧的配线容量应与各建筑引人的主 干线缆容量相匹配,配线容量(ODF、MDF)应不小于进出光 缆、大对数电缆芯数的总和; 2建筑群配线设备外线侧的配线容量应与建筑群外部引人 的主干线缆或入口设施容量一致。 6.3.7跳线应根据配线模块端口的25%~50%,或按照实际使 用情况进行配置。配线容量较大、密度较高的配线机柜内宜采用 软跳线或预端接线缆进行连接。 6.3.8应根据终端信息点数量配置19"标准机柜,可按每200个 信息点设置1台19"标准机柜。 6.3.9传输距离长、数据传输容量大、保密性要求高的系统宜 采用光纤到桌面。

6.3.5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语音主十大对数电缆容量按语音4对水平电缆的实际使 用容量(1对或2对)进行配置,并应预留不少于10%的线对 容量; 2数据主于线缆应根据交换机主干端口数量(预留不小于 50%的余量)进行配置,每一电端口应配置一根4对对绞电缆, 每一光端口应配置2芯或4芯光纤;

6.3.6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群配线设备内线侧的配线容量应与各建筑引人的主 干线缆容量相匹配,配线容量(ODF、MDF)应不小于进出光 缆、大对数电缆芯数的总和: 2建筑群配线设备外线侧的配线容量应与建筑群外部引入 的主干线缆或入口设施容量一致。 6.3.7跳线应根据配线模块端口的25%~50%,或按照实际使 用情况进行配置。配线容量较大、密度较高的配线机柜内宜采用 软跳线或预端接线缆进行连接。 6.3.8应根据终端信息点数量配置19"标准机柜,可按每200个 信息点设置1台19"标准机柜。 6.3.9传输距离长、数据传输容量大、保密性要求高的系统宜

6.3.9传输距离长、数据传输容量大、保密性要求高的系统宜 采用光纤到桌面。

1布线系统应采用多模光缆、单模光缆、6类或6^类及以 上等级; 2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米用屏蔽布线系统、光缆布线 系统或采取其他相应的防护措施: 1)网络安全保密要求时; 2)安装场地不能满足非屏蔽布线系统与其他系统管线或 设备的间距要求时; 3)建筑对电磁环境有要求时。 3布线系统所有线缆的两端、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应有清晰 耐磨的标签; 4系统中12芯及以上的主干光缆可采用MPO/MTP预连接 光缆设备; 5机房布线宜采用智能布线系统; 6线缆与电力电缆或配电母线之间的最小间距应根据机柜 的容量和线缆保护的方式确定; 7线缆宜采用升放式桥架敷设,桥架的高度不宜大于 150mm,桥架的安装位置应与建筑装饰、电气、空调、消防等协 调一致。当桥架敷设在机柜上方时,桥架的顶部距离天花板或其 他障碍物不宜小于300mm。

6.3.13智能布线系统的功能应包括自动文档记录、发现和

设备迁移、集成CAD或MIB显示、电子工作单配发、故障报警 的快速定位、及时告警和可视化管理。

6.3.14局域网供电系统(PoE)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15系统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6.3.15系统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有

大规格及中规格宜支持插卡式,小规格宜支持插卡式和单机版两 种形式。

6.4.7光缆选型,室外光缆宜采用G.652D型单模光纤,室内 光缆宜采用模场直径与G.652光纤相配匹的G.657类单模光纤。 6.4.8每个ONU接人光缆应根据用户分布情况配置,至少配置 条2芯光缆。

6.4.7光缆选型,室外光缆宜采用G.652D型单模光

6.4.8每个ONU接人光缆应根据用户分布情况配置,至少配置 一条2芯光缆。

6.5.1通信系统应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等多种通信 业务。

的 10% ~15%确定。

GB/T 36357-2018标准下载的 10% ~15%确定。

1系统应解决建筑物内移动通信信号盲区问题,并预留向 5G和更高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扩展的条件; 2应在建筑物地下室和超过100m高的建筑楼层或设备层 内预留移动通信覆盖机房,并提供配电、照明、消防、接地、空 调外机的安装位置等设施; 3机房内的机柜布置、槽盒、线缆以及出入口控制、防盗、 视频监控、消防、空调等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设计: 4建筑内应设计预留移动通信覆盖系统的水平及垂直槽盒 的位置; 5系统宜采用合路的方式进行建设,将多家移动电信业务 经营者的信号传输频段整合到一套系统中进行传输: 6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规划、终端天线设置应由电 信业务经营者负责设计: 7禁止使用移动通信设备的场所应设置移动通信信号室内 屏蔽系统

1应根据业务的需求设置卫星通信接收系统,并确定接 天线的尺寸、数量、方位角、基座、风荷载等,满足语音、

据、图像、多媒体等信息传输的需要: 2卫星天线的位置宜设置在主楼、裙房屋顶或地面,接收 方位上应无遮挡; 3机房内应预留配电、照明、消防、空调、防雷接地等基 础设施,以及预留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 4天线至卫星通信接收机房连接的通信电缆长度不宜大于 20m,并预留室外馈线接人卫星通信接收机房的管路; 5设在建筑物屋上的卫星通信接收大线应采取防止因地 震、台风、雷电等因素导致设备或部件损坏及坠落的安全措施。

6.6.1应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运营模式、业务性质、应用功 能及环境安全对系统进行网络规划和性能设计,网络规划宜设置 为业务网和设备网等,并可根据需求增加其他种类的细分网络。 当建筑规模较大、系统可靠性要求较高、有管理需要时,业务网 可细分为内网、外网,设备网可细分为控制网、安防网等。

子网,宜采用VLAN或VxLAN的技术,共用同一套网络设备 行信息交换。通过内部网段的逻辑隔离提高网络应用的安全 利用内部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 系统。

6.6.4信息网络系统功能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建立各类用户完整的公用和专用的信息通信链路,支 持建筑物内多种智能化系统端到端的信息传输: 2宜采用有线和无线融合的组网方式,使建筑物内部没有 网络盲区,并能够满足建筑物内部不同区域的应用需求; 3应具有拓展建筑物内信息网络系统的业务功能,实现业 务的增值服务:

4业务应用对内网安全等级要求较高时LD∕T 72.4-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 建筑工程-砌筑工程,网络设计宜来 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的方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