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 43∕001-2017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DBJ 43∕001-2017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7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398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 43∕001-2017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简介:

《DBJ 43∕001-2017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一部湖南省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BJ"是"湖南省建筑地方标准"的缩写,"43∕001-2017"表示该标准的发布年份为2017年,序号为001。这个标准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湖南省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别墅等)的节能设计提出的要求和指导,旨在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节能政策,同时也是对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参考。它可能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建筑朝向布局、采光与通风策略、设备选型与能效等方面的规定,以实现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DBJ 43∕001-2017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8.2.1太阳能利用应遵循被动优先原则,宜充分利用太阳能制 备热水。

.1 备热水。 8.2.2利用太阳能时,宜采用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系统, 且太阳能保证率应不低于30%

8.2.3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应

1集热器的设置应避免受自身或相邻建筑本体的遮挡。在 冬至日采光面上的日照时数,太阳能集热器不应少于4h; 2不应影响本建筑及相邻建筑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应避 免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造成光污染; 3系统管道、配电及控制设备应与建筑物其他管线统筹安 排,布置应安全、合理有序,便于安装维护; 4光热构件应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上,应安全可靠且采取 防雷措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8.2.4太阳能热水设计供水温度昆明市建设项目用地与规划指引(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11月),宜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范》GB50015中推荐温度的下限值。 8.2.5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先采用自然循环集热系统

8.2.5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先采用自然循环集热系统

8.3.1热泵系统的系统能效SCOP夏季不应低于3.0,冬季不 应低于 2. 6,

8.3.1热泵系统的系统能效SCOP夏季不应低于3.0,冬季不 应低于2.6。 8.3.2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应进行全年动态负荷的分析和计 算,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取热量和释热量的分析和计算,设计地 热能交换系统。当地热能交换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辅助 冷却或加热措施。

冬季取热造成的地表水体温度的变化,并分析此温度变化对水体 的影响。采用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时,应符合相关取水规定,确 保有效回灌和不污染地下水源

8.3.4水源热泵机组性能应满足地热能交换系统运行参数

8.4.1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宜在空调主机设冷凝热回收, 并用于生活热水系统。

8.4.2利用锅炉或直燃机集中供热的建筑应设置烟气热回收 装置。

8.4.2利用锅炉或直燃机集中供热的建筑应设置烟气热

9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

9.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满足各类保护区、 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9.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 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土壤等危 害。若存在以上危险源,应采取下列措施: 1建筑场地与各类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相应危险源的安全 防护距离控制要求; 2对场地中的不利地段或潜在危险源应采取必要的避让、 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 3对场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应采取有效的治理与防护 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9.2.1建设场地内不应存在未达标排放或者超标排放的气态、 液态或固态的污染源,若存在以上污染源,应采取下列措施 1说明污染源类型,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以达到无超标 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2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应合理设置污染源的区位,以避免 污染源对主要功能区域和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9.2.2场地规划与建筑布局宜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并 采取下列措施: 1竖向设计宜保持场地的土方平衡; 21 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等; 3 当对场地地形地貌改变较大时,采取相应生态修复措施,

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的有关规定及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日照标准的 要求; 2设计应减少对相邻有日照要求的建筑产生不利的日照遮 挡,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9.2.4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关规定。 9.2.5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宜满足下列要求: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R≥5%: 2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2<70%。 9.2.6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宜满足下列要求: 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人,且有遮阳防雨 措施; 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 2)采用地下停车库方式时,其配建数量不少于总停车位 的65%; 3)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 4)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5)配置充电装置停车位不低于10%。 9.2.7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宜设有便捷的联系,并满足下列 要求: 1场地出人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 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 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 的公共交通站点; 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定,且满足下列要求: 1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 通道无障碍设施连通; 2建筑人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 9.2.9场地内宜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并满足下列要求: 1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小于30%,旧区改建不小于25%;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不低于1m²,旧区改建不 低于 0. 7m²。 9.2.10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植 物,其占场地全部植物种类及数量的比例不应小于70%。 9.2.11宜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并满足下列 要求

9.2.9场地内宜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并满足下列要求: 1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小于30%,旧区改建不小于25%;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不低于1m²,旧区改建不 低于 0. 7m²。 9.2.10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植 物,其占场地全部植物种类及数量的比例不应小于70%。 9.2.11宜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并满足下列 要求: 1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绿地配植乔木不 少于3株/100m,种植区域覆土深度不小于1.2m,排水能力满 足植物生长需求; 2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数量的比例不小于2:3; 3当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方式时,屋顶绿 化面积占可绿化屋顶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垂直绿化面积 占可种植区域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5%。 9.2.12场地空间宜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 的场地宜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并满足下列要求:

物,其占场地全部植物种类及数量的比例不应小于70%。

安水: 1采用养、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绿地配植乔木不 少于3株/100m²,种植区域覆土深度不小于1.2m,排水能力满 足植物生长需求; 2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数量的比例不小于2:3; 3当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方式时,屋顶绿 化面积占可绿化屋顶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垂直绿化面积 占可种植区域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5%。

9.2.12场地空间宜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

的场地宜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 面积之和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 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人地面生态设施 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3植草砖、透水地砖、透水混凝土等透水铺装面积之和占 硬质铺装地面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

9.2.13场地内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

准》GB3096的相关规定,并采取下列措施改善环境噪声状况: 1合理布置建筑总平面,噪声不敏感建筑沿街布置,噪声

敏感建筑远离噪声源; 2将设备机房等内部噪声源集中布置; 3利用景观、绿化带进行隔声降噪。 9.2.14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规定,并满足下列 要求: 1合理布置建筑平面,对室内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功能房间 应远离噪声源布置; 2对室内噪声源采取减振、吸声、隔声降噪等构造措施; 3提高门窗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降低室外噪声 对室内声环境的影响。 9.2.15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 限标准规定。 9.2.16主要功能房间宜有良好的户外视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 距宜大于18m,且无明显视线干扰。 9.2.17建筑内宜设置适宜接近自然的阳台、空中花园等建筑与 外部环境之间的开、半开等过渡空间。 9.2.18幕墙和室外照明设计应采取避免光污染措施,并满足下 列要求: 1透光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 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相关规定。 9.2.19降低热岛强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宜采取下列措施: 1场地内户外活动区域的有效遮阴面积大于20%; 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外墙及屋顶采用太阳辐射反 射系数不低于0.4的材料。

1透光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 反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相关规定

1 场地内户外活动区域的有效遮阴面积大于20%; 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外墙及屋顶采用太阳辐身 射系数不低于 0. 4 的材料。

动场地办公楼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通风架空率不宜小于30%。

9.3.1绿地灌溉应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灌、渗灌或低压管灌 等高效节水灌溉措施。

9.3.1绿地灌溉应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灌、渗灌或低压管

1对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 2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 9.3.3宜采用绿色建材。不应采用国家及地方禁止和限制使月 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9.3.4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装饰性构件应结合功能一体化 计,并满足下列要求,

1纯装饰性构件造价之和不高于单栋建筑工程土建总造价 的2%; 2作为装饰的飘板、格栅、构架等建筑构件应结合遮阳 导风等功能进行设计,或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进 行一体化设计,以减少纯装饰性构件的使用; 3不应采用无节能功能的双层外墙(含透光幕墙)。 9.3.5建筑形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优先选用规则的形体。 9.3.6应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有 效节约材料用量

9.3.7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月

9.3.7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 于4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

的用量占受力普通钢筋总使用量的比例不宜低于30%DB13/T 5040-2019标准下载,钢结 中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宜低于5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