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817-2013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pdf

GBT50817-2013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50817-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5378
免费资源

GBT50817-2013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0817-2013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pdf简介:

GBT50817-201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为规范农田防护林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保障农田防护林的工程质量与生态环境效益,制定的一部技术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内容涵盖了农田防护林的总体布局、设计原则、林种选择、林带结构、种植密度、灌溉排水、病虫害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规定。

该规范适用于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规划设计,旨在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保障农业生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遵循规范,可以确保农田防护林工程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GBT50817-2013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5.3.2低效农田防护林改造工程应采取下列改造方式:

1小老树林带应针对形成小老树的原因分别采取 更换树种、种草施肥、引水灌溉、蓄水保、松土培垄、

抚育间伐等方法。 2疏透度过小的林带视林带宽度宜采取隔行采伐、隔株采伐 和修枝等措施。疏透度过大的林带宜用大苗进行补植。 3凹槽形林带宜根据林带树种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造措 施,中间主乔木有恢复可能时,可采取“抑亚(亚乔)扶乔”的办法; 中间主乔木没恢复可能时,可全部伐除,并应按空心林带处理。 4宽度大于30m的宽空心林带宜用大苗进行补植,补植的 树种宜与原林带两边的树木之间保持2m~3m的距离,并宜在补 植的树种与原林带两边的树木之间挖一道窄沟;宽度小于或等于 30m的窄空心林带宜保留林带北侧树木,宜将林带南侧树木全部 伐除重新造林。 必定

江苏市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计价定额交底5.3.3改造技术应按现行

LY/T1690的有关规定执行

6.1.1农田防护林工程应进行森林保护工程设计,森林保护工程 设计应包括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其他工程。 5.1.2森林保护工程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6.1.1农田防护林工程应进行森林保护工程设计,森林保护工程

巡护和宣传教育,不得在田间地、路边焚烧秸秆,出现火灾应立 即组织扑救,森林火灾受害率应低于0.5%。

6.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 健康”的方针,加强森防检疫站的建设,加快建立测报网,

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加强森防检疫站的建设,加快建

检疫网和防治网,用专业化、机械化的手段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提 高控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 程度,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和防治减 灾体系。

相结合,应提倡生物防治,并应推行无公害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成 灾率应低于5%

6.3.4在关系到食品安全的经济树木有害生物防治及大

6.3.5化学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并应

高残留和广谱杀虫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农药 品种及其安全标准使用,农药残留不应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对 国家严禁使用的毒性大、残留期长的各类药剂应严格监管。

教育。 6.4.2 易受冻害的树种,当年冬季造林时应采取覆土、盖草等防 寒措施。

附录 A农田防护林工程专项调查表表A农田防护林工程专项调查表编号:日期:年月日调查者:位置:县(市、区)乡(镇)村小班地貌类型:小地形:海拔(m):坡度:坡向:坡位:地类:母岩母质:土壤类型:石砾含量(%):地表侵蚀情况:地下水位(m):发紧新侵植根生物层次碳酸厚度生颜质结湿pH密生人分布活动过渡盐反(cm)层色地构度值度体体情况情况情况应次5101520253040506070809021: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农业耕作制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农作物 市积产量):

续表A样地号:样段(行)号:样段(行)长(m):树种:年龄:平均胸径(cm):平均高(m):株行距(m):平均冠幅(m):平均枝下高(m):灌木种类:灌木高度(m):.4cm6cm~10cm12cm~20cm22cm~34cm36cm以上合计蓄积蓄积蓄积蓄积蓄积株数株数株数株数株数株数(m3)(m3)(m3)(m3)(m3)每木检尺记录树种:树种:径阶材积生长量材积生长量株数合计株数合计(cm)(m3)(m3)(m3)(m3)46810121416182022:合计23

主要农田防护林类型区的农田林风

附录E农田防护林工程造林 整地规格及应用条件

附录E农田防护林工程造林

田防护林工程造林整地规格及应月

续表E整地类型整地规格整地要求应用条件沿等高线挖沟整地,外侧坡面斜度宜可用于有水土流失、沟上口宽宜0.5m~45°,内侧宜30°,沟坡度稍大的岗丘陵坡水1.0m,底宽宜0.3m,深间距宜 2.0m ~耕地;分布于岗丘陵和平宜0.4m~0.6m,长宜2.5m,有,顶宽台地的栗钙土类和褐沟4m~6m宜0.2m,风害严重色土类造林地可采用地区水平沟宜与主该整地方式带状风向垂直整地沿每条栽植方向可用于盐碱地、低洼底宽宜0.5m~做,垒沟可以排积水地或水湿地;分布0.7m,面宽宜水,垄间距宜依造林在低洼易涝地区的潜高0.3m~0.5m,高的株行距而定;风害育草甸土类和盐渍土宜0.2m~0.3m严重地区高垄宜与类造林地可采用该整主风向垂直地方式可用于流动沙地、半正方形或圆形,穴边长或直径宜固定沙地(丘),岗丘陵面宜与地面平;原土小穴0.3m~0.4m,松土坡地和作业条件(机留于坑内,外沿踏实深度宜0.3m具、劳力、时间)不具备不做地方的小苗造林穴状整地边长或直径杨树、可用于流动沙地、半泡桐、干果类果树等正方形或圆形,穴固定沙地(丘),岗丘陵宜1.0m,松土深度面宜与地面平;挖出坡地和作业条件(机大穴宜0.8m;鲜果类果心土作宽0.2m,高具、劳力、时间)不具备树等宜1.5m,松土0.1m的掩,表土回填的地方大苗造林和栽深度宜1.0m植各种干鲜果树:33:

附录 F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造林

附录F 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造林 树(品)种适宜密度

表F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造林树(品)种适宜密度(株/hm²)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GB∕T 14208.2-2009 纺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无捻粗纱增强树脂棒机械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弯曲强度的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 《容器育苗技术》LY/T1000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GB/T50817一2013,经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2012年12月25日以第1582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历经大纲编制、大纲审查,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几个阶段。编制组对全国主要农田防护林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认 真总结了我国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 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广泛征求了设计、科研、管理等单位的意 见,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历次审查会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 修改和完善,最后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审定,编制完成。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 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 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 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 总 则 (47) 2 术 语 (48) 3 综合调查 (49) 3. 1 一般规定 (49) 3. 2 专项调查 (49) 3.3 小班区划调查·· (50.) 3. 4 栽植材料调查 (50) 总平面图设计 (51) 4.1 一般规定 (51) 4.2 总平面图设计 (51 ) 营造林工程设计 (5 2) 5. 1 一般规定 (52) 5. 2 新建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 (52) 5. 31 低效农田防护林改造工程设计 (56) 6 森林保护工程设计 (57) 6.1 一般规定 (57) 6. 2 森林防火 (5 7) 6.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57)

总则 (47) 术 语 (48) 综合调查 (49) 3. 1 一般规定 (49) 3. 2 专项调查 (49) 3. 3 小班区划调查 (50.) 3. 4 栽植材料调查 (50) 总平面图设计 (51) 4.1 一般规定 (51) 4. 2 总平面图设计 (51) 营造林工程设计 (52) 5. 1 一般规定 (52) 5. 2 新建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 (52) 5. 3 低效农田防护林改造工程设计· (56) 森林保护工程设计 (57) 6.1 一般规定 (57) 6. 2 森林防火 (57) 6.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57)

1.0.1本规范的编写,主要是为了适应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的需 要,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保证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 1.0.3~1.0.5这三条是对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所提出的共性 要求。

2.0.4农田林网是农田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林网的防 护效果主要决定于林带的结构和配置。 2.0.6农林间作是农田防护林的一种特殊结构类型,它不但可以 起到应有的防护效益,而且能获得较高的林产品产量。我国农林 间作的主要模式,如农桐、农枣、农柿在华北中原一带已有数百年 以至千年以上的历史。本规范所指农林间作只包括农林(果)间 作,不包括林牧间作、林果间作、林药间作、林菌间作等;在时间结 构方面是长期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长期共处,不包括以抚育为 目的的短期间作型。 2.0.12林带结构是对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影响最大的因子。林

2.0.12林带结构是对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影响最大的因子。林 带结构配置的合理与否GB 19155-2003高处作业吊兰,直接影响林网的防护功能及其效益的持 续性。

3.1.3农田防护林区划是针对适宜发展农田防护林区域所进行 的,山区等不适宜发展农田防护林的地区不需要纳人农田防护林 区划范围,因此农田防护林区划不宜采用其他林业区划系统。将 全国划分为7个农田防护林区是曹新孙先生首先提出的,梁宝君 等人在华北北部农田防护林区所包括范围上与曹新孙先生意见不 一致,李育材等人则将全国粮食主产区农田防护林划分为东北区 华北区、西北区和南方区,因此本规范将华北北部和华北中部2个 农田防护林区合并为华北农田防护林区,并将东北西部内蒙古东 部农田防护林区改称为东北农田防护林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