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快线设计标准CJJT298-2019

地铁快线设计标准CJJT298-2019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6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375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地铁快线设计标准CJJT298-2019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设计标准》(CJJT298-2019)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部推荐性国家标准,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快线系统进行设计规定。快线,通常指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服务频率高、运行速度较快的线路,用于满足大流量的乘客出行需求。

CJJT298-2019标准涵盖了快线的线路规划、车站设计、车辆选型、信号系统、运营管理、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旨在保证快线系统的高效、安全、舒适和经济运行。该标准不仅对快线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衡量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例如,标准规定了快线车站的最小间距、站台长度、出入口设置、车站设施的配置等;对车辆的性能、舒适度、节能性等有具体要求;对信号系统提出了实时、可靠、安全的要求,以及对环境保护、噪音控制、消防疏散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规范。

总的来说,CJJT298-2019标准是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工具。

地铁快线设计标准CJJT298-2019部分内容预览:

1当仅设有机械通风装置时,客室内人均供风量不应小于 20m3/h; 2当采用空调系统时,客室内人均新风量不应小于10m/h,司 机室人均新风量不应小于30m/h。 5.1.23对于接触网供电的列车,其受电弓应根据最大取流值 集电稳定性、跟随性和防振性能进行可靠性设计。当不满足列车

5.2.1地铁快线限界应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相关限界标准的制定应根据最高限制速度进行检算。运行速度小 于100km/h的区间限界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的规定执行,

5.2.2车辆限界按隧道内外区域可分为隧道内车辆限界和隧道

5.2.2车辆限界按隧道内外区域可分为隧道内车辆限界和隧道 外车辆限界:按列车运行区域可分为区间车辆限界和站台计算长 度内车辆限界

GA 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5.2.3车辆限界按所处地段可分为直线车辆限界和曲线车辆限

界:设备限界按所处地段可分为直线设备限界和曲线设备限界。

附录C和附录D的规定;曲线设备限界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规定执行

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按工程结构形式分为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和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按工程结构形式分为矩形隧道建筑

本标准第5.2.7条的规定。当选用车辆的基本参数与本标准不同

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车辆采用塞拉门时,应采用100mm; 2)当车辆采用内藏式滑动门时,应采用80。mm。 3越行过站站台的站台边缘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应按不 受入列车过站车辆限界并预留安全余量。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 之间的间隙应采用120mm。 4站台屏蔽门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列车停站站台设置站台屏蔽门时:其与未开门时的 车辆轮廓线之间的净距为:地下站全高站台屏蔽门应 采用160=1mm,地面站半高站台屏蔽门自站台面至 站台面以上500mm高度范围内应采用130=smm,站 台面以上500mm至1600mm高度范围内应采用 180=15mm; 2)站台屏蔽门顶箱与车站车辆限界之间的安全间隙不应 小于25mm; 3)当越行站台设置站台屏蔽门时,站台屏蔽门与未开门 时的车辆轮廓线之间的净距应采用250mm。 5站台计算长度外的站台边缘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宜按 没备限界另加不小于50mm安全间隙确定。 6当站端设有道岔的车站与圆形隧道区间相接时,道岔岔 心与盾构井端墙或隔断门门框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9号道岔不宜小于18m,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3m; 2)12号道岔不宜小于21m,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6m; 3)14号道岔不宜小于28m,困难条件下可采用22m。 7车站范围内其余部位建筑限界应按区间建筑限界的规定 执行。 5.2.13当列车停站站台位于曲线上时,站台边缘至车门门槛之 间的间隙应按站台类型、车辆参数和曲线半径计算确定,站台边

间的间隙应按站台类型、车辆参数和曲线半径计算确定,站

的安全间隙不应小于100mm;隔断门建筑限界高度宜与区 形隧道高度相同

形隧道高度相同。 5.2.15疏散平台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2.15的规定。超长区间 遂道在无列车端门蔬散的条件下,侧向疏散平台宽度应结合隧道 阻塞比进行加宽,一般条件下不宜小于1200mm,困难条件下不 应小于900mm

5.2.15疏散平台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2.15的规定。超长

遂道在无列车端门疏散的条件下,侧向疏散平台宽度应结合隧道 组塞比进行加宽,一般条件下不宜小于1200mm,困难条件下不 应小于900mm。

表5.2.15疏散平台最小宽度(mm

5.2.16蔬散平台顶面不应高于车厢地板面高度,并应满足区间 设备限界要求。疏散平台顶面至轨面的高度宜为950mm~ 1050mm:且应与联络通道地面平顺衡接:道床面与联络通道处 疏散平台宜设置连接楼梯。 5.2.17车辆基地检修库的车辆限界应在车辆轮线基础上扩大 80mm计算确定

6.1.1线路最大充许超高值不应大于150mm;最大欠超高值不 应大于61mm,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75mm。 6.1.2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6.1.2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表6.1.2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6.1.3缓和曲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1.3缓和曲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3缓和曲线设计应符合下列

缓和曲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间应设置三次抛物线型的缓和 曲线; 2缓和曲线长度应根据曲线半径、列车运行速度以及曲线 超高设置等因素,按表6.1.3的规定选用:

表6.1.3缓和曲线长度

续表6.1.3RV120115110105100959C858075706560555045L7065555045353C252520202020202000h8580706560555C4540353025202015L80706055454035302520202020201800h958580756560555040353530252015L9080706055454C35302020202020201600h105100908075656C555040353025252015L9585756555454C35302520202020201500h1151059585807065555045403530252015L1009080706050453530252020202020201400h1201101009585757C605550403530252020L11095857565555C4035252520202020201300h130120110100908075656050454035302520L120105958070605C4035302520202020201200h140130120110100908C706555504035302520L125115100908065555040302520202020201100h1501401301201109585807060554540353025L1251201109585706C5045353025202020201000h15015014513012010595857565605045353025L125120115105908065555040302520202020900h150150150145130120105958575655550403525L1251201151101008575605040353020202020850h1501501501501401251151009080706050403530L1201151101059075655545353025202020800h1501501501501351201059585756555453530L120115110105958C70555040302520750h15015015015014013011510090806555504030L115110105100856560504030252020207001501501501501351151109585706050453525

续表 6. 1. 3

R为曲线半径(m),V为列车运行速度(km/h),h为实设超高值(mm), L为缓和曲线长度(m):

2最大超高值为150mm;最大欠超高值为61mm

3缓和曲线长度内应完成直线至圆曲线的曲率变化,包括 轨距加宽过渡和超高渐变; 4当圆曲线计算超高值较小、不设缓和曲线时,曲线超高 应在圆曲线外的直线段内完成递变: 5当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5000m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6.1.4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宜满足所在区段的列车运行速度要求。 当条件不具备设置满足速度要求的曲线半径时,应按限定的允许 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计算可通过的最高运行速度,且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在正常情况下,充许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应为0.4m/s, 欠超高应为61mm。当曲线超高为150mm时,运行速度应按下 式计算,且不应大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

Vo.4 = 4. 228Rl/2

式中:Vo.4一 横向加速度为0.4m/s的运行速度(mm)。 2在瞬间情况下或车厢座椅布置提高舒适度情况下,允许

6.2.1轨道结构应符合下列规

1正线宜采用同种类型的无雄轨道,地面线可采用有雄轨 道,不同形式轨道结构间应设置轨道过渡段; 2无作道床宜采用锚固措施加强道床结构与下部基础的连接; 3正线无确道床宜铺设双块式、长枕理埋入式或预制板式轨 道结构; 4扣件应满足安全行车及防腐要求,且绝缘性能应满足供 电、信号等系统要求; 5无确道床面应作为蔬散通道,道床步行面应平整、连续 且无障碍物; 6同一类型轨道结构应连续铺设,任一类型轨道铺设长度 不应小于远期最大列车缩编组长度 6.2.2轨道结构应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艾件及批复意免确定裤

6.2.2轨道结构应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意见确

振地段位置及减振等级DL/T 1430-2015标准下载,并应采用对应的分级减振措施;轨道减 振措施在其设计寿命期内的减振性能应满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及批复意见的要求

6.2.4轨道铺设宜设置轨道控制网(CPⅢ)。

6.2.4轨道铺设宜设置轨道控制网(CPⅢ)。

7.1.1越行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采用快慢车组合运行的线路,应明确越行站设置和越 行站站台形式与功能。越行站的站台规模、楼扶梯布置应根据运 营功能进行设计。 2越行通过站台除应满足行车组织正常运营功能外,还应 结合区间防灾要求明确越行站台防灾疏散功能。

闽2002J20(2) 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防串烟(味)防倒灌排气道选用图集(二)7.1.2快慢车组合运行的车站站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B.=b+n.z+t+b

武中: Ba 紧邻越行线且具备下客功能的车站站台宽度(m); 6 紧邻正线的侧站台宽度(m); 横向柱数: 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