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96-2019-T: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

GB 51396-2019-T: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0.8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218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1396-2019-T: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简介:

GB 51396-2019-T,全称为《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是中国关于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的专业标准。这个标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是针对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制定的规范,旨在保证太阳能光热发电的高效、安全和环保。

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集热器上的热能转换技术,通过液体或气体介质吸收热量后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GB 51396-2019-T规定了槽式光热电站的设计参数、结构要求、材料选用、设备配置、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对提升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的工程质量和效率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的标签版本可能包括标准的名称、版本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信息,便于用户快速识别和使用。同时,无水印版本可能意味着该标准文本未被修改或添加任何额外内容,保证了信息的纯粹性。

GB 51396-2019-T: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部分内容预览:

4.6.1电站电能计量点宜设置在电站内与电网设施的产权分

4.6.1电站电能计量点宜设置在电站内与电网设施自

处或结算点标准库下载,启动/备用变压器高压侧也应设置增设电能计量关口 点。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 规程》DL/T448、《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 的规定。在发电机出口、主变高压侧和高压站用变分支宜装设考 核用电能表。

的规定。在发电机出口、主变高压侧和高压站用变分支宜装设考 核用电能表。 4.6.2同一计量点应安装同型号、同规格、准确度相同的主、副电 能表各一套,主、副电能表应有明确标志。

4.6.2同一计量点应安装同型号、同规格、准确度相同的主、副电 能表各一套,主、副电能表应有明确标志

4.6.2同一计量点应安装同型号、同规格、准确度相同的主、副电

冬端,并将信息传输至电网调度营销机构

.1.1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应对站址所在区域太阳能资 原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和基本气象要素进行运 应性分析。

5.1.2进行太阳能资源分析时,应选择站址附近具有太阳辐射长 期观测记录的参考气象站,对总辐照度、法向直射辐照度、气温等 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参考气象站选取包括辐射观测站和气象要 素观测站两类。

.1.3用于太阳能资源分析的现场观测数据应为连续观测记录 且不少于一个完整年

5.2.1参考气象站应按照与站址所在地气候特征基本相似、自然 地理条件及下垫面条件相近的原则进行选择。 5.2.2参考气象站宜具有连续10年以上的太阳直射辐射长期观 测记录。

5.2.1参考气象站应按照与站址所在地气候特征基本相似、目然

5.2.3参考气象站采集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气象站基本情况,包括长期观测记录所采用的标准、辐射 仪器型号、安装位置、高程、周边环境状况,以及建站以来的站址迁 移、辐射设备维护记录,周边环境变动等情况和时间; 2最近连续10年以上的逐年各月的总辐照度、法向直射辐 照度、散射辐照度、日照时数的观测记录,且与站址现场观测站同 期至少一个完整年的逐小时观测记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3最近连续30年的多年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

低气温、叠间最高气温、昼间最低气温、气压观测记录; 4最近连续30年的多年平均风速、多年极大风速及发生时 间、主导风向,多年最大冻土深度和积雪厚度,多年年平均降水量 和蒸发量; 5最近连续30年的灾害性天气记录,包括年连续阴雨天数、 雷暴日数、冰日数、沙尘暴日数、强风日数等

3.1电站站址区域应设置太阳能资源现场观测站。现场观测 的数量及安装位置应结合电站总装机容量及运行控制要求统筹 见划

射、散射辐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等的实测时 列数据。

5.3.3现场观测站安装和实时观测记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31156、《太阳能资源测量直接辐射》 GB/T33698、《太阳能资源测量散射辐射》GB/T33699和《地面气 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QX/T4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 2部分:云的观测》QX/T46、《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5部分:气 压观测》QX/T49、《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 度观测》QX/T50、《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 测》QX/T5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8部分:降水观测》QX/T 5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1部分:辐射观测》QX/T55、《地面 气象观测规范第12部分:日照观测》QX/T56、《地面气象观测 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61、《地面气象观测规 范第18部分:月地面气象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QX/T62、《地 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9部分:月气象辐射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 QX/T6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 QX/T66的规定

5.3.4现场观测站应具备实时观测数据接入电站控制系统的

太阳辐射观测数据验证与分

5.4.2太阳辐射观测数据合理性检验应包括太阳辐射观测数据

.4.3太阳辐射数据完整性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数据的实时观测时间顺序应与预期的时间顺序相同 2按某时间顺序实时记录的观测数据量应与预期记录的 据量相等; 3太阳辐射观测逐时数据的有效数据完整率应达到90%。

对其中不合理和缺测的数据进行修正,并补充完整。可将其他 共参考的同期记录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填补无效或缺测的数据 形成至少一个连续完整年的逐小时太阳辐射观测数据

5太阳能资源分析应符合下列

1根据参考气象站的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与验证后的现场 法向直射辐射数据,计算出典型太阳年数据, 2确定多年总辐照量,法向直射辐照量年际变化、月际变化, 最近三年内连续12个月现场测量的各月法向直射辐照量日变化 及各月典型日法向直射辐照度的小时变化

6.0.1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址选择应满足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城乡规 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军事设施、矿产资 源、交通运输、接入系统、文物保护、风景名胜与生态保护、饮用水 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站址选择应研究电网结构、太阳能资源、水源、环境保护 辅助能源供应、交通及大件设备运输、出线走廊、地形、地质、地震 水文、气象、用地与拆迁、施工以及周边企业对电站的影响等因素 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对站址进行论证和评价; 3站址宜选择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且日变化小的 区域; 4选择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站址时,辅助能源系统的燃料 供应应可靠稳定。燃料运输宜采用管道或汽车运输。 6.0.2选择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站址时,水源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供水水源应落实,在确定水源的供 水能力时,应掌握当地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情况,水利水电 项目规划等对水源变化的影响; 2电站站址宜靠近水源,并应考虑取排水设施对水域航运、 环境、养殖、生态和城市生活用水等的影响; 3采用江、河水作为供水水源时,电站取水口位置应选择在 可床全年稳定地段,且应避免泥沙、草木、冰凌、漂流杂物、排水回 流等的影响,提出水文地质勘探评价报告。

0.0.1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

6.0.3选择站址时,站址自然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址不应设在危岩、滑坡、岩溶发育、泥石流地段、地震断 裂地带、采空区;当站址无法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时,在工程选站 阶段应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程度; 2站址应充分考虑节约集约用地,宜利用非可耕地和劣地 应考虑站址区域内拆迁房屋,减少人口迁移; 3选择站址时,应避开空气经常受悬浮物污染的地区;还应 考虑机场跑道及航线、风速、周围高大树木、高山及建筑物等因素; 4站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不应设在具有开采价值 的露天矿藏或地下浅层矿区上;当站址地下深层压有文物、矿藏 时,应取得文物、矿藏有关部门同意文件,并进行安全性评估。 5站址宜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地区。 6.0.4站址选择时,应取得站址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资料,以确 定站内各建(构)筑物地基设计方案。 6.0.5站址的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 数区划图》GB18306的规定。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抗 雪设防应按批准的抗需设防列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

数区划图》GB18306的规定。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抗 震设防应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

1.1电站的总体规划应与城镇或工业区总体规划相协调,占月 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当与其他形式电站联合 行时,宜联合建设公用工程设施

影响,以及电站生产、施工和生活的需求,结合站址自然条件利 建设计划,对站区、施工区、水源地和供排水设施、供热管线、厂列 通、出线走廊、防洪排涝构筑物等,立足本期,兼顾远期,统筹 划。

、生活用地及施工用地。站区用地应根据容量规划情况分期征 、租用

7.1.5电站防洪排涝规划应结合自然条件及安全要求进行BS EN 12056-2-2000 Gravity drainage systems inside buildings - Sanitary pipework, layout and calcula,可采 用防洪堤、截洪沟、防洪围墙等工程方案

用防洪堤、截洪沟、防洪围墙等工程方案

7.2.1电站站区内部规划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工艺流程合 理为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电站内建(构)筑物的布置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火力发电厂与 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的规定

JC∕T 2325-2015 异型人造石制品2.2站区内部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站区应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区,可分为集热场及发电

区,集热场可依据不同回路组合划分分区; 2站内进出线走廊规划应根据系统要求、出线方向统一规 划,避免交叉; 3站区出入口位置应便于站内外交通联系;站区内道路应满 足生产、生活及消防要求,主干道宽度宜采用6m,次干道宽度宜采 用4m,集热场、发电区可采用不同等级路面; 4站内绿化宜因地制宜、系统规划。 7.2.3集热场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热场应根据地形条件、设备特点、施工要求合理布置,集 热器宜采用区块模块化布置方式; 2集热器安装高度应考虑当地设计洪水位与积雪厚度; 3对风沙较大站址,可根据风向及集热器布置方向设置防风 抑尘设施; 4集热场内导热管线路径及走廊应做统一规划,传热介质管 线及电缆宜沿路敷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