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56-2019-T: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GB 51356-2019-T: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067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1356-2019-T: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无水印,带书签)简介:

GB 51356-2019-T《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是中国针对绿色校园建设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全称为“绿色校园建设与管理评价标准”,它旨在推动和规范学校在绿色建筑、节能管理、生态环境、教育内容、校园文化等方面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建筑:对校园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环保材料使用、建筑环境质量等进行评估。 2. 节能管理:包括能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如照明、空调、热水系统等的能效标准。 3. 生态环境:要求校园内植物配置、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保措施。 4. 教育内容:强调绿色教育的实施,如环境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等。 5.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绿色校园的制度建设、文化活动、师生参与度等。

通过实施GB 51356-2019-T,学校可以提升其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技能,推动形成绿色校园的教育环境。

GB 51356-2019-T: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无水印,带书签)部分内容预览:

值为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开累计: 1建立学生环保社团或兴趣小组,且定期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得5分: 2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等平台,开展全校性的绿 色教育宣传活动,且每学年两次以上,得5分

支持与指导学生参与区县市、省(市)以及全国性和国

5.1.1项自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对各类保护 区、文物古迹保护建设控制的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1.2学校不得建设在地震断裂带、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 自然灾害易发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校园场地 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 的规定。

5.1.3学校教学楼、行政楼等公共建筑布局应保证室内

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自动化内燃机电站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786-2006》,并应符合城市规划有关高等院校日 照标准的规定。学生宿舍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宿舍建筑设 计规范》JG36有关宿舍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

5.1.4校园可比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均不应低于国家现行相关标 准对于校园建设的规定。

5.1.4校园可比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均不应低于国家现行相关标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学校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5%,旧区改建项目绿地率 不低于30%,得3分; 2学校场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按表5.1.5的规则评分, 最高得7分; 3学校公共绿地在放假期间向社会公众开放,得2分

表5.1.5学校场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

.6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9分,按表5.1.6 则评分。

.1.6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贝

5.1.7场地内制定综合安全规划,满足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 应急保障救护等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 评分并累计: 1规划布局应对突发灾害的避难场所及紧急疏散系统,得 3分; 2规划布局紧急疏散、避难引导标识系统,得3分; 3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阶,设置台阶时且不得少于 3级,得3分;

4校园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设施处理道路的高差,得 3分。

3分。 5.1.8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 校园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 风。评价总分值为11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高1.5处风速低于5m/s,户列 休息区、活动区风速小于2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 小于2,得3分; 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 差不天于5Pa,再得2分。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 评分并累计: 1)场地内人活动区无涡旋或无风区,得3分; 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 再得3分。 5.1.9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项目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 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 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评价分值为9分。 5.1.10校区内统筹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场地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达60%。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 累计: 1雨水入渗措施应用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和停车 场,得1分;应用在机动车道及其他场所,得1分; 2雨水回用于绿化和其他,得2分; 3采取生物滞留措施和初期雨水净化措施,得3分; 4 建有集中蓄洪调峰功能设施,得2分: 5年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60%得1分、65%得2分 70%得3分。 5.1.11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校园选址和出入

5.1.8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布置建筑物及构

1雨水入渗措施应用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和停车 场,得1分;应用在机动车道及其他场所,得1分; 2雨水回用于绿化和其他,得2分; 3 采取生物滞留措施和初期雨水净化措施,得3分; 4 建有集中蓄洪调峰功能设施,得2分; 5年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60%得1分、65%得2分 70%得3分。

5.1.11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校园

口设置方便学生及教职员工充分利用的公共交通网络。评价总分 直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实际距离不大于 10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实际距离不大于1000m,得 4分; 2场地出入口步行实际距离1000m,范围内设有不少手3 条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得4分: 3有人行通道衔接公共交通站点,得4分。 5.1.12根据校园空间的承载力设计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 节约十地资源。停车场地及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不直接通向师生人 流集中的道路。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 累计: 1自行车停车设施方便出人,且有遮阳防雨措施,得 3分。 2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满足下列要求中2项,得6分 满足3项及以上,得9分: 1)停车方式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停车采用机 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等方式节约用地: 2)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3)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 用效率; 4)地面停车比例不大于总停车量的40%; 5)学校周边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设置临时停车场地。 5.1.13改建、扩建项自利用尚可使用的场地、设施及建筑,各 项公用和体育设施向当地提供社会协作。评价总分值为11分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改建、扩建项自利用尚可使用的场地、设施及建筑,得

项公用和体育设施向当地提供社会协作。评价总分值为11分: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改建、扩建项自利用尚可使用的场地、设施及建筑,得 3分。 2学校公用及体育设施向当地提供社会协作,得4分。 3 3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得4分

5.2.1校园内主要用能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备节能

5.2.1校园内主要用能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 的要求,新建和改建建筑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 要求。

5.2.3不应采用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禁止和限制使 筑材料及制品。

5.2.4采取综合措施,逐年降低校园学年生均能耗。评价总分 直为8分,并按照下列规则评分: 1职业学校学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2%且小于4%,高 等院校学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1%且小于2%,得4分。 2职业学校学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4%,高等院校学 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2%,得8分。 5.2.5校园内新建主要功能建筑的设计能耗比国家现行节能设 计标准规定值低10%以上,或对既有主要功能建筑进行节能改 造,改造方案的设计能耗比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低5% 以上。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照下列规则评分: 1满足条文要求的建筑面积比例大于50%且小于90%,得 4分。 2满足条文要求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小于90%,得8分。 5.2.6根据当地气候、自然资源条件和校园用能需求,合理利 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照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1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比例达到20%以上,得2 分;每增加10%加1分,总得分最高5分;

5.2.4采取综合措施,逐年降低校园学年生均能耗。评价总分 值为8分,并按照下列规则评分: 1职业学校学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2%且小于4%,高 等院校学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1%且小于2%,得4分。 2职业学校学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4%,高等院校学 年生均能耗降低率不小于2%,得8分。

5.2.5校园内新建主要功能建

5.2.5校园内新建主要功能建筑的设计能耗比国家现行节

1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比例达到20%以上,得2 分;每增加10%加1分,总得分最高5分:

2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不低于2%得2分,每 1%加1分,总得分最高10分; 3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冷量和热量的比例不低于10% 每提高5%加1分,总得分最高10分

2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不低于2%得2分,每提 高1%加1分,总得分最高10分; 3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冷量和热量的比例不低于10%得2 分,每提高5%加1分,总得分最高10分。 5.2.7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校园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 求。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照下列规则评分: 1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校园所需蒸汽总量的 10%,得2分;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校园所需蒸汽总量 的60%,得4分: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手校园所需蒸汽 总量的80%,得6分。 2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供暖总量的30%,得2 分;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供暖总量的60%,得4分; 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供暖总量的90%,得6分。 3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生活热水总量的60%,得 2分;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生活热水总量的75%,得4 分;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不少于生活热水总量的90%,得 6分

1 采暖空调系统的能效优化JG∕T 5057.4-1995 建筑机械与设备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得3分; 2 热水系统的能效优化,得3分; 3 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优化,得2分。 5.2.9 降低管网漏损率。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照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并累计: 1管网漏损率不高于10%,得3分; 2每降低1%加1分,最高得2分。

5.2.10生均用水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

准》GB50555的规定或连续三年总用水量逐年降低1%。评价 分值为5分。

5.2.11绿化用水采用节水高效的浇灌方式。评价分值为

5.2.13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雨水收集回用。评价总

1 雨水收集回用范围不大于校区用地范围的30%,得 3分。 2雨水收集回用范围大于校区用地范围的30%且小于 50%,得5分。 3校区全部雨水收集回用,得8分

水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 GB/T18920的有关规定,且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DB34∕T 2461-2015 建筑用光伏构件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达到3%,得6分。评价总分值为6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