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431-2009城市轻轨交通铰接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规范

GBT23431-2009城市轻轨交通铰接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23431-200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92.7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7973
免费资源

GBT23431-200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23431-2009城市轻轨交通铰接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规范简介:

GBT23431-2009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推荐性标准,全称为《城市轻轨交通铰接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城市轻轨交通中使用铰接车辆的一些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车辆结构:对车辆的总体布置、车体结构、转向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保证车辆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 性能要求: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加速性能、制动性能、爬坡能力、转弯半径、噪音限制等,以确保车辆在城市轻轨交通中的高效和舒适运行。

3. 安全要求:规定了车辆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紧急出口、防火设备等,以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的安全。

4. 试验方法:对车辆的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等进行了规定,以保证车辆在各种条件下的良好运行。

5. 检验规则:规定了车辆在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方法和程序,以及出厂检验和运行后的定期检验要求。

6. 包装、运输和储存:对车辆在出厂、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保护措施进行了规定,防止车辆在这些过程中受到损害。

GB/T23431-2009的实施,有利于规范城市轻轨交通铰接车辆的生产,提高车辆质量,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和效率,促进城市轻轨交通的健康发展。

GBT23431-2009城市轻轨交通铰接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4.2.1线路轨距:1435mm。 4.2.2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正线不小于50m;车场线和辅助线不小于25m。 4.2.3最小竖曲线半径:1000m。 4.2.4最大坡度:60%。

4.3.1受流方式:低地板车 发车辆采用接触网受电弓受电或

DC750V(波动范围500V~900V)或DC1500V(波动范围1000V~1800V)

车辆基本类型为C型车,见表1。

车辆基本类型为C型车DG∕TJ08-2034-2019 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质量管理标准,见表1。 5.1.1按车轴数目可分为4轴车辆、6轴车辆、8轴车辆。 5.1.2按地板高度可分为高地板车辆、低地板车辆。

5.2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表2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6.1车辆应符合轻轨交通车辆限界的规定。 6.2车辆的各种设备应按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3新造车同轴的轮径差不超过1mm;同一车辆动力转向架各轮径差不超过2mm。 6.4轮对内侧距为1372mm±2mm。 6.5整备状态下的车辆重量不应大于合同规定值的3%。 6.6每根动轴上所测得的轴重与该车各动轴实际平均轴重之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轴重的2%。 6.7每个车轮的实际轮重与该轴两轮平均轮重之差不应超过该轴两轮平均轮重的士4%。 6.8车辆客室地板面距轨面高度应与车站站台面相协调,车辆空重车高度调整装置应能有效地保持车 辆地板面高度不因载客量的变化而明显改变。地板面高度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均不应低于站台面。 6.9车辆应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通过最小平面半径曲线区段。

车辆由动车模块、拖车模块、中间模块和铰接装置组成。 动车模块:带司机室动车(Mc)、带受电弓的动车(Mp)。 拖车模块:无受电弓拖车(T)、带受电弓拖车(Tp)。 中间模块:无受电弓中间模块(Z)、受电弓中间模块(Z.)

四轴(铰接)车辆:无铰接车或Mc十Zp+Mc

六轴(铰接)车辆:Mc+Tp+Mc或Mc十Z+Tp+Z+Mc。 八轴(铰接)车辆:Mc+Z+T+Z+Mp+Z+Mc或Mc+T+Z+Tp+Mc。 注:“+”为铰接装置。 7.2.2车辆可安装不同的设备,车辆组成应根据载客量、牵引动力的需求与车顶安装(或车下安装)设 备重量均衡的原则确定,

.3.1在车辆模块之间应安装铰接装置。 7.3.2由上下两个单铰组成的固定铰接装置应只允许两相邻车体有水平相对运动。由下铰和约束两 相邻车体间横向运动的横控杆组成的活动铰接装置宜设纵向减振器,以消除和缓解车体间的冲击和 振动。 7.3.3铰接装置应具有相对运动的功能,其水平转角和纵向折角应满足最小曲线半径和竖曲线半径的 运行要求。 7.3.4车辆两端可设自动车钩或半自动车钩

8.1.1同型号车辆应具有统一的基本结构型式。 8.1.2车体采用整体承载结构,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修理和纠正脱轨的要求。 8.1.3整备状态下的车辆,停在平直道上并将其制动缓解,其车体底架和转向架构架以轨面为基准的 高度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8.1.4在车体底架上承受相当于车辆整备状态时的垂直载荷时,沿车钩中心水平位置施加规定的纵向 载荷,其试验合成应力不应超过许用应力。使用的许用应力值应取自用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家标准 或国际标推。

8.1.问型号车辆应具有统一的基本结构型式。 8.1.2车体采用整体承载结构,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修理和纠正脱轨的要求。 8.1.3整备状态下的车辆,停在平直道上并将其制动缓解,其车体底架和转向架构架以轨面为基准的 高度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8.1.4在车体底架上承受相当于车辆整备状态时的垂直载荷时,沿车钩中心水平位置施加规定的纵向 载荷,其试验合成应力不应超过许用应力。使用的许用应力值应取自用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家标准 或国际标雅。 8.1.5车体试验用纵向静压缩载荷为400kN。 8.1.6车体的试验用垂直载荷为:1.1×(车体重量十最大载客重量)(车体结构重量十试验器材重 量)。其中,最大载客重量等于司机、坐席定员及最大站立人员的重量之和。 8.1.7车体结构设计寿命不应小于30年。 8.1.8车体结构设计应尽量避免车体枕梁、冲击座、门口、窗口等结点处的应力集中,不让焊缝出现在 上述部位。避免形成积水区。尽量不用搭接结构。应考虑到装设导管、线槽和可装配电气设备、辅助设 备所需的各种附件,这些附件应与钢结构连接牢固。 8.1.9车辆密封性能应符合GB/T14894一2005的要求。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外部的各种设备的外 壳和所有的开孔、门窗、孔盖均能防止雨雪侵人。封闭式的箱、柜应做到密闭良好,在机械清洗时不应渗 水、漏水。 8.1.10车体结构的内外墙板之间及底架与地板之间应嫩设吸湿性小、膨胀率低、性能稳定的防寒、隔 热和隔音材料。 8.1.11内墙板应采用易清洗、装饰性好的阻燃材料制造。地板应具有耐磨、防滑、防水、防静电和阻燃 性能。客室的座椅、装饰等的制作均应使用难燃或高阻燃材料。 8.1.12普通车体钢结构和蒙皮应在去除油污、锈蚀、焊渣后进行磷化处理,并符合GB6807的规定。 应对杜阅断品物胜的中主面进仁脑油外通

8.1.11内墙板应采用易清洗、装饰性好的阻燃材料制造。地板应具有耐磨、防滑、防水、防静

8.1.13普通钢车身涂层应符合TB/T2260和TB/T2393的规定。非涂漆部位不应有油污禾

8.1.14车辆应设有架车支座、车体吊装座,并标注允许架车、起吊的位置,以便于拆装起吊和救援。

8.2.1司机室应视野宽广,应能使司机在运行中清楚方便地瞭望到前方信号、线路、障碍物、接触网、隧 道和站台。 8.2.2司机室的前窗玻璃应采用当在任何部位受到击穿或敲击时不会崩散的安全玻璃,前窗应设刮雨 器与遮阳装置,寒冷地区可采用符合TB/T1451条件的电加热玻璃或性能良好的电热吹风。前窗玻璃 的抗穿透性和抗冲击性应符合TB/T1451的有关规定。 8.2.3司机室与客室之间应设连通门,其净开宽度不应小于550mm,高度不应低于1800mm。 8.2.4司机操纵台的外型、结构、各种操纵装置及信息显示方式与司机座位的布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 原理,保证司机驾驶舒适,同时能方便观察到信息显示设备和前方线路。 8.2.5司机座椅为软式或半软式,其高度、前后位置应可以调节。司机座椅的设计应做到可让司机在 必要时迅速离开。

下或夜间灯光下《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1041-2014》,应能在500mm远处清楚地看见 内客。

8.3.1客室两侧应合理布置数量充足的车门,每个门的净开宽度不应小于1300mm,高度 1800mm。

侧门的开闭由司机统一控制;客室侧门应具有零速保护功能,并具有非零速客室侧门要全闭锁的电气联 锁装置,确保行驶中门的锁闭无误。单个侧门应具有系统隔离功能,在发生故障时能与门控系统切除, 还应有在客室内手动操作解锁开闭车门的功能;车辆每一侧至少应有一个车门可以从外侧使用钥匙进 行开启、关闭操作。侧门关闭时应具有缓冲动作,并具备防夹功能。 8.3.3客室两侧设置适量车窗,车窗为固定式,可在部分车窗上部设可开闭式眉窗。车门、车窗玻璃应 采用一旦发生破坏时其碎片不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的安全玻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用猛力或尖锐物 将其击碎,其性能应符合GB/T9963的规定。车窗采用中空玻璃时应符合GB/T11944的规定。 8.3.4客室内布置适量的客室座椅,座椅设计应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 3.3.5客室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牢固美观的立柱、扶手杆,并可根据需要加装适量的吊环。 8.3.6客室应有足够的灯光照明,在距地板面高800mm处的照度平均值不低于2001x。在正常供电 中断时,备有紧急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101x。 3.3.7相邻两模块的连接处应设置贯通道,贯通道应密封、防火、防水、隔热、隔音。贯通道渡板应耐 臀、平顺、防滑、防夹,贯通道用密封材料应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安全可靠、不易老化。 3.3.8每列车中至少应设 置并应有乘轮椅者适用的抓握扶手杆或固定装置。

9.5转向架悬挂系统宜采用如下结构,

一系悬挂为金属橡胶弹簧或金属圆弹簧; 二系悬挂为空气弹簧或金属圆弹簧。 转向架构架和车体之间安装横向减振器及横向止挡。 9.6采用动力转向架,其牵引电机的安装采用架悬式。转向架构架电机吊座与齿轮箱吊座的设计应能 保证其在寿命期内不发生疲劳裂纹。 7宫显用端妊在检融然应密表

宜采用弹性车轮。轴箱应密封良好DBJ04-408-2020 农村煤改气工程技术标准,轴箱温升不应超过3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