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301-2019 基桩内力测试技术规程

DB13(J)/T 301-2019 基桩内力测试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3(J)/T 301-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2.6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5666
免费资源

DB13(J)/T 301-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301-2019 基桩内力测试技术规程简介:

DB13(J)/T 301-2019 是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全称为“基桩内力测试技术规程”。这份规程主要规定了在建筑工程中,对基桩内力进行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数据处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基桩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以下是该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简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桩内力的现场测试。

2. 测试方法:规程中详细描述了各种测试方法,如静载荷试验、动力测试、无损检测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3. 数据处理:规程规定了测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质量控制:规程强调了在测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的校准、人员的培训、测试的规范执行等,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可比性。

5. 安全规定:在进行测试时,规程也对现场安全操作、人员防护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份规程是基桩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对于提升基桩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13(J)/T 301-2019 基桩内力测试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N一一荷载分级数。 8.1.2当标定截面失效时,可按附录C查表确定桩身等效弹性 模量。 8.1.3根据实测钢筋应变按下式计算桩身轴力:

式中:Tiz()一距离桩顶z()深度时第i级荷载作用下桩的轴大 (kN); 8iz)一—第i级荷载作用下,深度为z(i)的应变。 8.1.4 根据桩身轴力计算结果绘制桩身轴力分布曲线,曲线示 例见附录D。

式中:Ti,z)一一距离桩顶项z(i)深度时第i级荷载作用下桩的轴力 (kN); 8iz)一—第i级荷载作用下4A景区综合设施配套项目招标文件含效果图,深度为z()的应变。 8.1.4 根据桩身轴力计算结果绘制桩身轴力分布曲线,曲线示 例见附录D。

8.2.1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下各观测截面间桩侧摩阻,按下式计 算:

8.2桩身侧摩阻及压缩量计算

ASk,0,i = A,E.

Si.o =ZAsk.0.

式中:Sio一—第i级荷载作用下桩身总压缩量(mm); n——桩的分段数,自标定截面以下的第一个观测截面 起算。 根据桩身压缩量计算结果绘制桩身压缩量分布曲线,见附 录D图形示例。 8.2.4桩底沉降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Si第i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总沉降量(mm): Sib——第i级荷载作用下桩底总沉降量(mm) 5址自任一测湿热而没降是可协下式计管

3.2.5桩身任一观测截面沉降量可按下

Sij = Si,o,j→n + Si,b

8.3.6桩身任意观测截面承载力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Ⅲ桩身任意观测截面承载力分析

8.4.1内力测试成果报告可分为文学部分和成果图、表部分。 8.4.2文字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试验目的; 2桩位平面图、基桩设计详图、试验技术要求 3测试桩位的钻孔地质资料; 4基桩施工工艺、施工记录、成孔质量测试成果; 5采用的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及人员情况、试验日期、词 验过程描述; 6单桩极限承载力分析; 7桩周摩阻力分析; 8桩端持力层分析; 9单桩承载力(包括侧阻力与端阻力)发挥程度分析等: 10测试结论和建议。 8.4.2成果图、表件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1桩身完整性分析成果表、曲线图 2桩顶加卸载成果表、荷载沉降曲线、时间沉降曲线等; 3轴力分布曲线; 4压缩量分布曲线; 5摩阻分布曲线、分层摩阻成果表: 6桩顶荷载与桩身总压缩量曲线、摩阻沉降量曲线、桩身 截面荷载与截面沉降量曲线等; 7试验过程记录及照片。

1一钢筋主筋;2一焊接连接垫块(可采用10d长度钢筋主筋代替);3 一传感器钢制连接杆:4一电阻应变式及振弦式

阻应变式及振弦式传感器串

电阻应变式及振弦式传感器

图A.0.2电阻应变式及振式传感器并联焊接图

一钢筋主筋;2一上端焊接垫块(可采用?10钢筋代替); 一垫块宽度30mm;4一焊接部位;5一电阻应变式及振弦式传感器: 6一传感器钢制连接杆;7一绑扎部位(可采用绑丝); 8一下端焊接垫块(可采用?10钢筋代替)

A.0.3光纤式应变计绑扎方式

图A.0.3光纤式应变计绑扎连接图

1一钢筋主筋;2一上端垫块(可采用Φ10钢筋代替): 3一垫块宽度30mm;4一上端绑扎部位(可采用尼龙绑扎带或绑丝): 一光纤式应变计;6一传感器钢制连接杆;7一下端绑扎部位(可采用尼 龙绑扎带或绑丝):8一下端垫块(可采用Φ10钢筋代替)

滑动测微计测试记录表 共页第页

L.0.3光纤传感器测试记录表共页第更

C.0.1当标定截面失效时,可根据桩身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查表 C.0.1确定Ees

附录C混凝土弹性模量参考值

衬录C混凝士弹性模量参考值

表C.0.1混凝土弹性模量参考值

C.0.2当桩身强度介于表中强度等级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计 算Ecs C.0.3当采用混凝土参考弹性模量计算桩身内力时,应在试验 结果中做必要说明

附录D分析曲线样式示例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

DB62∕T 3151-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75%)设计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6《金属粘贴式电阻应变计》GB/T13992 7《土工试验仪器岩土工程仪器振弦式传感器通用技术 条件》GB/T13606 8《滑动测微测试规程》CECS369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54 2.1术语.. 2.2符号... ..55 基本规定.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试法 ..58 4.1一般规定 4.2测试仪器和元件安装 4.3现场测试. 5振弦式传感器测试法 5.1 一般规定. ..60 5.2测试仪器和元件安装. ...61 5.3现场测试. ..63 6滑动测微计测试法.. ..4 6.1 一般规定 ..64 6.2测试仪器和元件安装.. 6.3现场测试. 7光纤式应变计测试法.. ..6 7.1 一般规定.. ..6 7.2测试仪器和元件安装. ..66 7.3现场测试 ...8 测试数据整理和分析.. ...69

8.1计算桩身轴力. 8.2桩身侧摩阻及压缩量计算 ...71 8.3数据分析.. ..72 8.4测试报告。 .74

1.0.1基桩竖向抗压内力测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业,尤其对 于施工工艺较复杂的钻孔灌注桩,基桩内力测试是试桩的重要内 容,规范和完善测试过程及资料整理,对于提高试验桩成果质量 意义重大。 1.0.2本规程对桩竖向抗压内力测试过程进行了规定,静载试验 应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要求进行,通常采用 慢速维持荷载法。 1.0.3不同的桩身内力测试方法均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应结合试 进要求及试桩现场的条件选用适用的内力测试方法,以满足设计 要求并经济合理。 1.0.4本规程是对《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基桩内力测 试方法的细化和补充。

以《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为基础,结合检测经验 及行业惯例,对规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和作法进行统一定义。 2.1.1~2.1.5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极大丰富了桩的内力测 试方法,在传统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基础上,光 纤技术及物理应变测试技术也达到了实用化程度,故本规程将这 些新技术收入,以丰富基桩内力测试手段。 2.1.6桩身等效弹性模量标定是桩身竖向抗压内力测试的基础, 确定桩身等效弹性模量是计算桩身轴力的前提。桩身材料本身近 似弹性,决定了其弹性模量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呈现弹性,在桩 顶附近的无摩阻段某个已知截面布置标定截面,获得桩身的应力 和应变数据,然后根据虎克定律线性拟合得到桩身等效弹性模量。 2.1.7对于摩擦桩而言桩身能够被压缩是桩能够提供侧摩阻的前 提,桩的压缩量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桩身摩阻的发挥程度。计算桩 的压缩量基于分级荷载作用下桩身材料的近似弹性,逐段应用虎 克定律计算截面位移。 2.1.8侧阻软化是桩身位移导致的结果,当桩身相对桩侧土发生 滑动时,伴随大的位移量,桩侧摩阻发挥到极限,侧阻开始降低 这种软化现象在不同土质条件下会有所不同。 2.1.9桩端阻力开始发挥作用时,说明桩侧阻力已经不能承受栅 顶的新增荷载,桩身轴力分布由三角形向梯形过渡,该临界状态

过应的桩顶竖向抗压荷载是桩端阻力开始发挥作

2.2.1~2.2.4本规程涉及符号标识较多,分别按测试方法和物理 量的性质进行分类标识JTGT 3821_2018《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这样便于理解和应用。

3.0.1基桩内力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设计指标或其它科研需 要,力求对影响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故桩的设置 必须与设计要求一致,以便降低因桩本身参数的变化而误导对桩 的认识。 3.0.2对于混凝土而言,其材料的微观状态表现为非均质,力学 宏观表现为非完全弹性和分级荷载作用下的近似弹性。这就决定 了采用弹性力学理论研究和观测桩的受力变形特征应在一定的宏 观尺度和一定的荷载条件下进行。因此选择内力测试方法和测试 元器件应符合客观条件的限制。每种测试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 传感器宜采用工厂预制并校准。 3.0.3不同的桩身内力测试方法所用的仪器和传感器性能有一定 差异,测试范围、分辨力、精度也略有不同,除滑动测微计属于 直接测试变形的方法外,另外三种方法均是通过某个物理量换算 成桩身应变。对于一次性的桩身内力测试,本规程所列的几种方 法无实质性差别,但对于多次或长期(例如监测)进行的内力测 试,几种方法是有差别的,应甄别对待。 3.0.4图3.0.4是内力测试时应遵循的工作程序, 3.0.5基桩设计参数、地质资料是设计传感器埋设位置的依据, 桩孔情况,成桩概况是资料分析解释的已知数据。资料搜集的越 全、越准确,传感器安装位置的设计才能做到合理,资料整理的 难度会降低,成果的可靠性才能有保证。 3.0.6试验方案是指导基桩内力测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传感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