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20709-2017 复合桩基础设计规范

HG/T 20709-2017 复合桩基础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HG/T 20709-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8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5492
免费资源

HG/T 20709-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G/T 20709-2017 复合桩基础设计规范简介:

"HG/T 20709-2017 复合桩基础设计规范"是一部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行业标准,主要规定了复合桩基础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计算方法、施工要求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规定。复合桩基础,顾名思义,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桩型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基础,通常包括预制桩、打入桩、钻孔灌注桩等多种桩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桩型的优点,提高基础的承载力,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合桩基础的适用范围、设计参数的选取、桩的布置和数量、桩的承载力计算、桩的抗弯强度和抗拔强度计算、桩的沉降计算、复合桩基础的施工要求、质量检验和验收等。同时,规范还对复合桩基础的设计安全系数、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

这部规范的发布,旨在统一和规范复合桩基础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对于指导和规范复合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相关人员来说,理解和掌握这部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HG/T 20709-2017 复合桩基础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图4复合桩基础基底反力计算与分布

在保证5=Pki/f.≤0.5和K≥2的条件下,可通过调整基桩的卸荷量5,Qk,使得筱板基底反力 Pki呈现刚性基础下基底反力边缘大、中间小的分布特征,从而达到减小差异沉降的目的。

图5群桩沉降比p1、p2计算结果

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真题与答案(完整版)4.4整体安全度复核

.1地基土极限承载力取2.0fa,由于桩对桩间土的约束作用,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实际 a;因桩距较大,忽略群桩效应,n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为nQuk。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复合 整体极限承载力为Qm:

4.4.1地基土极限承载力取2.0fa,由于桩对桩间土的约束作用,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实际大于 2.0fa;因桩距较大,忽略群桩效应,n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为nQuk。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复合桩基 础整体极限承载力为Q:

由地基承载力满足率可得:

则复合桩基础整体极限承载力可表示为: Q.=2.0VQ+ngm

则复合桩基础整体极限承载力可表示为

复合桩基础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利用率可得桩承担的荷载为:

则复合桩基础荷载设计值可表示为:

复合桩基础整体安全度K:

特别地,当单桩极限承载力利用率分别为5。=0.8和5。=0.9时,分别有:

Q= y5.0+ n5,0

K=1.25+(2.01.255,) (5,=0.8)

=1.11 + (2.0 1.115,)W (5,=0.9) ......

由此,K与地基承载力满足率、地基承载力利用率s、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利用率p值的 关系见图6和表1。

图 6 K 与 W、%、%的关系

CECS 551-2018-T标准下载复合桩基础整体安全度K 与 V、&、,的关

注:表中数值可插值使用。

表1中实线右侧范围内,当Sp=0.8或3p=0.9时,均可以使K≥2.0,此范围内复合桩基础的整 体安全度满足设计要求;虚线与实线之间的范围,当3p=0.8时K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当%p=0.9 时K不满足设计要求。 应指出的是和p的降低并不明显提高K值;对K的影响最显著。一般情况下,≥0.5时, 复合桩基础可取得良好效果;当<0.5时,一般应按常规方法设计桩基。 4.4.2复合桩基础中,由于单桩的设计承载力按桩的极限承载力取用,致使桩、土的竖向荷载分 担比明确,地基土参与承担上部结构荷载,因此筱板和土之间完全接触,即Pkmin>0。筱板底面平 均压力大小与地基承载力利用率相关,筱板底面平均压力大小和基础边缘的最大压力应满足地基 承载力的要求。

4.4.3对于地震区的复合桩基础,在验算地基的抗震承载力时,应采用地基抗震承载力设计值faE。 4.4.4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接近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用桩量较常规桩基偏少,在进行整体安全 度复核时应确保基桩的桩顶最大竖向力不大于pQuk。 4.4.5为了避免基桩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强度破坏,桩基设计时应对基桩的桩身强度进行验算,确 保桩身混凝土强度满足桩的承载能力要求。桩身混凝土的受压承载力是桩身承载力的主要部分,鉴 于复合桩基础中基桩工作荷载接近单桩极限承载力,忽略桩身纵向钢筋的抗压作用,给桩身强度设 计留有一定的富裕。通过引入成桩工艺系数,以考虑成桩工艺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和桩身截面变异等 因素对桩身承载力的影响。

5.1.2验槽(坑)前应熟悉场地勘察报告,根据基槽(坑)检验发现的问题,提出对设计和施工 处理的建议。如基槽(坑)检验结果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5.1.4施工完成后,工程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考虑到复合桩基础中桩承担荷载的重要性, 以及复合桩基础对成桩质量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将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增加至不应少于总桩 数的50%。 5.1.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应在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考虑到复合桩基础中基桩

5.2.1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地基分层沉降、基底土反力、桩顶反力、基础内力监测等有助于了解复 合桩基础沉降和地基及基础内力的发展变化过程,积累相关的资料,为进行设计反分析提供科学数 据,有助于促进复合桩基础设计方法的不断完善。 5.2.2强调基准点的埋设要求。工程实践中基准点时常受周围环境和区域沉降的影响JC∕T 878.2-2001水泥工业用硬齿面边缘传动减速机,不能真实 反映建筑物的实际沉降量,因此基准点的埋设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准确性。 5.2.6现行行业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规定的稳定标准沉降速率为0.01~0.04mm/d,主 要是根据北京、上海、天津、济南和西安5个城市的稳定控制指标确定的,其中,北京、上海和济 南为0.01mm/d;天津为0.01~0.017mm/d;西安为0.02~0.04mm/d。本标准以0.010.04mm/d作为沉 降稳定控制指标,由于基础型式、上部荷载和地基土类型的差异,实际应用中沉降稳定控制指标的 具体取值应根据不同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综合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