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120-2022 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控制技术.pdf

GB/T 32120-2022 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控制技术.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3959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2120-2022 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控制技术.pdf简介:

GB/T 32120-2022 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控制技术指南》。该标准主要针对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问题,提供了一套控制和防护的技术指导。

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通常发生在钢结构表面与环境介质(如空气、水分、酸碱等)接触时,由于氧化作用和聚合反应导致的腐蚀。这种腐蚀形式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海洋、化工厂等,对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影响较大。

该标准旨在规范和推广钢结构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控制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选用合适的防腐涂料、涂层设计、施工工艺、维护管理等方面。内容可能包括腐蚀机理研究,防腐材料的性能评价,涂装工艺的优化,以及腐蚀监测与维护策略等。

实施该标准,能够帮助钢结构的设计者、施工者和维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这一类型的腐蚀,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其安全性能。

GB/T 32120-2022 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蚀控制技术.pdf部分内容预览:

膏/糊状无溶剂型产品。 3.3 防蚀带anticorrosiontape 以无纺布为载体,在含有防锈剂、填料等化合物中浸渍制成的带状防蚀材料, 3.4 外防护剂externalprotectiveagent 以丙烯酸乳液为基料,添加情性无机填料、颜料等制成的防护材料。

防蚀膏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甘12S5 热水工程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层统

防蚀膏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外防护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

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相对湿度小于95%,不应在雨、雪天施工

构表面除锈前,应清除钢结构表面的焊渣、毛刺、

6.2.1.2除锈等级应达到GB/T8923.1一2011中规定的St2级和GB/T8923.2—2008中规定的PSt2 级。钢结构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与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涂层和外来杂质。 6.2.1.3钢结构表面应干燥

6.2.2.1应在表面处理后6h内涂抹防蚀膏。 6.2.2.2用毛刷、刮板等工具将防蚀膏均匀涂抹在钢结构表面,厚度不应低于250um

6.2.3.1应在涂抹防蚀膏后30min内粘贴防蚀带。 6.2.3.2起始处先粘贴两层,然后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依次搭接缠绕,搭接宽度应大于防蚀带宽度的 50%,确保每处均有2层以上防蚀带覆盖。始末搭接时,搭接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00mm。 6.2.3.3粘贴时,防蚀带应铺平,紧贴于钢结构表面,不应用力拉伸。 6.2.3.4粘贴后,应用力按压,挤出气泡,使两层防蚀带尤其是搭接处完全粘贴在一起。 6.2.3.5粘贴完毕后,测量无胶泥填充处的防蚀膏和防蚀带总厚度,不应小于1.6mm。

6.2.3.1应在涂抹防蚀膏后30min内粘贴防蚀带。 6.2.3.2起始处先粘贴两层,然后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依次搭接缠绕,搭接宽度应大于防蚀带宽度的 50%,确保每处均有2层以上防蚀带覆盖。始末搭接时,搭接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00mm。 6.2.3.3粘贴时,防蚀带应铺平,紧贴于钢结构表面,不应用力拉伸。 6.2.3.4粘贴后,应用力按压,挤出气泡,使两层防蚀带尤其是搭接处完全粘贴在一起。 6.2.3.5粘贴完毕后,测量无胶泥填充处的防蚀膏和防蚀带总厚度,不应小于1.6mm。

6.2.4涂刷外防护剂

4.1 2 应在粘贴防蚀带后30min内涂刷外防护剂。 4.2 :外防护剂使用前应混合搅拌均匀,用毛刷或辊子均匀涂刷在防蚀带表面,表面干燥后再涂刷 总用量不应小于300g/m²。

应先进行损伤部位的修补。应使用与原防腐层结构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防蚀带补贴宽度至 超出损伤边缘50mm。 补口施工应按照6.2的规定进行。补口用防蚀带与原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预处理后的钢结构表面应进行质量检验。按照GB/T8923.1—2011和GB/T8923.2—2008进行 目视评定。表面处理质量应达到6.2.1的规定。

对每层防腐层都应进行100%目测检验。防蚀膏应涂抹均匀,无漏涂;防蚀带应表面平整,无气泡 无皱褶和破损;涂刷外防护剂后的包覆件不应有气泡、龟裂、脱皮、露底等缺陷。

防蚀膏施工完毕后,应选取每块钢结构的3个不同部位进行厚度检测。每个部位测量4个点,采 美测厚仪法,直接读数。厚度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部分应进

防蚀带施工完毕后,应选取每块钢结构的3个平整部位进行厚度检测。采用厚度差法,先在测量点 平放已知厚度不超过1mm的硬质非铁类膜,再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测试防蚀膏和防蚀带的总厚度。判 定方法同7.3.1

7.3.3防腐层总厚度

文件主要包括: a) 防腐层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b)修补记录; c)峻工图纸; d)安装记录; e) 施工过程质检记录; f)峻工验收报告。

文件主要包括: a) 防腐层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b) 修补记录; c)峻工图纸; d)安 安装记录; e) 1 施工过程质检记录; f) 峻工验收报告。

3.1 防腐层投入使用后,避免碰撞和使用明火。 8.2 防腐层整体结构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巡检,查看表面是否完好等。 8.3 3应建立防腐层档案管理制度。施工资料、检查记录、事故记录、维修记录、年度总结等应归档,并由 专人管理,直至被防护钢结构设施服役结束,

将锈蚀评定板与需评定的试验钢板重叠起来,使评定面正好在试验钢板的正中,对作为有效面积方 框中的方格进行观察,总计在有效面积内有锈的格子数目,与评定总格子数的比值称为锈蚀度,以百分 数表示

评定板采用无色透明材料,尺寸为60mm×80mm,评定面有效面积为50mm×50mm,如图A. 所示。在评定板有效面积内刻出边长为5mm×5mm的正方形格子100个,刻线宽度为0.5mm。 单位为毫米

A.3.1将评定板重合于被测试验钢板上,用肉眼观察,并数出评定板有效面积内具有一个锈点以上的 格子数。记录试验钢板评定面上的锈点在评定板有效面积内所占格子数,作为试验钢板的锈蚀度 A.3.2出现在有效面积内的刻线或交叉点上的锈点,若其超出刻线或交叉点时,超出部分所占的格子 均作为有锈。若锈点未超出刻线或交叉点,并且邻接的格子内无锈时,则把所有与其邻接的其中一个格 子作为有锈。

锈蚀度等级应符合表A.1的要求。

表A.1 锈蚀度等级

附录B (规范性) 水膏置换性试验方法

尺寸为150mm×70mm×(1~2)mm,在短边中间打一个直径为6mm的孔,中间50mm mm为评定面,如图B.1所示

B.2.1试验钢板处理

B.2.1.1用240“砂纸将试验钢板的正、反两面沿着长边的方向进行打磨。试验钢板的边缘应打磨至无 毛刺,吊孔用撕成细条的砂纸穿梭打磨, B.2.1.2取2个干净的烧杯,分别盛装分析纯丙酮、(35土3)℃无水乙醇。将打磨好的试验钢板依次放 人上述溶剂中进行清洗,取出后用脱脂棉擦拭。如有磨屑或其他污染物则应继续清洗

2.1 1在50g防蚀膏试样中加入5g蒸馏水,充分搅拌,放置12h以上,作为试验试样。 2.2 1 将试验钢板用挂钩悬挂浸人蒸馏水中,使其表面全部浸润后提起,保持垂直放置,5s之内用 人底部吸走多余水分。

2.2.3 用刮刀在试验钢板上涂覆约1mm厚试验试样后,将其水平放置在(23土2)℃C的蒸馏水中 24h。 2.2.4 试验后的试验钢板先用刮板将防蚀膏除去,然后用丙酮清洗,

苏G02-2011_建筑物抗震构造.pdf3块试验钢板均根据附录A判定等级。变色等其他异常情况应加以备注。

则定装置如图C.1所示

附 (规范性) 绝缘电阻试验方法

能够施加500V直流额定电压

浓度为3%并添加羟甲基纤维素(CMC)的NaCI溶液。

按照B.2.1的规定进行

按照B.2.1的规定进行

C.3.2.1在试验钢板中间贴上大小为200mm×200mm的防蚀带试样两层DZ/T 0308-2017标准下载,抚平使其表面均匀。 C.3.2.2在电极及保护环上涂上导电性黏接剂,紧贴在试样表面。 C.3.2.3分别用导线将绝缘电阻计的接地(一)端口连接钢板,阳极(十)端口连接电极,保护器端口连 接保护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