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技术导则(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5月).pdf

广东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技术导则(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5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3670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广东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技术导则(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5月).pdf简介:

《广东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技术导则》是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2年5月发布的一份技术指导文件。该导则主要针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的信息化管理,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标准化的建设规范和流程。

导则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台架构设计:指导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前端用户界面、后端数据处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等。

2. 数据采集与整合:强调如何通过物联网、遥感、GIS等技术,实现对地下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3. 系统功能模块:明确平台应具备的管理功能,如设施信息管理、运行维护管理、故障预警、应急响应等。

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出保障数据安全、隐私和合规性的策略和措施。

5. 技术选型与实施步骤: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以及技术选型建议。

6. 持续优化与更新:强调平台的动态更新与维护,以适应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的新需求。

这份技术导则对于广东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广东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技术导则(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5月).pdf部分内容预览:

1.0.4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维护、应用与服务除 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undergroundmunicipalinfrastructure

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等需求DBJ50/T-364-2020 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在地表以下开发、建设和利用的地下管线、综合 管廊、地下交通、人防工程、地下河道等地下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2.1.2地下管线工程设施undergroundpipeline 埋设于地下的各种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石油、工业等管 线和综合管廊(沟)及其附属设施,以及铁路、民航、军队等系统的专用管线及 其附属设施的总称。

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等需求,在地表以下开发、建设和利用的地下管线、综合 管廊、地下交通、人防工程、地下河道等地下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2.1.2地下管线工程设施undergroundpipeline

埋设于地下的各种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石油、工业等管 线和综合管廊(沟)及其附属设施,以及铁路、民航、军队等系统的专用管线及 其附属设施的总称

1.4地下交通设施underground transportat

建于地下用于行人通行、车辆通行或停放的地下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主要包括地下人行通道、地下车行通道、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铁路以及地下交通 枢纽等

2.1.5人防工程civil air defenseengineering

人防工程是人民防空工程的简称,主要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医 疗救护等需要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即单建人防),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 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即结建人防)。

2.1.6废弃工程underground abandonedproject

废弃工程是指无法修复利用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临时措施留存地下的 永久障碍物和其他不明废弃工程,主要包括废弃地下管线、废弃地下通道、废弃 人防工程等。

2.1.7地下河道undergroundriver

2.1.8特征码featurecode

河涌流经城市时,在其表面加盖、周边加

标识地形图上无实体(或图形)对象对应的地理名称注记或名称说明性注记 的点、线或面对象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及地质环境条件在立体空间的位置、几何形态、表面纹理 特征及其属性信息的三维表达。

2.1.1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三维建模3dmodelingofundergroundmunicipal

基于测绘数据、设计施工资料、地质勘察数据,表达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及其 周边地质体的对象语义、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特征和属性信息的过程,形 成的成果为三维模型

2.1.12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undergroundmunicipalinfrastructuredatabase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 达、输出、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人软件和支撑环境的总称。 2.1.1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integratedmanagementinformation platformofundergroundmunicipalinfrastructure 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支持下,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按其空间 位置及属性进行输入、编辑、存储、显示、检索、制图、综合分析、输出、发布、 更新、应用与服务的技术平台。

以下缩略词适用于本文件

2.2.7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2.2.8GML—一地理标记语言GeographyMarkupLanguage 2.2.9JSON—轻量级数据交换格式JavaScriptObjectNotation 2.2.10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portProtocol 2.2.11URL——统一的资源定位Uniform/Universal ResourceLocator 2.2.12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PhotographicExperts Group 2.2.13PNG—可移植的网络图像文件PortableNetworkGraphicFormat 2.2.14RGB—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RedGreenBlue

3.1.1实现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及隐患数据的采集、检查、入库和更 新等功能。 3.1.2建立涵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隐患数据、典型案 例数据等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数据库,促进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共 享。 3.1.3建立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张图、地下空间隐患一张图等二三维应用。 3.1.4实现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功能应用,提升政府监管、权属单位 运维保障能力。 3.1.5依托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立可感知、实时动态、虚实交互 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李生融合应用。

3.2.1统一性原则:平台建设应统筹规划实施,执行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 3.2.2实用性原则:平台建设基本功能应完备,满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 3.2.3高效性原则:平台应满足数据汇集、数据管理与数据应用服务需要。 3.2.4共享性原则:平台应具备数据交换、应用服务的接口。 3.2.5安全性原则:平台应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3.2.6继承性原则:平台应统筹利用前期地下管线普查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地 下空间设施普查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成果。 3.2.7稳定性原则:平台数据及功能应运行稳定、可靠。 3.2.8自主可控原则:平台应采用国产化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搭建。

3.3.1平台宜按照省、市、区(县)分级建设,并在横向上实现与其他信息平台 (系统)的对接,实现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市级及以下平台宜由市级统筹,区

(县)、镇(乡)可将上级平台作为本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支撑,也可 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独立建设,但要与上级平台进行衔接

3.4.1空间基准宜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 其他坐标系或独立高程基准时,应建立其与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1985国家 高程基准间之间的转换关系,以便进行坐标、高程之间的转换。 3.4.2时间基准日期应采用公元纪年、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

3.5.1平台的总体框架涉及可参考如下“五层两翼”架构。“五层”依次为基 础环境层、时空数据层、平台支撑层、应用功能层和用户入口层。“两翼”指平 台建设应遵循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图3.5.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总体框架 1基础环境层:面向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业务,平台基础环境应依托 政府信息化云平台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扩展完善,应使用安全可信的国产或开源产 品

2时空数据层:建设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工程管线设施数据、地下交通设施 数据、地下其他设施数据和地下设施隐患数据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体系,实 现数据的融合。 3平台支撑层:平台宜与城市已建成的统一身份认证、CIM基础平台、国土 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和政府部门相关业务系统进行衔接 共同支撑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业务需求管理和应用。 4应用功能层:面向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管理应用全过程,提供采集处理、 监理检查、综合管理、辅助决策、三维应用、共享交换、动态更新、平台运维、 实时监控、模拟仿真、监测预警和其他功能。 5用户入口层:平台应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支持多种用户使用入口方式,包 括Web浏览器、移动APP、桌面版应用程序、VR/AR设备和大屏终端等。 6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按照国家、住建部、广东省、行业关于地下市 政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和拓展平台建设应用 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指导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管理。 7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国家相关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确 保平台运行过程中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访问安全。建 立运维管理机制,对平台的硬件、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 管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3.6.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描述城市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工结构物、设施空间及属 性特征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03,包括地形要素数据及各类相关数据等,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成果。 2地形要素数据由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或数字栅格图 等形式来表达。 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还应包括行政区划、道路(包括规划路网)、铁路、水 系、居民地、工矿建筑、地名地址信息、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数据。

3.6.2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基础数据

1地下管线数据应包括各类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矢量信息、管理信息和技术信 息,并遵循相应的图例表示。 2综合管廊、人行地下通道与人防工程数据应包含结构外轮廓尺寸形态、平 面分布的经纬度坐标、断面类型、顶板覆土厚度、运行管线种类、抗力等级等内 容。 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铁路数据应包含结构外轮廓尺寸形态、平面分布的经 纬度坐标、覆土厚度、结构形式、设施类型等内容。 4城市地下道路数据应包含结构外轮廓尺寸形态、平面分布的经纬度坐标 路幅形式、路面宽度等内容。 5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基础数据还应包含设施的相关保护线数据,划定 定的保护线范围

3.6.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隐患数据

1地下管线隐患数据应包括材质老化、结构性缺陷、泄漏等内容。 2道路土体病害隐患数据应包含富水、疏松、脱空、空洞等内容。 3综合管廊、人行地下通道与人防工程隐患数据应包含沉降、裂缝、渗水等 自身隐患《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磁条 低矫顽力 GB/T 15120.2-2012》,以及周边富水、空洞、脱空等地质隐患数据内容。 4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铁路隐患数据应包括隧道衬砌脱空、富水等隐患数据 各类隐患数据均应记录相应隐患发现时间、排查整治时间等内容。

3.6.4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三维模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