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样板楼施工方案(151页)

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样板楼施工方案(151页)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17.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798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样板楼施工方案(151页)简介:

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样板楼施工方案,是一种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文件,主要用于指导大型建筑项目中钢结构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相结合的施工过程。它通常包含以下关键内容:

1. 项目概述:对样板楼的基本信息,如位置、规模、结构类型、设计要求等进行介绍。

2. 设计说明:详细解读钢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节点连接等。

3.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组织、人员配置、设备进场、施工前的场地平整、测量放线等内容。

4. 钢结构施工:包括钢结构的制作、安装、焊接、涂装等详细步骤和质量控制措施。

5.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框架的浇筑计划、模板设计、混凝土养护等要点。

6. 两者结合施工:如何确保钢结构和混凝土框架之间的连接可靠,包括预留孔洞、节点处理、临时固定等。

7. 质量与安全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安全规程、应急预案等。

8. 进度计划: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关键节点的时间节点和预期完成时间。

9. 施工图例与说明: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解读,明确各种施工图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10. 环保与文明施工: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

151页的施工方案通常会有详尽的图表、数据和文字描述,以确保每个步骤都能被清晰理解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这个方案是施工团队的重要参考,也是业主、监理和相关部门审查的重要依据。

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样板楼施工方案(151页)部分内容预览:

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2)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

3)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4)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喷筑墙体建筑构造--明阳高性能喷筑墙体(2020版),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5)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置,其防护等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6)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做防护处置。

电工及用电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紧设备带“缺陷”运转;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1)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

2)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业电工负责。

3)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工作记录。

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5)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

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7)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应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

10)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

1)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作用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五芯电缆必须包括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2)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3)电缆类型应更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选择。埋地敷设应采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设应采用无铠装电缆。

4)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载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介质保护层。

5)埋地电缆载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6)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7)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8)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的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直距地不得小于2.0m。

9)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应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

10)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照明装置

1)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2)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PE线相连接。

3)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4)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5)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更具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²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²。

6)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

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临时用水主要分为施工用水、消防用水及临时排水三部分。

因本工程施工场地面积小于25公顷,消防用水量一般为10~15L/s。取10L/s。

本工程建筑面积仅1300㎡,主体为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形式,施工用水量极小,且现场不设生活区,因此施工用水与消防用水共用水箱,施工用水主管采用φ40,支管采用φ20,在建筑物东北侧设施工用水取水点,每层设一水龙头。

在建筑物周围沿施工道路设砖砌300×300mm排水沟,并在现场东南侧设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本工程地上4层,建筑高度最高17.5m。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分为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土建施工测量及专业施工测量。

主体施工期间主要控制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重点控制超长轴线的误差。装饰期间主要为室内装饰外墙装饰控制及门窗测量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测量采用外控法+内控法相结合。

将拟用于本工程施工测量的仪器设备送北京市技术监督局计量检测所进行检定,保证所有仪器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

详细勘察现场的场容场貌和周边环境特点,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测量控制的影响,优化设计测量线路和控制网的布设。

仔细审阅总平面图,确定建筑物高程和平面相对定位关系。

使用2″级电子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测定,无误后开始测设一级建筑物平面坐标控制网。

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整体后控制局部的逐级控制的测量原则,结合本工程占地面积大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建筑结构特点,根据现场通视条件以及现场施工的需要,以城市导线点为高级控制点,沿场地周围布设一条闭合导线,作为首级控制导线网。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高于1/35000,方位角闭合差小于±5″n (n为导线点个数),平差后精度指标:测角中误差小于±2.5″,边长相对误差高于1/40000。

测设现场方格网做为轴线控制时,边长不宜过长,并以此作为工程的二级导线。

轴线控制点的测放,按常规正倒镜投点法投测,并经平差、复核后大型房地产开发建造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度(实用版47页),采用内分法或直角坐标法测放出其他线及墙体控制线等细部线。

平面细部测量一般分为初测和归化两步进行,放样定点后要对各点做校核条件的检查或在一点架设仪器重复检查。对于一些不连线的或与周边结构相对关系不很明确的独立结构(如独立柱),在放样后必须用另外的控制点或轴线进行检查,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各楼层板面施工时,预先在各层控制点位置留设φ200圆孔,楼板砼浇筑后,采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引测到各施工楼层。再采用全站仪、经纬仪进行细部轴线的投测。

为方便施工,在建筑物的预定位置布设高程控制点。经往返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施工高程控制点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加密。在以后的施工中应每隔半月检查一次有否变动,防止被破坏。

施工过程中,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向上(向下)传递至作业层,在固定位置设立三个以上的高程控制点并进行闭合无误后,作为各层施工的依据。首层墙柱模板拆除后GB/T 20975.26-2013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pdf,将标高引测到建筑物外立面上,不得少于三个点并在施工层校核,各层高程的竖向传递,采用钢尺从首层高程点竖直量取,量取时对钢尺进行拉力、尺长、温度等改正。

在施工中,每当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0.5米线。(0.5米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本工程为独立基础,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底方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