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一期迁建工程项目附属用房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一期迁建工程项目附属用房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6.58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572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一期迁建工程项目附属用房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一期迁建工程项目附属用房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要重点控制后浇带剔凿和清理质量,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振捣密实,不留死角,并加强养护.

6)控制外墙装饰施工的质量。

第二节:建筑物的平面测量、定位及轴线控制

在现场准备工作期间,应会同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等有关人员一道共同核对建筑总平面图、定位基准点、水准基点及高程,并逐项交接,办理交接记录以及对控制基点进行固定、保护。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pdf2:平面轴线定位及竖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在施工准备阶段,由测量工程师根据总平面图和规划部门给定基准点坐标定出建筑物控制轴线,并绘制单位工程现场轴线控制图及测量定位成果图,在单位工程四周合适的位置埋设控制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妥当地保护。

当土方开挖完毕,根据控制点,逐一恢复各轴线;垫层(基础)施工完后,根据控制点,精确地恢复各建筑物轴线,并采用电子经纬仪通过定位点进行校验。

定位过程中,除了依据控制点定位以外,还应将定位结果与已有建筑物对应检查,不符合要求处应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等有关单位提出,并妥善解决。

首先对首层地面标高进行勘测,重点做好本建筑物的测量工作;同时做好各楼层标高的监测工作。

采用常规方法,如: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等。

3: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建立及引测

当地首层混凝土施工后,按照轴线控制网,并依据该轴线控制网在各区一层楼面四面弹出控制线,四周轴线向内移一米的四个交点埋设铁件为控制点,作为以后上部各楼层施工时的控制依据。

4:建筑物的竖向测量及垂直度控制、楼层标高控制

1)轴线网引测(垂直度控制)

轴线引测的准确性是垂直度控制的基础,由于各控制点的引测,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垂直的,因此每次放完轴线后,即可通过技术复核得出各边沿位置的垂直度偏差,并逐层绘制测量定位(放线)成果图;由于每层引测的基点都相同,因此控制住了每层的偏差,实际上就是控制住了每层的垂直度,乃至整个建筑物的垂直度。

首先用经检定合格的钢尺从基点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各操作层,每个工作区段2个,然后在该工作段以该引测点为依据,用水准仪引测至各施工点。

为了保证各工作段之间标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除楼层的第一个工作段以外,以后各工作段的控制点引测到操作层之后首先必须用DS32水准仪校核本工作段的高程(标高)引测点与前一个(几个)工作段的标高引测点之间的吻合性,符合要求之后,方可继续本段的其它标高引测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应采用DS32水准仪和钢尺,闭合线路的方式进行观测;并及时将观测结果提交给设计人员。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以设计人员指定为准。若设计人不指定,则根据现场的通视情况,在每个工作区段或建筑物上设置4~6个观测点,原则上在4个角和该区段的中部各设1个,设在首层。

水准基点设在远离建筑物30m以外处,沉降点埋设后要作好保护,以免在施工中遭受损坏而影响观测成果的连续性,沉降观测的时间和要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点位置图及观测路线图,在工程基础施工之前,根据现场情况绘制。

6:测量成果及精度要求

第三节:地下室基础工程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桩头处理→砼垫层及地梁、承台砖胎模→(地下室底板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地梁、承台、底板钢筋绑扎→地下二层止水带安装,支模→地梁、承台、底板砼浇筑、养护→地下二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二层墙、柱、地下一层梁板模板安装→地下二层柱、墙砼浇筑→地下一层梁板钢筋绑扎→地下一层止水带安装,支模→地下一层梁板砼浇筑、养护→地下一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一层墙、柱、一层楼面梁板模板安装→地下一层柱、墙砼浇筑→一层楼面梁板钢筋绑扎→一层楼面梁板砼浇筑、养护→拆模→地下室外墙板外侧粉刷及防水施工→基坑回填。

二、土方开挖、基坑围护

详见土方开挖、基坑围护专项施工方案。

在土方开挖进入尾声时,由人工修挖下翻部分基槽,经人工清土到位后,立即进行验槽、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浇筑垫层封闭基坑等工作,减少坑底土体暴露时间,避免土体结构受到破坏。垫层施工做法如下:

第一步,浇筑承台和地梁垫层,要求在设计基础上各放宽200~300mm,以消除灰线的误差。

第二步,砌筑承台和地梁砖胎模,内侧水泥砂浆粉刷,在砖模施工前完成垫层上的轴线定位和地梁承台的精准放线,作为以后施工的引测依据。

第三步,回填砖模外侧空隙,采用砂石回填,适当浇水使土壤沉实,再进行底板砼垫层的施工。

四、底板、侧壁、顶板施工

(l)当底板地梁高度不大,地梁上排钢筋不是很密时,钢筋可直接在胎模内绑扎,当地梁高度较大时,可用钢管在地梁上方格临时支架,把地梁钢筋架在地梁上方绑扎,待绑扎完毕后再一次放入到地粱内。地梁钢筋放入后要及时放置砂浆保护层垫块。

(2)地梁钢筋绑扎完毕,经自检合格后,在垫层上弹出底板钢筋的分档线,并预摆下排钢筋。弹底板钢筋分档线时要注意分档线从地梁的两边距地梁五公分处开始,如弹出的钢筋的间距不是整数时,要增加一根钢筋。

(3)按在垫层上弹出的钢筋分档线,预排底板钢筋,然后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接头的数量,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双向板纵横方向上的钢筋的上下相对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确认无误后即可开始绑扎下皮钢筋。

(4)绑扎钢筋时,对单向板,除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在能保证受力筋不移位的条件下,中间的部分可采用梅花形交错绑扎。对于双向板,所有的交点都必须扎牢。在钢筋搭接接头处,接头的两端及中间都应用铁丝扎牢。

(5)底板下皮钢筋绑扎完以后,按纵横l米见方的间距(或按设计)摆放上下皮钢筋之间的支架,在钢筋支架上绑上皮钢筋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画出上皮钢筋的分档标志线,然后穿放纵横两个方向上的钢筋。上皮钢筋分档标志线的画法、钢筋的绑扎方法均与下皮钢筋相同。

(6)墙、柱主筋插入基础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在插筋与地梁钢筋相交处用定位箍筋把预留插筋固定牢固,必要时用电焊把定位箍筋焊在地梁钢筋上。

(7)底板钢筋绑扎完以后,要立即垫好砂浆保护层垫块。

B、墙板、柱钢筋绑扎

(l)在底板混凝土上放线后,应再次较正墙、柱预留钢筋的位置,对位移严重的钢筋应先按规定认真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找设计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在各种预留插筋偏位处理好以后,即可开始绑扎墙、柱钢筋。

(2)绑墙板钢筋时,先绑2~4根竖向钢筋,并在竖向钢筋上画好水平钢筋的分档线,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向定位钢筋,并在水平钢筋上画出竖向钢筋的分档线,最后再绑其余的竖向钢筋及水平钢筋。

(3)墙板钢筋应逐点绑扎,其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规范的规定,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墙板双排钢筋绑扎完以后应及时安放两排钢筋之间的支撑钢筋及砂浆保护层垫块,以确保两皮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正确及保护层厚。

(5)墙板钢筋绑扎基本完成后,再绑扎门、窗及各种预留洞口的加固钢筋,绑加固筋时要注意保证各种预留洞口尺寸的大小,加固筋伸入墙两边的长度应能满足设计要求。加固筋应尽量放在墙板的两边,在两根加固筋之间的孔隙应尽可能地留大些,为以后墙板混凝土浇捣创造条件。

(6)柱及暗柱钢筋凡直径在16以上的全部采用电渣压力焊的方法焊接,其余的钢筋采用搭接的方式连接。在施工中要注意控制每种接头的位置及每一接头位置的接头数量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有规定。

(7)柱及暗柱箍筋绑扎前,先在主筋上画出箍筋分档线,然后检查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确认无误后再开始绑扎箍筋。柱箍筋绑扎时要边绑扎、边检查,防止引起柱子整体弯曲或扭曲,同时,要注意做到,箍筋开口处要在柱子的四角交错放置。

(8)墙、柱钢筋绑扎过程中要做好与各工程之间的配合工作,预留各种预留孔洞,预埋各种插筋,特别是混凝土墙、柱与砌体墙之间的抗震拉接筋以及各种圈梁、过梁的插筋。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下翻地梁及承台侧模全部采用砖胎模,用标准红砖砌筑,1:3水泥砂浆粉刷。

B、地下室墙板模板

地下室墙板钢筋经验收合格,穿过墙板的各种预留孔、预留套管经复核符合要求,各种需预埋在墙板混凝土中的电线管、水管等均符合要求并办理好隐检手续后,书面通知各分包单位及其他施工协作单位,然后就可开始支模板。

地下室墙板支模详见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AQ 2078-2020标准下载C、地下室顶板支模详见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A、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详见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

B、地下室钢筋砼墙、柱、顶板施工

1、墙板砼浇筑的关键是控制砼分层浇筑的厚度,每层不大于500mm和防止漏振。其二是控制墙板砼浇筑过程中的高低差。为此指定砼班长亲自指挥砼浇筑顺序及流向,控制砼高低差。指派专职质量跟班监督砼浇筑过程中分层高度和有无漏振

2、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TB 10202-2002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

3、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4、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