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施工方案组织计划-整理汇总(64个)

工业建筑施工方案组织计划-整理汇总(64个)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54.5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435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工业建筑施工方案组织计划-整理汇总(64个)简介:

工业建筑施工方案组织计划是一个详细的计划,用于指导大型工业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包括建筑设计、材料采购、设备安装、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这个计划通常包含64个或更多的关键环节,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可能涵盖的64个关键部分简要概述:

1.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地址、规模、目标和预期完成日期。 2. 项目结构:建筑类型(如工厂、仓库、研发中心等)、楼层布局、结构设计。 3. 施工队伍组织: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队伍的分工及职责。 4. 施工流程图:施工阶段划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等)。 5. 工程设计与图纸:包括建筑图纸、结构图纸、设备布置图等。 6. 材料与设备清单: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型号、供应商信息。 7. 施工进度计划: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关键里程碑。 8. 质量控制: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质量保证体系。 9. 安全管理:安全规定、应急预案、安全培训计划。 10. 环保与可持续性:环保措施、能源效率、废弃物处理。 11. 风险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2. 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培训计划、员工福利等。 13. 预算与成本控制:预算制定、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策略。 14.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物流安排。 15.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区划分、施工顺序、施工场地布置。 16. 建筑许可证和审批:许可证申请、验收流程。 17. 竣工与验收:验收标准、验收流程、竣工报告编制。 18. 售后服务:保修期、维护计划。 19. 沟通与协调:与其他部门、外部单位的沟通机制。 20. 项目变更管理: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变更流程。 21. 法规与合规性:遵守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 22.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记录。 23. 项目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 24. 监督与审计:内外部监督机制。 25. 项目报告与文档管理。 26. 应急管理与救援计划。 27. 项目进度监控与调整。 28. 技术更新与创新应用。 29. 员工培训与进步计划。 30. 公众参与与社区关系。 31. 信息化与数字化施工。 32. 紧急准备与应急预案。 33. 项目进度报告与跟踪。 34. 项目审计与改进计划。 35. 沟通与信息共享平台。 36. 知识产权保护与保密措施。 37. 审计与合规检查。 38. 设备安装与调试计划。 39. 工程质量评估与维护。 40. 设备与设施验收。 41. 环保监测与报告。 42. 项目风险管理与应对。 43. 施工现场环保设施设置。 44. 临时设施管理。 45. 质量问题反馈与处理。 46. 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47. 施工噪声与振动控制。 48. 安全培训与演练。 49.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50.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51. 绿色施工与节能减排。 52. 项目后期维护与保养计划。 53. 项目关闭与交接。 54. 项目经验总结与教训。 55. 项目评估与反馈。 56. 项目变更更新通知。 57. 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承诺。 58. 项目施工期间的临时道路与交通管理。 59. 项目施工期间的材料存储与管理。 60. 项目施工期间的消防与安全培训。 61. 项目施工期间的施工噪声控制。 62. 项目施工期间的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63. 项目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搭建与维护。 64. 项目施工期间的应急预案与演练。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具体内容可能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工业建筑施工方案组织计划-整理汇总(64个)部分内容预览:

⑥ 做好天气预报,避免因气候变化对工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体现在建筑面积大、工程量大、单体建构筑物多、工期较紧。故在进度计划方面必须做好周密安排,合理分段,组织交叉作业,使许多工序能得以穿插进行,做到忙而不乱,快速进行。整个工程按热电站和联合厂房分为两个大的功能区进行独立作业,安排两支作业队伍进行施工。

热电站以锅炉间、煤仓间、汽机间为主要工作,首先进行锅炉基础及汽机基础施工DGJ32TJ 208-2016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以确保锅炉设备的安装,上部结构以汽机间桁车梁为主要工作,以确保桁车的安装,为汽机安装提供条件。其它的建、构筑物(如干煤棚、皮带廊、循环水泵房、主控楼、破碎间等)作为次要工作穿插进行施工。

联合厂房以制浆造纸车间为主要工作,毎栋建筑按其变形缝进行分段,造纸车间分为5 个施工段,制浆车间分为2 个施工段,完成车间分为2 个施工段,每栋建筑各由一个专业班组进行平行作业,成品库和浆板库因为只有一层,作为次要工作穿插进行。开工日期为2004 年8 月1 日,完工日期为2005 年1 月7 日。施工总工期为160 日历天。

施工各阶段目标工期如下:

造纸车间:基础施工工期58 天(至9 月17 日);

主体施工工期100 天(至2004 年11 月29 日);

装饰施工工期80 天(至2004 年12 月20 日);

修补、清理交工退场15 天(至2005 年1 月7 日)。

制浆车间:基础施工工期41 天(至9 月30 日);

主体施工工期72 天(至2004 年11 月23 日);

装饰施工工期54 天(至2004 年12 月23 日);

修补、清理交工15 天(至2005 年1 月7 日)。

完成车间:基础施工工期41 天(至9 月30 日);

主体施工工期72 天(至2004 年11 月23 日);

装饰施工工期54 天(至2004 年12 月23 日);

修补、清理交工15 天(至2005 年1 月7 日)

成品库 : 基础施工工期28 天(至9 月27 日);

主体施工工期20 天(至2004 年10 月17 日);

装饰施工工期65 天(至2004 年12 月31 日);

修补、清理交工7 天(至2005 年1 月7 日)

浆板库 : 基础施工工期20 天(至10 月17 日);

主体施工工期20 天(至2004 年11 月22 日);

装饰施工工期55 天(至2004 年12 月31 日);

修补、清理交工7 天(至2005 年1 月7 日)

热电站 : 基础施工工期32 天(至9 月2 日);

主体施工工期63 天(至2004 年11 月3 日);

装饰施工工期55 天(至2004 年12 月3 日);

修补、清理交工25 天(至2005 年1 月7 日)

联合厂房、热电站施工进度计划详(附图一、二)。

3.2.1 从管理制度上保证

①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从项目经理到各级管理人员工作的职责,相互协商,防止打乱仗。

②加强技术交底和技术责任制。全部施工工序由相关技术人员组织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由技术员、质安员、工长认真负核,尤其对测量定位、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要严格把关,做好隐蔽验收。

③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全体进场人员均应接受进场教育和必要的培训工作,每个员工都能熟练操作,提高工效。

④严格奖罚制度,以分部分项控制点实施奖罚,提高员工积极性。

⑥坚持质量“三检制”:由实践经验,又能坚持原则的同志负责质检工作,健全和完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防止因质量返工影响工期。

⑦ 落实的执行《项目施工管理制度》,发至管理人员,施工中予以认真贯彻和严格实施。

⑧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进行施工部署,严格按照进度计划中总的工作思路进行各建筑物的施工。

3.2.2 从施工组织上保证

①均衡组织施工,加强各个队伍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尽可能使多数工序提前,见缝插针的进行,以加快施工进度。

②加强计划和调度,计划设月计划、旬计划、周作业计划,坚持每天生产调度,从人力、资金、物质上充分保证。

③合理组织施工流水:根据工程特点科学合理的实施分段流水作业,适当组织交叉作业,以争取工期,为后续工序提供工作面。

④加强与安装的配合工作:土建主体施工中,土建随时将施工计划向安装队伍通报,配合预留预埋。安装施工阶段,土建加强成品保护,随时做好配合协调,尽可能提供方便。

⑤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使之完好,防止施工时出现故障。

⑥做好资金平衡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⑦加强材料的采购和保管工作,避免出现停工待料的情况,特别是周转材料的准备。

⑧做好劳动力的保障,确保施工现场需要的劳动力,必要时可以在全公司范围抽调人员进行突击,以确保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3.2.3 从技术措施上保证

①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图纸会审等技术准备工作.

②认真学习图纸,施工中随时和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解决图纸问题。

④结合以前施工纸厂的经验,对于图纸上不明确或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时与建设方及设计院联系。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 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校准,并做好校准状态标识,使用中的测量器具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处于合格状态;

(2) 测量仪器由项目计量员统一管理;

(3) 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测量仪器偏离校准状态,必须对已测结果进行追踪评定,确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4) 在测量仪器的搬运和贮存期间,应确保其准确度和使用性处于良好状态;

(5) 测量仪器出现故障时,使用人不得随意拆卸,应由计量员送到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检修。

4.1.2 测量控制线

(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会同项目测量员和有关施工员接收和复核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再根据测量控制点和施工总平面图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情况来确定总个工程的控制轴线,利用经纬仪、红外线测距仪放出总的控制轴线和分区控制轴线,经项目总工程师复核无误后,在建筑物外围设立稳固的控制桩点。

(2).本工程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线来控制整个工程的定位。

(3).控制桩点应设在稳固(不产生下沉和位移)且易保存的地方,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员负责保护,专职测量员负责定期复核。

(4).平面控制点标桩的埋设方法:如是永久性的标桩则用直径30mm 以上的钢筋,将上端磨平,在上面刻十字线作为标点,下端弯成弯钩,将其浇灌于砼之中,埋置深度不得低于0.5m;如果是临时性的控制标桩则用木桩,木桩直径应在100mm 以上,打入土中的深度根据现场的土质而定,一般不小于80cm,木桩打入土中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保证其在使用期限间不下沉和移位,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用砼或水泥砂浆围护。永久性标桩埋设方法见下图:

(5).水准控制点的埋设方法:一般施工经常使用的水准点,可以附设于平面控制点上。

(1) 基础施工阶段,依据控制线在建筑物的内部设置控制坐标,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利用经纬仪和钢卷尺进行轴线传递。

(2) 基础施工完后,将控制线引到楼面上,设立内部控制点,依据内部控制点进行轴线传递。

(3) 对投测到施工层的轴线控制网,应先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用钢卷尺配合经纬仪进行分部施测放线。

⑷为确保预埋件的预埋精度,将建立两套独立的轴线引测系统,土建队和预埋队独立施测,然后进行汇合复核,以减少出现误差的机率。

(1) 根据业主给出的水准点,进行标高控制。

(2) 基础施工完后,将标高控制点引到建筑物外侧墙上,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作为结构往上施工的高程控制点。

(3) 往上传递高程时,须用经过校准的钢卷尺从高程控制点向上丈量,每次取四点的平均值,划出相对标高线,注明相对高程,并用水准仪按设计标高操平。

(4) 高程传递到施测层时应先进行闭合校核,再进行高层传递。

DB35/T 1863-2019标准下载4.1.4 建筑物的观测

①.水准点的布设: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并且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复核,水准点的数目应多于2 个,本工程拟设置3 个水准点。水准点的布设原则是: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超过100 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离开公路、地下管线和滑坡地段至少5 米;埋在受震区以外的安全地点。本工程的水准点的埋设在中标后依实际情况确定。

②.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基点引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往返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 n mm(n 为测站数),或±4L 。如果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点的距离超过200 米,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取假设标高。

③.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应与设计院协商确定,一般应沿建筑物的四周每隔15~30 米设一点。要求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牢固、通视、便于观测且点上能垂直置尺。

④.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本工程的观测点埋设在钢筋砼的柱或墙上,一层柱或墙模扳拆除并达到规定的强度后,用钢凿在选定的柱或墙上±0.00 标高以上10~50cm 处凿洞(或在浇灌时预留孔洞),将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以1﹕2 水泥砂浆填实。具体见示意图:观测点与柱面或墙面应有40mm 左右的距离,以便于放置水准尺。具体埋设方法见下图:

GB/T 40320-2021 铝合金力学熔点测试方法.pdf⑤.沉降观测的方法和规定:

a.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本工程设计图纸对沉降观测次数及频率未有具体要求,故观测前应与设计院协商确定。我司建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层结构施工完后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在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个月观测一次;竣工验收以后第一年每四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观测两次,直至沉降稳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