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pptx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ppt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ppt
资源大小:39.7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112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pptx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pptx"是一个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的详细介绍和标准化指南的PowerPoint文件。它可能涵盖了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设计原则、施工流程、材料选用、质量控制、安全规范等,以及如何遵循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以保证工程的高效、安全、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每一页PPT中,可能会详细解释不同的施工工艺,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管道安装、电气工程等,同时还会提供图表、示例或案例,帮助理解复杂的工艺流程。此外,标准化手册也可能强调了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以减少错误,提高效率,保证工程的一致性和可复制性。

这个手册是为建筑工人、项目经理、工程师、监理等相关人员设计的,旨在提供一个通用的参考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和执行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提升整个行业的施工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pptx部分内容预览:

7.1木模板安装 7.1.1柱、墙模板安装 ⑴柱、墙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7.1.2梁、板模板安装 ⑴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某大桥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7.2铝合金模板安装 7.2.1施工工艺流程

7.2.2质量控制要点

⑵结构放样完成后,须放混凝土构件边30cm的控制线及建筑物大角控制线;板平板铺设好后在模板上弹出墙、梁控制线,采用扫平仪或经纬仪投测,严禁直接从梁模进行引测放线。

⑴铝模早拆体系的非承重早拆模板拆除时间不早于24小时,承重支撑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如下:

8.1大体积混凝土 8.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8.1.2质量控制要点 ⑴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⑵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⑶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浇筑。 ⑷办理浇筑申请表和配合比。 ⑸控制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如设计无要求,控制在25°C以内)。 ⑹合理分层分块,控制其每次浇筑的几何尺寸,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必须进行二次抹面。 ⑺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8.1.3施工样板

8.2梁柱节点混凝土 8.2.1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8.2.2质量控制要点 ⑴框架柱水平施工缝下部留置在基础或楼板的顶面,上部留置在框架梁底面。

⑵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构件相连接时,两种混凝土的接缝位置必须设置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5×5mm的固定筛网,用塔吊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初凝前用布料机浇筑大面积梁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⑶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8.3柱墙混凝土 8.3.1柱墙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⑸水平接缝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 ⑹混凝土应分层振捣,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进行分层浇筑、振捣。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不小于100mm,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振捣器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⑺柱高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墙体上的门窗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宜从两侧同时投料浇筑和振捣。 ⑻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⑼派专人检查模板和支撑变形监测、混凝土振捣密实程度检查和混凝土辅助振捣。

8.3.2质量控制要点 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⑵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浇筑。 ⑶办理浇筑申请表和配合比。 ⑷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符合要求。

8.4后浇带混凝土 8.4.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8.4.2质量控制要点 ⑴浇筑时间符合要求。 ⑵后浇带要进行封闭防护。 ⑶已浇筑结构混凝土表面浮浆应剔除干净,接缝处砼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

8.4.3施工样板

8.4.3施工样板

8.4.3施工样板

8.5混凝土施工缝 8.5.1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工艺流程

8.5.3施工样板

8.5.3施工样板

8.6现浇混凝土女儿墙 8.6.1女儿墙施工工艺流程

8.6.2质量控制要点 ⑴钢筋原材、安装及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⑵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女儿墙高度符合要求,考虑屋面各施工层的厚度。 ⑶竖向钢筋高度准确,钢筋保护层设置到位。 ⑷每12m设置分隔缝,宽度不小于30mm,分断钢筋和混凝土。 ⑸模板支撑牢固,尺寸准确,线条顺直。

8.6.3施工样板

9.1加气块砌体 9.1.1加气块砌体施工工艺流程

⑷楼层进行清理,将基层上的浮灰清扫干净并浇水湿润,以保证粘结牢固。 ⑸砌筑时不得使用出厂龄期不足、破裂、不规整、浸水或表面被污染的砌块。砌块至少养护28天后才可上墙。 ⑹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 ⑺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连续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应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 ⑻墙体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lm。洞口两侧应沿墙高每隔500~600mm在水平缝内预埋不少于2Φ6的钢筋,钢筋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700mm。 ⑼砌块墙体内后埋暗管、暗盒等,应在砌筑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并在墙体抹灰前完成。

9.1.2质量控制要点 ⑴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符合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砌块、砂浆及其它材料证件齐全,外观合格,进场复试合格。 ⑵墙体不应采用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及非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 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有未切割面,其切割面不应有切割附着屑。

⑽砌体质量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9.1.3施工样板

9.2多孔砖砌体 9.2.1多孔砖砌体施工工艺流程

9.2.2质量控制要点 ⑴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符合要求。所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照检验标准与实际进场数量相一致原则,见证取样、送样,经复试合格。

9.2.3施工样板

9.3灰砂砖砌体 9.3.1灰砂砖砌体施工工艺流程

⑶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槎,留直槎必须砌成阳槎,并加设拉结钢筋。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 ⑷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 ⑸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⑹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砖墙中留置的过人洞,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应不小于500mm,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 ⑺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1800mm为宜。 ⑻砌体质量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同加气块。

9.3.2质量控制要点 ⑴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⑵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边梁、圈梁、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

9.3.3施工样板

9.4构造柱 9.4.1构造柱施工工艺流程

9.4.2质量控制要点 ⑴构造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置部位和数量符合要求。 ⑵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中的砌体抗震墙,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

9.4.3施工样板

9.4.3施工样板

9.5.2质量控制要点 ⑴过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置部位、尺寸与配筋符合要求。 ⑵过梁伸入墙内不小于240mm。 ⑶钢筋保护层设置到位。 ⑷浇筑12h内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9.5现浇混凝土过梁 9.5.1现浇混凝土过梁施工工艺流程

9.6现浇窗台板 9.6.1现浇混凝土窗台板施工工艺流程

9.6.2质量控制要点 ⑴窗台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置部位、尺寸与配筋符合设计要求。 ⑵窗台压顶支座应不小于100mm。 ⑶窗台板面应向外找坡。 ⑷顶层和底层宜设置通长现浇混凝土窗台梁。

9.6.3施工样板

⑶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⑷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⑸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⑹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JC∕T 882-200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10.1内墙抹灰 10.1.1内墙抹灰施工工艺流程

10.1.2质量控制要点 ⑴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天,罩面用的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3天。 ⑵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

10.2外墙抹灰 10.2.1外墙抹灰施工工艺流程

10.2.3施工样板

10.2.3施工样板

⑵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⑶脚手架的基础根据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⑷沿建筑物四周搭设的脚手架应采用闭合形式,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⑸立杆、大、小横杆及防护设施的构造,安全网张挂、脚手板、踢脚板铺设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⑹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呈45°~60°角,由底至顶连续布置。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6跨,也不应小于4跨。剪刀撑应设置在脚手架的外侧,接头采用搭接连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 ⑺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做好预埋,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拆除。 ⑻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应在45°~60°之间。

11.1落地式脚手架 11.1.1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

11.1.2质量控制要点 ⑴钢管、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经抽样复试合格。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九江市城区两湖治理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