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工程基坑降水、支护及施工组织方案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工程基坑降水、支护及施工组织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99.5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588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工程基坑降水、支护及施工组织方案简介: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工程的基坑降水、支护及施工组织方案是一个针对大型建筑工程的综合性施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基坑降水:这是在基坑开挖前或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影响土体稳定和降低基坑施工的难度,采取的降水措施。可能包括使用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等方法,以确保基坑的干燥和安全。

2. 支护:基坑支护是为了防止坑壁坍塌,保障工人安全和工程进度。可能采用地下连续墙、预制桩、土钉墙、锚杆等支护方式,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

3.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方案是根据工程规模、施工难度、场地条件等因素,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时间、空间和工序安排。它包括施工流程、施工顺序、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一步骤旨在确保工程高效、安全、质量可靠。

4. 风险管理:该方案也会考虑到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地质风险、天气风险、设备故障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对工程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个方案是基于工程实际和规范要求,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的,旨在确保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工程基坑降水、支护及施工组织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咨询或审查合格的方案组织现场施工,按要求对支护体系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包括钢筋、砂、石、水泥、混凝土、焊件、桩、锚索等的抽样检查),并将自检资料现场存档备查。

(2)验收试验:支护体系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专项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对支护体系进行验收GB/T 39839-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pdf,并完成交付手续。

5喷锚支护及桩间土支护施工方法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周边尺寸,轴线位置及角点坐标、±0.00标高,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按相关要求进行测放,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核开挖尺寸,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误差不超过设计和规范要求。

5.2喷锚支护施工方法

喷锚支护施工工序:土方开挖至2.0m深度,修壁面(平整度不大于20mm)──挂网同时搭焊加强筋──喷射砼──下一级土方开挖。

5.2.2施工注意事项

桩间土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同步进行,在此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协调好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的协调性、统一性;严禁超挖,不按放坡量施工,或出现大面积开挖面未支护的现象。

土方开挖应根据支护要求分层开挖,坑壁采用人工修坡,严禁在坡底掏挖或形成倒坡,保证放坡量。

第一次开挖深度达到要求后根据施工场地布置,在基坑顶面做100mm厚砼坡面防护及地表有组织排水,防止地表水冲刷边坡及下渗。

(1)开工前应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位置,同土建代表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认真执行样板制度,经质检人员检查作样板,并做好支护工作,将支护工作做好后,经技术人员检查良好后,也作为施工样板,继续护壁工作。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规章、规程和工程各项制度。

(4)现场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并设置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工地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反映并排除。

(5)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及安全员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把安全落实到人,做到安全施工有奖,违章受罚。

(7)工在安全用品配备齐全,如设备防护品,消防设备及劳保用品。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品。

(8)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及标语,基坑坡肩四周搭设临边防护栏,栏杆高度1.2m,下杆离地高度0.5~0.6m。

(9)工地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技术不熟练人员不能顶岗操作机具,严禁酒后作业。

(10)施工中遇到地下管线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待有关人员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1)干混合料宜随伴随用,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

(12)混合料采用人工搅拌,搅拌次数不得少于3次。

(13)喷射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输料管路和电缆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

(14)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m距离。

(15)喷射手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滑,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正式总平面图及相关控制点坐标及高程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复测控制网导线,测放桩位,用十字线确定桩中,对现场测量控制点,方向桩做好有效保护。

护筒的制作在施工准备时提前制作,钢护筒采用10mm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稍大于桩径(一般为20mm~40mm),护筒长度2~6m。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性土必须分层填实,要求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偏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采用十字交叉护桩法定位。护筒的设置高度高出地面0.3m。护筒埋置深度为2 m以上。

当表面土层松软时,在开钻2m内进行扩孔,扩孔大小为超过孔径10 cm,然后再放入护筒,进入钻进成孔。

泥浆原料宜选用优质膨润土,为了提高泥浆的黏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投入适量的烧碱或碳酸钠。其掺量由试验决定。泥浆性能指标见下表

旋挖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头内,然后再由钻孔机提升装置和伸缩式钻杆将钻头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如下流程图:    钻机就位 埋设护筒 钻进成孔 终孔及清孔 成孔检查。

钻孔开始后应随时检测护筒水平位置和竖直线,如发现偏移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当钻孔达到设计终孔标高后,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然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确定终孔。

清孔完毕,即组织监理、质检员及值班技术人员对成孔进行检查。检查要点如下表。

成孔检查项目表

6.2钢筋笼制作、运输及安装

钢筋笼在施工现场制作,一次成型(11.5m),运至孔口边吊入孔内。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其焊接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接头应错开,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超过总截面面积的50%,焊接长度≥5d(双面焊),并要避开受弯应力处。

Ⅰ级钢筋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Ⅱ级钢筋采用人工调直,钢筋下料采用切割机或断料机,钢筋弯曲采用钢筋弯曲机。主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且保证焊接后两主筋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同心焊)。

a、为了保证吊装及运输过程中钢筋笼不变形,钢筋笼必须采取整体强度加强措施。

b、加强钢筋的制作:为制作加强钢筋,先搭设一钢板工作平台,在平台上用钢筋头焊出一个与加强筋内径相等的圆,作为加强筋加工的模具。加强筋焊接采用双面焊,焊接时为防止焊接变形,应先点焊,再焊单面,冷却后再焊另一面。加工完毕后满载加强筋周围画出主筋位置,堆放整齐。

c、主筋的加工:对主筋进行下料、配料、焊接,为保证接头错位及孔口搭接的准确性,在工作平台上将主筋摆放好,在主筋上画出与加强筋相交的位置。

d、主筋与加强筋的定位:根据加工场地情况,采用胎具成型法定位,每个胎具由一个半圆型组成,用钢板或3~4cm厚的木板,挖去以钢筋笼外径加一主筋直径为直径的半圆,在凹半圆内按钢筋笼主筋间距设置与主筋半径相同的凹槽。每隔2~3米设置胎具一个,用铁桩固定于地面,并使每个相对应的凹槽在同一直线上。加工钢筋笼时,将画好线的主筋放入胎具凹槽,让主筋的画线与加强筋的画线一一对上,进行点焊定位,上半圆钢筋利用画线进行焊接定位。

e、螺旋钢筋的制作与盘绕:螺旋钢筋采用滚筒盘绕成形,然后套入钢筋笼,由钢筋笼一端向另外一端逐点绑扎或点焊。螺旋钢筋的盘绕应保证间距均匀,与主筋密贴结合。

f、钢筋笼的堆放:制好的钢筋笼必须放在平整的场地上,防止钢筋笼变形。

g、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用吊车起吊,对正位置后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最后将钢筋笼通过吊筋定位于井口。钢筋笼在下放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插入。钢筋笼安放后底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不得大于±50㎜。

h、钢筋笼安装就位后,应对钢筋笼中心、顶面标高进行复核。

(3)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措施:

①将钢筋笼顶端焊固在护筒上;

②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底部上下1米之间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混凝土表面上升到笼底口4米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笼底部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1)混凝土采用适于水下浇注的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2)、孔桩径成孔检查、钢筋笼安放就位后,方可进行灌注工作。

(3)、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应按导管逐节编号下设,拼装导管时应检查接头的密封圈,并拧紧法兰螺栓,拟采用导管直径219mm。轴线顺直,稳定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预埋件和碰撞孔壁。灌注前应将灌注机具如储料斗、漏斗等准备好。

(4)、配制水下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小时;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其坍落度宜为18~22cm;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持续拌和,到现场时应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要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浇筑。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指标。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底部的要求,其数量的计算式为:

V ≥πD2(H1+H2)/4+πd2h1/4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

其中h1=Hwrw/rc

式中: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rw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2019]7号 湖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印发住宅全装修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rc —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孔内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灌注过程中,应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的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应放慢灌注速度,以防钢筋笼上浮。混凝土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距导管下口有一定深度。

灌注过程中WST 368-2012标准下载,应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上升高度。中途拆除导管时,应保证导管埋入大于等于2m且小于等于6m。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挂钢筋笼,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笼后,移至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时,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密封圈和工具掉入孔内,注意安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