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尔花园四期施工组织设计

康达尔花园四期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1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80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康达尔花园四期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康达尔花园四期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3.1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复核

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为 提供的测量成果。深圳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难以保证原有控制点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不被破坏,因此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复测(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40000,水准测量往返测闭合差限值为±12√ L L为水准环线长度,单位Km)。高程以业主提供的981J308控制点高程为基准。

TB 10011-2012标准下载1.3.2控制网的设计和测量

布网以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必须注意:仪器必须对中调平,反射棱镜必须对中调平,观测数据必须记录准确,原始数据不允许涂改,每个数据必须有三个观测记录,然后采用导线平差计算出各个控制点的坐标。

1.3.3建筑方格网布设

根据已建立的工程控制网和建筑定位坐标,根据现场地形条件、通视条件灵活采用极坐标、距离交会、方向交会等测设控制线点,布设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布设附图(分为地下室和塔楼部分)。

点位放样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如下:

1)极坐标放点: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与距离,采用经纬仪在已知点上设站测设方向,钢尺在方向线上量距来测设点位。极坐标放点过程中必须准确计算出夹角距离,仪器必须对中调平,测量距离必须在方向线上测量。放出点位后必须检查,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2)距离交汇放点: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控制点的距离,采用钢尺量距作圆弧得到交点来放点。距离交会放点不宜用于距离较大的点位且保证所选点位无遮挡物、场地平坦。

3)方向交会: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点的角度,利用经纬仪在已知点上设站测设方向,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待放点。方向交会可以不使用钢尺量距,因此可以用于不便量距的点位放样。

4)所做控制网点、建筑方格网控制点的保护形式见图。

1.3.4建筑方格网轴线投测

地下室施工建筑轴线根据基坑上轴线桩投测到施工层,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在±0.000上埋设建筑方格网控制点,在各层楼板施工时在相应的位置预留测量洞(200×200),塔楼轴线通过预留洞用2.5Kg吊锤投测到施工楼层,并复核轴线距离和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角度闭合差(≤8″)。每隔2层设一检查层,利用激光铅直仪将轴线从底层投测到检查层,复核距离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3″),复核小于限差后进行下一步测量放线工作。预留洞口(控制点投点洞扣除外)及预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控制根据所放轴线定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

采用激光铅直仪轴线竖向投测过程中,在底层主轴线控制点处设置激光铅直仪,必须仔细对中,严格调平。接收靶(300*300透明有机玻璃板,上刻划十字丝)放在激光束对应位置,然后接通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在接受靶上映出红色光点,通过调整望远镜焦距,使光点直径达到最小,使光点落到接受靶上十字丝交点,旋转仪器360°后,如光点偏移必须重新调整仪器使光点落到十字丝交点上,在旋转仪器后光点不偏移则可将其作为楼层定位放线的依据。

1.3.5建筑标高测设

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高程点(981J308控制点高程),采用水准测量在场地内布设水准环线(水准环线中水准点同施工控制网控制点,见附图),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出各水准点的高程,作为建筑标高测量的已知高程。

高程的竖向传递采用水准仪结合钢尺传递,将钢尺从建筑控制轴线预留洞悬垂到下一层,钢尺下部挂铅锤(因层高不大,一般采用2.5Kg铅锤)保证钢尺尺身竖直,在下一层设置水准仪,后视(H+0.5)标高标志,读出钢尺上读数A,在本层设置水准仪在钢尺上读出A+C(C为层高)读数,旋转仪器在本层建立标高标志,即可将下层建筑标高传递到各施工楼层,并做好标高标志,标明建筑标高。

标高测设采用S10级水准仪(每Km往返测高差偶然中误差不大于±10mm,可以保证标高测量精度)。

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注意开挖深度,保证挖到要求的标高。开挖前在场地内布设标高桩,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全程监督,在接近要求开挖标高时,在基槽内测设标高木桩,作为人工平整基底标高控制。在基底平整完成后再检查此标高木桩,检查无误后作为垫层砼施工的标高控制。

在模板施工前必须在柱、剪力墙等结构的主筋上测设标高线(H+0.50米),并在塔吊等固定物上做好标高检查线,此标高线作为模板支设、模板检查等标高控制线和检查线。

在砼施工前,必须经过标高测量,在柱、剪力墙等结构主筋上测设标高线(结构主筋应固定良好),作为施工时的标高控制线和检查线。

在标高测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每次测量后必须由检查组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建筑标高无误。

2)在采用水准仪标高测设,在建筑塔尺下部铅笔画线,根据画线涂红三角,画线时必须保证铅笔尖紧靠塔尺端部边缘线画线,严禁铅笔平行塔尺端部边缘划线,避免出现操作错误。

3)标高测设过程中尽量在早晨进行,并且水准仪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1.3.6结构构件放线

在施工层面投测轴线后,可以根据轴线进行放线工作,放出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的水平尺寸线。

在结构构件尺寸线放样过程中,必须严格、细致、细心进行。放出尺寸线后必须放出检查线,(检查线采用将尺寸线扩大300设置)并将尺寸线、检查线交点处均刷出红三角。放线过程中各建筑轴线必须从建筑主轴线分别测设,并且必须将误差分配消化,绝对禁止误差累积。即测设轴线均从主轴线量出轴线距离设置轴线。

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必须将轴线传递到楼板模板底模上,并放出轴线,以便检查模板工程。模板支设完成后将下层轴线传递到模板上,放出轴线,进一步检查模板工程(梁、柱、板、剪力墙等的尺寸、位置)。

1.3.7样板房以上控制线和标高测量

栋业主计划在N(具体楼层待定)设置样板房,该层的建筑轴线预留洞口将封闭,因此必须通过激光铅直仪从底层将轴线投测到N+1层,并测量距离、角度复核无误后作为N+1层及以上楼层定位放线的基准。同时利用水准仪结合钢尺将标高传递到N+1层,复核无误后作为N+1层及以上楼层的标高控制。

利用施工控制测量建立的施工控制点,采用II级水准测量,精确测量各控制点高程作为建筑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控制网。水准测量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 ±√n mm(n为测站数),沉降观测控制点布置见附图。

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沿建筑物周围每隔15—30米布设观测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观测点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够长期保存,并且能在观测点上垂直立尺和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本工程观测点采用在结构施工时预埋钢筋设置(附图),并做好保护标识。

沉降观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采用固定的观测人员、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和固定的观测线路,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时间精心观测;结构施工到±0.000后开始首次观测,首次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高程测定,结构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结构每施工4层对水准网采用II级水准测量检核一次,主体施工完后每隔三个月观测一次。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仪器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

根据沉降观测记录,计算观测点的沉降值,绘制荷载—时间—沉降曲线。

1.4.2位移观测水平

将施工控制网作为水平位移观测网,在建筑物上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点,利用前方交会,角度交会实测观测点的坐标,计算水平位移,并绘制水平位移曲线。

1.5.1施工控制控制点

本工程控制网采用导线测量布设施工控制网,并采用一网多用的原则,将施工控制网作为建筑方格网的起始控制,作为变形观测的基准网,因此采用较高的要求埋设控制点,并做好明显标识,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控制点形式见附图。

变形观测点在结构施工时埋入结构内部,顶端外露50mm,变形观测点形式见附图。

建筑轴线点采用直径50mm以上的木桩,顶面钉小铁钉并刻十字标示,打入土内并用砼保护。

1.6测量仪器工具明细表

1.7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质检部 测量工长: 工程部

测量组 人: 放线组6人 检查组4人

1.7.1测量放线各级人员的责任制

(2)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布置,指导落实测量工作,不耽误现场施工。

(3)协调各塔楼测量工作

(4)测量资料的管理

(1)施工部位加密坐标控制点的选点、观测、平差、开大线。

(2)施工部位水准点的引测。

(3)砼浇筑前的轴线、标高、结构尺寸的检查

(1)仔细阅读施工图,并计算纵横轴线的X、Y的坐标值,制订曲线的放线方案。

(2)复核定位坐标点的X、Y值、水准点的高程。

(3)测设施工部位的纵横轴线,把该项工程设计的结构尺寸放出墨线,并放出500mm或1000mm检查线,对照施工图复查自检,无误后涂上油漆标记。

(4)绘制施测记录平面图和剖面详图。

2.1.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深圳市龙岗地质技术开发公司出具的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内各地层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

2、粉质粘土:土黄色、灰黄色、黄褐色等,由砂岩风化残积而成,不均匀的混有风化砂岩碎块,厚度介于0.7—13米DB34/T 3734-2020 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编制指南.pdf,平均6.76米。

3、全风化凝灰质砂岩:土黄色、灰黄色为主,原岩已风化成坚硬土状,局部夹有风化砂岩碎块,厚度介于1.5—16.5米,平均5.28米。

4、强风化凝灰质砂岩:土黄色、灰黄色,浅灰色等,原岩已成土混碎块状,碎块质硬,锤击难碎。厚度介于1—8.3米,平均4.47米

5、中风化凝灰质砂岩:土黄、深灰色等,原岩已成碎块状,局部为碎块混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质硬。厚度介于0.5—2.7米,平均1.42米。

6、微风化凝灰质砂岩:深灰色为主,岩芯呈柱状,局部为碎块状,裂隙较发育,见脉状充填物,岩质坚硬,金刚石钻进困难。厚度介于1.3—6.5米高支模施工方案,平均4.84米。

场地内地下水贫乏,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