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某线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工艺流程图、框图、进度曲线、管理图)

省道某线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工艺流程图、框图、进度曲线、管理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57.8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198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省道某线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工艺流程图、框图、进度曲线、管理图)简介:

省道某线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规划,用于指导整个项目的实施。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简介:

1. 项目概述:首先,会对项目进行概述,包括项目名称、地点、路线、长度、设计标准、改建原因等基本信息。

2. 工艺流程图:这是施工过程的重要部分,它展示了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如材料采购、场地准备、路基开挖、路面铺设、桥梁建设、交通导行等,每个步骤都用图形化的方式表达,便于理解和执行。

3. 框图:这是一种逻辑关系图,用于描述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关系,例如施工顺序、平行作业与序列作业、主要施工阶段与子阶段,有助于明确责任和协调工作。

4. 进度曲线:这是项目时间管理的核心,展示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折线图或甘特图形式,清晰地显示出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计划完成日期。

5. 管理图:包括质量管理图、安全管理图和成本管理图等,用于监控项目的执行情况,确保工程按照预期的质量、安全和预算进行。

6. 资源配置:说明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力、材料等资源的计划分配和使用情况。

7. 风险评估与应对:分析可能遇到的技术、经济、环境等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8. 环保与可持续性:讨论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9. 组织架构与管理职责:明确项目管理团队的组成以及各职位的职责。

这份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项目实施的蓝图,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省道某线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工艺流程图、框图、进度曲线、管理图)部分内容预览:

B、修筑填石路堤,应将块石逐层水平填筑,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CM。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

C、填石路堤均匀压实,并须用12T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或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压实。

D、填石路堤的压实顺序,应首先从路两侧路肩部分开始,纵向平行逐步向路中反复碾压。

本合同段涵洞工程20道,总长250.5米,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由于涵洞的进度将直接影响到路基的施工,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加快涵洞施工进度。

主要包括设计文件审核、施工测量放线及施工控制桩测设CECS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pdf,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及工序安排,申请开工报告,材料、机具进场等。

3.2、基坑土石方开挖

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基底检验及处理。基坑开挖采用人—机结合,以机械开挖为主,以加快施工进度。当机械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30CM左右时,改用人工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

3.2.1、开挖前测量涵洞平面位置和原地表高程,并在基坑外对基坑轴线控制桩延长加固。

3.2.2、基坑四周壁视地质情况采取必要的支挡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2.3、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当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基础圬工(砼)施工。

主要包括基础圬工、涵身圬工。被砌的基材必须先浇水润湿并将表面清洗干净,这样可以避免砂浆中水分在凝结前被吸收而影响砂浆水化作用,并避免泥土、杂物隔离砂浆与基材的接触,保证其粘结力。块石形状须大致方正,砌缝一般不得大于3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得小于8CM。采用分段分层砌筑法,砌筑时按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相间,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接成一体。严禁砌成外面一环后,里面杂乱填芯。

3.4、钢筋混凝土盖板安装或现浇。

涵洞盖板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现浇或预制。以满足工程质量或进度要求。

A、构件应按图纸所示尺寸制模,外形轮廓线条顺直,其端面必须垂直于底面。

B、预制构件成品表面应清洁、无蜂窝麻面、坑洞、破角,外形轮廓清晰、线条顺直,无翘曲现象。

C、预制构件的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脱底模、调装。

D、加强砼的养护工作。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

A、在浇筑砼前,应清除台基上的杂物,然后按图纸立模、绑扎钢筋,再浇筑盖板砼。

B、必要时,支架、模板应按图纸要求设置必要的预拱度。

C、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脱底模。

D、加强砼的养护工作。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

3.5、沉降缝及防水处理

A、设置沉降缝的道数、缝宽和位置应符合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并按图纸规定填塞嵌缝料,或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防腐掺料浸过的麻絮或纤维板紧密填塞并封缝。

B、在缝处应加铺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如沥青纤维布或油毡,加铺的层数及宽度按图纸所示,具体的施工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C、砼盖板外表面,在填土前应涂刷沥青或其它材料,以形成防水层,涂刷的层数及厚度按图纸所示,具体的施工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3.6、涵洞附属工程施工(八字墙、洞口建筑)

A、涵洞主体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洞口施工。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顺适,流水畅通,无滞留物。

B、帽石及一字墙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现象。

3.7、边沟、排水沟施工

开挖各种边沟、排水沟时,应预先测量放线,自下游向上游开挖,沟基稳固,严禁将排水沟挖筑在未加处理的弃土上。沟形整齐,曲线地段应与道路中线圆顺,沟坡沟底平顺,沟内无淤积。

A、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排水和满足通行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基坑免受水浸泡和因通行而影响施工。

B、施工测量应严格实行双控制,严格执行技术管理规程。

C、砌筑圬工严格执行各种规范规则,克服质量通病。

D、砼施工严格按规范施工,计量准确,严禁出现蜂窝麻面,做到内实外光。

E、涵背回填:待涵洞主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涵背回填,填土应对称填筑,分层夯实,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CM,压实度要求从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实机具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保证回填质量。

4.1、挡土墙使用的石料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

4.2、测量放线,恢复路基中线,精确测定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两端的衔接是否顺适。一般在直线段20米设一桩,曲线段10米设一桩,并根据地形需要适当加桩。测定的重要控制桩应有护桩。

4.3、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应精心放样,作好地面排水工作,采取跳槽开挖、分段施工方法。

4.4、挡墙基础属于隐蔽工程,故在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方可开始砌筑,对属于变更范畴的应征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同意才能施工。基坑底横向应尽量避免采用台阶式,若在斜坡路段必须采用时,应使扩大基础背部紧贴基坑岩壁,使之与基岩融为一体。若遇渗水基坑,砌筑基础时,必须采取可靠的排水措施,确保砂浆不被水冲走。

4.5、砂浆:砂浆配料必须称量准确,为保持砂浆适宜的稠度,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应在3—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气温超过30度时,宜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4.6、砌筑:被砌的基材必须先浇水润湿并将表面清洗干净,这样可以避免砂浆中水分在凝结前被吸收而影响砂浆水化作用,并避免泥土、杂物隔离砂浆与基材的接触,保证其粘结力。块石形状须大致方正,砌缝一般不得大于3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得小于8CM。采用分段分层砌筑法,砌筑时按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相间,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接成一体。严禁砌成外面一环后,里面杂乱填芯。

4.7、墙身在高出地面部分应分层交错设置泄水孔,间距2—3米,上下排交错布置,在泄水孔进口处应设置反滤层,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置隔水层,不得使积水渗入基底。

4.8、回填:墙址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以避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基坑采用8%的石灰土回填应夯实。墙背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采用透水性好的砂卵石或砂岩碎屑,逐层填筑,逐层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实机具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保证回填质量。

5、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工程

混合料拌合场拟设在K172+000—K172+100之间,路线右侧,计划占地1500M2。

5.1、级配碎石的组配

A、根据规范要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采用由预先筛分成几个大小不同粒级的碎石(如37.5MM—19MM,19—9.5MM,9.5MM—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碎石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具体情况由现场试验确定。

B、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沾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C、压碎值、塑性指数应满足规范要求。

D、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等细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

采用稳定土混合机集中厂拌法。按照施工配合比,集中在混合料拌制厂用机械拌制。拌制时,在料场洒水,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混合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约1%,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集料离析现象,最佳含水量由现场试验确定。

5.3、混合料的运输、布料、摊铺

在路床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和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的情况下,可实施混合料的运输、布料、摊铺作业。首先用运输车辆将拌制好的混合料理运至施工地段,根据各段的基层的设计厚度、宽度及预定的干密度、含水量和车辆装载吨位,安排每车料的堆放距离。摊铺前,在未堆料的路基上洒水湿润,然后用平地机将混合料平整、均匀和要求的路拱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其摊铺厚度应按规范要求由试验确定,一般为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摊铺后,应设一个三人小组及时消除粗集料的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

摊铺洒水后,用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初步整型。然后用压路机立即在刚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其表面层5CM耙松,且用混合料找平,再用平地机整型一次。

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1.5Km—1.7Km/h为宜,以后用2—2.5Km/h速度碾压。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A、在铺筑混合料前,应清理好已填好的路床上的浮土和杂物,并严格整型和压实路床上的车撤,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要求的表面部位都应翻松、清除或掺加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型压实。直到符合设计要求。

B、混合料拌制时,应掌握好湿度,易起尘的材料在拌合前应加适量的水。

C、在预定堆料的路床上洒水,不应过分湿而造成泥泞。混合料的堆放时间不宜过长,并应在当天完成碾压。

D、接通和“调头”处理:两工作段的衔接处理应搭接拌合,第

一段拌合后,留5—8米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GBT14406-2011标准下载,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重新拌合整型后进行碾压。

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合。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合后,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搭接拌合,整型后一起碾压密实.

E、禁止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混合料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F、混合料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应加强维护、养生YB/T 4781-2019 热交换器用翅片焊接钢管.pdf,在养生期间封闭交通。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质量体系:ISO9002质量体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