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监测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监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5.5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794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路基沉降监测施工方案简介:

路基沉降监测施工方案是一种专门针对道路建设过程中路基稳定性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施工计划,其目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预防因土方开挖、荷载增加等因素引起的路基沉降问题,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确定监测点:根据路基的设计、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沉降监测点,通常包括关键路段、桥梁、隧道等部位。

2. 选择监测设备:使用专业的沉降观测仪器,如位移计、倾斜仪等,进行实时或定期的沉降测量。

3. 建立监测网络:根据路基的规模和结构,设计合理的监测网络,确保对整个路基的沉降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4. 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通过与设计值、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超出允许的沉降范围。

5. 预警与调整:一旦发现有异常沉降,及时发出预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法、荷载分布或采取补救措施。

6. 连续监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持续进行沉降监测,直到道路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

通过这个施工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因沉降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路基沉降监测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XX高速公路梅县三角至大埔三河段第九标段高边坡监控以及软弱地基、高填方路基、挡墙监控量测作业。

第四章 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及内容

高边坡的监控量测主要项目包括:地面位移监测、锚索内力监测、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等DB32T 4132-2021 城乡污泥(淤泥)烧结节能砖自保温墙体系统应用规程.pdf,具体见表3: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及工作内容表。

表3 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及工作内容表

第五章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1、测量班承担项目的量测任务。

2、现场量测人员负责埋点、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工程技术部。

3、量测工作按量测计划实施,并与现场施工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

4、测点须牢固,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

5、监控量测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第六章 监控量测方法

第一节 软弱地基、高填方路基、高挡墙监测

对于软土地基,采用预压的方法,使地表下一定深度土体进行排水下沉固结,增加土体密实度,地基承载能力。因此地表加载后的沉降和位移观测能保证软基路堤的工程质量,确保完工后的工后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通过系统连续、正确完整的观测分析,掌握控制工程地基沉降量、指导工程施工。

对于高填方路段,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控制堆载速率,确保路基填筑的顺利完成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对填筑施工进行全过程现场监测。监测项目的布设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不但为高路堤预压施工顺利完成提供大量的、有效的指导数据,而且为路堤的稳定和变形的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高路堤施工质量。

二、沉降板和位移边桩的制作及埋设

地面沉降是随填筑过程不断加载而增加的,为了确保某处的沉降自始至终都能观测到,采用接长观测点方法,即在60cm×60cm钢板上焊接钢管,使钢管能不断接长,管顶始终都露出地面,便于各沉降量的测量。但由于钢管与周围砂接触而产生摩擦力,影响沉降板的下沉,因此,在钢管外圈设置一较大的钢管作为保护层,使堆载的土与观测钢管隔离,确保观测点能准确反应沉降板的沉降。沉降板由直径25.4mm的钢管和600×600×9mm的钢板组成。底部钢管焊接在钢板中心处,接管用管箍连接,两端由螺纹结头和空心管紧铰连接,为了保护观测管,外套长500mm长直径为76.2mm的钢管,外管顶部用护管帽盖住。为了控制和掌握填土加载过程中对路堤边坡下土体的稳定和变化,设钢筋砼位移桩。沉降板埋设在路基地面或砂垫层上,位移桩打入地表深度不小于1.2m,以确保自身的稳定性,桩顶需高出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0cm并在桩顶打进1寸水铁钉,作为以后的观测的标志及保证量测精度。路堤沉降板可预制或现场制作,位移桩采用预制砼小方桩,埋设时要求沉降板与路基填料紧密接触,沉降板周围的填料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路堤底面沉降板宜按填土的高度分段接长,接长前后都需要测量其高程。路堤顶面沉降板应在路堤填筑完毕后即进行安装。注意做好标志,防止施工时沉降板遭到破坏。

观测断面沉降板和位移桩布置见附表:施工监测一览表。

四、水准点埋设及精度要求

水准点应选在垂直于路基中心线外50米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并埋设砼水准基石,路堤升至一定高度时,为了减少沉降观测由路面水准传递到路面的高差影响,可将水准点传设到附近原固定的结构物上。传点精度要求使用二等水准往返测量,高差闭合符合规范要求。

六、施工中观测控制标准

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如沿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1.0cm/天,或水平位移速率≧0.5cm/天,标志位不稳定状态出现,应立即停止加载(填土),当停止加载后每天仍需进行观测,当连续三次沉降量或位移量在控制范围之内时,才能继续加载填筑施工。当填筑至上路床顶面时,采用双标准控制,即要求推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设计容许值,同时连续两个月的观测沉降量每月不超过7~8mm,确定为沉降稳定,此时方可卸载并开始路面填筑。

七、观测成果及成果整理要求

1、观测做到四个固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后视尺读数、固定测点及转点;

2、观测时必须携带尺垫,严禁用砖石或不用尺垫作为转点;

3、每次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填写沉降、位移观测记录;

5、已安装的沉降板和位移桩,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以免变形和破坏。

6、安装沉降、位移监测器具,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同意并符合设计要求。

每次观测后,整理结果。按日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监理工程师。观测实施中服从监理工程师指导和检查现场监测工作。

第二节 挡墙上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

挡墙上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用直径20mm的钢筋做成,顶部刻十字交叉的3mm宽,5mm深的凹槽。安放钢筋时避开沉降缝,同时确保钢筋的牢固和稳定,做好可能遭到施工和人为损坏的防护措施。位移、沉降监测频率:施工期间每三天一次,或者根据位移变化情况减少或加密测试。施工后视变化规律确定测试频率,时间间隔一般为20天,在雨季需加密观测次数,注意位移变化趋势。每次测量时必须记录当天的气温和前五天内的最大降雨情况,可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气候特征记录气温和推算降雨量,有条件可从当地气象部门收集降雨资料。施工中还必须记录填方加载高度。设计观测期为施工至运营期的前两年。水平位移采用大地测量法,观测误差不大于3mm,垂直位移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对每次监测资料及时整理、分析,并形成监测报告,上报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报告中对变形动态及发展趋势应作出分析和判断意见,并对施工和维护提出建议。

边坡变形检测包括施工安全监测,处治效果监测和动态长期监测。施工安全监测队边坡体进行实时监控,以了解由于工程扰动等因素为边坡体的影响,及时指导工程实施。施工安全监测的数据采集必须及时,以使监测信息能及时地反映边坡体的变形破坏特征,供有关方面做出决断。边坡处治效果监测是检验边坡处治设计和施工效果、判断边坡处治后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了解边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实施的工程进行监测,例如监测预应力锚索应力值的变化,以直接了解工程实施的效果,通常结合施工安全监测及长期监测进行。边坡处治效果监测时间一般至工程通车后两年。边坡动态长期监测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对边坡坡体进行动态跟踪,了解边坡体稳定性变化特征。

本次高边坡监测本着经济、适用原则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全线变形监测点及仪器的布设选在计算安全系数较低、设计过程中判断有可能出现异常的高边坡路段。

深层岩土体的水平位移监测;

锚杆、锚索的内力监测。

每处高边坡都含有前两项监测内容,第三、四项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使用。

监测断面通常选在地质条件差、变形大、可能破坏的部位、边坡高的断面。各边坡变形监测点布设详见《高边坡监测设计图》。变形监测点处埋设或者浇筑观测墩,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可用同一观测墩。观测墩应布置在稳定的土体上,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建立,并注意与排水沟协调。边坡施工之前建立可靠的高程和水平位移控制网,基准点应充分考虑到施工可能带来的影响,避免遭到破坏。全线高边坡监测设计以表面变形监测点为主,测斜管、锚索测力计有针对性的选用在部分边坡上。边坡开挖前对所有测试项目至少测试两遍,作为初值。注意对地表水平位移监测时需要同时测量测斜管孔口的水平位移。测斜管的布设应避开附近的锚杆、锚索、排水孔等防护设施。

表面变形监测水平位移采用大地测量法,观测误差不大于3mm,垂直位移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选用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满足精度要求。

每次测量时必须记录当天的气温和前五天内的最大降雨情况,可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气候特征记录气温和推算降雨量,有条件可从当地气象部门收集降雨资料。施工中还必须记录测量挖方的阶段或开挖深度、支护情况。

测斜管、锚索测力计满足设计及工程要求。

位移、沉降测试:施工期间每六天一次,下一级边坡开挖前应保证测试一次,或者根据位移变化情况减少或加密测试。施工后视变化规律确定测试频率,监测时间间隔一般为20天,在雨季应加密测试次数,注意位移变化趋势。

锚索内力测试:锚索安装前应进行连续测试,直至预应力趋于平稳,之后测试频率同位移监测频率。

第四节 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

人工巡视检查是观测人员或组织有关设计、施工等各方人员和观测人员一起边坡现场查看。参加巡视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巡视检查分日常检查、年度巡查,施工期间经常进行,一般2~3周一次,雨期适当加密。特殊情况下(如遇地震、暴雨等),及时组织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坡顶、坡面、坡脚裂缝、变形

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塌陷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断层有无错动发生,坡脚地表有无隆起鼓胀,有无剪出口,局部楔体有无滑动现象。对边坡稳定有直接影响的地质结构面以及组合后所构成的楔形体在检查的过程中用摄影和图表方式记录坡面裂缝的产状,并结合相应的位置的地质情况判断裂缝的成因,对其进行分类。另一方面对裂缝进行编号,并在缝上布置测点,定期测定相应的缝宽,以了解裂缝的发展情况。巡视结果立即进行分析,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检查边坡各层边坡因爆破开挖后岩体卸荷松动及变形状况

边坡坡面检查并记录因爆破开挖后岩体卸荷松动所产生的裂缝,根据裂缝的产状及深度视其是否受其他裂隙切割来判断岩体是否属于危岩,以便及时采用工程处理措施。

进行该项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边坡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分布状态,根据裂隙水渗出的位置调整喷锚工程中排水管的位置,以利边坡排水,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查看是否有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渗水量水质是否有变化。排水沟截水沟是否通畅、排水孔是否正常。

在巡视检查中实现对各仪器监测点、测孔等完好性检查,以保证各监测设施的安全可靠。

津02SJ105-GQ塑合中空内模水泥墙建筑构造提交巡视检查记录和报告

每次巡视检查作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参加检查的人员、检查的目的和内容、检查中发现的情况。记录方式采用文字、照片、摄像、素描等。

第五节 量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一、量测数据的分析与整理

量测数据采集完成,及时整理分析,绘制各种曲线图。数据呈收敛趋势时,及时回归分析,推测地面的最终位移值及稳定时间,评价高边坡的安全性、施工方法和工程措施有效性。

《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31996-2015》1、地面变形数据的分析与整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