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24.2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496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综合体育中心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一个详细的规划,它涵盖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进度控制等。以下是这个方案的简介:

1. 项目概述:首先,会对综合体育中心的规模、功能、地理位置、使用需求等进行详细的描述,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背景。

2. 设计阶段: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等,确保满足体育功能和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 施工准备:包括招标采购施工队伍和材料设备,进行施工图审查,制定施工计划,设置施工场地等。

4. 施工组织:明确施工流程,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施工方法和责任人。

5. 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竣工验收等,确保工程质量。

6. 安全施工: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包括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7. 进度控制:通过项目管理工具,设定关键节点和里程碑,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8. 环保措施: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尘土污染等问题,制定环保施工方案,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9. 协调管理:与设计、监理、业主、供应商等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个方案的目标是高效、安全、质量优良地完成综合体育中心的建设,同时满足业主和使用者的需求。

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5.1.2 施工平面图布置依据:

(1) 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及立面图。

(2) 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3) 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核心建筑)监理合同(4) 建筑红线、水源、电源位置。

(5) 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标准。

本施工场地沿规划红线安装装配式围墙,围墙2000mm 高。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

5.1.4 现场道路确定

5.1.4.1 现场道路布置原则:

(1) 施工现场道路尽量布置成环形,出入口至少两个,以保证物资运输畅通无阻。

(2) 施工道路的布置应方便物资运输及装卸,使物资转运量尽量小,转运路径尽量短。

(3) 在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下,施工道路总长度应尽量减少,以使经济指标满足要求。

5.1.4.2 道路设置

本工程施工场地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大于3:1,场地条件良好,足够满足道路布置要求。根据设置原则,场内布置半环形运输道路,在东侧(网球场北侧)设置1 个宽8m 的车辆出入口;在西侧设1 个宽8m 的车辆、人员出入口。东侧道路中线距围墙20m,道路宽6m;南侧道路中线距围墙12m,道路宽5m;西侧道路中线距围墙4m,道路宽6m。路面采用C20 混凝土硬化,厚度200mm,转弯半径12m。沿道路两旁设置深度及底边宽度均为0.4m 的梯形排水沟,纵向坡度3‰。

5.1.5 现场材料堆场

5.1.5.1 材料堆场的设置原则:

(1) 不占正式工程位置,不影响施工,方便料具管理。

(2) 尽量靠近道路,方便材料运输和装卸。

(3) 尽量靠近起重机械,将材料一次运至作业面,减少二次搬运。

5.1.5.2 材料堆场设置

本工程现场不设钢筋加工场地,钢筋的下料、成型均在我公司的专业加工场进行。随着工程进度需要钢筋分层、分段、分部位、分规格运抵施工现场,根据分段施工的安排和塔吊的布置,在场地东、西各设一个钢筋堆场和一个模板及周转材料堆场。在现场东侧靠近围墙设一个混凝土搅拌站和配套的砂石堆料场和一个水泥库。装修阶段原混凝土搅拌站改为砂浆搅拌站,砂、水泥存放场不变。施工现场砂石露天存放,水泥存放在水泥库中。

5.1.5 现场临时建筑

5.1.5.1 现场临时建筑布置原则:

(1) 靠近交通路线,方便职工上下班及对外联系。

(2) 不占正式工程位置。

(3) 尽量采用装配式房屋,可周转,经济实用。

5.1.5.2 临建设施

根据场地情况,本工程临时建筑集中布置在场地南侧靠近围墙,临建用房采用3000mm×6000mm 装配式盒式标准间,两层办公楼1 栋,材料库房、工具房和电工房设在东南角为单层,标养室设在南侧与电工房相临。综合考虑现场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等各方面因素,临建总面积共612m2。其中总包方办公用房270m2,建设单位办公室36m2,监理办公室36m2,分包方办公室54m2,工具房36m2,电工房36m2,材料库108m2,试验及标养室36m2。

5.1.6 水平垂直运输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布置2 台塔式起重机承担结构施工的水平及垂直运输,型号为H3/36B,工作半径为60m,起重力矩为2950kN/m。塔吊安放在H轴大拱梁基础承台上,不另做基础。本工程塔吊主要用于结构施工吊运钢筋模板和墙柱混凝土吊运入模,安装阶段吊装钢网架。塔吊在基础梁混凝土浇筑后14d 内安装完毕。梁板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沿结构布置竖向及水平泵管,本工地配备两台混凝土泵,其中一台作为备用泵,每个流水段施工设1 台输送泵以满足施工要求。

本工程装修阶段不设室外电梯,采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研制生产的SSE100 型门式升降机,其额定载重量1000kg,该机投资少、工效高,每台班可吊运50~60t。本工地在东、西面各设置一台,能够满足装修阶段材料垂直运输要求。

根据总进度计划,大部分结构施工均处在冬期施工阶段,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保温的方式进行,无需养护用水。本工程工程桩反循环泥浆护壁及混凝土现场搅拌施工用水量较大,另外还有砂浆搅拌、砌筑抹灰工程用水、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

5.2.1 用水量计算:

(1) 施工现场用水量计算

式中q1—施工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来表示)

T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t — 每天工作班数(班)

Σq1=1.15×40×8×250×1.5/(2×8×3600)+1.15×30×250×1.5/(2

×8×3600)+1.15×60×300×1.5/(1×8×3600)

(2) 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式中 q2—机械用水量(L/S)

K1 —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本工程主要为钻孔机施工用水

q2=1.15×2×4×3800/(8×3600)=1.21 L/s

(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

式中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

N3—施工现场用水定额(20~60L/人.班)

t—每天工作班数,取2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所以q3=600×60×1.5/(2×8×3600)

(4).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式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L/s)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

因为本现场不设工人宿舍,因此该项用水量可忽略不计。

查表知:q5=10L/s

q1 +q2+q3+q4 =5.56+0.94=6.5L/s

因为q1 +q2+q3+q4< q5

所以Q=q5+1/2(q1 +q2+q3+q4)

=10+7.71×0.5

5.2.2 供水管道布置

d=(4Q/(Л×V×1000))1/2=(4×13.85/(3.14×1.2×1000))1/2=0.121m

本建筑工地的供水流量13.85L/s 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沿建筑周圈设直径DN120 的给水管以满足施工和消防要求,办公区及标养室等处给水管选择管径DN50 给水管埋深为800mm。

5.2.3 施工现场内设沉淀池,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需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雨水则通过设置在场内的排水沟,有组织地排入市政雨水井。

5.3 临时用电设计(表略)

5.3.1 用电量的计算

式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容量(kVA)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K1 K2K3 K4—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

查表可知COSф=0.75, K1=0.5 ,K2=0.6,K3=0.8 ,K4 =1.0

∑P1=110×2+8×3+3×4+1.1×10+3×3+3×1.1+60×4=519.3kW

∑P2=6×30+6×38.6=411.6kW

其中电渣压力焊机按高峰时期两个流水段的使用量(6 台),电焊机按6台来考虑,工程桩施工时不用塔吊,所以P1 取299.3kW(总功率减去塔吊功率220kW)。

由于照明用电量所占密度较动力用电量(P1 、P2 之和)要少得多,所以在总用电量计算时照明用电计算可以简化,只要在动力用电量之外再加10%作为照明用电即可。

则总用电量 P 动=1.05(0.5×299.3/0.75+0.6×411.6)×1.1=515.70kVA

根据计算选用630kVA 的电源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6.1.1 施工测量前准备

(1) 校对测量仪器:将本工程应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校核,保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2) 根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坐标桩的准确性。

6.1.2 建筑物定位和基础工程测量放线

(1) 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无误后,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

(2) 轴线控制网布设: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本工程施工设控制轴线7 条,分别为(1)、(5)、(10)、(14)、(A)、(H)、(P)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安全、易保存位置,相邻点间通视良好。

控制轴线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由工长复检,再由专职质检员专检验线。

6.1.3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放线

本工程轴线控制桩及极坐标中心控制桩,埋桩深度1.5m,不得在道路或堆放材料的附近埋设。随着结构层的升高,将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施工依据。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

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

6.1.4 施工高程测量

(1) 水准点引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3 个DBJT 15-237-2021 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pdf,以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

(2) 现场水准点精度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程》高程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3) 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

1)场内敷设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核,对检测后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2)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标高传递基准点。用水准仪往返测验,以便检验和纠正。当施工层墙柱拆模后在墙柱上测设相对该层+1.000m 标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