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20KVXX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某220KVXX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379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220KVXX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在介绍XX变电站的220KV施工组织设计时,我们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点:

1. 项目背景:首先,会简要介绍XX变电站的地理位置、电力需求、项目规模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设计概述:阐述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方式,如双母线、单母线分段或环网接线等,以及各电压等级(例如220KV)的设备配置,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3. 施工范围:明确施工的详细内容,可能包括土建工程(如基础、围墙、电缆沟等)、电气设备安装、二次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安装等。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5. 施工组织与管理:介绍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责任分工、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质量管理、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

6. 特殊问题与应对策略:可能涉及到的特殊问题,如高电压设备的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要求、施工期间的电力供应保障等。

7. 风险评估与控制: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如施工技术风险、设备采购风险、天气影响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8. 项目里程碑:列出主要的里程碑事件,如基础施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等。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框架,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更为详细,包括具体的施工方案、资源配置、应急预案等。

某220KVXX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4)建筑物竖向垂直度:层间垂直度小于10mm,全高垂直度小于H/10000,且不大于30mm。

平面测量结合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分阶段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如下:

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为测量放线依据,结合施工图进行施工测量定位放线,确定出测量控制主轴线,测量控制主轴线应能满足分段施工时能独立定位的要求,建立起平面控制网,作为轴线传递的依据。控制主轴线施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标记明显NBSH/T 0987-2019 高频线性振动(SRV)标准试验件磨损体积测定法.pdf,为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基坑远处和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引用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建(构)筑物和各类设备基础在轴线放线前,对控制点进行复查。

主轴线采用经纬仪测设,建立平面控制网,以此为依据,利用校核过的钢卷尺进行次轴线及细部放线,轴线测量精度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建(构)筑物每层施工完毕,将轴线引测至上一层表面,并用墨线标识。

对甲方移交的标高水准点进行现场确认和校测,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妥当保护,据此建立场地内的标高控制网点。

2)主体结构施工标高传递

利用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测控时要利用施工时建立的±0.000标高,用钢卷尺沿建筑物外柱向上竖直引测。同时,定期对±0.000标高进行复核。建(构)筑物每层和基础施工完毕,将标高引测至上一层表面,并用墨线标识。以此为基准,用钢尺向上传递,要求用S3级精密水准仪抄平,定出+500mm的标志,作为该建筑的高程控制点。

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在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简便、快捷、测设合理、科学。

测量记录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工整,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

各个单位施工放线工作完成,检查各轴线是否符合设计几何尺寸,并填好轴线位移表格,作为调整的依据。

认真做好水平观测记录工作。

工程完工认真整理观测记录资料。

1)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

2)单位工程垂直度观测记录表

3)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引测设置记录表

4)标高控制检查记录表

5)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6)单位工程坐标定位测量记录表

根据施工图和地质勘测报告及现场具体情况,本标段土方开挖均采取人工开挖,依据基础埋深和地质情况按规范要求放坡,现场西侧综合楼部位为回填区,东侧为挖方区且地质情况较好。

1)基坑上部采用明沟排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

2)基坑开挖,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依据基础埋深按规范要求放坡,对于主变进、出线构架基础,相邻一侧间距只有60cm,开挖时采取垂直开挖,必要时设临时支护。基坑底面每边留出30cm工作面。

3)为避免对地基土的挠动,基坑挖好后,预留30cm土层待下道工序开始前挖至设计标高。

4)挖出的土体就近堆放摊平,在基坑边缘上临时堆土或堆放临时材料,应与基坑保持1m以上距离。

5)基础置于第二层粘土上,局部回填区基础置于砂垫层上,超深处用C10毛石混凝土从砂垫层垫砌至基础底部。

6)回填区基槽成型后,对基底回填土进行夯实处理,夯实严格按规范要求。

7)基坑挖好后及时进行验槽,作好记录。

首批开工的单位工程所挖土方堆放就近位置,待有部位需要回填土时,将挖出的土方尽量运到回填区,以满足回填的需要,这样减少土方的重复挖运,降低成本。

回填工作中要注意土方的回填质量,必须分层夯实,层层取样,达到密实度要求后方可继续填下一层。每层回填于厚度不大300mm。

钢筋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项工程,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钢筋原材料的检验与保管。

砼结构中所使用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必须有标牌,进场时按炉(批)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超过60t,验收的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存放保管,并注明数量,以免混淆,且不得与酸、盐、油等物品堆放在一起,堆放钢筋地点附近也不得有有害气体,以免腐蚀钢筋。钢筋设专人管理,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钢筋在按设计成型之前,必须经过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加工过程。

所有钢筋的半成品加工均在现场钢筋车间统一进行。制作时先按料单放样,试制合格后才能成批生产。为确保加工的几何尺寸准确,同批材料操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特别是钢箍和弯起钢筋尤为重要,所制作的钢筋形状要准确,无翘曲现象。钢筋末端弯钩的弯心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钢筋弯起点处不得有裂痕。所加工的半成品应按规格、数量分类堆放,车间设专人对加工完的半成品挂牌登记,统一发放,在下料前应对领料单合理编排,严禁长材短用,做到物尽所用,减少浪费。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

本工程基础形式包括综合楼条形基础,架构杯型基础及独立基础,局部填方区架构及设备基础为连体杯型基础,对于回填区域基础,在支设模板之前,对基底进行夯实,夯实要求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模板体系均采用18mm厚木模板作为基础的侧模,φ48钢管支撑加固,不同类型基础支设方法如下:

其它建(构)筑物基础模板支设类似上述方法。

主控楼为二层框架结构,施工中柱、梁、板的模板均采用九层胶合板,φ48mm×3.5mm钢管支撑(钢管和扣件要有出厂合格证)、50mm×100mm木方、φ12对拉螺栓组成支撑体系。

在安装梁、板模板时,板平台模板的搁置和梁竖向模板的加固均要利用木枋的窄边。平台模板的水平拼缝要搁置在木枋的窄边上。平台模板边和梁、柱竖向模相交处,平台模要压在梁、柱的竖向模板上。主梁梁端与次梁与主梁交接部位,要求主梁或次梁的底模、侧模就搁置在墙或主梁的衬口档上,以保证接缝严密及刚度要求。转角处要设置剪刀撑,并且柱的水平加固管均要同平台模支撑体系的支撑钢管拉结在一起。剪刀撑和拉结钢管的扣件一定要旋紧,扣件扣牢,以保证构件对位置的准确性。对跨度大于4m的梁板,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中间起拱高度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平台模板、梁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在具体部位留设清扫口,以利于模板上杂物的清扫。梁、板模板支设方法如下图所示:

2)框架柱、构造柱模板

——立柱面模板,钉竖向木方;

——用φ48×3.5m短钢管两根并排进行横向加固;

木方为50×100×2000mm的规格。作为柱子的竖向加固支撑,木方的间距不得超过250mm。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楼板面上弹出柱的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固定小方盘,在小方盘面上调整标高,再立柱模板,小方盘的一侧要留清扫口。为防止边柱外侧及分段施工的结构柱上下层交接处平整,在下层结构施工中,距柱顶20cm处预留两根螺栓,上层模板紧贴下层柱支设,并用螺栓夹紧。柱模支设方法如下图所示:

模板支设方法如下图所示:

本标段混凝土采用布置在主控楼西侧的三台JZS350型搅拌机现场拌制。质量要求:

1)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对其品种标号、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2)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间距的3/4;

4)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

5)拌制砼采用自来水;

6)外加剂的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7)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结合实际经试验确定;

8)根据可能遇到的气候,外部条件变化的不利影响,优化配合比设计;

砼的取样及实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9)浇注竖向结构前应先在底部填以100mm厚的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10)竖向结构砼采用分层浇注,浇注层厚度不大于振动器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混凝土浇筑采用机动翻斗车水平运输,人工手推车配合的方法。建(构)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搭设斜道和井架运输的方法。

砼浇注前与气象台建立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制度,便于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防雨、防风和防冻措施,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保证现场内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正常。在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指挥调度,做到不待料,有序施工。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结构特点,混凝土浇注采用流水施工,基础不留施工缝。

在浇筑砼时,应按由远及近的原则。在振捣砼时,振动棒应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能漏振,也不得过振 ,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在有间歇时间差的砼界面处,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动器应伸入下层砼50mm,特别要加强接槎处及钢筋较密处的振捣,以确保砼无烂根、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混凝土养护采取洒水养护,夏季温度较高时采用铺挂湿麻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环形杆均为场外厂家制作,依据基础施工进度分批进场安装,安装时采用一台25T汽车吊。

1)环形杆位置尽量在基础杯口附近。

2)在柱身上弹出中线。

3)基础弹线。在基础杯口的上面内壁及底面弹出设计轴线春港丽园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杯口内壁弹出供杯底找平层使用的标高线。

4)抹杯底找平层。根据环形杆顶到杆脚的实际长度和上述的标高线,用细石混凝土粉抹杯底。

5)将杯口侧壁及底部在环形杆安装后将埋入杯口部分的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

采用斜吊法,就位和临时固定的操作顺序如下:

1)先将环形杆插入基础杯口,基本送到杯底。送到杯底的程度是环形杆刚刚着底,用大撬杠撬环形杆。

2)在环形杆的上风方向插入两个钢楔,回转吊杆,使环形杆大致垂直。

3)对中线。用撬杠撬动,使环形杆身中线对准杯底中线。

4)落钩,将环形杆放到杯底,并复查对线。此时必须注意将环形杆脚确实落实。否则,架空的环形杆在校正时容易倾倒。

5)打紧四周楔子DB31∕T 405-202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应两人同时在环形杆的两侧对面打;一人打时要转圈分两次或三次逐步打紧。否则楔子对环形杆产生的推力较大,可能使已对好线的环形杆脚走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