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施工组织设计

杨村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37.6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560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杨村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杨村施工组织设计通常是指在杨村地区进行工程项目前,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的详细规划和管理方案。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项目概述:对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介绍,如项目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内容、预期目标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目标,如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控制等。

3. 施工组织与管理:设计施工队伍的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各工种班组的设置,以及施工流程和责任分工。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5. 施工方法和工艺:介绍将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以及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保障措施。

6. 设备和材料计划:列出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清单,以及采购、运输和存储计划。

7. 安全与环保: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8. 风险管理:分析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天气、材料供应、施工技术等,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总结来说,杨村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文件,它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划。

杨村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8.切断3~4根钢筋后,应停机检查其长度,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调整限位开关或定尺板。

1.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应保持水平,作业前应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

2.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QGDW 10179-2017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挡铁轴。芯轮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

3.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不直的钢筋,不得在弯曲机上弯曲。

4.应检查并确认芯轴、挡铁轴、转盘等无裂纹和损伤,防护罩坚固可靠,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5.作业时,应将钢筋需弯一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

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应检查机身固定销并

经纬仪TDJ6E级2台,水准仪4台,50米卷尺5把,5米铝合金塔尺5根,5米卷尺20把,所有工具、仪器必须经有关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测量工作由专业测量人员操作。

b、进行定位放线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工程放线报告基点及总平面图上建筑红线关系放线,确定各个建筑物及轴线的位置。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各轴线的位置关系放线得到其它各轴线的位置。

c、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测出各定位轴线桩以及各轴线的交点桩,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在施工中必须层层分中弹线,浇筑完基础及各层现浇板后,应及时校对轴线和标高,使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根据测量定位的控制桩进行细化,并在现场设立井字轴线控制网,使用经纬仪引测出各轴线控制桩。

基础部分:将控制桩点设在基坑开挖线外2米处,以控制点向基坑内投射控制轴线,经查核无误后,再在基坑内进行轴线放线。

地上部分:当施工完成基础工程后,利用控制桩点在东西及南北轴线上各设置两道控制线,并做好标记,做为垂直控制的基点,各楼层施工时,利用经纬仪,将控制点传递到相应各楼层,再由此控制点控制各楼层的轴线。

利用高精度水准仪,从甲方提交的基准水准点将建筑物标高控制点转移到每个单体工程基坑开挖影响线以外,设置临时固定水准点(不少于3个),并做好保护工作,且水准点要经常性进行复核。

用水准仪和5m塔尺将测设点引至基坑侧壁上,作为地面下结构施工的高程控制。

c、结构出地面向上施工时

根据引进的水准点作为标高控制点复测大楼标高点,且在首层结构转角部位,确定出+0.50m标高位置并弹出控制线,作为起始标高。施工层标高均用50m钢卷尺向上传递,每层不少于5点,以便相互复核。钢卷尺必须检定合格。

在标高方面,要每层进行一次复测,以保证结构标高的准确性。

为减少垂直度误差,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以下事项:

a、提高外模板边线的放线精度。对于钢尺量距过程中拉力影响除采用同一标准钢尺外,量距时采取固定拉力的方式。

b、支模时,除严格按尺寸要求外,还应注意垂直度校正,保证其测量精度。

c、砌体及装饰工程施工时,采用经纬仪控制建筑物外墙各阳角的垂直度。

当首层结构施工时即按设计要求在相应部位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位置详见施工图纸。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随时观测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周期为每施工一个结构层,测量记录一次;施工完毕后,第一年内每隔3一6个月,测量记录一次;以后,每隔6—12个月测量记录一次。测量数据填入统计分析表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仪及精密塔尺由专人测量。参照点为现场设置的观测点,现场设置的观测点每一个月要复核校正一次,以确保数据精确。

(二)、人工回填土施工方案方法

a、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是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当符合规定。

b、主要机具有:蛙式或者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木耙、铁锹(尖头或者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a、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b、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形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c、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当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d、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者厚度。如在基坑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整→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c、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料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d、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厚度应当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e、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当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f、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到浅其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g、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h、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者损坏管道,应当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管道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i、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当按照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以后,再进行上面一层的铺土。

j、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的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冬季时期回填土的每一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其中冻土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填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

、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土的上层应用未冻土填铺,其厚度应符合实际要求。

、管沟底至管顶的0.5m范围内,不得使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房心、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a、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b、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c、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a、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b、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c、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d、管沟中的管线,基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实验人员签字。为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b、因虚铺土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内又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季做散水,施工用水掺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当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c、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土样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于夯实。

DB34/T 2975-2017标准下载(三)、主体、基础施工方法

基础放线→验线→绑扎暗梁筋、筏板钢筋、马登筋、插柱、墙筋→支满堂基础周边模及坑模模板→隐蔽验收→浇筑基础混凝土→监理见证做试块→放柱、梁线→绑扎钢筋→隐检→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柱模→隐蔽验收→浇筑砼→基础结构验收→回填土。

基础施工的轴线控制和模板支设固定必须严格控制,否则将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施工。为此必须在基坑外围设几个永久测量控制点,并妥善加以保护。由测量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轴线控制和标高控制。测量资料应妥善保管。

C.11_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pdf主体、基础砼垫层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在基坑底四角钉上高出地面40cm小木桩,用水准仪抄出垫层+0.2m线,由试验工测得砂石含水率,砼试验室配合比转换为施工配合比,方可浇筑垫层混凝土。由标高控制点拉上小线控制浇筑垫层混凝土厚度,确保垫层厚度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由监理单位见证做垫层混凝土试块。

基础施工测量的特点是其测量基准点易破坏,因此放线时必须校对好基准点,确定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必须保证其轴线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基础放线基准点应在基础四周作永久基准点,并要保护好,防止破坏,放线测量记录,应保管好,并经业主和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