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35.2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367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某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的工程项目,其简介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背景:首先会介绍该河道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长度、宽度、污染程度、生态环境现状等,以及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工程目标:明确整治的目标,如消除黑臭、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

3. 施工范围:详细列出施工的具体内容,如河道清淤、水质改善工程、河岸绿化、排污口治理、生态修复等。

4. 施工方法和工艺:介绍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如生态混凝土砌筑、微生物降解、湿地建设等。

5. 施工组织:描述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施工人员等,并说明他们的职责和配合方式。

6.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表,明确各个阶段的起止日期和关键节点。

7. 安全与环保措施: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如防污染、防滑、防火、防洪等。

8. 质量控制:提出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整治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9. 预期效果与社会效益:阐述整治完成后,预期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等效果,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10. 风险评估与应对:识别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天气、资金、技术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上就是一份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会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某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⑴ 补充施工需要的河道中心线,河口线、河底线桩,布设施工控制网,并定期检查;

⑵补充施工中需要的水准点;

⑶ 施工过程中,测出并检查施工部位的位置和标高;

DB11/T 776.1-2022标准下载⑷其他施工测量与放样定位;

为防止差错,作为施工过程中控制中心线桩及水准点等测量重要标点,必须至少设置二级可供相互检查核对,并做好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布置的控制桩均应稳定可靠,并保留至工程竣工。

1 )三角网基线的设置

三角网所有角度宜布设在30°~120°之间,测设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对于河道直线段采用导线法控制,即根据各施工段的端点控制点进行测量导线的平移等操作。

对于河道圆弧段可采用三角网法求出圆心,用测距仪进行施工的定位测量。

⑴ 水准点设在施工区通视良好且安全可靠之处,并考虑施工时便于使用。对施工水准点的测设精度,应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⑵ 在地质不良或易受破坏地段,基准点应设辅助点,其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要求,施工测量时转镜不超过二次,前后视距长度基本接近,并便于观测。

⑶ 稳固基准点可埋设有钢标点的砼标石或利用附近的永久性建筑物上作标记石。根据已知的临时水准点,必要时可将水准控制点引测至施工区的合适位置,并至少设置2点,同时根据测量规范要求达到闭合,将测定后的高程桩作为本工程控制的基准桩,对基准桩除设专人加以保护外,正常情况下每月复核一次,以确保高程测设的精确性。

(1) 熟识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进行精心施测。每一部分的放样均必须先画放样图,由第二人校核,现场放样做到准确无误。

(2) 选用高精度的仪器,并经常保养和校验,保证测量仪器的完好。

(3) 要做到“勤”、“精”、“复”。

“勤”,即勤测,每一道工序开始时都要施测,认为必要时可以重测或加密施测。“精”,施测要精确,技术要熟练,设计和规范的要点要精通,施测的方法要先进,措施要可靠。“复”,即测量工作要不厌其烦,反复施测,不放过每一个疑点,确保准确无误。

(4) 所有外业测量资料,都应用墨水笔登记,测量完成后,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认可。

(5) 对于比较重要、要求较高的部位,测量前应针对实际情况,优选出最佳测量方案。

测量精度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执行,精度要求见下表:

⑴ 按照“内业预测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检测”的程序控制。

⑵ 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校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无签字的草图放样。

⑶ 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检测,其精度不低于测放时的精度。

⑷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进行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 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或各测回较观测误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② 下半测回零差或零方向的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③ 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总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

⑸ 水准测量时,两次观测高差超应出规定值时应重测。

① 对业主提供的基准点首先进行复核校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控制网点应有醒目标志并采取保护措施。

② 测量作业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并将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审批合格后,方可作为各项工程定点放样的依据。

③ 测量资料的计算必须由2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其结果一致后方可进行实地测量放样。

④ 所有测量资料都应及时整理、归档。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在河道两端和所有支河口布置挡水堰。

围堰结构采用土围堰。围堰▽2.0m高程以下采用装土草包填筑,而后在堰顶上填筑2.3米高的均质土围堰,堰顶高程▽4.3m,堰顶宽7.0m,均质土围堰内外河侧均采用草包护坡,除均质土围堰迎水坡坡比为1:2.5,其余均为1:2。

3)挡水围堰填筑、维护及拆除

施工进场,在进行施工准备的同时,即着手进行围堰的填筑。

填筑方法:采用挤淤,待超出水面1m后,方可进行分层填筑、碾压。▽2.0(外河侧)及▽1.0(内河侧)以下部位采用人工装草包填筑,待填筑至设计要求高程后,即用自挖机分层填筑,推平碾压,层厚30~50cm。填筑碾压完成后,在均质土围堰内外河均铺一层草袋土护坡。内外河围堰填筑完成后,堰内抽水要控制降水速度,每昼夜降水深度不大于1m,水排干后及时对堰体进行加固,并派专人负责,涨潮或降雨加强值班。

为保证围堰安全,施工期间派专人每天检查围堰完好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隐患如渗漏、滑移等,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员、材料和设备以便随时消除隐患,保证围堰安全。

围堰在主体全部完工后拆除,采用挖掘机或挖泥船挖除,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弃土区堆放。

本工程河道土方采用吹填疏浚,工艺流程

在排泥场四周搭设坚固的围堰、确保吹填时围埝的安全。吹填区内设中隔埂,每个吹填区设一个退水口,退水口设闸门,以防潮水进入吹填区。

施工围堰每段每班2人,维护人员始终和船上操作人员保持联系,发现围堰出现滑坡、塌方等影响围堰安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为减少吹填区的泥砂损失,施工时注意控制泄水口排除水流的泥浆浓度在挖泥船设计泥浆浓度的10%以内;当吹填土有特殊要求时,根据监理机构指示的泥浆浓度排出水流。由于退水口的出水流量较大,为保证退水口在施工期间的安全,在施工好的退水口门加以加固,退水口门处采用浆砌块砌筑,侧墙处加设板槽。该结构形式可以采用抬高(或降低)活动插板来调节出水的含泥量,管理方便。

吹填工程施工,防止细颗粒聚集泥囊和水塘,吹填区的泥面高出水面2m以上,有利排水,但在超软地基上分层吹填时,第一层吹填高度应高出水面1m,其后按1m高度逐层加高。吹填细粒土时,设置两个以上的排泥区,轮流吹填。

排泥场根据场地和加固堤防要求吹填。吹填土面平整度必须符合规定,细粒土的平整度为0.5—1.2m,粗粒土的平整度为0.8—1.6m。监理机构有特殊要求时,必须按其要求施工。吹填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时,配备陆上土方机械加以平整。吹填区的平均高程误差在+0.05—+0.20m。为保证排泥场的平整度,计划采用分散吹填,施工时,频繁移动排泥管线,同时在管线布设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开挖初期,施工管线布设较短,绞吸式船吹填扬程有富余时,出口段加“嗽叭形”束节,加大出口处流速,使堆土边坡变缓。

(1)、排泥管线应平坦顺直,避免死弯。出泥口伸出排泥场围堰,距离保证围堰安全(坡脚下的距离不小于5m)。并应高于排泥面0.5m。水下排泥区的管口伸入排泥区内30m,且高出水面0.5m。

(2)、排泥管接头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泥漏水,一旦发现泄露,及时修补更换。

(3)、排泥管线必须牢固;水陆排泥管连接采用柔性接头。

(1)挖泥船由拖轮托运至施工现场后进行检查,合格后进入工作面。船只检查的同时,各船组织铺设各自管线和安设泵站后即可投入使用。

(2)浮管、岸管的安装

水上浮管的安装采取浮箱拼装成的施工辅助用船载人安装。大风时,浮管采取抛锚固定。安装时,先将水中浮管和挖泥船连接,然后再依次进行水中浮箱安装,安装完成后,再和岸管连成整体。岸管采取人工直接架接,为了保证施工时施工围堰的安全,岸管的出水口正常距围堰堤脚不少于10m。

宽度控制:挖泥船进入挖槽后采用后会交法进行定位,使主桩插入定位图的中心,同时定出宽度挖方位角,每前进一桩,进行校核。深度控制:针对土质特点,合理调配好绞刀的下放量。在挖泥时,要特别注意最后一刀挖到设计深度时桥架下放深度的控制,注意其深度与吃水的变化,并经常对挖槽内水深进行校核,以便调整绞刀下放的最大深度,挖到设计深度时,均用反刀

操作来完成,防止漏挖和留梗现象。边坡控制:按设计的边坡要求,采用阶梯形开挖,并掌握好下超上欠,超欠平衡原则。

第四节 护岸工程技术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1)土方开挖:基础基坑开挖以机械及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底挖土在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应按基底设计标高放出样桩,一般预留30cm的土层,待施工该段时予以人工挖除,在浇筑素砼垫层前,应将基底上的浮土及其他杂物按标准清理干净,基坑开挖放坡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放置,以确保基坑的安全,在基坑内按要求设置必要的排水沟、集水井,在基坑开挖塘口线外缘或边坡上宜设截水沟,以防止上部水流流入基坑而积水浸泡。

(2)基坑土回填:在回填前,必须抽干基坑内的积水及清除淤泥和杂物,回填土料的选择,将采用开挖出的优质土料,为了保持土料的正常含水率,在施工中将注意日照较强时的洒水,雨天严禁施工,回填铺土应分层进行,均衡上升,每层厚度控制在0.25~0.30米左右,对于靠近结构物机械无法压实处,由人工夯实,并达到合格要求,并进行环刀取样、试验GB/T 20041.24-2009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24部分:埋入地下的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pdf,合格后再进入下一层铺土,压实土层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弹簧土等不良现象。

(1)工程所使用的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全长的1%。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均应矫直后,才允许使用。

(2)钢筋加工过程中,若发现暗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根据规范对该批钢筋进行重新复试。

(3)本工程钢筋在钢筋车间按照施工图中配筋图及施工规范进行翻样(施工图中钢筋表仅作参考用)后进行集中断料加工并分类编号挂牌堆放,使用时按绑扎先后程序运至作业区。

(4)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5)为了保证砼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砼垫块,垫块应埋设铁丝并与钢筋扎紧JT/T 747.5-2020 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5部分:标识符编码规则.pdf,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6)安装后的钢筋及钢筋骨架,应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在钢筋架设完毕,未浇筑砼之前,须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的标准进行详细的自查,如有偏差,及时改正,在砼浇筑施工中,应安排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动应及时矫正,严禁为方便浇筑而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