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配水施工组织设计

2010 配水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2.0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333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2010 配水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2010配水施工组织设计",从字面理解,可能是指在2010年进行的某个配水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这个计划通常会详细描述配水工程的施工流程、步骤、工期安排、资源配置、施工技术方案、质量控制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配水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文件,它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包括了对工程各个环节的合理规划,如何高效、安全、质量可控地完成配水系统的建设。它可能涉及到水源的获取、管道的铺设、阀门的安装、测试调试等多个步骤,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工程的技术要求、环境条件、施工难度、人员和设备的配置等。

具体的2010配水施工组织设计可能会因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求而有所不同,如果没有详细内容,我无法提供更深入的解读。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建议你提供更详细的问题或者项目背景。

2010 配水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7、升压:水压试验前,应多次进行初步升压试验方可将管道内的气体排尽,当且仅当确定管道内的气体排尽后,才能进行水压试验。出现下列3种情况表明管道内的气体未排干净,应继续排气:A、升压时,水泵不断充水,但升压很慢;B、升压时,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很大且读数不稳定;C、当升压至80%时,停止升压,打开放水阀门,水柱中有“突突”的声响并喷出许多气泡。升压时要分级升压,每次以0.2Mpa为一级,每升一级检查后背、管身及接口,当确定无异常后,才能继续升压。水压试验时,后背顶撑和管道两端严禁站人。水压试验时,严禁对管身、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缺陷,遇有缺陷时,应作出标记,卸压后才能修补。

8、在整个试压期间,不论管段有多长,压力下降值不超过0.3Pa。

9、在试验压力下河南出版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段不得出现裂缝、变色、渗漏等现象。

第六章 各项管理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杜色重大机械、设备、交通、火灾事故,一般安全事故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二)安全施工管理依据

现 场 安 全 组 织 机 构

组  员: 王洪亮 杜长勇

(四)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施工前对所有进厂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进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保防护用品,服从现场负责人指挥,保证安全施工。

2、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保护意识。每半月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动态控制。

3、临时用电应正式电源的施工标准施工,并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电缆必须经过检查,破损的电线不准用在暂设上。

4、要有专用电杆线,电缆不能架空的必须挖沟,并有保护管及危险记字样,经安全员检查合格方可送电使用。

5、电焊机要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或触电保护器,一次线长度不准超过规定,焊工要穿保护服,焊机有防雨罩,焊把线接头不超过三处,不使用绝缘老化的把线。

6、手持电动工具时,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不随意接长电源线如更换插头,有保护接零。

7、进入施工现场的员不准饮酒,坚守岗位,不准打闹和启动他人设备。

8、施工前,施工机械必须在后方保养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并按规定安装,试和试运,经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有使用者或专人按上级和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护如保养,并有保养记录。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整改。

9、各种气瓶外刷标准色标,合理使用和存放,有隔离设施,有防雾圈和防护帽,乙炔瓶使用和存放时要轻放。施工前要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操作者掌握操作规程,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11、施工过程中要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工程用料要分类储存,分层摆放,易燃易爆品设专人保管。

(二)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三)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岗位责任制,结合工程实际,制定质检计划,严格指导施工。各专业人员,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工程开工前,必须由施工技术人员详细地向工人交底,使工人明确施工对象,工序质量要求及技术要求。

4、加强材料、设备管理,严把进货质量关。严格控制外委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各类建筑材料到场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材料员和质检员等对材料进场检查,凡进场的物资,项目材料员应办理验收手续,认真验收规格、型号、数量。并有产品标识和质量证明,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办理验收,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在工程中使用。

5、做好原材料复试取样工作,水泥、砂石、钢材、防腐保温材料等必须进行二次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狠抓施工中特殊施工过程的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做到跟踪检查,经常抽查。

1、雨季施工的工程应遵照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章节执行。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设通讯专线。认真进行现场准备、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保证各项工满足雨季施工的要求。

2、各专业工长在雨季施工前应结合本工种雨季施工特点,编制技术交底,在作业前向工人交代清楚。严格交待规范和工艺标准要求,作好工种自检,工序交接检。做好雨季施工的中间检查,保证施工各项工作的保证能力达到要求。

3、雨施前,整理施工现场,由于现场施工、运输破坏的现场排水坡度重新整好,清理施工现场的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检查场内外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设备完好,以保证暴雨后能在较短的时间排出积水。

4、玻璃钢管糊口和PE管热熔要保证温度在设计允许条件下进行,否则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搭保温棚等。确保糊口和热熔的质量。

5、 施工区临时建设道路堆料场等必须有良好的防雨和抽排水措施,备好防雨抽水等材料和机具、并有紧急处理措施。

6、 阀井砌筑、混凝土浇筑、定向钻严格按施工规范规定做好雨天防雨措施,雨水较大时停止混凝土、阀井砌筑的施工。

7、 做好运输道路的维护,采取有组织的排水系统,以保证雨期,汛期运输通畅。施工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沿道路两侧做好排水沟。

8、检查现场各种机具、设备的防雨设施,保下机具入棚和具备防雨功能,机电设备机座均垫高,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避免下雨时受淹。

9、漏点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雨季施工前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做好记录,雨施期间定期检查。认真组织安全检查,下雨后,要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进行生产活动。

1、项目经理全部按项目要求工期编编项目进度网络图,施工负责编制月、旬作业计划,计划以签发施工任务书的形式,落实到班组,做到当天任务当天完。项目部设专人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检查,分析,随时调剌整纠正,采取措施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施工准备阶段控制的任务是:重点抓好施工现场暂设搭建,生活区临时设施的搭建工作,按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安排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就位,并达到使用运输条件;组织施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及时做好材料试验工作,确保工程连续进行,避免待料停工现象发生;组织劳动力按进度需要计划进场。

3、施工阶段控制任务是:按工序组织流水作业施工,对影响工期的特殊工序采取延长施工作业时间、昼夜连续施工等措施,根据工程特点统筹安排,做好各施工项目部与用户的协调,使工程按予定计划顺利的进行。合理搞好工序穿插,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提高施工人员的有效劳动效率。

4、定期召开生产例会和生产碰头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进度,质量、安全、场容等问题,为下步施工做好准备。

5、提高工程合格率,杜绝和减少不合格现象,避免返工,造成延误

1、对工程质量、工期、工程成本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劳动功效、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管理确定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

3、施工现场的基本要求

施工现场必须有施工公告牌、组织纪律牌、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技术标准及规范牌、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质量目标牌、日报板(当日风速、温度、空气湿度)。

4、施工现场要有安全标志、警句齐全醒目,危险作业场所要划分出安全警戒区域并有明显标识。

5、施工场地及生活驻地环境应平整、无坑、池、积水、油污等。

6、所有参加施工的员工,必须经过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文明施工思想意识。

7、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穿工作服,施工人员要佩带胸卡。

8、严格遵守施工所在地的法规和民族政策与当地群众友好相处,搞好民族团结、爱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9、积极组织各施工台班搞劳动竞赛活动,赛思想、赛作风、赛质量、赛进度。

DB12/T 1054-2021 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技术要求.pdf六、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1、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局、区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施工前向当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报;

2、按照当地政府的环保要求,在合理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生产活动;

3、组织员工生产前的环保法规和环保意识培训,掌握保护野生动、植物知识;与周围群众和谐相处,避免发生扰民情况。

4、保护绿地,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在耕地、绿化等受保护的地区,施工作业带的清理要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作业带的宽度,委派现场监督,严格控制作业区域,使自然环境或人工植被遭受最低限度的损坏;

5、农田及耕地回填后,应先填生土,后填熟土;回填工作结束后,使地形地貌复原。

6、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杜绝漏、滴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7、对各种废料、易燃易爆物品设专库、专人管理、分类存放T_CECS 592-2019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标准.pdf,严禁流失、跑漏;

9、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禁止呜笛,尽量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开动噪音大的设备,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