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332.7-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6332.7-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7部分:中性分束膜基本要求.pdf简介:
GB/T 26332.7-2022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7部分:中性分束膜基本要求》。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光学薄膜,特别是中性分束膜的设计、制造和性能要求。中性分束膜,也称为无色分束膜或中性偏振膜,是一种特殊的光学薄膜,它的主要特性是使入射的光束在特定波长范围内保持中性偏振状态,即不改变光的偏振方向。
该标准可能包括的内容有: 1. 中性分束膜的材料选择:规定了适合制作中性分束膜的材料类型,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2. 设计要求:规定了中性分束膜的结构设计,如膜层厚度、折射率等参数的确定原则。 3. 制造过程控制:对薄膜的制备工艺、环境条件、质量控制等有详细的规定。 4. 性能测试:明确了中性分束膜的光学性能测试方法,如光谱透过率、偏振保持度、反射率等。 5. 使用和储存:规定了中性分束膜的储存条件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
这个标准对于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光栅等的制造,以及光通信、光学测量、光学仪器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B/T 26332.7-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7部分:中性分束膜基本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前言 引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标识 5 图示标识 6 基本要求
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 第7部分:中性分束膜基本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中性分束膜的光学特性、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光学领域应用的中性分束膜。本文件既能满足薄膜制造商选择材料和制备方法的要 求,也能使用户准确理解该薄膜产品的相关量化规定,
QC/T 53-2019 吸粪车.pdfGB/T2633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中性分束膜neutralbeamsplittercoating 将入射光以恒定的比例及允许的比例公差在指定波长范围内进行分束的薄膜。 注1:术语“中性”是对颜色而言。 注2: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偏振态可能和人射光的偏振态不同。
中性分束膜D1neutralbeamsplittercoatingD1 在450nm至650nm波长范围内,当人射角为45°时,将非偏振光50%反射,50% 质分束膜。
中性分束膜D4neutralbeamsplittercoatingD4 在400nm至700nm波长范围内,当入射角为45°时,将非偏振光50%反射,50% 质分束膜。
中性分束膜M1neutralbeamsplittercoatingM1 在380nm至780nm波长范围内,当入射角为45°时,将非偏振光30%反射,30%透射的 分束膜。
中性分束膜M2neutralbeamsplittercoatingM2 在450nm至700nm波长范围内,当人射角为45°时,将非偏振光45%反射,45%透射的有吸收的 分束膜。
中性分束膜的符号标识规则如下!
中性分束膜类型代码一
如无特殊要求,中性分束膜的基本要求应符合6.2~6.5的规定。
6.2中性分束膜通用基本要求
应接照ISO13696对元件 策膜的另一面分别进行测量。在 633nm处,针对任何一面测得的总散身 F0.005
应按照GB/T26332.4一2015中试验方法02,严酷等级01相关要求和评价规定。 注:此要求只适用于中性分束膜未胶合的情况
应按照GB/T26332.3一2015中试验方法10,严酷等级01进行试验。试验后膜层光学特性应符合 6.5要求,膜层附着力应符合6.2.2要求
6.3无吸收型中性分束膜附加要求
对于无吸收型中性分束膜(D1~D4),膜层本身的光谱吸收比α应不大于0.01
对于无吸收型中性分束膜(D1~D4),其防水性能应按照GB/T26332.4一2015中试验方法04,严 酷等级01相关要求和评价规定。试验后膜层附着力应符合6.2.2要求。 注:此要求只适用于中性分束膜未胶合的情况
对于无吸收型中性分束膜(D1~D4)JC∕T 2235-2014 混凝土用硅质防护剂,考察其环境适应性应进行以下试验: a)湿热: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2,严酷等级06; b)温度渐变: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4,严酷等级02。 膜层通过试验a)和b)后,其光学特性应符合6.5要求,膜层附着力应符合6.2.2要求
对于无吸收型中性分束膜(I 境适应性应进行以下试验: a)湿热: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2,严酷等级06; b)温度渐变: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4,严酷等级02。 膜层通过试验a)和b)后,其光学特性应符合6.5要求,膜层附着力应符合6.2.2要求
注:此要求只适用于中性分束膜未胶合的情况
6.4有吸收型中性分束膜附加要求
对于有吸收型中性分束膜(M1和M2),考察其环境适应性应进行以下试验: a)低温: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0,严酷等级05; b)高温: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1,严醋等级03。 膜层历经试验a)和b)后,其光学特性应符合6.5要求,膜层附着力应符合6.2.2要求 注:此要求只适用于中性分束膜未胶合的情况
对于有吸收型中性分束膜(M1和M2),考察其环境适应性应进行以下试验: a)低温: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0,严醋等级05; b)高温:GB/T12085.2—2022中试验方法11,严醋等级03。 膜层历经试验a)和b)后,其光学特性应符合6.5要求,膜层附着力应符合6.2.2要求 注:此要求只适用于中性分束膜未胶合的情况
GB50514-2020 非织造布工厂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6.5中性分束膜光学特性要求
中性分束膜光学特性要求如下: a)中性分束膜D1,在450nm~650nm波长范围内: 光谱反射比:p=0.50±0.05; 光谱透射比:7=0.50士0.05。 b)中性分束膜D2,在450nm~650nm波长范围内: 光谱反射比:p=0.70±0.05; 光谱透射比:7=0.30士0.05。 c)中性分束膜D3,在450nm~650nm波长范围内: 光谱反射比:p=0.20±0.05; 光谱透射比:T=0.80±0.05。 d)中性分束膜D4,在400nm~700nm波长范围内: 光谱反射比:p=0.50±0.03; 光谱透射比:7=0.50士0.03。 e)中性分束膜M1,在380nm~780nm波长范围内: 光谱反射比:p=0.30±0.05; 光谱透射比:7=0.30±0.05。 f)中性分束膜M2,在450nm~700nm波长范围内: 光谱反射比:p=0.45±0.05; 光谱透射比:T=0.45±0.05